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战略视野下的高校国防教育发展研究

2015-02-13符燕妮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12期
关键词:安全观国防军事

王 磊 ,符燕妮

(1.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常州 213164;2.江垭镇中心完小,湖南慈利 427200)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新形势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关键在人。高校作为国家高素质后备兵源和预备役军官的培养基地,对高校国防教育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国家的国防思维须转变为战略性、国防视野须拓宽为国际性、国防观念须发展为“大国防”性,才能不断适应战略机遇期国家总体安全和发展的目标需求。

一、目标定位——高校国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

高校国防教育的目标是高校国防教育的核心,贯穿整个人才培养全过程,对高校国防教育的发展起着指导和引领作用。随着新军事变革的不断演变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国家安全已经由“传统安全观”演变为“总体国家安全观”,因此高校的国防教育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也要顺时而动,与时俱进,逐步将教学目标导向由“传统安全观”的军事知识传授、军事技能的培养转变到“总体国家安全观”中维护国家综合安全和战略利益拓展的轨道上来,创新人才培养形式,整合资源,将“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有效融合,着重提升广大青年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塑造灵魂,培养广大青年学生国家战略视野下的“大国防”意识,将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家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为国家的战略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

二、思想认识——高校国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前提

高校国防教育是国家总体安全和发展的需要,是国家国防和新型人民军队建设的需要,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唯有认识到位,行为才能自觉。但是在实际中,很多高校领导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到位,支持也不到位,没有从国家战略高度认识国防教育,而只是把国防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一种辅料,看做是可有可无的边缘学科,更有甚者仅仅是为了完成上级主管部门的指令、评估和要求。当今的世界是竞争的时代,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随着世界新军事的变革,面对“远有利益拓展之难,近有国家统一之艰;内有民族分裂之患,外有强敌干扰之忧;边有领土主权之争,邻有战乱烧身之险”的复杂形势,作为担负人才培养的高校,更要有历史担当,将国家需求化为自身义不容辞的责任,不断深化思想认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增强高校领导的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军事理论素养,以新理念开辟国防教育新境界,以新作为推动国防教育新发展,充分发挥国防教育的育人功能,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转变为“国家兴亡,我的责任”,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为中国梦提供战略支撑。

三、课程建设——高校国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核心

课程建设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工程,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首先,明确国防教育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即满足人才培养需求的原则,确立结构整体优化的理念,构建教学与研究良性互动机制。其次调整国防教育课程结构,充实现代化教学内容。一方面及时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国防教育课程主要包括军事理论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两部分,其中军事理论教学大纲标准还是2006年修订的国防教育课程大纲规定,注重“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军事知识的战术思维”三个方面的讲授和培养,缺乏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培养。作为高校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想实现课程育人的功能,课程建设也必须适应新常态,用发展新理念引领规划建设新行动,重新修订教学大纲,创新和改革课程内容,弱化传统“军”思想知识的传授,增设“总体安全观”下的内容讲授和素质培养,注重课程内容体系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使国防教育课程既贯穿国防精神教育和国家安全发展教育两条主线,又体现国防教育课程的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动态调节课程教学内容。普通高校的国防教育课程教学,主要目的是使大学生掌握必要的国防常识,养成良好的国防意识,随时为祖国的安全作出贡献。在军事理论课程的授课期间,如果国内外有重大的危害国家安全事件发生时,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围绕该事件展开教学。最后就是要加大隐形课程的开发和应用,通过氛围营造和文化熏陶,潜移默化地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亚文化”的发展,形成“不教之教”的人文空间。

四、师资培养——高校国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保障

师资队伍建设是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保障,也是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高校国防教育的深入发展,国防教育师资队伍规模逐步在壮大,结构逐步在完善,质量也在逐步提升,与其他学科相比,国防教育师资仍存在教学力量不足、队伍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程度不高、来源渠道杂而乱等问题,但是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向高素质“双师型”队伍建设的条件已形成,正在不断为高校国防教育的深入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然而现实中要想加快建设国防教育高素质师资队伍,须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数量型向注重质量型建设转变;二是自发型向注重常态化建设转变;三是由“单向型”向“双师型”队伍建设转变,按照“引进优秀的,用好现有的,留住关键的,培养未来的”师资建设要求,充分利用军、校、地共建的优势和政策保障,积极建立符合高校军事教师发展的“三上三下”政策,实现由重理论的“单向型”教师逐步向重理论重实践的“双师型”教师转变。所谓“三上”就是鼓励军事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报考国防教育研究生或到军事院校进修“上学历”;单列军事课题,打通职称晋升通道,让军事教师多研究、多申报,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积极申报“上职称”;逐步提升军事教学能力“上水平”。“三下”就是要求军事教师下基层、下部队,每年下新生军事训练一线锻炼来提升军事教师的实践指导水平。通过构建国防教育教师队伍层级培养模式,科学地处理好国防教育教师的引进、使用、培养三者之间的关系,合理规划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的结构、层次、规模,切实加强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国防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促使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向专业化、专家化发展。

五、活动组织——高校国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载体

活动组织是高校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国防教育除了常规的军事课教学和军事技能训练外,活动组织是国防教育的重要补充和延伸。通过活动组织,将课堂教学辅助于现实,才能使大学生真正理解“国防、国防教育、革命精神”的意义,也才能达到国防教育的最终目的。从课程建设的高度来加强活动课程的建设和规划,充分挖掘教育资源,系统筹划举办国防专题活动、军民共建活动等校级层面的活动,将实践活动与社区资源、红色资源有机结合起来,广泛引导大学生自发组织的国防教育活动,并给予政策和经费支持,不断营造浓厚的国防教育氛围,让国防教育活动走进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让国防概念融入到大学生的思维中去,把“国防精神”与“校园精神”有机融合,使之形象化、具体化呈现,最大限度发挥“国防精神”的激励作用,培养当代学生的时代意识、危机意识、战略思维和“大国”视野。

六、教育评价——高校国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手段

教育评价是根据一定的教育价值观或教育目标,运用可行的科学手段,通过系统收集信息资料和分析整理,对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进行价值判断,为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开展国防教育评价不仅是推动高校国防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提升国防教育重视程度和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国防教育评价应该是一项综合、系统、动态的评价体系,但是实际过程中,评价过程更多地从课程的安排、师资的人数、军训的时间、活动开展多少来评价国防教育的成效,忽略了“人”精神层面的提升。国防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的教育功效不仅是培养大学生的智力因素,还包括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塑造。因此评价过程中,时刻要坚持导向性、科学性、时代性、激发性的原则,采用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教师考评和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制定“动态”的完善的评价体系,尤其是增加学生的自身感悟,将评价的重点转移到学生的国防思维和精神的培养层面来,才能真正体现国防教育的价值。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国防教育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高校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站在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大力推进国防教育改革与发展,培养具有战略思维和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1]陈波,王沙骋.普通高等学校军事理论课程建设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 3):6-8.

[2]刘洪敏.新时期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考[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2):192-196.

[3]王磊,贺仰东,张震宇.国防教育示范校建设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6):142-144.

[4]张培生.国家战略视野下普通高等学校国防教育创新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 2):139-141.

[5]李科,张正明等.“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普通高校国防教育模式的创新路径[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5( 2):63-66.

猜你喜欢

安全观国防军事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全民国防 筑梦国防
国防小课堂
国防小课堂
推动国家总体安全观入脑入心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知国防 爱国防 等
军事幽默:局
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