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特蕾莎看现代女性的生存困境
2015-02-13杨雪敏
杨雪敏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米兰·昆德拉代表作《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被美国《纽约时报》评为“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之作”。小说以特蕾莎和托马斯的感情生活为主线,以托马斯、萨宾纳、弗兰茨三人的情感纠葛为副线,展示了生命所不能承受的轻与重。从特蕾莎一生的生活状况,探索作为独立个体存在的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生存困境:生命中轻与重的挣扎、灵与肉的无奈、生与死的坦然。
一、轻与重的挣扎
小说主人公特蕾莎从小生活在贫困家庭,早年辍学,15岁就承担起操持家务照顾弟妹的责任,怀着为了回报母爱奉献一切的决心生活。可是生活于贫穷家庭的她并没有被生活的“重担”所压倒,除日常家务照顾弟妹,她抽空阅读书籍,用这样的方式提高自身,追求心灵的满足,感受生命的轻松愉悦,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改变自己的命运。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认识了托马斯,带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去追寻托马斯,并很快和他结婚,为了配得上他,同时也为了生存,她先是找到一份照片冲洗的工作,后又积极学习做了一名摄影师。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赢得整个托马斯,可以摆脱母亲那“只有赤裸裸的肉体而没有灵魂的世界”“一个自尊崩溃、自爱失落、生命意义崩塌的世界。”因此,她迫切地渴望抓住托马斯这根救命稻草。
特蕾莎的行为符合社会价值体系,她有权利追求想要的生活,寻找生活的意义。在尼采提出“上帝已死”、海德格尔提出“世界之夜”之后,人们便开始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关心作为独立个体的人,去探索人生存的意义。然而在这条探索人生存意义的道路上,特蕾莎却深切地体会到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轻与重。为了追求自己所要的生活,她勤奋工作,学习知识、提高才干,认为这样才有机会通向托马斯那个秘密的外部世界,拖着沉重的行李箱去布拉格找托马斯,然后顺利地和他结婚。在这条道路上她既幸福又艰辛,生活所赐予她的既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也有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从本质上看,托马斯和特蕾莎所产生的爱情是建立在男权中心主义的基础上,无论是他们的社会地位,还是他们的感情基础都是不平等的,他们感情的唯一支柱是特蕾莎的忠贞。
然而,在轻重二元对立的世界里,巴门尼德认为轻为正,重为负。对于平民来说何为正,何为负,是轻还是重?“重便真的残酷,轻便真的美丽?”当特蕾莎和她母亲生活在一块时,她认为那是一座肉体集中营,那里没有隐私、没有爱,只有痛苦、偷窥、粗俗,生命是沉重的。当她和托马斯由恋爱到结婚时,她尽情地感受到生命中的轻松愉悦。可是好景不长,随着他们交流的不断深入,她发现托马斯不断地发展性友谊。面对背叛,她感受到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她的生活理想在现实面前被击得粉碎,这种强烈的不安使得她一次次做噩梦,这是她潜意识里对托马斯背叛的反抗。于是,她不得不放弃这种不安的生活,选择离开,体会着生命中所不能承受的轻。经历了种种磨难后,她终于说服托马斯与她去乡下生活,可惜这样的生活也并没有维持多久,他们很快死于车祸。
因此,作为现代女性应认清事实,从思想态度上改变传统的男权中心论,不做男性的附属品,不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男性身上,除了家人、丈夫外,要为自己活着。这样,在生活中,角色、身份才会随之改变,一点一点建立自己独立的生活圈子,掌握自己的命运,不浪费宝贵光阴。
二、灵与肉的无奈
叔本华说生命的本质就是苦恼,人的一生有无数的渴求、欲望,“若是欲望太容易满足,欲望的对象一旦被夺而消失,可怕的空虚和苦闷将立即袭来。”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在不断地追求、实践,在灵与肉间无奈地挣扎着。
特蕾莎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既照顾弟妹、接受母亲不平等的对待,还承受继父的偷窥,因而要求改变的欲望非常强烈。她在招待所遇见看书的托马斯后,她带着《安娜·卡列妮娜》和行李箱走了。她希望摆脱身份低微的餐厅侍女形象,通过书这一秘密俱乐部的通行证,抓住托马斯这棵救命稻草,去布拉格找他,融入他的生活,期待着能够与他达到灵魂和肉体的契合。
在布拉格,特蕾莎见到了托马斯。也许是医生的职业病,也许是本身的同情心,托马斯收留了感冒的她,之后便结婚了。特蕾莎以为自己找到了可以托付终身的爱人,以为找到了心目中的白马王子,然而现实却并非如此。虽然她闯进了托马斯的生活,可是她并没有真正融入他的生活,只能粗暴地说她的身体融入了托马斯的生活。婚后,托马斯依然同其他女人性交,坚持“三三原则”。他的这种行为一直折磨着特蕾莎脆弱的神经,特雷莎所追求的“灵肉合一观”与托马斯的“灵肉二分观”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尽管他们彼此深爱着对方,但却不断使对方感到痛苦;尽管她也曾经试图去理解托马斯的灵与肉分离的观点,还同工程师发生了关系,但最终还是不能接受托马斯的不忠。这让曾经逃离到布拉格的她,独自从苏黎世默默地离开托马斯回到布拉格,忍受着灵与肉的煎熬。
托马斯尽管爱着特蕾莎,但处于男性优越地位的他不愿意为她放弃性友谊。在经历了无数的性友人后,托马斯才为她放弃了工作、国外舒适优越的生活与工作条件以及他周围众多的女性朋友,彻底地和特蕾莎生活在相对封闭的乡下,使得她感受到了灵魂的回归。特蕾莎企图用一生的软弱来抓住托马斯,最终取得了胜利,欲望得到了满足,算是实现了灵与肉的结合。就像杜博斯神父所说:“灵魂和肉体一样有它自己的需要,而它最大的需要之一就是精神要有所寄托。”她一生的寄托就是托马斯。
可是,这样把自己的一生寄托在在别人身上真的好吗?特蕾莎为了追求自己所认为的幸福生活,把一生都寄托在托马斯身上。在经历了很多磨难后,他们才能够相守在一起,这却短暂、转瞬即逝,最终作者给他们以死刑的批判,可见他们这样的生活也像灰姑娘与王子的故事,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尤其是灵肉统一和灵肉二分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试问:特蕾莎用尽一生换来的短暂相守是否值得,她所得到的短暂相守对年老的她是真的灵肉合一吗?
