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圣经·约伯记》中人物会话含义分析

2015-02-12马英莲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河马圣经鳄鱼

马英莲

(天水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圣经·约伯记》中人物会话含义分析

马英莲

(天水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采用格莱斯的合作原则和会话含义理论分析了《圣经·约伯记》中上帝与约伯的两轮对话及会话准则违反现象。结果表明:上帝并没有直接回应约伯问及受苦和不公的问题,而是故意违反合作原则的关联准则、方式准则和质量准则来传递会话深层含义以使约伯推导出上帝以间接含蓄的方式充分回应了约伯的指控和质疑。从语用学角度分析《圣经·约伯记》中的人物对话隐藏含义有助于理解隐晦、含蓄的人神对话的深层意义。

《约伯记》;合作原则;准则违反;会话含义

《约伯记》是圣经中的智慧文学,其以主角约伯为名。作者应是以色列人,学者们根据体裁而猜测该书完成于所罗门时代。它是《圣经》全书中最古老的书籍之一,当之无愧地与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并列为人类探索自身与宇宙奥秘的三部曲。[1]在探讨人的公义与上帝的公义关系的经文中,它是最著名、最详尽、寓意也最为深刻的。[2]有关《约伯记》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内容解读和体裁研究。大多数学者从不同视角解读《约伯记》的故事所表达的内容,探索关于义人遭受磨难的真正原因,乔赛亚·罗伊斯[3]和荣格[4]分别从心理学和哲学角度解答约伯的难题;勒兰·德莱肯、[5]西蒙·巴埃弗拉特[6]朱维之[7]等对《约伯记》进行了戏剧叙事分析。鉴于对《约伯记》的研究多基于文学鉴赏,而较少运用语言学理论对其进行分析,本文将采用格莱斯和托马斯的会话含义理论分析《圣经·约伯记》中上帝与约伯的两轮对话所传递的会话隐藏含义及形成原因。

一、理论回顾

1.合作原则

美国语言学家保罗·格赖斯(Paul Grice)[8]认为在人们的言语交际过程中,对话双方似乎在有意无意地遵循着某一原则,以求有效地配合从而完成交际任务。因此,格赖斯提出了会话中的“合作原则”。

(1) 质量准则:其一,不要说自己认为不真实的话;其二,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2) 数量准则:其一,使自己所说的达到现时的交际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其二,不能说使自己所说的话比要求的更详尽。

(3)关联准则:指发出的信息与话题和对方的谈话内容要有相关性。

(4)方式准则:指选择对方能够顺利理解的方式说话。其一,尽可能显豁,避免晦涩;其二,尽可能明确,避免歧义;其三,尽可能简练,避免啰嗦;其四,尽可能有序,避免杂乱。

2.会话含义理论

格赖斯还发现:在现实交际中,人们由于种种原因,并不都严格地遵守合作原则。有时出于需要,人们会故意违反合作原则,从而产生会话隐藏含义。格赖斯总结出四种可能不遵守这些准则的情况:[8]

(1)说话人可以悄悄地、不加声张地违反一条准则。这样,在有些情况下他就会把听话人引入歧途。结果使听话人产生误解或受骗上当。

(2)说话人宣布不遵守合作原则以及有关准则。

(3)说话人可能面临一种“冲突”的情况,即为了维护一条准则而不得不违反另一条准则。

(4)说话人故意违反或利用某一准则来传递会话含义。

二、《约伯记》中上帝与约伯两次对话含义分析

《约伯记》全书由散文与诗文组成。除开头的绪言(伯1~2章)和末尾的终局(伯42章7~17节)是叙事散文以外,(伯3~42章6节)都是诗歌体问答形式。由于采用一种文学的复杂与微妙的表述方式,《约伯记》的结局最令人费解。本文所选的语料内容就源自晦涩难解的人神对话。约伯因无辜受苦,认为上帝赏恶罚善,开始怀疑上帝的道德律和自然律。三友的劝说不能让他折服,旁观者以利户的言辞也不能让他完全降服。为让约伯真正臣服,上帝从旋风中显现后与其进行了两轮对话,但这些话语同时也因为当中只字不提约伯问及受苦和不公的问题,却又谈论到创造的奥秘和大能而值得注意。约伯究竟从上帝的言辞中推导出了哪些言外之意?这个问题正是本文将要揭示的。下面将具体分析上帝和约伯的两轮对话所传递的会话隐藏含义及形成原因。

