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辽宁高校图书馆教学参考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

2015-02-12王强齐静陈缤白杨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032

图书馆学刊 2015年10期
关键词:教参图书馆资源

王强齐静陈缤白杨(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032)



辽宁高校图书馆教学参考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

王强齐静陈缤白杨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沈阳110032)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高校教学理念和模式面临着冲击和变革,图书馆的教学参考信息服务系统应随之提出新的建设构想。基于辽宁省内高校教学参考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现状的调查数据,结合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教学参考信息服务体系的文献调研分析,提出辽宁高校图书馆教学参考信息服务建设应进行区域性联合,统一考察和采购系统平台,实现以教学支撑为最终目标,以课程查询为检索途径,与校园网的教务系统实现无缝对接,图书馆信息资源、校园网内课程资源及网络相关课程资源一体化的资源服务平台,满足高校教学的新需求。

[关键词]高等教育图书馆教学参考专业教学资源中心学习中心

[分类号]258.6

*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辽宁省高校教学参考信息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编号:W2014116)成果。

1国内外高校图书馆教学参考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国外对教学参考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相对比较成熟,用户最多的教参系统平台是Docutek公司的ERes软件。ERes进入市场较早,功能较为全面,运行稳定,在全球拥有超过400家的用户[1]。

国外主流的图书馆集成系统中都嵌入了教学参考书管理模块。如北京大学图书馆购入使用的SirsiDynix系统中的“教学参考书”模块,可以提供读者根据“授课教师、课程编号和课程名称”等路径来查询参考书信息,但这种内建模块只能进行系统查询,而无法实现直接提供教学参考服务。

近年来,教学参考的开源软件出现并得以应用,代表性的电子教参开源系统是美国埃默瑞大学(Emory University)图书馆开发的“Reserves Direct”系统[2]。

国内高校关于教学参考信息服务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但发展很快。国内区域性共建系统有CALIS高校教学参考书全文数据库、JALIS江苏省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教学教参服务系统和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教学参考资源共享网。

代表性的高校图书馆自建教参系统有清华大学教学参考参考信息系统、厦门大学课程信息与教学参考资料系统、上海交通大学电子教学参考资源服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交互式教学科研平台系统和南京师范大学教参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等。

截至2013年3月,国内112所“211高校”图书馆,有49所高校图书馆网站设有教学参考资源栏目,18所高校有自己的教学资源管理平台,48所高校参与了CALIS、JALIS等联合体教学资源共享建设[3]。

2辽宁高校图书馆教学参考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笔者就辽宁省高校图书馆教学参考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覆盖省内全部高校,共计91所。其中“985院校”3所,“211院校”4所;本科院校53所,专科院校38所。调查方式为先期进行网络调查,并填写调查表单。随后对已提供教学参考信息服务的高校和资源丰富有可能在建的高校进行了电话访谈,共计9所。

根据调查结果反馈,辽宁省高校图书馆共有5家(全部为本科院校)已建教学参考书数据库,并可以通过课程、任课教师或院系进行教学参考书的查询,占本科院校的9.4%,占全部高校的5.5%。有8家高校有电子教学参考书库,其中3家为CALIS参考书,但并未与学校教务系统的课程设置关联。56家有精品课资源,31家有开放式课件,58家有电子图书资源,19家有教学资源素材库,46家高校有教务课程管理系统。

由调查结果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辽宁省高校图书馆教学参考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水平较低,能提供参考服务的还是省内以服务见长的几所本科院校。但构建教学参考信息服务体系的各种资源在高校中还比较完备,具备构建服务平台资源基础的高校占有相当高的比例。

3大数据时代对高校教学参考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

“大数据”时代,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处理与应用模式的出现,实现了海量数据的整合共享,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信息资源储备和知识服务能力。“大数据”改变了经济、政治、军事、金融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教育领域不可避免地要接受“大数据”时代的冲击和挑战。

2013年5月23日《中国青年报》一篇题为《慕课正酝酿一场新教育革命》的报道,认为中国大学到了自我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2012年开始,MOOCs的井喷现象持续发酵,对于我国乃至全球高等教育革新而言,将不再是儿时伴随我们睡觉的枕边小故事[4]。

