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院如何建设成创业型大学的思考

2015-02-12肖茵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云南学院大学

肖茵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106)

学院如何建设成创业型大学的思考

肖茵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106)

伴随着我国“创新创业型”国家概念的提出,大学做为国家的教育机构对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及竞争力的特殊意义更是日益凸显。同时社会发展也对大学本身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学不仅要创造出满足我国战略发展需求、具有重大发展意义的创新科技成果,还要有能力将成果积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能够推动整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研究型大学转型成为应用型大学,不仅是将来的发展方向,更是一条坚定不移的发展道路,是一个必经的发展过程。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如何实现向创新创业的应用型院校转型,顺应创新创业型大学作为研究型大学变革的必然趋势,需要实现在包括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办学培养目标、重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加强科研与社会服务、加强校企合作、营造独具特色的大学企业文化、以及整个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彻底转型。

创新创业型大学;转型;办学定位;思考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于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国际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我国的GDP总量已跻身于世界第一集团的行列,进出口贸易额近几年也突破了1万亿美元。然而我国的实际收益并不高。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国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整个经济运行仍然处于以市场和廉价劳动力换取技术和贸易收入的低级阶段。而创新正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此,党中央、国务院在2006年初召开的科技大会上提出了“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科技创新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党的十八大更是明确的提出了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而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最关键的是建设人才,最基础的是教育。2013年全球创业周中国站在上海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在开幕式贺信中表示,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2015年7月,李克强总理到中国科学院和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考察调研时强调: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充分激发亿万群众智慧和创造力的重大改革举措,是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富裕的重要途径,要坚决消除各种束缚的桎梏,让创新创业成为时代潮流,汇聚起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新动能。就我国政府改革的情况来看,十八大以后的改革趋向已经明确表明,市场已经逐渐成为资源配置的主导力量,由市场选择而带来的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必然会造成传统的政府与学校的关系的彻底改变,等待政府拔款或者下行政命令的时代必将很快成为历史。不论是哪种形式的大学,都是通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来服务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并通过科学发现、研究、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既是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也是现代大学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一种全新的大学组织模式——创新创业型大学,由此而诞生,并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生力军。这正是各种研究型大学转型成为创新创业型应用大学的外部动因。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常态下,如何科学选择自己的特色定位已经成为地方综合性大学发展的时代性问题。从理论层面来讲,无论哪一种类型的大学办学定位都是从整个社会系统中分析出来的。政府、社会和高校之间的互动方式都会迫使高校做出不同程度的调整;从实践层面来说,任何一类大学的办学定位要想获得充分落实,都需要在纷繁复杂的运行系统中,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并妥善处理好其中存在的各种纠纷和矛盾,探索出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模式。这也是转型成为创新创业型应用型大学的内部动因。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做为一所民办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发展至今,已取得了不菲的成功,为什么还要定位于转型成为创新创业型的应用型大学,以及如何将这一定位落到实处,正是从理论研究探索和实践探索中得到的结果,也是时代赋予的使命。

一、创新创业型大学思想观念上的转型

作为一种高校类别与身份的标志,创业型大学最早出现在欧美发达国家。出现原因主要有两个,高等教育财政紧缩与知识经济曙光初显。一方面,大学面临财源紧缩,依赖政府资助的渠道越来越窄。另一方面,大学具有得天独厚的学术资本,知识经济曙光的降临为大学实现学术资本的市场化提供了契机。于是,在内外部因素的推动下,创业型大学首先在欧美发达国家诞生。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创业型大学的发展逻辑之一就是不断推动学术成果的转化,然后从市场上获得相应原物质与信息资本,进而开展新一轮的学术生产与成果的转化。因此,如果说创业型大学的内部着力点在于培养创造性人才、发掘学生的创业潜质,那么,创业型大学的外部着力点就在于实现成果转化,服务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在我国,建设创业型大学有着多重阻力,其中最大的阻力之一是思想观念问题。在许多人看来,致力于学术成果市场化的商业文化与大学传统的学术文化格格不入。其实从根本上来说,大学提供的产品是可以进行市场交换的劳动产品是可以也应该有价值的。大学的产品即是教学服务与科研成果即学术成果。知识是有价值的,是可以进行市场交换的。尤其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在各种生产要素中的地位与作用越来越显著,通过市场交换与竞争来实现价值的观念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是一所民办高校,是一所以专业的职业教育为主导的院校,现有的办学理念和实践等都基本符合创新创业型大学的基本特征,体现出了教育服务与科研成果直接转化成为实现市场价值的理念。云南经济管理学院首先从办学定位上,就已经很大程度的顺应了创新创业型应用型大学的要求。因此,在思想观念上,云南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层没有任何障碍已经完全实现了快速转型。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文)、《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5]53号文)等文件的精神,参照《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推选标准》,结合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发展实际,董事会已经做出了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引下,以创新创业型大学建设工作为切入点,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把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建设成面向未来发展的创新创业型大学的决定。

