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七月》《希望》作者群看胡风思想的转变
2015-02-13张昱娟
张昱娟
(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胡风的一生,几乎都与编辑出版工作密切相关。早在20世纪30年代,胡风就在鲁迅的影响和指导下编辑过《木屑文丛》、《海燕》和《工作与学习丛刊》。在1937年到1946年的九年里,胡风独立创办并主编了《七月》和《希望》两大刊物。胡风是很多刊物的主编,同时也是一名文艺理论家,花费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编刊物,用绿原的话说,是“希望通过刊物在中国文坛上培养一股新兴的文艺力量,这种文艺力量是代表他们的文艺见解的”[1]154。鲁迅逝世后,胡风继承鲁迅编刊物就是要“造出大群的新的战士”[2]38的传统,努力为中国文坛推出一批闯将,以此来大量团结青年作家,为中国新文艺输入新的血液。因此,在胡风编刊的几年间,围绕着胡风形成了一大批作者群,这些作者群“多多少少、远远近近是跟胡风的文艺思想相一致的”[1]154,他们在接受和服膺胡风思想的同时,将胡风特殊的文艺理论化为了实际的文艺创作,阐释并印证了胡风的思想。
在胡风一生所编的刊物中,《七月》、《希望》两刊发行时间最长、影响最大,贯穿了抗战的始终。综观这两个期刊,《七月》的作者共有205人,《希望》的作者有62人,两份刊物重合的作者仅有19人。可以说,《七月》和《希望》是两个不同的作者群,而这两个不同的作者群,代表了胡风不同的文艺思想。
一、作者群的规模与胡风的思想
1.《七月》的规模与民族解放
《七月》和《希望》都具有同人性质。对于“同人”,胡风在1938年的“现时文艺活动与《七月》”座谈会上解释道:“同人杂志是指编辑上有一定的态度,基本撰稿人在大体上倾向一致说的,这和网罗各方面作家的指导机关杂志不同。”[3]78同时,胡风强调《七月》“并不是少数人占领的杂志,相反地,它倒是尽量地团结而且号召倾向上能够共鸣的作家,尽量地寻求新的作家”[3]78。可见,胡风将《七月》的“同人”性定位是作者群尽量扩大,涵盖面尽量广阔。在1937年《七月》的创刊词《愿和读者一同成长》中,胡风说道:“文艺作家不但能够从民众里面找到真实的理解者,同时还能够源源地发现在实际斗争里成长的新的同道和伙友。”[4]1在《七月》每一期的《七月社明信片》中,胡风作为编辑多次表达出希望奋战在前线的、战区的、后方的同志能够把切身经历写给《七月》。因此,为了集结在倾向上有共鸣的作家,接纳新生力量,胡风在公开场合经常使用“半同人杂志”的说法来定义《七月》,以此说明他所主张的同人杂志的独异之处。《七月》在四年的时间里共发行32期,作者共计205人,可见《七月》作者群的广泛。
《七月》的作者有来自国统区的,也有来自解放区、抗日民主根据地和沦陷区的,其来源突破了地域的限制。《七月》作者的身份也不局限于作家,有编辑、教师、军人、木刻家、学生、政治家等,背景十分广阔,实现了胡风所说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的革命斗争在民族危机下面达到了全民性的广度”[5]273。胡风在《七月》上广泛集结人民的力量,挖掘人民的潜质,从中寻找实现民族解放的动力,正如他所说:“我不能不在实践里面寻求真实的东西,寻求到了这些,我不能不承认它们是属于人民的,直接或间接地为了民族解放,有助于民族解放的。”[6]48《七月》的两百多位作者,在抗日战争环境下将自己的生活经历与情感热情付诸笔端,控诉敌军的罪恶,表达对民族解放的渴望,其作品内容完全集中在抗日战争这一点上,并与群众的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些作者通过作品参与到了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之中,以此实现了胡风“在‘简单的军事行动’之外,用文艺作武器,开辟‘意识战线’的第二战场”[7]255的意图。
2.《希望》的规模与人民民主
