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文化:大学软实力的有力补充
2015-02-13张锋兴
张锋兴
一、大学软实力与志愿文化
“软实力”( Soft Power)这个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末由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大学软实力,包括文化、政治、精神、制度等因素,具有思想吸引和政治导向的功能。现代大学的综合实力已经不仅仅取决于它的校园建筑、师资力量、文体设施、图书存量、仪器设备、科技成果、后勤保障、财政收入等要素为主的硬实力,更与其内在的文化传承、办学理念、学术氛围、学生风貌等诸多软实力紧密联系。一所学校的硬实力会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而有所变化,但是软实力却作为一代代师生薪火相传的精神经过岁月的打磨而沉淀下来。大学的软实力才是一所学校跻身于名校之林的立身之本,这种烙在每一个师生体内的精神与风骨才是一所大学的根基与灵魂。中共中央在《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建设文化强国就必须要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而这种自信的来源恰恰是文化认同和精神自豪。所以大学如何在文化育人方面做文章,提升软实力,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思考。
关于文化的理论定义有数百种,通俗地讲,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发展、地理风貌、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准则、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它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也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志愿文化,是志愿主体的行为模式、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志愿服务秉承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宗旨和理念,体现了公民的责任意识,同时也标志着现代社会文明程度和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志愿活动开展的深入与否恰恰是衡量一所学校是否能为社会带来更多价值的重要尺度。目前,志愿活动形式主要包括帮孤助残、支教助学、科技推广、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扶贫济困、社区服务、大型社会活动、应急救援等。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在旧因素消解的同时新事物也在悄然崛起,志愿服务就是其中之一。特别是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等大型赛事的志愿服务以及汶川大地震等自然灾害期间的志愿服务,使大众对志愿事业有了崭新的认识。而志愿文化也被认为是衡量一个民族软实力的重要因素。高校培育志愿文化,一是充实了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内涵,推进了文化育人;二是提高育人成效,志愿服务连结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使各个教育环节保持一定的连续性并协同一致,使狭义化的教育再次回归开放的现代大教育体系目标。大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能力,逐步转化为内在的精神需求和价值追求。
西班牙著名思想家奥尔特加曾指出:“大学不仅需要与科学进行长期的永久的接触,否则就要萎缩退化,而且需要和公共生活、历史事实以及现实环境保持接触。大学必须向其所处的时代的整个现实环境开放,必须投身于真正的生活,必须整个地融入外部环境。”当前,大学毕业生仍存在专业对口率偏低、职业吻合度较低和离职率较高等问题,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学生在智力、情绪、身体、社会关系、职业技能、道德和人生价值、经济资源以及美学欣赏等方面得不到全面发展,积极组织广大大学生投身志愿服务就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
二、志愿文化:大学软实力的有力补充
(一)传统文化的时代诉求
针对社会转型期理想信念淡薄、道德诚信缺失、功利主义猖獗、思想教育成效衰微和教育与社会脱节等问题,越来越多学者关注到传统文化对现代秩序的影响,对儒家精神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认同度也越来越高。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已不单单是国家军事、经济水平、政治地位、人民生活质量等硬实力的竞争,更是以文化影响、国民素质等因素为代表的软实力的竞争。在未来以和平与发展为主线的国际关系中文化强国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凸显,精神文明愈来愈成为创造力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我们之所以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跟博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密不可分。学者秋风在《儒家式现代秩序》一书中提到,希望借助儒家思想,真正实现法治、诚信、友善及和谐的社会秩序。也有学者指出,以儒家精神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是中国梦的价值支撑,浙江社会科学院的吴光教授曾表示,“中国梦的精神是仁爱和谐的精神,具有更大的包容性,从仁爱到博爱、从民本到民主、从礼治到法治,从小康到大同,这是最高的‘和谐’”。
中国传统慈善思想由儒家的“仁爱”思想构建而成。志愿精神早就扎根于悠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现代志愿精神的雏形是慈爱文化,而这种文化正随着中国千百年的文化传承而深入每一个国人的心中。从儒家的“仁者爱人”到墨家的“兼爱”;从道教的“功过格”到佛教的“慈悲为怀”,爱人济世的理念润物无声地影响着国人的生活和处事方式。从本质上讲,朴素的济人、利人、惠人思想和现代的志愿精神是一致的,都是以人为核心,提供更普世的人文关怀。志愿服务既可以看作是西方近代社会的舶来品,也可看作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延伸与发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是达则兼济天下的具体体现。
(二)发达国家的经验借鉴