二、创新创业型大学培养目标上的转型

我国目前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要迈向中高端水平必须要有基本依托,这个基本依托就是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动能。创新不仅是科学家、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在我国,有9亿多的劳动力,目前全国在校生的总人数就达到3500多万(包括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等),每年有700多万高校生毕业,这是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如果能将这股力量投入创新,力量将难以相象。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要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广阔的市场空间、完整的工业体系等优势,集众人智、汇创客流、结创新果,让大量创新的火花在创业中迸发。相对于那些以研究型为主要功能的名牌大学而言,综合性大学及其他以职业教育为主的各类院校,在科研实力、人才培育力和储备量等方面都大为逊色,如果不能在这个转型期间率先把握住发展的历史机遇,在后续的发展中就很可能会被社会所淘汰。

教育部于2015年5月下发的《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教政法[2015]5号文)明确提出,要“推进管办评分离,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学校应当依据国家教育基本标准及有关行业标准,根据自身办学实际和发展目标,确立本校的人才培养要求。”大学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决定了必须根据自身实力和发展目标对其发展战略进行准确定位,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形成自身的特色和个性。如何更好的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使大学办出特色,建立竞争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大学生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活动都是创业的基础和核心,创业则是创新的体现形式。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做为一所专业的职业高等教育学院,为了适应日益综合化的科学发展需求和日益复杂化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重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必然。创新创业型大学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承担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因此创新创业型大学人才培养也有其自身的特征,其人才培养绝非孤立的,而更应与大学的科研和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培养具有较高创新精神的创业型人才。

对于如何重构人才培养模式,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在《关于把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建设成“创新创业型大学”的指导意见》中指出:一、加强组织协调,做好建设创新创业型大学的顶层设计。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成立了“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建设创新创业型大学工作领导小组”,突出解决“创新创业型大学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二、构建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了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云南经济管理学院采取了以下几项措施:

(一)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把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成为全校的通识教育。明确各个层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要求,使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成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二)结合云南经济管理学院的办学定位、服务对象和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要求来制订专业教学质量标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

(三)强化跨学科专业建设,构建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探索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和以创业就业为指导的人才培养型结构以及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的交叉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与经济社会发展、创业就业需求紧密对接。

(四)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探索建立创新创业型大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引进国际前沿学术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和实践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灵感,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

(五)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列入教学计划;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开发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并有相应规定的学时和学分;鼓励开发创新创业教育教材,最终形成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群;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信息化建设,逐步推出共享的幕课、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

(六)加强专业实验室、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的建设,制定制度和保障措施,促进实验教学平台的共享。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的这些举措,在创新创业型大学人才的培养上,既重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通过文化传承下创新,发掘学生的探索精神,既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又要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区域技术创新领域紧密结合,兴创新发展之基业,育天下兴业之英才。