慕课为高校传统教学模式带来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发展契机。慕课将引发教学的深层次改革,从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对课程设计、教学组织、学分认证、师资队伍建设等诸多方面将产生深远影响[5]。

教学模式变革势必带来新的教学参考信息服务要求。慕课中的教学内容大都来自教学经验或知识储备丰富的教师或人才,在讲解时,如果不具备较为深厚的知识素养,教师将难以全面地掌握重点,更无法为学生答疑解惑[6]。迈尔·舍恩伯格认为,慕课主要是关于数据,我们怎样获取知识?怎样通过理解并考查这些数据?慕课最根本的好处在于它将改变我们的学习方式,用智能的方法支持了教学的个性化[7]。

大数据时代,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为图书馆的教学参考信息服务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借力慕课,构建有利于发挥大学教育资源优势、促进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提升图书馆信息资源中心地位的高校图书馆教学参考信息服务体系,值得思考。

4辽宁高校图书馆教学参考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策略

4.1提高图书馆对教学支撑作用的认识

教学是高校的第一使命,提供教学参考信息和资源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的主要职责。信息技术应对教育大众化的需求,使在线教育以新的“教育统治者”的面目出现。传统的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教学评价、教学师资要求、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都受到挑战,并发生重大变化。其中根本性的改变是实现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变,即教育主体观的变化。这种根本性的改变带来的不仅仅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改造,更在整个教育领域引起革命性的变化[8]。

从调查结果来看,辽宁省高校图书馆缺少一个统一的平台入口,用以支撑学生关于教学问题一站式解决的需求。在调查的91所高校中,可提供相关教学参考资源数据(包括精品课程、开放课件、教学资源素材库等)的院校几乎覆盖了全部建网院校,但资源散在校园网和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模块,不能从教学角度进行资源的查询。

提高图书馆对教学支撑作用的认识,就要以教学参考为一级目标和查询入口,将图书馆现有信息资源按开设课程进行重新规划和整合,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利用网络技术,同时集成其他可获取的教学参考信息,建设具有交互功能的教学参考信息服务系统,这是图书馆应该面对的重要课题。

4.2采用统一的软件平台

高校图书馆的教参软件平台有文献信息管理系统内置、自主开发和联合开发3种形式。使用图书文献信息管理系统内置教参软件的代表为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利用Uni⁃corn图书馆管理系统进行教参系统建设,北京外国语大学利用Alpha图书管理系统发布[9]。

自主开发图书馆教参管理系统的成功案例有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大、中国科技大学等。

国内成功的教学参考资源管理区域性建设,采用的是联合开发的方法。CALIS高校教学参考书全文数据库采用Apabi教学参考管理系统,提供课程相关信息及教学参考书的书目信息及本地系统的全文数据。江苏高等教育数字图书馆教学教参服务系统采用超星数字图书馆,提供课程相关信息、教学参考书目信息和超星数字图书馆收藏的全文数据。北京高校网络图书馆教学参考资源共享网采用中数创新公司CDI CM内容管理软件,提供教学信息和教学参考书、课件、教学音视频及网上的教学资源[10]。

辽宁省内目前还没有文献管理系统内置教参软件的使用。鉴于辽宁省内高校教学参考资源服务平台建设的现状,建议采用统一的教参软件平台。由省内高校以一定的方式集团采购,有组织地自行建设,便于日后区域性整合与利用。

统一平台建设符合资源共享的发展趋势,数据为区域内共享,但在课程基本信息方面有所缺失,只能考虑通过与校园网教务信息系统的链接实现。

4.3认定教学参考系统收录的信息内容和服务功能

从已建教学参考系统的使用情况来看,教参系统的生存在于它的实用价值。只有以教学参与者的需求为设计目标,及时进行教参数据的收集、更新和维护,使用户感觉教参服务唾手可得,成为教学参与者的好帮手,教学参考系统才有存在的价值。

在平台考察时,教参系统中的课程信息是否能与教务处的教学信息对接至关重要,即使不能实现实时更新,也应该实现学期更新一次,而且尽量避免人为干预。

教参系统的课程信息收录范围应涵盖学校全部的课程内容,包括课堂授课的科目,也包括计入学分管理的网络选修课程等。在线教育甚至比课堂授课更需要教参的服务支持,无论是师者还是学生,都需要在课程进行中扩展大量的相关信息资源。

