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农林类高等院校研究生专业英语能力的教学模式探析

2015-02-12白江平何建强张金林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农林专业英语英文

白江平,何建强,张金林

(1.甘肃农业大学 农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3.兰州大学 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提高农林类高等院校研究生专业英语能力的教学模式探析

白江平1,何建强2,张金林3

(1.甘肃农业大学 农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3.兰州大学 草地农业科技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

提高农林类院校研究生的专业英语能力,是现阶段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发掘科研潜力的必要条件。转变现有专业英语教学理念,强化科研促教、科研带教的教学理念,构建合理的英文文献阅读和写作课程体系,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将有助于改善当前农林类院校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的困境,提升其整体科研水平。

研究生;专业英语;文献阅读;教学改革

专业英语是农林类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的一门必修课,也是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国家科研实力的重要工具。[1-2]本文对目前农林类高校研究生专业英语能力培训的困境做了简要总结与分析,并对今后的培养模式改革提供思路,供农林类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工作者参考借鉴。

一、农林类高等院校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以及社会分工的细化,应试教育已不再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专业化的教育模式取代现有的应试教育体系是必然趋势。然而由于大学中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核心的各种等级考试的存在,使得研究生阶段专业英语教育在我国高等院校,尤其是农科类高等院校更为滞后。这一方面导致农林类高等院校研究生英文文献查阅和阅读能力较差,缺乏对相关领域国际最新研究进展的跟踪,致使研究水平不高、方法落后;另一方面,使研究生英文写作功底薄弱,英文科技论文写作的基本技能不足,对一些最新的较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不能及时在相应的国际期刊公布,无法得到国际同行专家的评审与认可,造成了科研资源的严重浪费。总之,传统的英语应试教育模式无法满足农林类高等院校研究生在科研中最需要的英文文献阅读能力和科技论文写作能力培养的需要,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林类高等院校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瓶颈。

1.高等教育英语应试教育阻碍了农林类高等教育研究生对专业英语的掌握

目前我国农林类高等院校的研究生英语教育绝大多数还是以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为主要考核方式,并作为学生评优的依据和取得毕业证学位证的必要条件。大学英语六级是以常用英语为内容,以笔试为考核方式,通过一整套标准化试题来衡量学生英语的学习状况,其结果是研究生英语学习再次陷入了应试教育的误区,使研究生阶段英语课程的教与学都只注重了笔试成绩,注重词汇、语法、句法以及日常交流用语、听力的学习。[3-5]这种应试教育显然与将英语作为有效的科研和交流工具的研究生阶段英语教育的最终目的背道而驰。并且,因学生在平时的应试学习中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物力和财力,最后仍然是文献看不懂,论文不会写,没有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极大地挫伤了学生学习专业英语的积极性,[6]以至于在专业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畏难抵触情绪和“混学分”现象,致使许多研究生在以后的科研工作中无法熟练掌握英语这一重要的科研工具。

2.现有普通高等院校英语教学模式限制了农林类高等院校研究生英语教学的专业性

目前,农林类高等院校研究生阶段专业英语教育普遍采用的教学模式及方法仍然是普通高等院校英语教学模式的延续,主要采用教师讲授、布置作业、期末考试等形式。[7-9]这种从小学延续而来的英语教育模式使研究生产生一定的疲劳感,甚至自满情绪,甚至轻视专业英语的学习。从教材来讲,由于学科专业差异大,专业英语很难像化学、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专门整理全国统编教材,因此在教材缺乏的条件下,教学内容和质量完全取决于授课教师的专业英语水平,[10]而目前多数农林类高等院校专业英语教师由英文能力较好的专业教师担任。因专业背景以及教师英语水平的差异,[11]导致在授课的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较大的差别,使得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12]因此,目前的农林类高等院校专业英语处于“教师很难教、学生不愿学”的尴尬境地,[13-14]研究生专业英语水平的提高与科研能力的提升受到极大阻碍。目前急需探索适合农林类高等院校相应学科发展的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模式。