三、强化创新创业型大学双师型队伍的建设

创新创业型大学需要以科研和教学作为强力支撑,没有科研没有教学就无法从根本上提升教学的质量,也无法衍生出真正的创新创业项目。同时创新创业型大学需要以社会服务为平台,以校企合作为服务社会的切入点。没有社会服务,科研和教学就会失去源头活水,没有社会服务,科研与教学就会失去方向,最终可能成为孤芳自赏、自得其乐的形式性工作,丧失了发展能力。而科研与教学最强大的载体就是学院的师资力量。对于创新创业型大学来说,要强化师资力量建设,打造出强有力的师资队伍,首先要优化学科结构布局,做强应用学科,以新兴学科为抓手,进行学科交叉;其次要促进优势、特色学科研究,强化社会服务水平。努力与大型企业合作,加大代表国家水平的标志性科研成果的前期培育、组织与申报力度,积极孕育重大科技成果。同时立足于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解决当地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技术难题的途径。第三要加强科研创新平台和学科团队建设,以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主导,遴选一批学科带头人,通过重点投入,强化建设,建成具有显著优势和鲜明特色的学科平台,引领学科的发展。通过加大学科团队支持与激励力度,落实学科带头人负责制,明确学科带头人的职责和权利,大力推行教师学科归队,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加强学科团队建设,重点培育特色学科团队。第四是利用大学学术链接的优势,逐步与知名高校和企业建立链接关系,通过考察和学习,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与高校和企业的发展优势和需求联系起来,积极引进智力资源,从中发挥链接、介绍、推进、服务和共同进步的作用。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在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也已经有了初步的、全面的构想。在建设“创新创业型大学”指导意见中指出:要力求建设一支能够满足学校实际需要的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的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并不断提升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能力;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和绩效考核标准;明确全体教师创新创业教育责任,将提高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作为岗前培训、课程轮训、骨干研修的重要内容;建立相关专业教师、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制度;不断完善高校科技成果处置和收益分配机制,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创新创业;聘请知名科学家、专家、创业成功者、企业家、风险投资人等各行业优秀人才,担任创业指导课教师或创业导师,形成专兼结合的校内外创业指导报务队伍,有效开展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个性化咨询、指导和扶持。

这些都将成为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将来成为创新创业型大学的实践过程的指导思想。

四、创新创业型大学管理体制的转型

建设创新创业型大学的最大瓶颈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不足,难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相适应。这就要求我们除了不断强化教师综合素养和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之外,还要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与创新创业型大学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要实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转型,首先要建立健全创新创业大学的法律法规,完善建设创新创业型大学的相关政策,完善民主管理运行机制,完善学术运行机制,规范学术评价、评审和决策程序,促进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相对分离与配合。第二,完善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构建责权利相统一的校院二级管理体制,提高校院两级办学积极性。第三,推进管理部门职能转变和效率提升,以服务教学科研、服务师生需要为导向,科学设置机构,完善职能、精简办事程序,建立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切实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第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激励提升机制,完善人才引进、师资培养、人才激励与考核评价政策。作为一种新大学形态,创新创业型大学的特征表现在六个方面:

(一)在学校组织管理上,注重构建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和领导核心,注重办学经费来源的多元化和办学资源配置的效益。

(二)办学理念上,注重融入并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三)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

(四)在社会服务上,注重学术导向与市场导向的二元价值取向,以社会服务带动学术发展。

(五)在科学研究上,注重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及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强调知识资源向知识资本转化。

(六)在学校办学精神上,注重经世致用的创新与创业文化的培育。

建设创新创业型大学是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在新的办学形势下,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求新求变求实,以谋求自身快速发展的主动选择。体现了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部署要求,也体现了关于高校特色发展、争创一流、克服同质化的部署要求,更体现了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发展的历史传承,不走传统大学亦步亦趋的老路,走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在原有机构改革的基础上,对内部,进一步按照创新创业型大学建设的内涵进行机构和制度建设,体现组织机构的扁平化管理和实现组织机构的开放性。加快深化校院二级管理体系的改革、后勤服务改革,鼓励师生共同创新创业,提倡“开设一个专业、办起一个公司、兴起一个产业”的管理模式。

在外部,为了实现政府、高校、企业合作共进的局面,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致力于搭建政府、高校、企业三方的合作纽带,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新型组织形态。云南经济管理学院通过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种子班、实验班等形式,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国际合作的协同育人新机制。牵头成立云南省创新创业联盟,构建创业教育、创业投资、科学技术转化、创业公司孵化、产业集群为一体的创业生态系统。其次,依托云南省产业和资源优势,在旅游、生物医药、高原特色农业等领域,结合学院的专业建设,成立产业协同发展中心。产业协同发展中心的成立,帮助各高校、科研机构进行科学技术的转化,达到促进传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的的目的,推动云南区域经济发展。

