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权利视角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新探
2015-02-12盖奇文汪会秋抚顺市图书馆辽宁抚顺113006
盖奇文汪会秋(抚顺市图书馆,辽宁抚顺113006)
阅读权利视角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新探
盖奇文汪会秋
(抚顺市图书馆,辽宁抚顺113006)
[摘要]公共图书馆作为社会公民的主要阅读空间,在推进全民阅读的进程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从图书馆权利与阅读权利入手,阐释图书馆对保障公民阅读权利的重要意义,并对我国公民阅读权利现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阅读权利视角下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策略。
[关键词]阅读权利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分类号]G258.6
1图书馆权利与公民阅读权利
图书馆权利作为现代图书馆理念的基石,多年来在图书馆界引发密集的讨论。当前获得多数业界学者认同的是,图书馆权利主要指基于用户的角度所提出的各项权利,即用户享有自由、平等、合理、合法应用图书馆的权利,当然,图书馆也具备保障用户实现其图书馆权利的权利与义务。而公民阅读权利包含于图书馆权利之中,是图书馆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的核心价值之一即为用户提供可阅读的资料及阅读的场所,除此之外还包括传播文化、获取知识、教育学习等,无论哪种价值内容均需通过用户的阅读来实现,没有阅读活动,图书馆的社会职能就无从谈起,对于现代图书馆而言,其最大的社会理想即构建阅读社会、普及大众阅读[1]。从这个意义上讲,图书馆权利是通过阅读权利直接体现出来的,甚至可以说公民阅读权利的实现程度是图书馆权利实现的重要指标,而用户图书馆权利的实现程度则是反映图书馆自身价值定位、价值使命的重要指标。因此,图书馆要将自身保障公民阅读权利的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积极配合社会、家庭、文化部门等,使每个读者均能够自由、平等地享受到阅读的快乐。
2图书馆对保障公民阅读权利的重要意义
阅读是人人均可享有的一种平等的权利,人人都有平等地获取阅读文献、自由选择阅读内容的权利,通过阅读可提升人们的文化底蕴及文化品位,丰富人们的思想。而作为信息集散地、资源收藏地的图书馆在保障公民阅读权利方面的作用无可取代,其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为社会转型提供智力支持。现阶段我国处于特殊的社会转型期,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型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建设等,均需要劳动者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与劳动技能,阅读则是提升公民文化素质与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2]。在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需要针对广大文化弱势者加强文化与智力的帮扶,使其享受到优秀文化的滋养,从而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文化差距。
其次,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农村精神文明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再加之城乡二元结构拉大了社会各阶层之间物质文化水平的差距,很多农民不具备对抗经济风险的能力。因此保障所有公民的阅读权利,尤其是将广大农村地区作为服务重点,为其提供免费的终身学习的平台[3],可有效解决城乡经济文化发展不协调的问题,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保障公民阅读权利是图书馆平等服务理念的重要体现。图书馆在人人平等的前提下为社会公民提供信息服务,即不分年龄、种族、性别、宗教、国籍、语言等,并向由于特殊原因无法享受正常服务及资料的用户提供特别服务,由此可见,保障用户的阅读权利是图书馆的基本宗旨,是为公民提供共享公共文化、共享改革成果的服务平台。
3我国公民阅读权利认识现状分析
3.1对阅读权利的认识不到位
现阶段我国一些图书馆仍存在区别服务,比如根据用户的职称、职务、学历等提供“非同一般”的服务,很显然这种区别服务与图书馆“以人为本、公平自由”的服务理念相悖而行。一言以蔽之,以用户的身份划分服务方式及服务内容的方法是对用户阅读权利的损害。
3.2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
