跨文化外语教育的“第三空间”理论及其技术实现
2015-02-13石晓玲
石晓玲
(南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跨文化外语教育的“第三空间”理论及其技术实现
石晓玲
(南通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通 226019)
跨文化教育的“第三空间”理论强调外语学习者通过学习另一种语言和文化,重新审视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化,主动建构自己的文化系统,从而超越原有世界观,最终形成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人格。在缺乏文化接触的语境下,跨文化教育的“第三空间”可通过网络交互工具来实现。
跨文化教育;“第三空间”理论;网络交互工具;外语教学
一、引言
20世纪末以来,世界发展快步进入全球化时代,创造力和世界意识的培养逐渐成为各国教育的重要目标。西方发达国家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将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置于非常高的战略地位,强调外语学习对于学习者认识本国文化、参与多元文化活动的重要作用[1]。大学教育不再是简单的知识和技能传授,而是以文化传承和改变世界为使命。在一个国际化、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时代,我们要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人才培养至关重要。中国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和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使他们不仅掌握本国文化,而且善于理解多元文化背景,在全球化竞争中把握机会,能够独立完成国际交流活动。外语教育是跨文化教育最强大的平台,因此,外语教学应充分开发通讯与信息技术在跨文化教育中的应用潜能,积极探索既能保护本国文化又能吸收外来文化精髓的跨文化“第三空间”,使其成为实施跨文化教育最有效的阵地之一。
二、“第三空间”理论视阈下的跨文化教育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文件《教育对文化发展的贡献》,正式提出了跨文化教育的思想,希望通过跨文化教育实践来促进人们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以及对其他文化的了解,并在充分理解本国文化的基础上培养对其他文化积极、欣赏的态度,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最终促进世界各种文化积极健康发展。对于跨文化教育的新要求,美国提出外语教育应该实现5个C目标,即交流(communication)、文化(cultures)、接触(connections)、比较(comparisons)和社团(communities)。其中,语言交流是外语学习的重点,文化知识是交际的基础保障,联系接触(即应用所学的外语巩固和拓展已学的其他学科知识或获取和学习其他学科知识,掌握新的技能)是外语学习的重要目的。通过比较外国语和母语以及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学习者增强对两种不同语言和文化的认识,了解文化差异可能导致的交际困难;社团指的是外语学习者融入国内外多元文化环境,应用所掌握的外语技能和文化技能进行有效工作。欧洲委员会于2003年发布文件《从语言多元化到多元语言教育:欧洲语言教育政策发展指南》,指出当代语言教育的目的是进一步维护和发展欧洲语言和文化多元化特征,同时帮助学习者适应这种多元化社会环境,通过国际交流和跨文化交流,促进相互理解,培养对不同文化包容和尊重的态度。
然而,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跨文化教育仍有很多不足,其中最为突出的两个问题是:①将文化教育作为语言教学的附属品,只在时间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关注文化教育,学习者学到的往往是零碎的文化知识和信息。这种将文化作为零碎知识和信息进行介绍、学习的方法很容易导致对目的语片面甚至错误的认知;②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长期以来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不完整。很多外语学习者和教师只关注影响外语阅读、交际的文化因素和内容,没能充分认识到外语教学在培养学习者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层面的作用,外语教学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开发[2]。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我们应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积极探索跨文化教育的新思路、新途径,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Kramsch教授提出的“第三空间”(The Third Place)理论对跨文化教育有较强的理论指导作用。
Kramsch教授于1993年首次提出了“第三空间”的概念,澳大利亚著名语言教育专家Lo Bianco等人对此加以了系统阐述和推广[3]。在该理论体系中,“第三空间”是指学习者通过跨文化的探索和协商,创造性地摸索出本国语言文化和外来语言文化之间的一个中间地带;在这里本国语言文化和外来语言文化都会得到加强和深化,融合成一种新的文化,让来自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交际者能成功自如地交流[4]。“第三空间”不是折衷的文化拼盘和杂烩,而是一种文化创新。在“第三空间”中,本国语言文化和外来语言文化实现真正的平等和对话,使学习者形成跨文化的复合人格,以满足当今世界不断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跨文化“第三空间”的理论具有以下突破:①文化不再被看作是一成不变的产品或事实,而是渗透在一点一滴的语言使用中。任何语言交流,无论是书面交流还是口头交流,都是对文化的表述、阐释和新的构成;②文化不再被看作是非此即彼的铁板一块,而是随着语言文化的全球性流动,不同文化间通过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一种全新的符号系统;③学习者通过社会互动建构自己的文化系统。在跨文化“第三空间”的理论指导下,我们应鼓励学习者以健康自信的心态与西方文化进行比较和对话,而这种对话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得以实现。
跨文化“第三空间”理论是跨文化外语教育的一个新视角,对我国跨文化外语教育有很大的启示:首先,该理论对“标准英语”和“文化”进行了批判性解构,可以帮助中国学生拓宽对英语和文化的认识,引导他们积极协商、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其次,跨文化“第三空间”强调本族语言文化是跨文化探索的起点,在外语学习中具有与外来语言文化同等重要的地位,这有利于解决部分中国外语类学生本国文化知识薄弱、民族意识淡漠等问题,帮助他们肩负起向世界推介中国文化的重任[5];因为本国语言文化和外来语言文化学习能实现积极互动,在与对象的交流中强化自身,所以对中国语言的学习也能促进外来语言文化的提高。最后,以探索跨文化“第三空间”为目的的外语教学法为中国外语教学提供了丰富资源,有助于消除学习者的心理障碍,增加对外语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为合作学习与依托式教学提供了素材和支撑。