1.对关联准则的违反所产生的会话含义

上帝共有两轮对话。第一轮上帝向约伯指出自然法则的十项特点(伯38:4~38),来引证自然界的奥秘,同时,又给他指出九类动物(伯38:39~39:30),来说明上帝创造生命的奥秘;第二轮对话(伯40:6~41:34)主要阐述了河马和鳄鱼两种动物的威猛、强壮与可怕,比较了约伯的力量与河马和鳄鱼之力。例如:[9]

LORD:Or who shut up the sea with doors,when it brake forth,as if it had issued out of the womb?(Job 38:8)

LORD:When I made the cloud the garment thereof,and thick darkness a swaddling band for it,(Job 38:9)

LORD:And brake up for it my decreed place, and set bars and doors,(Job 38:10)

从字面上看上帝的两篇言辞好像是答非所问、显然偏离约伯的呼求,没有一处直接回答“恶人为何亨通”及“义人为何受苦”的问题。约伯无辜受苦,没有犯罪却被罚。而那些犯罪的人上帝却都让他们飞黄腾达,有罪不罚。因此开始怀疑上帝的不公,并要和上帝对质,要求解释这一切。上帝故意违反关联准则来传递会话隐藏含义。关联准则要求发出的信息与话题和对方的谈话内容要有相关性。[7]纵览上帝的两篇言论,第一篇涉及上帝在创造中的工作、控制大自然的各种现象以及对许多鸟兽的顾念与约伯受苦没有任何关联;第二篇言论甚至比第一篇有关约伯受的那些痛苦似乎更加没有联系,整段文字几乎完全用来描述称为河马和鳄鱼的那两种非常奇特且骇人的动物。上帝之所以用那么多篇幅描述受造世界的深度、高度、阔度及其不可思议的自然现象还有居住其中的野兽,目的是在强调其创造事工的复杂性。

他这样回答的目的就是要让约伯重新思考他所造世界的奥秘和大能。他的行为符合格赖斯描述的不遵守会话准则的情况之一:说话人不遵守某一条准则,即说话人知道自己违反了某一条准则,同时还使听话人知道说话人违反了该条准则,但目的不是中断交谈,而是为了向听话人传递一种新信息——会话含义。[8]听话者只有依据语境研究话语的真正含义才能解释话语的言外之意。会话含义关注的不是说话人说了些什么,而是说话人说这句话可能意味着什么。上帝的言辞虽只字未提约伯的受苦与不公,但其华丽诗歌的背后却隐含着大量的信息:除了约伯的悲惨遭遇以外,他还有更多事情要关注。上帝要关注代表灾祸、死亡和魔鬼的海水(伯38:8~10),在降生之处就用“云彩”和“幽暗”所束缚并严格地限制了它的活动范围以免给人类带来伤害;连无人踏足无人居住的旷野上帝也送去雨水(伯38:26);上帝还要去阻止暴风雨和冰霜给人类造成灾害(伯38:27~29);上帝要把许多巨大的行星拖过苍穹,否则一年的季节没法在适当的时候更替(伯38:19);上帝更要去关照各种动物包括人类不喜欢的狮子和乌鸦(伯38:39~41),然而它们也是上帝创造的,也有和人类一样的权利。

透过一连串有关自然界和动物界的问题,约伯觉察出上帝肆意地不去遵守合作原则的关联准则,不解释为什么恶人兴旺和义人受苦的问题,而是将约伯的抗议和质询搁置一旁,反过来质问约伯。越过上帝言辞的表面意义,其话语的深层意义就可以通过分析和推测来获得。会话分析的语用根据为:听话人一方面根据话语的字面意义,另一方面根据合作原则的各项准则,推导出相应会话的深层含义。[10]例如:

Job:Wherefore do the wicked live,become old, yea,are mighty in power?(Job 21:7)

LORD:Hast thou commanded the morning since thy days;and caused the dayspring to know his place;(Job 38:12)

LORD:That it might take hold of the ends of the earth,that the wicked might be shaken out of it?(Job 38:13)

LORD:It is turned as clay to the seal;and they stand as a garment.(Job 38:14)

LORD:And from the wicked their light is withholden,and the high arm shall be broken.(Job 38:15)

LORD:Hitherto shalt thou come,but no further:and here shall thy proud waves be stayed?(Job 38:11)