《希望》延续了《七月》的同人性质,同样“愿意广收同好者的来稿”,然而比起《七月》,《希望》聚集的更多的是愿意担当历史使命的同道者,正如胡风在《希望》发刊后所说:“我们预想到能够遇见更多的共感者和同道者,我们愿意结识这样的同道者。”[8]106《希望》共发行了二集 8 期,时间不到一年,共有62位作者在《希望》上发表作品,除了和《七月》重合的一部分作者外,首次在《希望》上发表作品的作者有43人。虽然这个数字对于8期的刊物来说不少,其实在《希望》上所出现的43位新人中,只发表过一篇作品的作者就有30人,真正算得上《希望》的主力军仅有10人左右。可见,相比于《七月》作者群的宏大规模,《希望》的作者群缩小了很多,作者更加集中,正如牛汉所说,“《希望》审美观点,流派思想,更集中、更典型”[1]151。如果说,胡风最初为了应对环境,对《七月》尚且使用“半同人杂志”的说法来与《七月》的质疑者周旋,那么到了《希望》,同人性质已经不容置疑了,以至于在《希望》前几期,其多位主要作者几乎都可以当作日后“胡风集团”的骨干分子。
在《希望》所刊发的2集8期之中,作者群规模变小,基本力量屈指可数:诗歌作者有邹荻帆、冀汸,诗论作者有阿垅,小说作者有贾植芳、路翎,理论作者则是方然、路翎和舒芜。这种变化,《希望》的同人回忆道:“《希望》有自己的理论、作者阵容,范围较小,好像形成一个流派,本质上是一个创作群体,团结得很紧。”[1]151绿原进一步指出:“《希望》是成熟的,深沉的,性格很鲜明,每篇稿子都是经过考虑的……因为他(胡风)的思想越来越明确,与客观的矛盾越来越深刻。”[1]157绿原的话道出了胡风思想的转变,由最初致力于民族解放转变为追求人民的解放,实现人民民主。的确,《希望》的“同人”性不仅仅在于聚集文学同道,更在于集中思想力量,以更加成熟的姿态深入人民,续接五四思想的新一轮的启蒙,致力于人民民主,这印证了胡风在《希望》第1集第1期的卷首语《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的观点:“他们(人民)精神要求虽然伸向着解放,但随时随地都潜伏着或扩展着几千年的精神奴役底创伤。作家深入他们要不被这种感性存在的海洋所淹没,就得有和他们的生活内容搏斗的批判力量。”[9]4由此可见,从《希望》开始,胡风的追求在于人民的解放,实现人民民主。
二、《七月》、《希望》作者群的构成与胡风的思想
1.《七月》作者群的构成与民族解放
《七月》在1937年创刊后,随着不断发展,围绕在《七月》周围的作者群不断壮大,而这个作者群的形成经历了前后两个迥然不同的阶段。《七月》前期的作者,以左联时期在鲁迅身边成长起来的青年作家为主,有曹白、萧军、萧红、聂绀弩、丘东平、端木蕻良、艾青、吴奚如、彭柏山等,他们都是胡风的道友,被称为“鲁迅派”、“胡风派”。鲁迅生前,这批同人曾追随鲁迅编刊物《海燕》,在胡风创办《七月》后,他们成为了《七月》前期的基本力量。《七月》周刊于1937年9月出版,共发行了三期。在创刊号上,胡风发表了艾青的诗歌,曹白和柏山的报告文学,萧军、萧红的诗歌、散文,李桦的木刻等。在接下来的第2、第3期中,尽管有新的作家出现,但核心力量仍然是胡风的这些同人。这些同人与胡风的交往活动大都与鲁迅有关,他们在鲁迅身边成长起来,继承了鲁迅的革命精神,拥护并支持鲁迅“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的口号,以革命精神进行文学创作,反映抗日战争,参与到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之中,亮明了《七月》抗战救亡的旗帜。
《七月》从上海迁到武汉后,创作队伍有了明显的变化,很多新人的名字开始出现。吸纳和善用新人是胡风作为编辑为人所称道的一个特点,陈纪滢曾评价胡风:“胡风的领袖欲与其独创文坛势力的用心,是显而易见的”[10]85。因此,《七月》后期的作者群,除了有鲁迅的同人和胡风的老友之外,主要依靠的力量是这一批新人。胡风在最开始对《七月》谨慎地使用“半同人杂志”的说法,就是因为胡风更愿意将作者的选择面向广大的新人,努力发掘从生活深层来的青年作家,为新文学增添新的血液。这一批作者,被人们称作是《七月》的“初来者”,他们成为《七月》作者的途径大都是通过发稿与胡风相识相知。这些作者有天蓝、艾漠、侯唯动、彭燕郊、杜谷、庄涌、黄既、阿垅、孙钿等。
