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职院校学生法制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2015-02-13马雅玲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法律意识实效性法律

马雅玲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陕西西安710068)

对高职院校学生法制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马雅玲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陕西西安710068)

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制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随着当前大学生违法犯罪率的不断上升,加强对高职学生的法制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在法制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法制教育效果低的原因,并就法制教育的实效性建设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法制教育;实效性;高职学生

法制教育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合格的高职院校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法制教育的宣传、教化。根据目前我国在校大学生犯罪率逐年上升的状况,我们必须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其中,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是重要一环,抓好这一工作,在预防及减少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同时,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加强对高职学生的法制教育,提高法制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对于推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1、课堂法制教育教学缺乏对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作为大学生公共必修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主要环节之一,这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总课时量规定为48课时,教师对相关的法律知识只能是提纲挈领的介绍或者简单的知识点罗列,学生的学习只为应付考试过关。师生之间没能充分进行典型案例的课堂讨论和互动交流。学生所学的法律知识仅仅停留在笔记里或者教材上,没有学以致用,因而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观念没有真正的培养起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非常努力地为学生灌输法律知识,往往忽视了对学生进行信仰教育。法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同虚设”。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的案例足以证明,有的大学生犯罪并非因为不知法而是知法犯法,其原因就是不信仰法律,守法自觉性差,,学而不用,知而不信。

2、法制教育的教师对自身法律素养重视不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法律基础部分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传授、法律理念培养、法律信仰形成等法制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阵地,因此,对教师自身的法律素质要求也高。目前,在高校中从事法制教育的教师的水平参差不齐,其中相当一部分教师是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或其他部门的的人员且无法学教育背景的教师兼任,这些兼职教师中,有的年轻教师尚能边学边教,有的就不一定了,这样的师资情况,会影响法制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也会使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由不重视到厌倦甚至厌学、逃学。另外,法制教育的教师如果不重视自身法律意识和法律信仰的培养,会造成学生强化法律工具主义意识,淡化法律的内在价值,其结果会造成学生消极学法、被动守法和法律意识淡薄的情况。

3、法制教育的内容枯燥、形式单一。首先,法制教育是一项综合性教育。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材中所涉及的近30个法律文件、100多个重要概念和知识点,如果教师课前没有对授课内容进行精雕细琢的教学设计准备,加之在讲授中缺乏对学生进行法律意识及法治观念的培养,学生在学习法律过程中的认识就会只停留在知识的表面,而难以培植法律情感和养成法律行为习惯,这样,法制教育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其次,法制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应该采用全方位、立体式的模式。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中的法制教育多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主体的单向教育模式,缺乏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的实践教学环节,使得法制教育缺少针对性。

二、高职院校学生法制教育效果低的原因

1、法制教育的形式错位。具体表现在法律部分的教学上,授课教师要么表现为尽力在有限的课时内给学生讲授完整的法律知识体系,成为堆积法律知识;要么表现为讲授尽可能多的法学专业理论,成为灌输法律理论。无论那种方式,都是把法制教育视为法学教育,这样,严重偏离了法制教育的目标。其原因在于有的学校对学生法制教育的认识还不到位,甚至把法律素质教育排除在素质教育内容之外,而没有将其看做是提高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以至于形成学生消极学法、被动守法和法律意识淡薄的情况。

2、法制教育内容不深刻、教育方法单一,模式落后。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制教育,更多的是结合大一学生在第一学期开设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法律部分进行,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依旧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主要有讲授法,也适当地列举了一些法律案例,但只是为了验证传授的法律知识和法律理论的正确,留给学生参与的空间相对较少。由于法律知识具有很强的实务性,而法制教育是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观念教育,教师在运用教学方法时应当充分考虑法制教育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在教学中有的教师往往通过视频给学生大量的法律案例观摩时间,但主要从道德伦理方面对案例进行解释,而缺乏对法律精神和法律价值的剖析,更没有进行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的主动性没有被完全调动起来。因此,削弱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了法制教育的效果。

3、法制教育的教师法律素养有待提高。近年来,国家倡导大力发展高职教育,高职院校的学生数量日益剧增,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整体相对滞后,加之,有的高职院校办学历史不长,办学条件较差,因而法制教育的教师队伍明显不足,要么年龄偏小,教学经验不足,要么年龄偏大,学历较低、缺乏法律专业知识,或者存在照本宣科,教师本身对于法制教育的理解不够深刻等原因。因此,法制教育的师资状况无法满足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需求。

三、增强高职院校法制教育实效性的思考

1、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基础是创新法制教育内容。

根据最新修订的2013版的国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涉及法律方面的内容共有三章,高职院校的教师在讲授这门课程中的法律部分教学内容时,应以法治精神的弘扬、法治理念及法律意识的培养、法律信仰的确立等方面为教学重点,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也可结合《形势与政策》课,以讲座、报告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和学习最新国际、国内法制动态、当前重大案件分析等,使法制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较强的实践性。此外,还可以依据专业的性质和特点,开设相应的法律法规课程,在全校还可开设公共选修课,如:《婚姻法》、《劳动合同法》等涉及自身权益的法律类课程。

2、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前提是提升教师自身法律素养。高职院校从事法制教育的教师自身的法律素养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实效性。因为这些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才能在授课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言传身教的作用,做大学生的楷模。由于这些教师主要来源于思想政治教师和从事管理学生工作的辅导员,他们在熟悉法制教育规律的同时还要具备较系统的法律知识和较高的法律素养,尤其要加强法律专业知识的培训,积极进修学习和深造,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法制教育的有效性。

3、高职院校法制教育的关键是创新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法制教育必须通过多种形式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一,建立稳固的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学校应充分整合和利用所在地市的教学资源,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比如: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监狱等;其二,开展各种法律教学实践活动。如:开展演讲赛。进行课前五分钟演讲,既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会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进行影视感染。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诸如:《焦点访谈》、《今日说法》、《新闻调查》等法制类节目,利用典型案例丰富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参观、旁听。可组织学生参观监狱、旁听法庭案件审理等,使学生受到生动的法制教育。其三,丰富法制教育的手段和方法。一是在课堂上举办“法律知识竞赛”。学生可以行政班级为单位进行知识竞赛,其准备过程也会使学生客观理性地认识法律制度,思考法律价值。二是引入体验式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可进行法律辩论,课余时间模拟法庭审判、旁听案件审理,还可结合《形势与政策》课程举办法制教育讲座等。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切实感受和体验法律的精髓。

综上所述,法制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高职院校应该立足实际,通过不断创新法制教育内容,加强从事法制教育师资的培养,提高教师法律素养,探索法制教育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等方面,提高法制教育的实效性,创建符合时代、与时俱进的新的法制教育模式,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专业技术人才。

[1]胡圣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对高校法制教育的启示[J].改革与开放,2010,(16)

[2]刘岩.对中国高等学校法制教育的探讨[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4)

[3]李丁宁.新形势下高校法制教育探究[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09,(5)

[4]黄咸强.论大学生法制教育与高校德育的整合[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22)

[5]胡俊文.高职院校法制教育有效性缺失与提升途径研究[J].社科纵横,2008,23(5)

[6]卞莉莉,朱亮.高职院校网络法制教育的路径探索[J].新课程学习,2012,(4)

G711

A

1674-6198(2015)02-0056-02

2015-01-12

马雅玲(1965-),女,陕西蓝田人,陕西青年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教学、法学及其研究工作。

猜你喜欢

法律意识实效性法律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探讨培养青少年法律意识的意义及途径
提高法律意识的实践与探索
让人死亡的法律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有关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特点探析
让法律做主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