作为现代志愿服务起源的西方,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于我们都有许多可借鉴之处。政府通过制定法规、政策来鼓励志愿组织的发展,美国志愿组织70%的经费来自政府的支持。著名的《论美国的民主》 是法国社会活动家亚历山大·托克维尔在100多年前游历美国后所著。他在书中提到“美国是一个义工的国家”,这是对美国志愿服务的高度肯定。一百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制度的完善、国民素质的提升,美国的志愿服务更是突飞猛进。美国国家和社区服务组织所公布的美国志愿服务年度报告显示,2010年共有超过六千万美国人参与志愿服务,约占总人口的26.3%,服务时间共计81亿小时,产生的价值近1730亿美元。志愿服务以其积极参与和服务社会的特质,不仅为服务对象提供了必要的帮助,实际上也成为美国公民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潜移默化地培养了美国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无论是政府机构或民间力量,都将志愿者组织的发展作为新的焦点,志愿服务的范畴,也从单纯的救济、慈善事业,扩展到倡导文明、环境保护、社区建设、科技研究、机构工作等众多领域。
从学校方面看,美国的教育部门对学生们的志愿服务时间有严格的要求:必须有60小时的社会志愿者工作记录。甚至有些学校把志愿服务作为了一门必选课,只有志愿服务课程合格才能毕业。而在日本,早在1997年,587所大学中已有86所学校将志愿服务活动纳入正式课程当中,不仅相当于社会教育,还会进行学位认定和授予学分。
(三)德育工作的发展助推
目前,大学生德育工作成效不高是高校面临的普遍困惑。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方法单一,活动流于形式,学生被动参与,缺乏实践体验和情感交流。在非学校的德育情境下,不少学生仍存在品行不一、言行不一、知情不一等问题。如何增强当代大学生的德育实效性是教育界近年来亟需解决的一项重大课题。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精神是志愿服务所倡导的,也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而志愿服务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已经不仅仅是培养现代优秀职业人的有效途径,更是成为大学服务社会以及大学生参与社会建设的重要平台,更是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抓手和重要渠道。中共中央《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明确提出,要以城乡社区为主题,以互相关爱、服务社会为中心,围绕扶贫济困、应急救援、大型活动、环境保护等方面,围绕空巢老人、留守妇女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组织开展相应的志愿服务活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风气。有学者对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德育功能从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首先,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主体由被动接受变主动接受;其次,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重点由注重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转变;第三,大学生道德教育转换成组织化的运作方式;第四,大学生道德教育实现方式由理论教育方式转向实践教育方式。
(四)校园文化的有力补充
高校校园文化是高校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参与创造并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由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组成,具有精神塑造、价值引领、行为引导等功能。从学生的角度,传统的校园文化活动主要是文体竞演、学术讲座和社会实践,这对于营造积极向上、青春阳光的校园氛围以及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往往是热闹有余,底蕴不足,校园文化需要一个“内核”来引领、来滋润,这就是“精神”。
余秋雨在《何谓文化》一书里提出一个观点:文化就是普及爱与善良。可见,人文关怀是文化人的基础。对于高校来说,“有爱”的精神文化就是推动学校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育人的含义是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进程中,引导人们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使社会文化转化为个体文化,从而实现人的自我完善与自我超越的过程。志愿服务作为较为新型的活动形式,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育人载体。通过校方顶层设计,制度引领,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校园内外形成团结互助、友善感恩的氛围,并最终沉淀为关注人、尊重人、发展人、成就人的价值取向,使仁爱的志愿者精神成为大学生的固有品格,使学校引领城市文明的进步,不断孕育先进文化,这将极大地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1]刘洪一等.文化育人[M].全国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协作会,2012( 1).
[2]王延芳.志愿文化体系培育研究[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2( 87).
[3]董晓艳等.现代中西方志愿文化四维层次比较[J].宜春学院学报,2008( 30) .
[4]刘小军.美国人去年志愿服务逾80亿小时[EB/OL].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1-08/12/c_121848517.htm,2011-8-12.
[5]康秀云.美国培育积极公民的志愿服务路径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12( 7).
[6]蓝媛慧.当代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新趋势——以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为例[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