虽然我国图情领域学者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为图书馆立法实践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依据,但这些理论研究由于缺乏组织与协调,仍然无法满足立法需要。更遑论目前为止在世界范围内仍未形成一部专门针对图书馆用户阅读权利做出明确规定的法律。此外,图书馆规章制度也是图书馆管理活动的重要依据,是相关法律法规的延伸与补充,但现阶段我国图书馆执行的规章制度均是基于图书馆立场单方面制订的,不仅用户未参与其中,而且条款内容也未基于用户的立场充分考虑用户的权利,即现行图书馆制度仅明确了读者的义务而未明确读者的权利[4]。
3.3对阅读权利缺乏了解
一方面图书馆用户文化层次、受教育程度不同,有些用户在利用图书馆时缺乏起码的维权意识,即使自身的阅读权利受到侵犯,也没有维护自己权利的意识;另一方面,一些弱势群体受各种客观因素或主观因素的影响,对自己应该享受的权利缺乏了解,久而久之使得图书馆也忽略了用户的阅读权利。
4国内外图书馆保障阅读权利的经验借鉴
从阅读权利的视角剖析公共图书馆的制度体系建设,笔者认为国内外一些图书馆的做法非常值得借鉴。日本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包括四个层次,即总馆、分馆、图书站、流动图书馆,从上到下、从大到小,区域覆盖范围十分广泛,充分照顾到每位用户的需求,以保障其阅读权利。而香港图书馆则采用总分馆的运作体制,总馆对各分馆进行统一管理,统一配置资源,服务过程中统采、统编、通借通还等内容均实现社会共享,取得了良好的服务效益。而国内一些图书馆在这方面的做法也十分科学,比如上海图书馆,纵向与区县各级图书馆相连接,横向则与当地的高校、科研单位等互相连接,在不改变原有行政隶属关系、人事关系及经费来源的前提下,以上海图书馆为核心联合其他分馆,实现了“一卡通”服务,便于不同地区、不同需求、不同文化层次、甚至不同年龄的读者方便地享受阅读权利。此外,还有著名的“岭南模式”,比如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就率先建立了流动图书馆服务模式,其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通过一个个流动图书馆,从根本上改善了区域间文化配置不合理的现状,为解决欠发达地区基层群众读书难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深圳图书馆则创建了“图书馆之城”服务模式,即以市立图书馆为龙头、区立图书馆为骨干,与街道、社区书屋形成共建共享,市立图书馆主要负责提供文献资源、计算机设备、网络设备等资源,而街道、社区等则负责提供场地、管理人员、配套基础设施等,实现图书馆与街道、社区共同服务的公共图书馆网络,使得更多公民能够享受图书馆的阅读资源与服务[5]。
5保障公民阅读权利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
5.1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
我国保障公民阅读权利必须首先在法律的支持下、政策的扶持下进行持续的、有效的体系建设。尽快出台《图书馆法》,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对图书馆的性质、功能、作用、事业投入、建筑法规、从业资质等做出明确规定,能够保证图书馆事业向着有序化、规范化、法制化的方向发展[6]。一方面要以保护用户的阅读权益为主要依据,依法制订各项规章制度、服务内容及服务方式。制度的制订要注意其可操作性,并强调人文关怀的服务宗旨,基于读者的利益角度进一步完善图书馆制度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强图书馆服务人员的法律观念,增强其服务意识,根据法律法规对自身行为予以规范。用户的阅读权利属于法律范畴,图书馆领导及馆员均要加强相关法律知识的学习,并模范遵守,切实维护用户的合法权益,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位用户。
5.2图书馆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
相对而言,广大农村地区由于资源的匮乏、文化水平的落后导致图书馆权利的缺失,因此农村地区阅读权利的实现也更加困难。针对这种情况,要有意识地将图书馆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丰富农村地区的信息资源,最大程度上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阅读权利。①配备专业的图书管理人员。图书馆员除了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外,还要兼顾农业、医学、计算机专业等,为基本图书资料管理、开展图书阅读活动等提供更全面、更专业、更深入的服务。②分析农村用户的阅读兴趣,提高馆藏资源建设的针对性。农村地区的阅读主体为广大农民群众,因此面向农村群众提供的资源要侧重于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为其农业生产、日常生活提供帮助与指导,以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了解农民的阅读兴趣与阅读目的也是实现其阅读权利的一部分。③注意农家书屋的分布,提高书屋的数量与服务质量。图书馆和农家书屋均衡分布可以提高农村用户阅读的便利性,各上下级图书馆、图书室之间形成一个完善的有机体系,在资源方面实现共享,服务方面互相借鉴,全面提高农村地区的图书馆服务质量,保障用户的阅读权利[7]。5.3提高图书馆服务的针对性
