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儒学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2015-02-12熊静雯
熊静雯
(西南民族大学 政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儒学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熊静雯
(西南民族大学 政治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是儒学的重要思想和价值理念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儒学的民本思想具有继承创新、转化发展的内在联系,集中体现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主体性”这一深刻的精神内涵中。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既要积极弘扬包括儒家民本思想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牢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主体性”原则。“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是儒学的重要思想和价值理念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儒学的民本思想具有继承创新、转化发展的内在联系,集中体现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主体性”这一深刻的精神内涵中。因此,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既要积极弘扬包括儒家民本思想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要牢固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主体性”原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儒学;民本思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儒学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学文化源远流长,贯穿于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过程的始终,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精神品质。儒学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核就是以先秦孔子创立、孟子发展、荀子丰富而初具规模的“民本思想”。儒学文化中的“民本思想”虽有其不可忽视的历史局限性,但是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却是中国历史进程中独具特色的优秀基因,在集权专制的封建社会条件下,对百姓社会主体地位的热诚期盼是思想进步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曾明确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儒学文化的“民本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对人民群众主体地位的尊重,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既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实际,同时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地继承与发展。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必须要深入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渊源,特别是对传统儒家文化中“民本思想”的有效解读。由于传统儒学“民本思想”体系庞大,人物众多。因此,本文主要选取了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通过对比,梳理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传统儒学“民本思想”的创新与发展。
一、儒学民本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资源
(一)孔子的“尊君爱民”思想
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其思想蕴含着丰富的“仁爱”性质,这体现出封建时期孔子在人际社会关系领域中的基本观点。仁爱思想的核心观点是“仁者,爱人”。此种情感涉及到对父母、长辈、兄弟姐妹以及朋友,主要强调要善待他人,关爱他人。在孔子的有关著述中多次出现君王与百姓关系的论述。孔子强调君王的产生与百姓的拥护是分不开的,二者的关系不是简单地体现为绝对的利益对立,相反百姓乐于拥戴维护自身利益的君王。一个国邦如果没有君王,那么百姓就没有了依靠。同样,君王要是离开了民众,也就失去了能够为其戍守城邦的有利保障。因此,对于君王来说,应该谨慎地对待自己的君位,恭敬地施行民众所希望的善美之事。上述孔子的爱民思想并不简单地强调君王应该对百姓施以体恤和关爱,仔细研读相关著作,不难发现其“爱民思想”所包含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思想方面,君王要拥有美好的德性,给百姓做好榜样。在《尚书·大禹谟》中孔子认为“德惟善政,政在养民”,[2]26“可爱非君?可畏非民?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罔与守邦”[2]32在他看来君王的德行能够使一个国家的政治美好。而美好的德性能够得到百姓的认可与支持,这是实现政治与社会稳定的前提。同样,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认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3]18“子曰:德不孤,必有邻”,[3]47“庶民惟星,星有好风,星有好雨。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月之从星,则以风雨。”[2]227君王要达到使百姓归顺和拥护自己的目的,具备良好的素质和德性是必不可少的,封建时期的明君应该始终把自身德性的培养放在重之又重的位置,只有这样君王才能获得百姓的爱戴,整个邦国才能长久和谐、稳定。
其次,重视百姓的生命权,不随意暴政专行。《论语·子路》中记载“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33[3]153孔子不主张对百姓施以残暴和杀戮,相反的,认为封建国君应该时刻以仁爱与宽恕之心治理国邦,唯有如此整个社会才能安定,百姓才能自觉服从和拥护君王的统治。“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亦!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之风上,必偃。”[3]144历史上由于夏桀、商纣以及周幽王的残虐暴政而最终导致奴隶王朝逐步瓦解的惨痛教训,对孔子爱民、亲民、重民的民本思想地形成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因此,孔子极力主张君王要以德性去感化百姓,百姓做了错事,不能只是以刑罚和杀戮去解决问题,呼吁君王要尊重百姓的生命权。