天蓝在抗战爆发后,创作了一系列通讯和诗歌作品,并向《七月》投稿。胡风在作品中发现了这位从生活中来的作者的才华,认为“他为‘年青而勇敢的人’歌唱了‘大时代冷峻的战斗’和战斗的‘冷峻’”[11]163,在《七月》上发表了他的三篇作品。艾漠跟天蓝一样,也是从延安向《七月》投稿的,他将自己奔赴延安的艰苦与光明的内心通过一组诗歌《跃进》记录了下来,得到了胡风的认可,发表在了《七月》第6集第4期上。阿垅,原名陈守梅,抗战爆发后入伍为军人。阿垅将亲历的战斗生活写成报告文学投寄给胡风,深得胡风的信任,成为了《七月》上最具影响力的报告文学家之一,抗战初期非常有影响的《闸北打了起来》、《从攻击到防御》、《斜交遭遇战》等报告文学,在《七月》上连载发表。在《七月》新人作者群的队伍中,黄既是业余作者的代表,通过向《七月》投稿与胡风相识。1937年,他给在汉口编《七月》的胡风寄来了《严玉邦》、《银地上》等小说,胡风评价他作为一名医生,有着正视黑暗的勇气和与人民生死与共的胸怀,给予了很大的肯定,黄既此后成为了《七月》重要的撰稿人之一。此外,还有一批从读者中走向《七月》的作者,侯唯动就是这批作者群的代表。在创办《七月》之初,胡风曾收到一个陌生人寄来的诗稿,内容是献给东北抗日联军的,使用一叠发黄粗糙的毛边纸写的,字迹模糊,文理有些不通,即便如此,胡风却感受到了其中的力量,“那里面蕴涵着的对敌人的深切的仇恨,对民族解放战争必胜的信念,打动了我”。[12]178-179这就是发表在《七月》第2集第4期的组诗《斗争就是胜利》。从此,侯唯动便走上了写作的道路,创作了不少优秀诗篇。
《七月》的作者群,从前期到后期,经历了从“鲁迅派”到“初来者”的转变,无论是前者以鲁迅精神为旗帜向胡风《七月》靠拢,成为《七月》主要撰稿人,还是以现实主义精神来创作的“初来者”,得到胡风的赏识进而成为《七月》作者群的一员,他们都以宣传抗战,反映人民的斗争生活为自己的使命,聚集在以胡风为中心的《七月》阵地之下,支持了民族的解放战争。
2.《希望》作者群的构成与人民民主
《希望》从1944年12月复刊后,其作者群与之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文人团体实现了从分化到重组的新转变。曾经聚集在《七月》周围的同人很大一部分四处离散,曹白作为《七月》上发稿最多的作家,1941年将自己在《七月》的作品集结为《呼吸》发表后逐渐淡出这个群体;萧军、萧红和端木蕻良奔赴山西抗日前线之后,向《七月》寄的作品就很少了;艾青在1941年到达延安,全身心投入到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之中,走上了全新的艺术道路;东平于1938年加入新四军,1941年在苏北死于敌寇的扫射;田间1938年随西北战地服务团到达了延安,投身于政治工作,之后“田间的诗风也明显开始转变,和胡风也逐渐失去了联系”[13]166。而同时,在胡风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之下,一批新近出现的文学青年茁壮成长了起来,他们成为了《希望》的主要撰稿人。
《希望》的作者群分两部分,一部分是从《七月》走向《希望》的作者;另一部分是在《希望》上成长起来的作者。从《七月》走向《希望》的作者,并不是简单的只要在《七月》、《希望》两个刊物上发表作品的作者,而是在《七月》上跟随胡风,并在《希望》上实现新突破的作者。这些作者有路翎、贾植芳、吕荧、邹荻帆、冀汸、方然、鲁藜、孔厥、何剑熏等。他们在《七月》与胡风相识,在《希望》与胡风相知,在胡风的栽培与教导下,以新的面貌和姿态成为了《希望》的主要撰稿人。路翎在《七月》起步,第一篇作品《“要塞”退出以后》发表在《七月》第5集第3期的“新作家五人小说集”中。胡风第一次见路翎,就发现他“年青、淳朴,对生活极敏感,能深入地理解生活中的人物”[6]192,在这之后,胡风不断鼓励路翎,在创作上和思想上给以指导。路翎回忆:“他希望我的感情能像一个吸盘一样紧紧吸住生活,有机会时不要放弃观察更多的事物。”[14]711同时,胡风经常与路翎谈到人民身上的“精神奴役创伤”的问题,曾写信告诉他“‘抗战’是长期的,而且,顶重要的是得在困苦中成长……你应该不要停止发掘你前此所发掘的人民的形象”[15]15。在胡风的鼓励下,路翎带着强烈民主要求的作品《罗大斗底一生》问世,得到了胡风的肯定,将其发表在《希望》创刊号小说栏目的头条。之后,路翎几乎在《希望》每一期都有作品发表,是《希望》的第一号主力作家。除了路翎,跟随胡风从《七月》来到《希望》的其他作家,很多都根据环境的变化,在主编胡风的引导下,实现了思想和风格的转变。