公共图书馆要实现对公民阅读权利的保障,重点是要从为广大用户提供平等的、有针对性的阅读资源与服务入手,并加强对阅读障碍人群阅读权利的维护,以促进其获得更多发展机会。针对不同的用户提供针对性更强的服务,是图书馆保障公民阅读权利的重要手段。
5.3.1针对未成年人的服务
可以针对未成年人提供各种阅读指导活动,在服务过程中再根据不同年龄段的读者做进一步细分。比如针对学龄前儿童则指导家长与孩子进行亲子阅读;针对学龄儿童则将关注点放在其身心健康与成长方面,也可向其提供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多种学科的家庭作业指导服务等;针对青少年则可为其提供职业规划、教育指导、青少年权利咨询等。
5.3.2针对残障人士的服务
与正常人相比,残障人士在使用图书馆资源时会遇到诸多实际困难,因此要针对这一人群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比如可以将图书馆延伸至医院、社区、公益组织等场所,从空间上解决残疾人取阅资源困难的问题;馆内可为残障人士提供大字书、盲文书籍、助听设备、图文电话等用品,也可针对盲人读者开展有声读物阅读、免费阅读服务等;此外,还可针对不便到馆借阅文献的残障读者提供“送书上门”服务,即通过邮寄的方式将书送至读者处。
5.3.3针对流动人口的服务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流动人口的数量越来越多,相对于常住人口而言,流动人口在获取文化资源方面始终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图书馆也要将流动人口作为重点服务对象之一,以保障其平等的信息获取权。可以开展流动人口阅读指导、生活信息服务等,帮助他们适应新环境;推出各种针对流动人口的讲座、培训等,以促使流动人口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提高其知识素养与生活质量等[8]。
5.4提升馆员素质与加强读者培训并重
从某种程度上讲,图书馆员的知识水平、专业素质会对图书馆信息服务质量产生决定性作用,因为其所提供的是知识服务,服务方向的正确性至关重要。但是现阶段一些图书馆员受自身观念意识影响,还未充分认识到保障公民阅读权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因此要加强馆员的培训与再教育,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与法律意识。馆内可定期开展理论、技术、经验及学术方面的交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术氛围,在保障公民阅读权利的前提下,提高服务内容的社会性及时代性。加强图书馆主要负责人的培训工作,以增强其责任感与使命感,使其可以更好地维护用户的合法权益。此外还要加强读者的培训工作,除了要帮助读者熟悉馆藏资源、各种服务项目、检索咨询方法等基本内容外,还要通过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使其了解馆内的规章制度及自身享有的基本权益,增强其法律意识,能够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及时维权。
6 结语
现阶段我国处于特殊的社会转型期,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相对还不够均衡,在保障公民阅读权利方面只能做到相对完善,但是恰恰因为如此,图书馆工作者才要创造更加完善的设施、更加合理的布局、更加丰富的资源、更加便利的服务体系,最大程度上满意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用户的需要,实现公民最大程度的共享,从而充分保障公民阅读权利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程亚男.走向权利的时代:读者权利百年演变[J].图书馆,2014(3):241-242.
[2]石德万,张金虹.对读者权利的辨析[J].图书馆论坛,2013(5):54-55.
[3]周明艳.公共图书馆免费服务问题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1(1):193-195.
[4]王素芳.省级公共图书馆有偿服务活动的调查分析[J].图书馆杂志,2012(6):12-14.
[5]程焕文.岭南模式:崛起的广东公共图书馆事业[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3):241-242.
[6]曹雪梅.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大趋势下的两大课题[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9):82-84.
[7]王丽丽.浅析建立公共图书馆开放式运行机制[J].现代企业教育,2013(14):24-205.
[8]张正,谢艳伶,胡晓鹰.外来务工人员公共图书馆服务研究——以服务均等化为视角[J].图书情报工作,2010 (23):102-105.
盖奇文男,1974年生,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
汪会秋女,1966年生,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
收稿日期:(2015-01-25;责编:张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