再次,要重视对百姓的教育,使仁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论语·为政》中指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3]19孔子反对以政令和刑罚来整饬百姓,认为此种做法不仅不会使百姓有羞耻之心,反而会使百姓离美好道德越来越远。与此不同,如果以礼教和道德来引导百姓,使其逐渐以合理的道德进行自我约束,久而久之整个社会就会形成良好的风尚。主张对百姓进行积极地教育,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体现了君王对百姓精神生活地重视和关注。《论语·子路》中“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3]152可见,在物质生活水平提升的前提下,对百姓精神文明状态地重视也是封建君王常抓不懈的重要方面。
最后,要善于听取百姓的意见。孔子的思想主要是为古代君王服务的,一系列的伦理纲常也旨在教导人们要自觉服从君王的统治,但在其理论思想中也不全是封建专制的说教,例如《尚书·益稷》中孔子认为“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万邦黎献,共惟帝臣。惟帝时举,敷纳以言,明庶以功,车服以庸,谁敢不让,敢不敬应?”[2]44统治者应该广泛地听取百姓的意见,适时地根据百姓的功绩进行表彰。然而,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封建时期听取民意的最终目的并不是真正地为百姓着想、把百姓利益看得高于一切。相反的,此种做法只是封建君王用来维护自己统治地位的手段而已。
(二)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
与孔子所提出的尊君爱民思想不同,孟子在君民关系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民贵君轻”的主张,在君与民的关系中更加提升了“民”的作用和地位。
在《孟子·尽心下》中就鲜明地体现出孟子的立场,例如“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4]289在对百姓、社稷以及君王三者之间关系这个问题上,孟子旗帜鲜明地认为百姓是最为重要的,在三者之中处于首要地位,其次则是国家,最后才是君王。在孟子看来,君王虽然拥有举足轻重的权力,然而这些权力都是百姓赋予的,在封建社会中百姓是王朝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随着封建王朝的不断壮大,百姓需要出现一个能够维护秩序、维持稳定的君王。封建时期评价君王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君王能否以百姓的利益与要求为主,“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4]26-27即君王只有真正将百姓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把百姓的忧愁当做自己的忧愁。只有这样,天下才会太平,君与民之间才能处于和谐融洽的氛围之中。
对于“民贵君轻”到底重视了“民”的哪些方面?在孟子的著作中也作了多方面的论述。如:在经济上,孟子提出“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4]14孟子认为,百姓的一切不安分行为,最主要是由于其没有固定的产业,迫使他们不足以侍奉父母、养活妻儿,在丰收时仍然承受饥饿的痛苦,甚至在荒年时还要面临被饿死的危险。百姓基本物质生活都得不到满足,哪里还能注重自身的修养的提高呢?在文化方面孟子主张要办好教育,《孟子·梁惠王上》中记载孟子“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14的愿望,学校教育对于个体素质的养成是非常重要的。物质生活的丰富如果不能使民众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那么,这将不利于个体的全面发展。孟子特别强调孝文化,这与他所提出的“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以及是非之心有着不可脱离的重要关系。孟子认为那些同时具有“仁、义、礼、智”四种品德的贤人才是完人,“四心”仅仅给人提供向善的可能,人最终到底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主要取决于后天的教育。
对于孟子“民贵君轻”中“民”的外延,学术界众说纷纭。例如有的学者把“民”看成一个单个的概念,即单个的人。而有的学者则把“民”看成一个集合的概念,将民定义为封建社会中的百姓。对于“民贵君轻”,有人认为这体现了民主思想的影子,其意旨在于百姓是自身的主人,是自身利益的代表者,还有一种说法强调“民贵君轻”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然而,此种观点认为封建王朝的权利掌握在君王手中,百姓依附于君王,以民为本不是真正的以广大百姓为理论政策的出发点,其实质仍然没有逃离“以君为本”的藩篱,对于百姓而言,君王才真正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
(三)荀子的“君舟民水”思想
荀子作为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从纵向的角度看,其君民关系思想与孔、孟有着一脉相承的性质。但是通过对比研究,发现由于所处的环境与条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不同,三者之间的区别也是显而易见的。荀子“君舟民水”思想是继承孔、孟民本思想的基础,为适应战国后期治国理念的需要而提出的,荀子“君舟民水”的重民理念将先秦民本思想体系推向了理论的制高点。“君舟民水”出自荀子的《哀公》篇:“‘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5]409荀子认为舟之所以能够行驶在水上就如同国君能够凌驾于万千百姓之上一样,只有得到百姓的拥护与信任,一国之君才能将其国家治理得稳定、兴旺。虽然封建君王的权力来自于百姓,但这也不证明君王能够随心所欲地行使手中的权力。如果不能够代表百姓的心声,使百姓过上理想的生活,那么百姓不仅可以推翻君王的统治,同时还能够收回赋予君王手中的权力。与孔、孟相比较,荀子将民的地位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荀子的著作中可以了解到其“以民为本”的思想在经济上体现为节用而裕民。《荀子·富国》篇记载:“节用以礼,裕民以政。彼裕民故多余,裕民则民富。……故知节用裕民,则必有仁义圣良之名。”[6]141统治者要节约,使民众富裕起来,这是调动民众生产积极性的首要条件,只有这样百姓才会免受饥饿和贫困的折磨。《富国》篇中荀子曰:“轻田野之税,平关市之征,省商贾之数,罕兴力役,无夺农时,如是则国富矣。”[6]142除了节用裕民以外,荀子还主张应当减轻对于农田的税收,整治关卡集市的赋税。同时还要求减少商人的数量,不提倡劳役百姓、耽误农时。所有这些经济方面的政策都体现了“富民”的中心思想。
在政治上:“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度人力而授事,使民必胜事。”[6]142荀子的政治方略体现了法治与德治相统一的理念。在法治方面,荀子主张尊卑有序,奖惩分明。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大小来被授予工作,只有这样,百姓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真正做到各尽其能。荀子还特别主张等级名分,认为如果没有等级名分,整个社会就会变得混乱不堪。在德治方面,荀子认为“忠信、调和、均辨之至也……三德者诚乎上,则下应之如景向”。[6]151君王要想得到民众的尊重,首先应该拥有调和宽缓、忠信公平、正人先正己的美好品质,只有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感染和教化百姓,才能使百姓做到修身律己,从而逐渐向高尚人格品质迈进。
