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视阈下建设美丽沈阳的实践与反思

2015-02-12崔泽田

沿海企业与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沈阳市沈阳美丽

崔泽田

一、引 言

生态文明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反思和扬弃,是一种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文明形态。党的十七大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略;十八大把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之中,明确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建设“美丽中国”即构建“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态环境,展现自然之美、生态美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建设美丽中国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向,生态文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为各地生态建设提供了明确方向指引。沈阳市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核心城市,在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美丽沈阳方面成效显著,解决遗留污染问题、提高城市绿化水平、治理空气水污染、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已取得长足发展。但是,面对新问题,并与其他生态建设较好的城市相比较仍然任重道远。

二、建设美丽沈阳的实践成果

沈阳是我国东北最大的重工业城市,实际居住人口800万以上。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沈阳市的环境污染问题极为突出,生态资源匮乏,环境治理能力有限,形成了传统工业城市烟囱林立、天空灰暗、扬沙频繁、河流污染的典型景观。较差的生态质量制约着沈阳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然而,经过多年努力沈阳市生态面貌已焕然一新,生态宜居水平不断提升。

(一)已全力建成国家园林城市

森林覆盖率和绿化覆盖率的高低是衡量城市生态质量及居民生活福利水平的基础指标。2000年以前,沈阳市的森林覆盖率仅为6.95%,人均绿地覆盖面积为4.7m2。森林匮乏造成生态恢复能力较弱,空气污染、土地退化、水土流失、扬沙频繁等问题日趋严重。2001年,沈阳市政府做出“生态立市,建设森林城市”的战略决策,并明确提出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优化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生态发展思想。随后5年中通过投资55亿元,新栽各种树木1900余万株,新增绿地69平方公里,使森林覆盖率达到27%,城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0.6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2m2,构建了中心城区以“一山、一带、两环、五楔”为骨架的绿化体系,远郊及农村以“一带、两网、三林、四洲、五千点”为骨架的森林生态防护体系,形成了沈阳市林网、水网相间独特的绿化格局。达到北方地区森林覆盖率26%,城市建成区绿地率35%的“国家森林城市”标准,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2]。随后又经过三年的大力投资与建设,到2008年国家建设部正式命名沈阳市为“国家园林城市”。到2012年底,沈阳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32%,绿化率达到37.75%,实现中心城区园艺化、周边城区生态化、社区庭院景观化,全市园林绿化水平显著提升。十二五期间沈阳市继续加大建设力度,森林覆盖率和绿化覆盖率水平不断提高,为美丽沈阳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

传统工业生产体系中高污染物排放是造成城区及远郊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也是制约沈阳生态建设的主要瓶颈。近年,沈阳市通过调整结构、强化管理的综合措施有效削减了二氧化硫排放总量。2010年底,沈阳市启动的109个减排项目实现化学需氧量减排2.87万吨,累计削减率达24.4%,二氧化硫存量减排1.89万吨,排放总量比2005年下降15.31%。沈阳市全面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健全完善固体废物管理体系;历史遗留的铬渣山问题已经有效解决;完成医疗废物焚烧处置设施建设;固体废物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量达到584.06万吨,处置利用率为96.76%;沈阳市连续5年实现危险废物零排放。其中,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利用率达到100%;医疗废物集中安全处置率达到10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0%以上。

(三)水、空气和声音环境综合整治效果明显

在水环境治理方面,沈阳市重点推进污染源治理。通过对污染企业实施污染治理;关停不符合标准的造纸厂和落后产能企业,整顿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化工、制药、食品等企业;取缔饮用水源周边违法企业,消除了饮用水污染潜在威胁以确保沈阳市居民饮用水100%达标。沈阳市还以辽河流域污染治理为核心,通过新建和扩建城镇污水处理厂,使城市污水处理率持续提升。