以上例句为违反关联准则所产生的言外之意。这些暗示回答了约伯“恶人为何亨通?”(伯21:7)的诉求。选自伯38章12至15节的例句是上帝的第三个问题,在它背后似乎是描述光进入最初混沌状态的事,并把二者分为日夜。在十三和十五节里面的“恶人”和“那强横的膀臂”是星座的名称,代表邪恶和傲慢的人,他们黑暗的行为被上帝的光显露出来,他们必定会遭受上帝的刑罚。约伯推导出上帝并没有任那些恶人横行亨通,他在一天即将开始的黎明破晓时分就着手收拾他们了,他不仅不会将光给予恶人,而且还会折断他们的膀臂。上帝特别强调,无论恶人多么有力,他还是能够轻易地惩罚他们;[11]约伯还得到了上帝的承诺:你只可到这里,不可越过,你狂傲的浪要到此止住(伯38:11)。

在自然界中有狂风巨浪,但是有制服海浪的权柄。尽管上帝没有回答约伯的任何问题,但是约伯还是推导出了上帝唯一的话语含义。魔鬼可以有很多的叛乱和作为,但有一个他永远无法超过的界线。这就是上帝向约伯的应许,也是约伯想要得到的。于是约伯臣服于上帝作为的智慧和美善,紧紧地抓住他的应许。

2.对方式准则的违反所产生的会话含义

上帝也故意违反了方式准则来传递会话深层含义。方式准则指选择对方能够顺利理解的方式说话。尽可能显豁,避免晦涩。[8]而上帝回答约伯的方式非常深奥,故意使用晦涩难懂的话语,使约伯听不懂回答不上,只能领会其深层含义。这种隐晦、含蓄的叙事特点来源于《圣经》的核心问题:人与上帝的关系,人对上帝的认知是永远不完全的。[12]上帝所提的自然界一切的奥秘,约伯根本不能回答,他全部的智慧和知识都不能帮助他揭开这些奥秘的千分之一。例如:

LORD:The waters are hid as with a stone,and the face of the deep is frozen.(Job 38:30)

这节例句的字面意思为天气寒冷了,水面就结冰如石头。这时,水在极深的冰下,但深水也只有水面结了冰。例句中的话语显然违反了方式准则,说话要浅显易懂,但此句晦涩难懂。上帝用了解事实的方法让约伯试着去找出他自己的答案并有所发现。约伯透过自然界的奇异现象感受到了上帝无限的公义和慈爱。按照热胀冷缩的规律,如果水结冰时冷缩或者结成固态密度变大的话,那么海里的水就会不断地结成冰,最终整个海洋都成为冰块,所有的生物物种在冰河时代就都冻死了,就没有人类了。约伯当然知道水结冰会膨胀,并且变轻飘在水面,封住了水面,保存了生物的物种在水底繁衍的原理,但要把这一现象理解为上帝为了保存他们,就让冰跑到上面,水下的动物仍然可以存活。又如:

LORD:Who hath divided a watercourse for the overflowing of waters,or a way for the lightning of thunder;(Job 38:25)

LORD:When he made a decree for the rain,and a way for the lightning of the thunder:(Job 28:26)

再看谁为雷电开路(伯38:25)一章,下雨天的雷电路线很复杂,闪电路线的制定是有规则的。是上帝为雨露定命令,为雷电定道路(伯28:26)。闪电是大气中发生的火花放电现象。当积雨云受到地面上升热气流的不断冲击后会发生电离,从而带上正电荷和负电荷,当两块带不同电荷的云离得很近时就会发生放电。上帝在制定闪电路线时非常小心,尽量避免给人类带来灾害。例如,在气候干燥时,雷电会引起森林大火,有时会袭击人体,有时还会破坏建筑物等;而是利用雷电造福人类,使空气中的氮、氧等气体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新物质与雨水会合,一并降落到地面,与土壤中的无机物合成能促进植物生长的氮肥。此外,雷电还能净化空气,能杀死空气中的病毒和病菌,减轻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上帝对约伯知识的发问是让其了解到,他的受苦只是比他所可能想象到的宇宙更为复杂的宇宙的一部分而已。换句话说,义人为什么会受苦?这个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是没有答案的,因为它超乎人类理智和智慧所能理解的有限的范畴,超乎人类以及他自己可以理解的理由之外。他已经承认到自己的渺小和无知,人不应该仅凭眼睛所见的,耳朵所听的就妄下结论,更加不能用自己的判断去贸然推断上帝的旨意。