五、创新创业型大学企业文化的转型

大学创业文化是大学文化的一部,它既有与社会创业文化共性的一面,又基于大学自身的组织属性及在社会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而有其独特的内涵和个性。伯顿·克拉克提出,大学向创新创业型大学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整合的创业文化”,这种文化最初表现为简单的制度化的理念,之后就会合成一些信念。依据对大学文化的层次结构划分,大学创业文化包括创业物质文化、创业精神文化、创业制度文化和创业行业文化四个方面。其中创业精神文化是核心,是创业文化的核心层文化。为促进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向创新创业型大学转型,学院也在积极营造和培育创业文化,充分发挥创业文化的引领作用,形成本学院自身独特的创业文化。

首先是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场地保障,建设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大学生创业硅谷”。云南经济管理学院拟规划和实施安宁校区的533亩校园用地,配备相应的配套设施和相关保障,按照创新创业型大学建设的思路将其打造成为大学生科技园区,成为云南省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窗口,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孵化、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跨境电子商务产业的基地。

其次,建设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整合校园数字化资源,建立创新创业型大学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发布相关政策、创业项目、创业实训等信息,宣传创业典型;为入驻企业代办各种服务业务,为大学生创业提供项目论证、公司注册、财务管理、法律咨询、专利代理、物业管理等一站式服务;与国内国际创新创业教育团体多元合作,为大学生提供多种创业模拟、实践和培训。

第三,提供大学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除了帮助创业大学生落实和享受各级政府出台的各类优惠政策而外,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董事会出资110万元与云南中华职教社合作,设立“云南翰文大学生创业资助基金”,专门扶持大学生创业。举办各类科技创新、创意设计、创业计划等专题竞赛,支持大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社团组织,积极举办创新创业讲座、论坛,鼓励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意识、市场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和品牌意识。

第四,通过网站、微信平台、校园广播站等充分宣传学院在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方面取得的成绩,及时报道学院在创新创业建设方面的进展,向广大师生介绍国际国内创新创业型大学建设的最新动态和先进经验。印发创新创业学习材料及举办各种专题讲座来大力宣传创新创业。

通过这一系列的企业文化建设举措,必将形成云南经济管理学院独具特色的创新创业校园企业文化。

总而言之,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进程中,早在2013年10月,在云南翰文集团投资有限公司董事会的领导下,就已经开启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2015年5月经云南省教育厅批准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目前已构建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及创业孵化三大平台,营造了浓郁的创新创业教育文化,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学院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业史。学院在改革中受益,也在发展中不断回报社会。学院确定建设创新创业型大学,既是为国分忧,也是为民谋利。创新创业型大学的建设是学院在升本成功和被列为应用型大学试点院校后面临的又一次发展契机,因此,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将坚定不移的向创新创业型大学转型,在努力把自身建设成为一所新型的创新创业型高等职业教育大学的同时,致力于把学院打造成为国家创新创业型大学的典范。

[1]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EB/OL].(2015-05-04)

[2015-05-18].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 lfiles/ moe/s7049/201505/186927.html.

[2]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2015-05-13)[2015-05-18]. .http://edu.people.com.cn/n/2015/0513/c1053-26995532.htm l.

[3]云南翰文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云翰教司[2015]1号文.关于把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建设成“创新创业型大学”的指导意见

[4]伯顿.克拉克.建立创新创业型大学:组织上转型的途径[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5]伯顿.克拉克.大学的持续变革-创业型大学新案例和新概念[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6]周济.创新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灵魂[J].中国高等教,2006,(1)10

[7]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建设创新创业型大学学习材料汇编(一)

[8]王军胜.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业型大学[M].2013-03-31.光明网-《光明日报》

(编辑 孙燕瓷)

G649.21

:A

:(2015)04-06-06

2015-12-01

肖茵,女,云南经济管理学院财经商贸学院办公室主任,主要从事行政管理等工作。

猜你喜欢

云南学院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大学》
云南邀您来“吸氧”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大学求学的遗憾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