在空气环境治理方面,沈阳市采取了能源结构调整、强化污染治理、拆小建大、推行集中供热等一系列措施,完成了沈阳沈海热电有限公司等9家电厂脱硫设施改造,电厂机组脱硫率达到98.6%;完成大规模集中供热、拆除淘汰小锅炉,城市集中供热率达90%;沈阳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基本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

在声音环境治理方面,沈阳市实施了强化制度建设、优化规划布局、搬迁污染企业、限期治理噪声污染源、整治机动车噪声、集中整治社会生活噪声、严格监管建筑施工噪声、实施城市快速路隔声屏工程、建设环境噪声达标区、创建安静小区等声环境保护措施。沈阳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等效声级为53.6分贝,达到城考指标(56分贝),网络达标率为93.3%。按城市区域环境噪声质量等级划分,沈阳市区域环境噪声已属较好水平。

(四)循环经济建设已取得一定成果

循环经济发展是美丽沈阳建设的又一重要环节。沈阳市制定了《沈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以循环经济促进城市经济、环境与资源协调发展,实现城市环境显著改善的总体构想。确定了沈阳化工集团、东北制药集团、华润雪花啤酒集团等大型企业为循环经济型试点企业,结合清洁生产审核工作,制定出了循环经济实施方案,推进了循环经济型企业建设。并且,在沈阳化工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等80家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实施多项无或低废方案,其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过亿元,累计削减废水669万吨,减排各类污染物2万吨。另外,沈阳市还大力发展康平、法库县风电,垃圾填埋场沼气发电,地源热泵、煤层气利用等清洁能源;试建农村户用沼气池、桔秆气化站,推广生物质能锅炉等。当前,一批循环经济型企业正在沈阳市建成并逐步发展壮大。

三、建设美丽沈阳仍然任重道远

如今建设天蓝、地绿、水净、景秀的美丽沈阳已经成为沈阳全市人民的普遍共识和共同追求。虽然经过多年综合整治,沈阳市生态环境水平已显著提高,但依据美丽中国的建设理念,沈阳市还需要继续加大环境整治力度,进一步解决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带来的新的生态问题。

(一)沈阳市大气和水质量仍存在较大改善空间

首先是大气功能区质量还处于不稳定状态。2014年沈阳空气质量达标天数仅192天,超标天数达173天,相比2013年达标天数仅减少19天。10月31日。沈阳首次出现了空气质量指数高达500的雾霾天气[3]。沈阳市经济快速发展,但生产能源依然以燃煤为主,加之秋冬季节农村焚烧秸秆以及取暖燃烧3000万吨煤炭造成PM2.5细颗粒和二氧化硫排放超标。另外汽车尾气污染加重,沈阳市机动车已突破百万辆,每年又以20万辆速度增加,大气严重污染的压力不断加大。

其次是水功能区环境质量仍有待提高。虽然2013年12月辽河、浑河及其11条重要支流河已全部消灭劣五类水质[4],但是沈阳北部沈水湾、仙女河、西部河流水质尚未达到四类标准。因此污水处理能力还有待提高,城市水网建设仍有待完善。

(二)农村生态建设与城市相比差距明显

由于农村地区环境基础设施匮乏,加之工业向农村转移,造成农村污染源有扩大泛滥之势。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率较低,饮用水安全没有得到完全保障;农村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尚未得到完全控制;乡村污水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整治、生活垃圾治理等是生态建设工作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农村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同等重要,二者相互影响和制约。因此统筹城乡综合生态环境的治理迫在眉睫。

(三)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使生态压力不断增大

随着沈阳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到2015年全市生产总值将突破1万亿元,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扩展到600平方公里左右,人口将会不断增加。城市的发展必将带来资源和能源消耗量的增涨,预计2015年能源综合消费总量将达到5513万吨标准煤,直接造成污染物产生量的大幅度增加。同时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产生了大量产品废物如报废汽车、废弃电器、废弃轮胎、电磁辐射污染等一系列新型环保问题。空气污染存在由“煤烟型”污染逐步向“煤烟+机动车尾气+城建扬尘+工业废气的复合型”污染发展。这些都将对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不断形成新的压力。

