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高职外贸英语能力教学方法探究
2015-02-13况卫华
况卫华
基于案例教学法的高职外贸英语能力教学方法探究
况卫华
外贸英语课程作为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和国际商务专业的一门重要必修课,在外贸人才的培养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外贸英语课程存在着很多不足,学生的外贸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无法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要。因此,基于案例教学法来探讨高职外贸英语能力教学的方法,以期在实践教学中帮助高职学生提高专业技能。
案例教学法;外贸英语;教学方法
目前高职院校的外贸英语课程教学仍存在很多问题,教学方法陈旧,以至于学生无法将知识学以致用,外贸英语的应用能力较差,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企业对外贸人才的需要。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试将案例教学法引入高职外贸英语的教学中,以期改善外贸英语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外贸英语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以案例为基础,将案例素材展示给学生,将学生带入特定情境,让学生积极讨论,对案例进行分析,探讨解决方法,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技能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扮演鼓励者和引导者的角色。
二、案例教学法的特点
(一)目的明确
通过典型案例,让学生能够充分思考、分析,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适合自己的思维方法和思考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贺月2012)。
(二)综合性强
案例分析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较高要求。案例内容丰富,学生能够从中分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由于案例的情况复杂,学生在分析时除了必须具备相应的理论基础外,还应具有举一反三、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以学生为主
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学生进入案例中的情境,分析案例中的问题,从而提出解决方法。
三、案例教学法的优势
(一)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中,以教师教授、学生听讲为主,教师单向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告诉学生应如何做,学生只需将教师教授的知识记住,课堂氛围乏味无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而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不会告诉学生应该如何做,而是让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学生在对案例进行独自思考后,势必会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为了使自己的观点、见解易于被他人理解,必然会努力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通过交流,学生的沟通能力得到了很大锻炼,学生可以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发现自己的不足和他人优点,同时也能够激励自己努力学习,积极进取,超越他人。
(三)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
在企业工作中,知识并不等于能力,只有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才能为企业创造效益,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在案例教学法中,学生为了分析、讨论案例中实际出现的问题,必须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同时能够将这些知识综合运用,转化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企业的需要。
(四)缩短与实际外贸情境的差距
在学校里,学生往往无法体会到实际的外贸情境,学生在学习中无法掌握重点,适应性较差。而案例教学法通过对现实中实际案例的展示,搭建了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了外贸的实际情境,提高了学生对日后的实际工作的适应性,增加了学生的竞争筹码。
(五)教学相长,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既是教学者也是学习者。教师应在教学中掌控进程,引导学生思考,组织讨论、总结、归纳成果。同时,教师还要发现教学中的不足,在学生的发展中得到启发,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四、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案例的选择
案例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应对案例进行精心、严格地挑选。案例的编排要不断更新,以适应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让学生不断提高思考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学习、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卢雪良2009)。
(二)注意案例教学时间的把控
案例教学法耗时多,所以教师应注意开展组织案例教学的频次,切不可只求数量,忽视质量。过于频繁的案例教学容易减少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学习热情,同时产生厌烦、抵触的情绪,不利于教学的良性循环。同时在案例时间控制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课时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节,确保时间控制的合理性。
(三)教学过程中要以外贸英语的应用为先导
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对外贸英语的应用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点,要将其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保证学生能做到学以致用,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但考虑到案例教学法耗时较多,因此所选择的案例应该具有代表性,并充分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使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并参与案例讨论,最终提高教学效果。
五、案例教学法的应用策略分析
(一)案例准备
案例准备是开展案例教学的起始阶段,在该阶段中,教师首先需要确定高职外贸英语教学的教学背景与教学任务,确定本次教学的基本目标。与此同时,还要重视对教学资料的收集,通过调研、考察等活动,收集与本次教学相关的资料,保证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在获取相应的案例后,教师根据相应的结构对资料进行处理,最终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案例。
(二)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的核心就是“分析”,即在了解案例的基本内容后,对案例的相关要素进行分析,判断案例所学知识的教育性,最终强化学生对外贸知识的认识,使其能更好地应用到社会实践过程中。
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所制作的案例资料展开教学,并明确案例中的相关知识点,指出本案例中所涉及的外贸知识,必要时可借助名人轶事强化案例的真实性。在案例讲解之后,将全班级学生划分为多个讨论小组,对案例资料进行讨论。讨论的内容包括:①案例所讲述的基本内容、案例要点与教材之间的重合处。②案例中包含哪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措施又是什么?③根据所学知识,如何才能有效解决外贸问题?
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师通过实际问题指导教学,并通过小组学习方法,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良好的实践机会,为提高教学效果奠定良好基础。
结束语
将案例教学法运用到高职外贸英语的实际教学中,能够改善外贸英语教学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社会培养优秀的英语与外贸能力兼具的复合型人才。
引用文献
贺月.2012.应用课堂展示法提升高职外贸英语学生职业能力[J].教育与职业,(24).
卢雪良.2009.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外贸英语函电课程中的应用[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
作者信息:338000,江西新余,江西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