在教育上,荀子虽然认为人性本恶,但是其引导百姓向善的途径却与孟子相似,都主张要对百姓进行思想教育。在《荀子·性恶》中记载:“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6]360荀子创造性地提出要“化性起伪”,认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这种恶的本性是与生俱来的。但是人又不是绝对受制于这种本性的。相反,荀子认为依靠师长的教化和礼法的约束,能够端正人们的本性。在《荀子·大略》中,也有着相似的记载:“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6]410可见,荀子把对民众的教育放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认为只有对百姓进行教育才能使其逐渐向完美人性过渡。总的来看,荀子教育思想的最终目的还是引导百姓向善。
传统儒学中爱民、重民、利民的思想主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主体性”基本原则的确立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资源和理论支撑。核心价值观的酝酿、提出、形成、完善与发展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传统儒学民本思想的影响。“人民主体性”理论的不断升华,深受儒学传统民本思想的熏陶,是传统文化与时代特色完美结合的伟大成果。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性特质蕴含着对儒学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群众所信仰和追求的价值理念。由于不同国家的国情、奋斗目标以及所面临的问题存在差异,必然会形成各色各样的价值观。这种区别不仅表现在东西方国家之间,同时还体现在我国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既然人们的价值诉求不是完全统一的,那么价值标准的评判就会变得纷繁复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出现,为人民群众的价值判断指明了方向和道路。充分理解和有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凝心聚力地促进社会进步和国家繁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除了将视角放在“核心”二字上,同时还应该明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物,具有强烈的社会主义性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最大区别在于“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不同。在我国,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党和国家始终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国的改革、实践与发展离不开“人”的活动,人民群众为社会主义的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然而人的活动又不是盲目进行的,需要科学理念的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我国各个方面的和谐发展指明了方向。核心价值观中的“人民性”特质是对传统儒学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为传统文化在当今时代的丰富和完善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一)价值主体的人民性
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指的是:客体自身的属性相对于主体来说是否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一种主观判断。价值观与价值有着本质的区别,价值观是指人们从事实践活动或者做是非判断时所依据的标准和尺度。“主体”是一个哲学概念,归纳起来主要是指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人。价值主体的人民性是判断一种价值观是否科学、合理的重要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真正以人民群众为主,符合人民的需求,能够时刻反映人民心声的科学价值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指出的:“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只有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才能做到坚如磐石。”[7]核心价值观主张在经济上实现人民的富强,这是党和国家获得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的基本前提。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的富裕能够带来思想文化领域的繁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步发展能为整个社会的发展进步打下坚实基础。因此,经济问题无论何时都是一个国家的头号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深刻体现了“富强”价值观的重要意义。从政治角度看,核心价值观中的“民主”、“公正”、“法治”与“和谐”正是从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的重要表现。只有充分发扬“民主”,保证社会“公正”,落实国家、政府、社会的“法治”建设,为人民群众营造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真正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主人翁地位,使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带来的福利和成果。在文化上,核心价值观倡导“文明”,通常情况下,文明与野蛮相对立,野蛮意味着统治者只考虑自身的利益而忽视人民的利益,专横跋扈是野蛮政治体制中常见的执政方式。与其不同,文明是进步、开化价值目标的典型代表,通常文明与文化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是总的来看无论是文化还是文明都离不开“人”这一历史主体,文明是文化的结果,是其发展的高级形式,是将意识形态的元素融入到人民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中而得到的美好状态。核心价值观中价值主体的人民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体现了党和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宗旨和目标。
(二)价值权利的人民性