鉴于上述跨文化教育的理念,在缺乏文化接触的语境下,利用网络交互工具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弥补手段。
三、跨文化外语教学中网络交互工具的应用优势
在当今社会,网络交互工具如Moodle,Blackboard等网络平台,Cuworld,ICQ,MSN Messenger,Paltalk,Skype等文字视频交流工具的广泛使用,使不同国家的学习者跨越时空的对话与交流成为可能。
以即时通信工具Skype为例,说明一下网络交互工具在跨文化外语教育学中具有的功能:(1)音频聊天功能。Skype具有实时对话交互功能,这项功能有助于远距离的人际互动和交流。通过Skype软件,教师和学生之间、中外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实时交流,并且Skype软件能够提供最好的语音通话效果以确保通话的流畅。(2)文件传递功能。此功能类似于电子邮箱的附件功能,学习者可以发送任何文件形式如PPT或Word文档,不同的是,这种附件是在双方进行在线通话时发送的,学习者可在交谈中对文件内容进行讨论。通过文件传递,中外学生可以共同完成一项学习任务,实现资源共享。(3)视频会议。Skype能支持25个使用者同时进行会议呼叫,可以轻松实现音质非常好的语音会议。如果双方都安装上摄像头,交际的双方可以相互实时地看到对方的活动图像,有利于双方通过视觉感受对方的意图,提供真实的交际场景。(4)屏幕共享功能。Skype是一种机对机的工作方式,因此一台计算机可以与一个投影仪相连接,这样计算机显示屏上所显示的内容可以投射到大屏幕上,供全班同学观看。教师可利用Skype的这种功能邀请外方教师或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这种屏幕共享功能也是在使用者在线通话时才能使用。(5)及时发送消息。Skype能及时发送无延迟的文本信息,因此,它可以有效地应用在中方学生与外方学生点对点的交流过程中,当有些信息必须用文字来准确地进行描述并需要及时发给对方时,这一功能为此提供了方便[6]。
借助于Skype,跨文化外语教学可以实现语言、文化与交际的完美结合,使两个具有不同文化身份的学习者,在互相连接的网络世界里,通过语言或非语言手段进行交流与互动。在这个过程中,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作为交际的媒介,文化作为交际的内容和环境构成交际活动的必要条件。有研究表明,如果教师利用网络技术对跨文化交际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就能促使学习者提高外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还能增强他们的文化意识,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7]。
四、网络交互技术支持下的跨文化互动实践活动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学者对利用网络交互工具进行跨文化交流活动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例如,Aitken等人在他们最新研究中关注了不同族群之间的交流,特别是本国语者与非本国语者之间的交流[8]。我国教育界已有一些学者积极探索利用这些工具开展跨文化协作学习项目[9],例如,杭州师范大学与美国北卡罗来那大学利用Blackboard网络平台进行的非实时跨文化交流项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利用网络交互工具Skype进行了跨文化协作性学习的先导性教学实践[10],下面介绍一下具体的实践过程。
(一)学习者需求分析
参加本次跨文化协作性学习的学生包括:中方20名英语专业大一学生,年龄18至21岁(男生4名,女生16名),美方教育学专业大一学生19名,年龄18至25岁(男生9人,女生10人)。通过网络问卷的方式对中外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愿进行调查了解。
(二)确定教学目标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确立以下教学目标:通过对真实的语言材料的学习,让学生着重比较中西方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强化他们识别文化差异的意识和能力;通过使用Skype与非本国语者进行实时语言交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如何得体地应用外语进行交流的一些交际策略与技巧,提高他们口头和笔头的语言交际能力。
(三)交流活动过程
1.活动前的准备
对中方学生进行为期一周的Skype使用技能培训。中方学生被分为5个小组,每个小组4人,并与美方沟通协商,也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同时中美学生进行小组配对,组合成5个大组。
2.热身活动
利用Skype的文件传递功能,中美学生相互交换各自的照片、自我介绍(personal statement)等,并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协商。
3.确定讨论话题
在双方充分讨论和协商的基础上,形成了休闲活动(leisure activities)、传统节日(festivals & holidays)、饮食习惯(food & drinks)、风土人情(land & people)、风俗礼仪(customs & etiquettes)等五大主题模块。
在休闲活动模块,可供讨论的相关话题有:shopping(购物)、recreation(文娱活动)、physical excises(体育运动)以及other activities(其他活动)。讨论侧重点为:attitudes(对休闲活动的态度)、preferences(对休闲活动类型的偏好)、differences between cultures(不同文化间在休闲活动方面的差异)等。
在传统节日模块,可供讨论的相关话题有:Christmas(圣诞节)vs.春节、Valentine(情人节)vs.七夕节、Halloween(万圣节)vs.清明节。讨论侧重点为:stories(节日背后的故事或节日的来源)、celebrations(人们的庆祝活动)、differences & similarities(节日异同点)。
在饮食习惯模块,可供讨论的相关话题有:local food &drinks(当地美食)、how to cook(烹饪方法)。讨论侧重点为:types of cuisine(介绍不同菜系)、utensils & methods(烹饪器具与烹饪过程描述)。
在风土人情模块,可供讨论的相关话题有:well-known people(知名人士)、places of interest(风景名胜)。讨论侧重点为:description of people(描述各行各业精英)、description of places(介绍当地名胜)