(四)循环经济发展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目前沈阳市虽然已制定了发展循环经济的相关实施方案,并且在一些企业建立了试点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不难看出,沈阳市的循环经济发展尚处于末端治理的初级阶段,普遍以节能降耗、降低污染为目标,清洁生产,节水、节能、减污效果并不十分显著。现有企业或服务业所应用机器设备的技术生态化水平仍然较低,管理者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轻视生态效应的观念还普遍存在,并没有形成完善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四、建设美丽沈阳的思想引导

对建设美丽沈阳全面深入的理性认识是开展全方位生态建设的先决条件。只有全社会形成正确的生态世界观、价值观和伦理观,人们才能真正把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当作每一社会成员的责任和义务。让建设美丽沈阳的重要意义真正深入人心,才能使政府和企业成为生态保护的践行者而不是制度约束下的被动行为。使公众不仅成为美丽沈阳的受益者,而且成为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监督者和参与者。

(一)全面贯彻“美丽中国”理念来建设美丽沈阳

建设美丽中国,即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在政府、企业、公众中推广生态文化,全面贯彻美丽中国理念。形成建设美丽沈阳的共同理想信念,共同创造城市自然之美,在不断满足人们物质文化增长需求的同时,营造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优良生活环境;共同创造持续发展的和谐之美,自觉珍惜资源、节约资源,取予有度,消费有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创造温暖怡人的人文之美,促进公众素养的普遍提高使社会更加和谐,人们友善互爱、安居乐业[5]。让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珍惜土地和水资源,避免过度开发;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由粗放向集约高效型转变,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二)全面普及生态世界观、生态价值观和生态伦理观

生态世界观要求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世界的同时,将人、社会和自然看成有机的整体。人和社会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而存在,必须维护人、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生态价值观是对自然和环境价值的充分肯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永续发展不仅需要各种各样大量物质财富,而且要依赖于自然所提供的良好自然环境,需要节约合理使用有限自然资源,必须清晰认识到生态价值的实现往往是远期而不是近期的。生态价值无法用数字来衡量,生态价值的受益者是全社会而非单纯企业本身,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应相协调。生态伦理观即人类处理自身及其周围的动物、环境和大自然等生态要素关系的一系列道德规范,通常是人类在进行与自然生态有关的活动中所形成的伦理关系及其调节原则。生态伦理要求充分认识动植物、水、空气和自然的价值,在自然面前人应放弃凌驾于自然之上的高傲,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和地位,把自己看成与自然生态平等的成员,与其他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美丽沈阳需要加强生态世界观、价值观和伦理观的宣传舆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包括电视、电台、报纸、互联网以及公益广告等媒体舆论宣传功能,让生态世界观、价值观和伦理观真正深入人心,启发每一个公民接受生态生活方式,普及生态常识、建立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激励发挥社会正面舆论监督作用,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行为进行无情的揭露与批评,弘扬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沈阳的优秀事迹等。

五、建设美丽沈阳的实现途径

(一)优化产业结构做好源头控制与末端治理

沈阳市传统生产模式中资源高消耗、低利用以及废弃物高排放是当前生态问题的主要症结,双管齐下做好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可直接有效地解决空气和水污染等问题。因此,应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同时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支持帮助重污染企业或项目搬迁改造,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加快服务业聚居区和重大项目建设。以化工、医药、石化、造纸和食品加工等行业为重点,根据不同类别企业的特点做好源头控制和末端治理。对已建成的效益欠佳、污染严重的企业要大力推行生态生产审计。对新建、改建、扩建和效益较好的企业应大力推行生态技术,结合现行的环境管理制度在生产输入端提高自然资源利用率,生产末端实现废弃物排放减量化或零排放。