《希望》除了以上追随胡风从《七月》走到《希望》的作者群外,还有一批力量是真正在《希望》时期开始出现的,他们是化铁、绿原、朱建、胡征、舒芜、耿庸等人。这些新人不同于《七月》新人的通过抗战作品得到胡风赏识进而加入《七月》作者群的方式,而是最初仰慕胡风,通过别人的介绍认识胡风,并在胡风的指导和培养之下形成自己的文艺思想。这些作者共同的特点是,他们在认识胡风之前,并没有多少成熟的作品,更多的是处于“从概念出发”、“还没有化成诗”的阶段。尽管如此,胡风却评价这批新人“因为对于生活斗争的执着,也因为没有受到文坛风气的腐蚀,能够带来思想力的真朴和感应力的新鲜,给文坛传统输入新的血素”[5]14。胡风要求他们不断加强思想力,将战斗精神潜入到生活和人民的本质里面,去反映人民的痛苦,争取人民的解放。如绿原,一开始他的作品“缺乏生活气息”,得到胡风的鼓励“培养你的渴求,但不要使它变成焦躁”[16]72、“只要是生命,就会有成长的可能”[14]561之后,绿原作品逐渐成熟,写出了《终点,又是一个起点》的具有时代民主意义的作品,成为了《希望》一位重要的撰稿人。胡风正是以为人民解放,实现民主要求的精神为《希望》培养了一批年轻的作者队伍。
三、《七月》、《希望》作者群的创作与胡风的思想
1.《七月》作者群的创作与民族解放
《七月》经历了1937年到1941年抗战四年,这个期间文学以更加自觉的姿态,与整个民族一起致力于解放事业,可以说此时期的文学是一种战争文学。《七月》的创作就是这种典型的“战争文学”。作家们被火热的时代所陶醉,被激烈的抗战行为所激励,讴歌人民抗战的伟力,揭露日寇的凶残卑劣,以文艺创作担负起了时代赋予的使命。《七月》作者群中,有突出贡献的是曹白、东平、艾青、田间等。
曹白作为《七月》最早的同人之一,在《七月》发表了20篇作品,以报告文学和散文为主,有《受难的人们》、《烽烟杂记》、《杨可中》、《在敌后穿行》、《从黑暗的海里来》等作品,其中报告文学成就最高。曹白在抗战爆发后,马上投入战斗,做难民收容和救济工作,亲身接触了很多战后受难的人们。之后,曹白又参加了江南游击队,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与艰难,写下了许多游击活动的报告。曹白的报告作品感情真切,富有思想,以“锻炼自己,沉着坚韧,这才是到达新中国的大路”[17]73的勇气鼓舞了人民大众。
东平是从抗日战场上来的作者的代表。抗战时,他参加了新四军,在驰骋沙场之际,仍然坚持写作,创作了多篇高扬革命英雄主义的报告文学和小说,有《暴风雨的一天》、《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向敌人的腹背进军》等。胡风评价《一个连长的战斗遭遇》是“中国抗日民族战争的一首最壮丽的史诗,在叙事和抒情的辉煌结合里面,民族战争的苦难和欢乐通过雄大的旋律,震撼着读者的心灵。”[18]354东平在战场上成长起来,在与抗战现实保持血肉联系之间展开创作,在投身抗战的实际斗争之中记录真实,其作品不仅具有真实性,更具有生动性,鼓舞了人民抗战的斗志与热情。
艾青通过胡风写的《吹芦笛的诗人》为广大读者熟知,在《七月》发表了17篇作品,是《七月》上最有贡献的诗人。艾青的作品大都反映的是抗战初期人民的苦难和悲哀,诉说人民的苦难,表现民族的坚强不屈,最有代表性的是《雪落在中国的大地上》。除了艾青,《七月》另外一位杰出的诗人是田间,在《七月》上共发表了13首诗歌。田间不同于艾青所具有的知识分子的气质,而是一位走向战争与民众的诗人,他的诗歌如《街头诗小集》等更具有战斗精神与大众意义,得到胡风“田间是第一个抛弃了知识分子的灵魂的战争诗人和民众诗人”[19]86的赞誉。
《七月》的作者群以特写、报告、通讯等文学作品,全面地反映了抗战阶段社会各方面的生活,以及各个阶层对战争的反应,他们和战斗者一同怒吼,与受难者一同呻吟,批判了残害祖国生命的卑污势力,颂扬了致力于民族解放的崇高人性,以创作的实绩践行了胡风创办《七月》是为了完成民族革命的任务的初衷和“为光荣的祖国效命”[20]1的愿望。
2.《希望》作者群的创作与人民民主
《希望》复刊时经历了“皖南事变”的历史转折,使《希望》的作者们的忧患意识日益强化,其作品的战斗性更加集中到了对封建主义残酷本性的揭露,对人民精神状态的启蒙和改造,战斗的思想力逐步加强,民主、自由和人民的解放成为了《希望》的作者们所追求的目标。《希望》的作者主要有路翎、贾植芳、绿原、舒芜等,其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是路翎和舒芜。