3.对质量准则的违反所产生的会话含义

在描绘自己神圣的权能和智慧的画面中,也蕴含着上帝的幽默。两轮对话中他多次使用隐喻等修辞手段违反质量准则有意识地让约伯觉察出其含义。当上帝违反了质量准则以幽默的方式说出富有诗意的话语时,约伯就迫使自己超越话语的表面意义去设法领悟其所说话语的隐含意义。例如:

LORD:Where wast thou when I laid the foundations of the earth?declare,if thou hast understanding.(Job 38:4)

LORD:Who hath laid the measures thereof,if thou knowest?or who hath stretched the line upon it?(Job 38:5)

LORD:Whereupon are the foundations thereof fastened?or who laid the corner stone thereof;(Job 38:6)

LORD:When the morning stars sang together, and all the sons of God shouted for joy?(Job 38:7)

这是上帝与约伯的第一轮对话片段。在38章4至7节有关大地的例句中,上帝没有明确答复约伯对其不公的质疑,而是把他的伟大创世工程比喻为一个庞大建筑物的建造过程,着力强调对大地尺度的丈量、根基的建立和角石的摆放等,他为自己创世工作的完成感到喜悦。上帝希望约伯明白他在自然界的作为与他如何掌管天地间伦理和属灵秩序的方式是相似的。通过根基具有公义和公平的特点暗示无论约伯遇到了什么样不公正的对待,上帝在最后基督台前的审判中,将给每一个人最公义、最公平的解决。又如:

LORD:Behold now behemoth,which I made with thee.(Job 40:15)

LORD:He is the chief of the ways of God.(Job 40:19)

Narration:So that this man was the greatest of all the men of the east.(Job 1:3)

LORD:I will not conceal his parts,nor his power, nor his comely proportion.(Job 41:12)

LORD:Who can discover the face of his garment?(Job 41:13)

LORD:His scales are his pride,shut up together as with a close seal.(Job 41:15)

LORD:One is so near to another,that no air can come between them.(Job 41:16)

LORD:The sword of him that layeth at him cannot hold:the spear,the dart,nor the habergeon.(Job 41:26)

这是上帝与约伯的第二轮对话片段。从表面上看,关于河马和鳄鱼的描述似乎使上帝的言辞更加偏离约伯的呼求。此轮对话中上帝故意运用隐喻违反质量准则来传递会话深层含义。质量准则要求不要说自己认为不真实的话。[8]上帝肆意地说些不符合事实的话让约伯推导出会话含义,其目的就是要使骄傲和难驯服的约伯谦虚地承认上帝的智慧和大能,深悔自己曾对上帝说了激烈任性的话语。上帝暗示约伯他治理世界的公平,以此来回应约伯对自己公义的质疑。

上帝用河马和鳄鱼来给约伯一个比喻,称同等地“创造了河马,鳄鱼和你”(伯40:15)。鳄鱼具有和你一样的外貌:“美好的骨格”(伯41:12)。鳄鱼的特点在于其鳞甲,“坚固的鳞甲”(伯41:15),“鳞甲片片相连,气也透不进去。”(伯41:8),“若想捕捉它,刀、枪、箭、戟都是徒然”(伯41:18)。因此,上帝便问:“谁能揭开它的外衣,谁能穿透它的鳞甲?”(伯41:5),这些特点和约伯强硬的性格如出一辙;另外,河马在上帝所造的万物中为首(伯40:19),这正巧与约伯“这人在东方人中就为至大。”(伯1:3)相呼应。一再强调河马、鳄鱼恐怖的威力,它们超越人类的摆布与控制,唯独创造主才能驯服与驾驭它们,突出上帝改变人的能力。

上帝还把鳄鱼和河马比作邪恶的人。尽管邪恶会带来混乱,但上帝并不将它们完全除去,只是提醒约伯提防它们的破坏和捣乱,表明上帝掌管任何可能对他的宇宙构成威胁的混乱势力。上帝的暗示让约伯明白自然界的法则跟宇宙的道德法则是可作类比的。当中有很大部分是超乎人的理解,其中一部分甚至是令人讨厌、无益和吓人的,但一切都是出于一位拥有智慧的上帝之作为,他也是按照本身的计划来创造我们现存所看见的这个世界。