3.英文文献阅读和科技论文写作能力训练极度缺乏

本科阶段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在目前农林类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得以延续,出现了“重就业、轻科研”的培养观念。同时,学生为缓解就业压力而考研、缺乏对研究生的社会责任和能力的了解,使其对读研期间的学习存在盲目性,从而在读研期间缺少钻研精神,仅仅是为获取学位,对与专业英语这类跟学位关系不大的课程兴趣不大,或者了无兴趣,在学习时间和精力上不愿投入,[15]在平时的科研工作中放弃对最新英文文献的阅读,加之部分导师自己专业英语能力不强,缺乏阅读国际权威期刊或者跟踪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的能力,不能举办类似于文献阅读分析的小组讲座,致使整个研究生培养团队的科研水平不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无从保证。因此,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在学术论文的撰写过程中采取先写成中文,再逐句翻译成英语的方式,其结果是论文形式是英语的,但论文的逻辑思想以及表达方式还是中文的,最后往往因为语言的问题导致文章在同行初审评议阶段被拒,造成资源与精力的浪费。前面提到的这些问题最终导致了研究生专业英语水平低下,不仅影响了学生通过阅读高水平科研论文跟踪国际最新研究进展的步伐,更大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生将成果向国内外同行展示的机会。而这些毕业生将来又是我国农林类院校科研教学的主体,所以在读研期间能否培养出学生跟踪国际最新研究进展的专业英语能力,将严重影响今后我国农林类院校科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

二、农林类高等院校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性

农林类高等院校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应以提高研究生英文文献阅读能力和科技论文写作能力为主要方向,这不仅是研究生自身科研和交流能力提升的前提,也关系到我国农业科技未来的发展。相对西方发达国家,中国现代自然科学科研起步较晚,近几十年的科学发展模式基本是学徒式的模仿及引进。尽管在个别领域取得了世界瞩目的科技成果,但就国家整体科研实力而言,中国还需要长期对世界最新研究成果进行吸收、消化和再创新。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未来国家农业科技领域的中坚力量,目前在读的农林类高等院校研究生,必须掌握自己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为未来农业科学发展注入原动力。此外,这些潜在农业科学家的英文文献阅读和科技论文写作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中国科学家成功地融入世界农业科技学术圈,从而提升中国在世界农业科学界的话语权和软实力,引领世界农业科学发展的方向,体现我国作为世界性大国的历史责任。

1.加强英文文献阅读和写作能力是农林类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的基本要求

从已发表的科技文献中总结归纳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最新动态是研究生需要具备的基本能力。目前世界自然科学研究的主体仍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而且绝大多数最新进展均发表于英语为出版语言的国际权威杂志,所以目前英语还是世界最主要的科技语言,这一现状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改变。而专业英语能力的培训,一方面应保证研究生对本学科研究进展的掌握,另一方面还应保证研究生能够进行国际交流,尤其是本专业领域国际同行间的交流。通过阅读文献,可以了解世界最新动态,而通过科技论文写作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成果展现给世界同行,通过同行对论文的评审可以发现自己研究中的缺陷而进一步改进和细化将来的研究思路,从而能够在该研究领域与国际前沿保持同步。

2.加强英文文献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有助于研究生发现和解决科学问题

科技论文对科研成果的分享和利用的促进作用不可忽视。科研论文的整理、写作和发表的过程不仅仅是一篇学术论文的完善,更是对某一科学问题的一次系统的梳理与总结过程。一篇高水平的科研论文往往凝聚了一个科研团队多年的智力成果。因此,通过对一篇优秀科研文章的深度解读,再结合其所学的课堂知识,研究生就能很快对所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趋势有较为客观深入的了解。再者,一篇高水平的科研论文还可以在科学问题提出、实验方案设计、数据处理分析、观点凝练等多个层次为研究生提供非常宝贵的参考。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大量高水平英文文献的精读也为研究生撰写英文文章提供了思路与模板,有助于其将研究团队的科研成果在国际学术界进行展示,便于国内外同行间的交流,有利于其个人和整个团队学术声誉的养成。