关于人民主权的观念很早就有,而“权利来源于人民”更成为近代以来执政党和统治阶级广泛认同的执政理念。西方的霍布斯和洛克以及卢梭都主张社会契约论,但洛克与卢梭对于社会契约的观点与霍布斯截然不同。洛克主张民众把自己部分权利转让给君王,君王也属于契约方,君王的行为同样受到契约的限制,如果君王不能保障公民的利益,那么人民就有权利进行反抗。核心价值观同样深刻表达了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群众的要旨。核心价值观的“自由”与“平等”体现了人民在国家和社会中实现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自由是指在人身自由、言论自由以及其他多种类型自由方式的保障下,人民能够更加充分地行使民主权利,敢于表达自己的要求和愿望,使我们国家以及党员干部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民众的情况和心声,从而不断改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真正做到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在我国,无论政府还是国家都是人民意志的产物,都始终代表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保障人民的自由权是现在以至将来都应该倡导的。然而自由并不意味着不受任何约束,自由的前提应该是要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和相关规定。核心价值观中的“平等”同样也体现了国家对民众基本权利的尊重,国家赋予民众享受同等待遇的权利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方面。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就如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如何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如何做到更好的为人民服务以及如何办人民满意的政府等相关问题进行改革。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将改革推到了一个至高点,指出“改革是改变中国命运的历史抉择,破解发展中的难题,改革仍是我们唯一、最好的选择。”[8]目前我国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着教育问题,医疗问题,住房问题等。这些问题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将会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道路上的绊脚石。针对当下所存在的问题,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切实将人民群众放在首要位置,时刻进行党内思想“整风”,不断提高自身为人民群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努力保障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各项权利的实施。
(三)价值实现方式的人民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着对国家、社会以及人民未来发展走向的一种价值判断。价值观不仅体现了思想意识领域内的价值追求,同时也体现出丰富的实践性。正如马克思理论中所提到的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一样,认识来源于实践同时又高于实践,认识虽然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的,但最终还是应该落脚于实践。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言,在注重培育与弘扬的同。。时还应该积极践行,只有将核心价值观以实际行动的方式落实下来,才能将价值观的作用最大程度地体现出来。核心价值观是全民的价值观,只有被人民群众广泛理解和接纳才能体现其价值。因此,在践行过程中应该始终本着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方针。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对照检查中央八项规定落实情况讨论研究深化改进作风举措》中就如何加强中央政治局自身建设所强调的,党员干部要“识民情,接地气”。[9]核心价值观如果不能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那就只会是一副空皮囊,没有实际的意义。理论思想一方面要有深度,但同时也要清楚易懂。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中,必须首先以通俗的方式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含义。既然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实现社会目标的主力军,是推进社会稳步前进的主要动力,那么就应该让人民从内心深处真正了解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文艺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进行文艺创造的过程中应该“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10]文艺工作要做到扎根于人民,扎根于生活,“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10]只有本着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进行文艺创作,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青睐和赞赏。同时,文艺创作的内容、传播方式也应该首先以人民是否容易接受为根本宗旨,将核心价值观以文艺作品的形式展现在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唯有如此,才能使核心价值观更加贴近群众,使人民能够真正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过程中获取切实利益。
总而言之,相对于传统儒学民本思想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无论是价值主体、价值权利还是价值实现方式,都深刻地体现了党和国家爱民、亲民、惠民、利民的精神主旨,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始终为人民群众着想。从这个角度来看,核心价值观中的“人民主体性”实现了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在这个过程中,既体现了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的影响力,同时又结合了时代特色与任务,表现出党和国家都始终心系人民,为实现人民群众幸福生活的坚定决心和不懈努力。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主体性内涵是对儒学民本思想的创新性发展
先秦儒学“民本思想”作为封建时期价值理念的典型代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人民性特质”相比较,二者虽是不同时代的产物,其思想产生的根源、目的以及理论的精髓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是在思想主张上,二者也不是绝对割裂的。具体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性特质”与传统儒家民本思想具有一脉相承的性质,核心价值观是在对传统儒家民本思想的继承基础上,创新性地进行发展而建立起来的一套凝聚全民普遍共识的科学价值体系。
(一)核心价值观拓展了“民”这一历史主体的外延
核心价值观与传统儒学都将“民”作为理论的出发点,都呼吁统治者要尊民、爱民、为民。但是对于“民”的具体所指,二者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传统儒学中的“民”通常与“氓”、“毗”、“萌”等同,即愚昧无知、未经受教育的下等人,一般情况下泛指士、农、工、商,由于思想没有得到开化,而不得不依附于封建君王的统治。不难看出,传统儒学中对“民”具有强烈地贬低性色彩,百姓仅仅是君王的附属品,没有自身价值可言。与传统民本思想不同,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政治理念,“人民主体性”这一根本原则贯穿于党的理论的方方面面,能够深刻体现党和国家的根本性质。“人民主体性”中的民是指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广大人民群众。核心价值观中的“民”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总称,党和国家过去、现在以至将来的根本任务始终都是围绕着实现人民群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进行的。