路翎在《希望》上发表了多篇具有民主意义的作品,最初有《罗大斗的一生》,胡风评价“《罗大斗的一生》就是色彩浓郁的油画的大幅。在这大幅上面,有色的渗透和线的纠结,人民的苦恼,负担,和希求,在活的生命形象上使纸面化成了一个世界。”[8]106之后,路翎又创作了《王兴发夫妇》、《王炳全的道路》等,这些作品都以批判的姿态揭开了国家贫穷黑暗的内伤,挖掘出了民众精神上愚钝麻木的根性遗留,以悲剧的力量警醒大众的灵魂。
《希望》的作者群除了发表小说、诗歌外,同时扩大了文艺评论、哲学论文和时评杂文的比重,与现实的斗争更加密切,其中以舒芜的作品为代表。舒芜在《希望》上共发表了51篇作品,几乎都是哲学论文和时评杂文,包括《论主观》、《论中庸》、《思想建设与思想斗争的途径》、《个人、历史与人民》等,规模之大,可见一斑。尽管胡风明白《论主观》存在很多问题,但是仍然把它刊登了出来,目的就是让大家“无情地参加讨论”[8]106,使民主的意识进一步引起人们的关注。胡风认为“只有在民主政治下面的民主的批评,才能够反映时代,教育读者,把创作实践以及批评实践本身推进真理的门”[5]15。
《希望》无论是小说还是评论、杂文,其作品都以现实主义精神揭露社会的黑暗力量,鞭笞民众的麻木精神,响应了胡风要和生活内容搏斗的要求,同时也阐释了胡风“没有人民大众的自由解放,没有人民大众的力量的勃起和成长,就不可能摧毁法西斯主义的暴力,不可能争取到民族的自由解放”[9]3的民主思想。
《七月》和《希望》的作者群在战火烽烟中以期刊为阵地,逐步走向成熟,前后的差异体现了胡风思想的转变,即从致力于民族的解放,转变为追求人民的解放、实现人民民主,也印证了胡风思想的现实性和前瞻性。可以说,《七月》和《希望》的作者群与胡风的思想接近一致,其作者规模、构成和作品均体现了胡风思想的发展和变化,以此来考察胡风思想变化的行迹,对了解胡风这位文艺理论家兼编辑出版人都有一定的启发和意义。
[1]鲁贞银.关于“胡风编辑活动和编辑思想”访谈录——访谈牛汉、绿原、耿庸、罗洛、舒芜[J].新文学史料,1999(4).
[2]鲁迅.二心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
[3]胡风.现时文艺活动与《七月》——座谈会记录[J].七月,1938(3).
[4]胡风.愿和读者一同成长[J].七月,1937(1).
[5]胡风.胡风评论集(下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6]胡风.胡风回忆录[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7]王丽丽.在文艺与意识形态之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8]胡风.编后记[J].希望,1945(1).
[9]胡风.置身在为民主的斗争里面[J].希望,1945(1).
[10]陈纪滢.三十年代作家记[M].台北:台湾成文出版社,1980.
[11]姜德明.胡风书话[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
[12]胡风.胡风全集(第7卷)[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13]周燕芬.因缘际会——七月社、希望社及相关现代文学社团研究[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1.
[14]晓风.我与胡风[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
[15]晓风.胡风路翎文学书简[G].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16]晓风.胡风书信集[G].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9.
[17]曹白.烽烟杂记[J].七月,1937(3).
[18]胡风.记忆旧时月色前朝影[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5.
[19]杨云琏,胡风.关于诗和田间的诗[J].七月,1940(2).
[20]胡风.愿再和读者一同成长[J].七月,19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