在风俗礼仪模块,可供讨论的相关话题有:greetings(打招呼/介绍、道别)、table manners(就餐礼仪)、body language(交谈时的身势语)、dressings(重要场合如何穿着)等。讨论侧重点是每种风俗或礼仪中的异同点。
在这些主题模块中,每个小组有权选择具体的讨论话题,例如,在传统节日模块中,学生可以选择讨论西方情人节和中国的七夕节,也可以将西方的圣诞节和中国的春节进行比较。但不管选择哪个话题,小组成员都得围绕讨论侧重点开展讨论。
4.实施活动
首先,中方学生进行小组内的分工,每位小组成员就相关话题分别查找资料和素材;然后,小组成员进行组内活动,归纳总结跟该话题有关的事实并以相关素材作为佐证,围绕讨论侧重点形成本小组的主要观点。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Skype的各种功能,与美方学生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交互活动。例如,与美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即时消息发送、语音与视频交流,利用文献传递与屏幕共享功能实现小组成果展示,以及利用网络会议功能开展跨国讨论或辩论。教师监控整个讨论过程,并指导学生就每个主题模块进行总结,通过让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与美方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本小组在与美方学生讨论前后的观点变化等内容进行比较,帮助他们构建跨文化“第三空间”。
(四)教师总结与评价
利用Skype自动记录的中美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文字内容,并结合调查问卷,了解了参与者对基于Skype的跨文化外语互动交流活动的看法:大多数学生认为,网络跨文化交流使他们有了与英语母语使用者真实交流的机会,形成了对不同文化差异的感性认识;此次活动给他们带来了新鲜、刺激的感受,增强了他们跨文化交流意愿和了解多元文化的意识;通过这种形式的交流,使他们的英语表达变得更得体和地道,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
五、结语
从文化的角度看,“第三空间”是处于两种文化之间的中间地带,是本国语言文化和外来语言文化融合之后的一种新的综合体。不同文化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已然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符号系统。由于本国语言文化和外来语言文化都应得到加强和深化,因而外语学习者需要通过跨文化的协商与合作,最终能与来自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成功自如地交流。在缺乏语言和文化直接接触的语境下,网络通讯工具可以提供丰富而真实的场景,让外语学习者与母语使用者(native speakers)通过语音、文字、影像等多种媒体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互动和交流,实现不同文化间的平等对话与相互协商。因此,网络交互工具完全可以帮助外语学习者构建跨文化交流的“第三空间”。
[1] 张红玲.以跨文化教育为导向的外语教学:历史、现状与未来[J].外语界,2012(2):2-7.
[2] 王克非.外语教育政策与社会经济发展[J].外语界,2011(1):2-7.
[3] 叶洪.后现代批判视域下跨文化外语教学与研究的新理路[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1):116-126.
[4] Lo Bianco J, Liddicoat A, Crozet C. Striving for the third place: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through language education[M]. Melbourne: Language Australia,1999:132.
[5] 戴炜栋,吴菲.我国外语学科发展的约束与对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3):170-175.
[6] 王飞贺.Skype在网络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12(10):93-95.
[7] 张红玲.基于计算机网络的跨文化交际(CMICC)及其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外语教学,2009(2):38-43.
[8] Aitken J E. Cases 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f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cultural learning[M]. New York: IGI Global,2014:34.
[9] 杨俊锋,茅育青.中美跨文化网络协作学习的实证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1(2):56-61.
[10] 石晓玲.“第三空间”理念下Skype应用于跨文化协作学习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4(11):64-68.
(责任编校:李秀荣)
The Technological Realization of “The Third Place” in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SHI Xiao-ling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Nantong University, Nantong 226019, China)
The theory of “The Third Place” emphasizes the positive efforts on the part of the foreign language learners who would reconstruct a new culture system by reexamining their own language and culture through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and culture so as to go beyond their original world-views, and eventually form an international view and intercultural personality. In the context of absence of cultural contact, “The Third Place” can be realized by online interactive means.
intercultural education (IE); the theory of “The Third Place”; online interactive means;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H319
A
1672-349X(2015)05-0099-04
10.16160/j.cnki.tsxyxb.2015.05.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