三、生与死的坦然
中外文学中有很多关于生与死的作品,如《哈姆雷特》《悲惨世界》《活着》等,这是人类生存困境中一个永恒的话题。生命可贵,人生存的价值和意义是由生存自身来展示和证明的,在这短暂的一生中可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丰富生活,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特蕾莎除了负责家务外,还要忍受母亲赤裸裸的“肉体集中营”。就在这样艰难的生活环境中,她珍惜时间、珍惜生命,追求改变,希望自己的人生比母亲的人生更精彩、更有意义,所以她逃离战乱的祖国,逃离庸俗的母亲,努力抓住托马斯,期望能够在他那里寻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可1868年特殊的政治环境,即俄国入侵捷克,考虑到国家的生存安危的她产生一种作为捷克人的责任感,使得拥有弱小生命力的她不能安心生活,她拿起自己的相机拍摄了很多俄国入侵捷克的照片,在这具有记录意义的照片中她看到了战争的残酷,更感到生命的脆弱。以至在她母亲说自己得了癌症希望她回去看时,她想象着母亲生命垂危之际的状态,想着自己可能再也见不到她的失落,怀着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她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回去。直至托马斯证实她母亲没有得癌症,是在说谎时,她才决定不回去。她对生命的这种敬畏感没有消失,反而使得她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也许她印证了这句话,人只有真正领会和懂得死,才能够领会和懂得生,可以说是死亡促使她认真思考生命的价值、存在的意义。面对死亡,她更多地学会了包容,特别是对发展性友谊的托马斯的包容,因为对于弱小的、年老的她来说,托马斯是她生活的全部,除了他,她在这个世界别无他人。也许像柏拉图所说:“爱情能给人最大的愉悦。”因此在经历了生活的种种后,他们终于迎来了短暂的相守,选择去乡下生活,去过无忧无虑的日子。
因此,作为一名女性,要学会理解生与死,要学会有话就说出来,要为自己好好活着,争取在有生之年追求自己的幸福生活。当然,前提是要结合实际,最好像伍尔夫所说:“女人应该有自己的空余时间,一笔由她自己支配的钱,和一个属于她自己的房间。”因为只有这样,女性才能够独立地、更好地感受生活,使自己的一生更充实、更有意义,即使面对死亡也毫不畏惧,而是坦然接受。
在特蕾莎的一生中,为了追求理想生活,她一直徘徊在轻与重、灵与肉之间,体会着生与死的意义。她的一生充满坎坷挫折,最终被作者给予死亡的批判,可是他们在追求自己幸福生活的道路上经历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相对于行尸走肉般活着的人,他们幸福很多。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论是对生命中的“重”,还是生命中的“轻”都不会满足,总会徘徊在轻与重、灵与肉之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女性在现实中生活要更努力、更勇敢,趁年轻多积淀、多丰富自我,尽可能地去追寻想要的生活,要做“为世界的改革做贡献的具有独立人格的人”,而不做“家庭里的天使”“只知打扮,取悦男人的寄生虫”。以特蕾莎为例,立足现实,结合自身实际获得生命价值。因为人的“快乐原则”是受“现实原则”压抑的,而且“人命定是自由的,他把整个世界的重量都担在自己身上,作为存在的形式,他对世界和他自己负责。”
[1]徐新辉.论《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哲学二元命题[J].韶关学院学报,2004( 5).
[2](捷克)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M].许钧,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3]( 德)叔本华.叔本华美学随笔[M].韦启昌,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4]朱光潜.悲剧心理学[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
[5]赵伟华.透过性爱的泛滥,思索人类的荒诞处境的尴尬[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6](英)佛吉尼亚·伍尔夫.伍尔夫读书心得[M].刘文荣,译.上海:文出版社,2011.
[7]林树明.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8]( 法)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杜小真,校.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