三、农林类高等院校研究生文献阅读及写作能力的教学模式改革

农林类高等院校研究生阶段的英语教育必须符合研究生培养的总体目标要求,适应新时期科研需求以及社会发展,这需要对陈旧的研究生英语教育理念进行调整,妥善处理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的关系,改革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把研究生英语教学目的由单纯的英文基本能力培养转到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尤其是科研应用能力培养上来。

1.强化科研促教、科研带教的教学理念

急需扭转或者摆脱以英语考级为导向的大学教育模式对研究生培养的影响,树立科研应用为主的研究生英语教学理念。与本科生相比研究生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源于前置教育中基础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源于研究生阶段阅读国际权威杂志上的研究论文,了解本研究领域最新动态与趋势。因此,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首先在招生阶段就要发掘或录取有科研潜力的生源,着力培养其科研兴趣与能力,通过各种方式鼓励其投身科研事业。对在读研究生,应积极鼓励并开发其科研潜能,为其指定需要阅读的主要英文文献时,要循序渐进、由浅到深、由粗到细地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查阅相关文献,开展相应的科研工作,使其逐渐进入了解研究背景——提出科学问题——分析科学问题——解决科学问题——撰写科技论文这一良性培养模式。这一良性循环体系一旦形成,学生将主动通过文献检索对所研究领域进行跟踪,不仅能让专业英语教学面临的许多问题迎刃而解,还对目前研究生教育质量、发表论文质量、科研成果质量等研究生培养阶段的普遍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解。可以说,通过强化研究生专业精神、转变研究生培养理念、调整研究生培养目的,不仅可以促进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质量,还将显著提升研究生的研究水平。

2.构建合理的英文文献阅读和写作课程体系

研究生阶段的专业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读懂本专业的英文文献并能用英文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因此研究专业英语教学应该以英文文献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为主,以一些专业词汇和表达方式等基本英语知识的学习为辅。教学中文献的选择不可急于求成,应遵循由易到难、由综述到研究的原则,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个阶段选择一些科学问题较为简单明确、实验设计简单易行的文献让学生精读并整理成幻灯片讲解,目的在于培养其自信心。在学生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对每一个细节(包括英文缩写、试验方法等)进行讲解和提问,帮助学生加强对文献资料的理解。最后再安排学生对整篇文章进行翻译,使其熟能生巧。在该阶段还可以安排学生阅读相应的中文综述性文章和硕士博士毕业论文,便于学生熟练掌握中英文对照的专业名词和表达,以及相关的专业背景。第二个阶段,可以适当选择影响因子较高文章,但文章不宜过长内容不宜过难,以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在让学生对文章进行讲解的同时,可以让其对文章的某个部分进行重新组织整理,一方面便于学生熟悉英文文章的用词、句法,以及结构,另一方面以提高其科技英文写作能力。前两个阶段主要以全文的精读为主,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熟悉文章整体结构与基本写作方式,虽然在语言上属于精读但是在内容上还属于浅阅读。第三阶段主要培训学生对文献价值的鉴别能力,就是通过阅读文章的标题和摘要,迅速浏览全文的图表,然后决定是否对全文进行细读。这一阶段培训应集中在对本领域研究进展的掌握,对实验思路和方法的熟悉,对科学问题的总结和观点的归纳上。这一阶段,研究生对所读文献进行讲解还是主要的考察方式,但是重点是让学生讲解文章的科学问题、研究思路、分析呈现数据的方法,以及如何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讨论,从而为自己今后理清科研思路和撰写科技论文打好基础。当然,仅仅依靠规定课时的教学过程是不可能完成这一培训任务的。这需要通过成立类似于国外大学“Journal Club”这种形式的研讨组织来进行补充。高等院校研究生管理机构可以将这种学术活动与研究生的考评和奖学金制度挂钩,以增强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最终目的是尽可能在较短时间(12~18个月)内提高研究生的英文文献阅读能力和英文科技论文写作能力,为其今后的科研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是研究生专业英语水平提高的保证