面对上帝如此的回答,约伯只能超越上帝言辞的字面意义,设法领悟其所说话语的隐含意义。上帝其实也在用河马形容约伯,因为他太骄傲了;上帝也用鳄鱼形容约伯,因为他太难驯服了。上帝通过隐喻揭开了约伯的外衣,把约伯骄傲和难驯服的本性暴露出来,让约伯认识到他自己是怎样的一个人,让他看见自己有如河马一般力大,在人中称王,像鳄鱼一般刚硬,不受驾驭。透过上帝允许象征混乱的河马、鳄鱼的存在,约伯体会到了上帝治理世界的公平与改变人的能力的伟大,最终真正地折服。他完成了从“风闻”到“亲眼看见”上帝所经历的心灵震撼和认知转变。约伯以他的懊悔和对上帝的顺从结束了他对上帝发起的挑战与质疑。

三、结 语

以上分析了《圣经·约伯记》中上帝与约伯的两轮对话所传递的会话隐藏含义及其产生的原因。上帝话语的深层含义就是:以魔鬼为代表的邪恶势力可以有很多的叛乱和作为,但有一个他永远无法超过的界线。上帝对约伯知识的发问让其了解到,他的受苦只是比他所可能想象到的宇宙更为复杂的宇宙的一部分而已。人不应该仅凭眼睛所见的,耳朵所听的就妄下结论,更加不能用自己的判断去贸然推断上帝的旨意。最后从动物的比喻中约伯体会到了上帝治理世界的公平、改变人的能力的伟大,最终真正地折服。他完成了从“风闻”到“亲眼看见”上帝的认知转变,因而以他的懊悔和对上帝的臣服结束了他对上帝发起的挑战与质疑。

上帝的言辞似乎违背了对话合作原则中的关联、方式和质量准则,但因此却准确传达出了其独特的言外之意,约伯也认为上帝以他自己独有的方式答复了他的疑问,从而最终感悟到了上帝的全能、全爱和全智及自己的无知、无能、不义和卑微。虽然对圣经的解释多种多样,业已成为一门学科,名为释经学;但这些隐藏字里行间的含义只能通过语用学中的会话含义理论解读出来。本文对《约伯记》人与神之间的对话所蕴含的深层含义进行了探索性诠释,但还不够深入,有待进一步研究。

[1]梁工.圣经文学导读[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0:265.

[2]周玄毅.永远处于追问之中的人神关系——论《约伯记》对启蒙时代自然宗教与权威宗教概念的超越[J].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2006,(25).

[3]JOSIAH R.Studies of Good and Evil-A Series of Essays UponProblems of Philosophy and of Life[M].Butler Press,2011.

[4]荣格.荣格全集:第6卷[M].普林斯顿: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1977.

[5]勒兰德·莱肯.圣经文学[M].徐钟,等,译.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

[6]西蒙·巴埃弗拉特.圣经的叙事艺术[M].李锋,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朱维之.圣经文学十二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8]GRICEH.P.LOGICandCONVENTIONInP.COLE&J.MORGAN(eds.).Syntax and Semantics:Speech Acts Vol.3[C].NY:Academic Press,1975:43-58.

[9]The Holy Bible,King James Version[M].New York:The Ran dom House Publishing Group,1991.

[10]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11]张缨.上帝的权能与智慧:《约伯记》中神意主题的展开[J].圣经文学研究,2008,(2).

[12]郝岚.《约伯记》的戏剧叙事[J].外国文学研究,2005,(5).

〔责任编辑王小风〕

Dialogues Analysis of Characters on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s in The Book of Job,Bible

Ma Yingli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Tianshui Gansu741001,China)

Grice’s 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were adopted to analyze two rounds dialogues in maxims violation between God and Job in the Book of Job,Bible.The results indicates that:God did not directly respond to the questions of suffering and injustice Job asked,but deliberately violated the principles of cooperation related to relevance,manner and quality to convey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to make Job deduce that God fully responded to Job’s allegations and questions in an indirect manner.Analyzing characters’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from pragmatic perspective helps to understand the deep meanings of obscure and subtle dialogues between man and God.

the Book of Job;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maxims violation;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I106.99

A

1671-1351(2015)05-0063-05

2015-04-06

马英莲(1963-),女,甘肃陇南人,天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

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西部农村基督教文教传播策略及其影响的实证研究”(11XJA88005)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河马圣经鳄鱼
大嘴河马
Southern_Weekly_1951_2021_07_15_p38
河马哈哈的烦恼
《圣经》经文中国化
意见领袖们的“不老圣经”
肥壮的河马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鳄鱼
鳄鱼
鳄鱼为什么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