课程著录内容包括传统的课程信息:课程名称(课程代码和课程使用的其他名称)、课程分类(必修选修划分、公共课和专业课划分)、授课教师、教师简介、授课学校、授课部门、授课语种等。著录内容还应加入课程教学形式的选择,把在线课程纳入体系中,并提供课件链接和教参信息。

教学参考书的著录内容可参照CALIS的项目设置。但教学参考内容绝不应该只限定在参考书的范围。应该以教师推荐、相关课程推荐、图书馆推荐的形式,将相关的多媒体教参资源、精品课程、开放课件、图书馆自建及购买的相关资源、网络教学资源等纳入教学参考平台,丰富平台资源,扩展平台的服务功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4.4管理模式

成功地建设教学参考信息资源平台,仅仅依靠图书馆的能力是难以企及的。从辽宁省高校图书馆的调研数据上看,平台建设的相关信息资源主要分布在校园网主页、教务处和图书馆主页。分管部门有教务处,图书馆还有信息中心(各校名称不一致)。

考察平台时,首先要研究其管理运行模式,了解平台资源建设及运行过程中需要的管理模式。平台元数据采集将受制于学校部门间的配合和数据转换操作的周期,其中人工干预和协作必不可缺。

教参平台的建设需要制定基于系统的管理体制和规则,确定图书馆中心管理与协调的地位,但就教师和学生的使用习惯而言,教务系统的登录和使用更为用户所接受,那么确定建设与管理的合理渠道,明确平台相关部门的责任和义务,将便于高校校内管理模式的申请及确立,实现相关部门间使用同一平台或实现相关链接,联合开发,定期更新,联合服务,共享成果。

4.5平台的互动性及移动功能

平台设计应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方便资源的建设与更新维护。平台的认证系统控制用户的使用权限,如何使用随身携带的新兴媒体,而不仅仅依赖于图书馆的平台网站,教师用户就可以实现教参推荐,学生用户就可以实现多种资源的阅读,是教参平台在实现功能创新中应该思考的问题。

4.6建设本校特色的教学参考资源体系

省内高校共建教参信息资源平台,要注重各校特色教学参考资源的建设。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各校MOOC、微课、公开课、精品课程资源得到了很好的累积,图书馆的特色数据库建设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调查结果显示,辽宁省内高校中有28所高校建设了图书馆的特色资源库。图书馆应抓住机遇,利用教参平台的建设,将这些资源与馆藏资源充分整合在一起,建设有本校特色的教学参考资源全文数据库。

教参平台建设应该成为图书馆资源乃至校园网资源建设的一根主线,而这根主线在现阶段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建设和利用。既然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教学和科研,那我们就尝试着为实现这个终极目标而重新整合校内的课程资源,构建功能完善的教学资源信息平台,为高校的教学实施和改革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撑。

参考文献:

[1] Docutek ERes Features[EB/OL].[2009-02-18].http://www. docutek.com/products/eres/features.htm1.

[2]王璞.高校教学参考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的若干问题探讨[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0(2):74-78.

[3]秦萍,杨兰芳,王锐.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教参管理系统调研[J].现代情报,2013(7):142-146.

[4]李曼丽,张羽,黄振中.慕课正酝酿一场新教育革命[N].中国青年报,2013-05-23(3).

[5]过宏雷.慕课:高校教学模式的全新挑战与变革契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5):110-114.

[6]洪鸿麟.慕课时代对高校教师素质的新要求[J].科技经济市场,2014(5):171-172.

[7]徐晶晶.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与大数据同行——开启学习和教育的大时代[J].上海教育,2014(34):8-9.

[8]徐苏燕.在线教育发展下的高校课程与教学改革[J].高教探索,2014(4):97-102.

[9]牛雪峰,刘恩涛.高校教参信息服务系统建设现状调查分析与应用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2(13):80-85.

[10]秦萍,杨兰芳,王锐.高校图书馆数字化教参管理系统调研[J].现代情报,2013(7):142-146.

王强女,1974年生,研究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

收稿日期:(2015-05-21;责编:徐向东。)

猜你喜欢

教参图书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图书馆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开发出自己的实用教参
神秘的教参
去图书馆
教师、教参、教学之辩证分析
三十年来我国语文教参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