在研究生阶段的专业英语教学中应放松对考核形式与分数的要求,着重“三能”,即对英文文献能读懂、能讲解、能用自己的话重写。这就需要在考核方式上进行改革,强调对研究生在读期间阅读国际期刊英文论文的数量与质量的考察。一方面锻炼了研究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一方面提升专业水平。

转变以就业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为以科研基础与能力为目标的培养模式。在研究生招生宣传中就要强调研究生教育的特殊性,及早纠正那些为了暂时缓解就业压力而读研的错误思想。在培养过程中,选配一些专业基础较强且具有留学经历,经常阅读国际学术期刊论文并发表论文的教师来教授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的设置打破学科和院系范围,必要时整合一些相近专业课程,使具备不同访学经历、科研背景、知识结构的教师通过现身说法,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课程的实用性之余,最大限度利用教学资源。

学校——学院——学科——导师四级结合,努力营造良好科学研究氛围,这是专业英语教学和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的根本保证。学校层面要始终将研究生科研水平的提高作为研究生培养的首要任务,多层次多角度地强调科研能力对研究生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可以通过结合奖学金激励、树立模范典型的方式对研究生的科研兴趣进行引导;学院和学科定期邀请相关领域做出突出成绩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学校进行学术交流,学院建立讲座签到制度并记入研究生考核与奖学金评审体系。学院应高度重视研究生专业英语课程的设置与教师选配,将专业英语教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可适当增加英语授课学时。[16]研究生导师应坚持阅读英文文献,为学生推荐分享好的文章,为学生推荐分享好的等学术活动,尽可能多角度地向研究生传授英文文献阅读和科技论文写作技巧。

四、结束语

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是教育改革的先导。专业英语是农林类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的一门必修课,也是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国家科研实力的重要工具。加强专业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是研究生教育改革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推动研究生专业英语教学改革,是高等教育改革与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的根本保障。

[1]李韬,顾世梁,张明艳.农科专业英语教学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0,(13):26-27.

[2]赵晶.简述对专门用途英语的理论研究[J].科技视界,2015, (9):138.

[3]李雪冬.论高校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的结合[J].海外英语, 2015,(3):78-79.

[4]韩萍,朱万忠,魏红.转变教学理念,建立新的专业英语教学模式[J].外语界,2003,(2):24-27.

[5]杨晓春,张中慧.西部欠发达地区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以甘肃省某一高校为例[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2,(3):102-103.

[6]刘凌燕.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8):24-26.

[7]张昕.农科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9,(10):146-147.

[8]桂仁意.以“学术英语”为中心的林学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探讨[J].大学教育,2014,(1):107-109.

[9]吴霞辉.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能力提升的探讨——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4, (4):94-96.

[10]蔡基刚.专业英语及其教材对我国高校ESP教学的影响[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2):1-4.

[11]张静瑶.大学英语(EGP)与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关系研究[J].邢台学院学报,2015,(30):141-143.

[12]蔡基刚,廖雷朝.学术英语还是专业英语——我国大学ESP教学重新定位思考[J].外语教学,2010,(31-6):47-50.

[13]李丹丹,高玉刚,盛云燕.园艺专业英语教学模式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5,(12):110-111

[14]罗毅,李红英.论大学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的衔接[J].外语界,2008,(1):77-80.

[15]李海燕,张潮.英语学术论文写作课程实践教学与改革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15):259-260.

[16]常俊跃.《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实施效果的定性研究——用英语开设相关专业知识课程的影响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9):36-40.

〔责任编辑艾小刚〕

G643

A

1671-1351(2015)05-0106-04

2015-06-29

白江平(1978-),男,甘肃天水人,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博士。

猜你喜欢

农林专业英语英文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城市轨道交通员工专业英语素养构建探讨
核心素养下食品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研究
食品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AC311A加装农林喷洒设备首飞成功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