(二)推进乡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乡村生态环境建设是建设美丽沈阳的重要环节。乡村生态问题主要集中在污水处理和生活垃圾等方面,因此可在经济水平较高、发展较快的区县和人口集中的中心城镇,建设标准较高的集中污水处理厂;在条件较差的乡镇充分利用村屯现有的排水沟渠、池塘、沟壑等空间,因地制宜建设村屯污水排放及收集系统,建设氧化塘、氧化沟、湿地等污水处理设施,确保每个村屯污水处理后排放;鼓励村屯结合沼气池建设,对人畜粪和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沼液用于农灌,解决农村地区污水随意排放、污染河流等问题。此外,还应促进完善村收集、乡镇集中、区域填埋、专车运输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处置系统,控制农村垃圾污染。

(三)推广企业技术生态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大力推进企业技术生态化进程是建设美丽沈阳的必由之路,是企业解决资源浪费、减少污染、为社会提供绿色产品、突破绿色壁垒实现企业永续发展的技术手段。企业应该树立较高的环境保护意识,将生态环保理念融入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有效地调动企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企业应为技术生态化活动提供必要的人财物支持,积极搭建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为其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企业技术生态化必然推动循环经济快速发展,因地制宜地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资源产业。在充分考虑生态系统负荷承载力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提高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循环利用废弃物。一是在企业内部构建生产小循环,以更少的资源能源使用量保障完成生产,在生产末端进行可利用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或收集转移至下游企业;二是依托产业园构筑企业间、行业间、生产区域间的物资循环,完善企业间的废物交换和能源的综合利用;三是通过整体协调和计划在全沈阳市范围内促使企业之间、生产与生活领域、城市与乡村形成资源和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如生产余热可用于生活供暖,生活废弃物可用于乡村农作物种植肥料等。既保证生产的经济性又不对环境造成破坏,在人与自然界互动过程中达到平衡协调。

(四)强化政府引导和协调职能

政府积极引导和协调既可以提高各部门的工作实效,又可以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是建设美丽沈阳的直接推动力。因此,应充分调动相关部门的力量,形成有效合力对建设美丽沈阳进行总体规划和部署,将工作细化、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形成目标责任。健全生态建设的制度及指标体系、监督执法体系、评价体系、服务体系,并提高环境监管部门的污染源监管和执法能力。一方面,应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制定落后产能淘汰进度计划,依法吊销未按期完成淘汰企业的排污许可证、生产和安全许可证,依法追究虚假淘汰行为的企业负责人和有关领导责任。对石油加工、炼焦、化学原料、非金属矿物制品、黑色金属冶炼以及电力、热力等高能耗、易污染的产业提高行业准入标准,对不符合节能标准的建筑禁止动工;对销售和使用已淘汰的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和设备的企业应加大惩罚力度。另一方面,应不断完善节能减排绩效考核管理和考评机制,对企业生产能耗和污染物排放进行严格监控,与企业节能减排目标紧密结合,强化考核结果的应用,实行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对成绩突出的企业和单位予以奖励,赏罚分明坚决维护考核制度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EB/OL]http://news.lnd.com.cn/htm/2008-02/15/content_11985.htm.辽宁新闻,沈阳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3][EB/OL]http://ln.sina.com.cn/news/m/2015-01-05/det ail-iawzunex8673661.shtml.新浪辽宁.2014年沈阳空气质量仅192天达标.

[4][EB/OL]http://epaper.syd.com.cn/sywb/html/2013-12/04/content_962696.htm.沈阳晚报.沈阳辽河、浑河干支流全部消除劣五类水质.

[5]忻平,邱仁富.自然生态之美与社会生态之美的耦合[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4).

猜你喜欢

沈阳市沈阳美丽
沈阳市汽车工程学校
爱是逐梦的翅膀
沈阳分店
沈阳分店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LiteraryTechniquesEmployedtoDevelop Celie'sCharacterinThe Color Pur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