(二)核心价值观在继承弘扬了儒家民本思想中的“民富”思想的基础上更多地以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幸福作为自身价值目标
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儒家在经济上主张“节用裕民”,主张大力发展农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由此可见,由于受时代条件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是及其低下的,所谓的使人民富裕也仅仅是指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老百姓只要能够养活自己的父母妻儿就算得上是理想的生活了,可见儒家所提出的民富是最基本层次的,是百姓生存下去的首要条件。与之相比,核心价值观在经济上也倡导要富民,但是却和传统儒家富民的内容不同,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核心价值观正是对这一目标的最好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富强不是指要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而是要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幸福的高层次目标,这是对民富内涵所做的区别。另一个方面,核心价值观中“民富”的外延也比传统儒家大得多,民富不仅仅指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还包括精神领域的富足,如果只重视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忽视精神文化方面的充实那么这种发展将是不全面的,因此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民富概念更加完善。
(三)都主张实现“民权”,核心价值观更加注重人民权利的社会属性
传统儒家在关注百姓权利方面只是强调统治者不应该随意剥夺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权,不能随意对百姓施以刑罚,在某种程度上儒家也体现人对自由和公正的向往,但是由于长期受“礼治”思想的影响,这些本属于“人”所应该具备的价值观逐渐被“礼”所束缚,导致的结果就是儒家倡导的民权价值观仅仅是一种空口号,没有实际的意义。与先秦儒家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同样也倡导实现人民的自由、平等和公正,这些价值观都体现了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应该具备的基本人格,人之为人不仅仅体现在与动物共有的自然属性上面,更多地体现了人在交往中逐渐形成的社会属性上面,每个人都不可能单独地存在,都必须与他人和社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关系,除了基本的生命健康权,人还应该具备自由、平等以及得到公正对待的权利,这是保证人实现全面发展所必不可少的要求。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权方面所体现的内容比传统儒家更全面、层次更高。
总的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深刻地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融合。价值观在不同时代虽然具有不同的表现,但是究其本质不难发现始终有一根主线贯穿于意识形态建设领域,中华民族的独特性决定了无论何时我国的文化建设都离不开民族主体精神的影响,都离不开“人民”这一历史主体。核心价值观中“人民性”特质的形成与发展深受优秀传统“民本观”的影响,与此同时,核心价值观也是在结合了时代特色的前提下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创造性扬弃与发展。
[1]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2014-02-26(1).
[2]李民,王健.尚书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3]王国轩,张燕婴,译注.论语·大学·中庸[M].北京:中华书局, 2010.
[4]方勇.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0.
[5]张觉.荀子校注[M].长沙:岳麓书社,2006.
[6]周先进.荀子全本注译[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
[7]始终保持与人民的血肉联系[N].人民日报,2013-06-19 (2).
[8]潘岗,白天亮,鲍丹.改革闯关,凝聚共识再进发[N].人民日报,2013-11-12(1).
[9]对照检查中央八项规定落实情况讨论研究深化改进作风举措[N].人民日报,2013-06-26(1).
[10]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N].人民日报,2014-10-16(1).
〔责任编辑 艾小刚〕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of Confucian“People-oriented”Thought
Xiong Jingwen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Chengdu Sichuan61004,China)
People-oriented thought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ideology and value conception in Confucianism,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is innovated and developed form traditional Confucian“people-oriented”thought,the intern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field is main reflected in the“people's subjectivity”in the social core value.Therefore,to cultivate and practic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we should better not only actively promote the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which including Confucianism,but also firmly adhere to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people's subjectivity"principle.
socialist core values;Confucian;People-oriented thoughts;creative transformation;innovative development
D60
A
1671-1351(2015)05-0023-06
2015-06-23
熊静雯(1989-),女,陕西勉县人,西南民族大学政治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西南民族大学2015年“研究生创新型科研资助项目”(CX2015SP440)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