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培养创新型护理人才的思考

2015-06-24杨希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能力护理

杨希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106)

论培养创新型护理人才的思考

杨希

(云南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106)

创新教学方式,探讨小组合作学习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为新型护理人才的培养提供依据。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干预方法,《护理管理学》为所授课程,以本校康复与护理学院2014级护理专业1-5班学生(共280人)为研究对象。结果: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在干预后(88.72±8.71)比干预前(72.72±8.34)有所提高(P<0.05),97.1%的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给予正性评价,49.6%的学生表示喜欢这种教学方式,18.6%的学生表示很喜欢这种教学方式。结论: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效果良好,得到了护生的认可,有助于培养创新型护理人才。

创新;教学方式;护理人才培养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高等护理素质教育的推进,培养高素质、高能力的创新型护理人才已成为护理教育者共同努力的目标[1]。《护理管理学》是护理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护生)的专业必修课,护理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护理人才的重要课程,但该课程理论性较强,对于没有临床经验的护理大专学生而言,学习和理解都有一定难度,也被学生认为内容枯燥和抽象,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高教学质量,笔者改变传统的教师单面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改革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小组合作学习”(group learning),又称为“小组教学”,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2-3]。小组教学于上世纪应用于国外护理教学,近年来我国在护理教学中也相继开展小组教学[1]。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本校康复与护理学院大专护生2014级 1-5班(共280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5名,女265名。

(二)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改革方法

在护理管理学的专业必修课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课程学时36学时(30理论+6实践),教材选用人民卫生出版社郑翠红主编的《护理管理学基础》。学生的知识背景为:处于第二学年第二学期,已完成医学基础课程,开始护理专业主干课的学习。

1.分组

全班学生分为10组,每组6-7人,小组成员在性别、兴趣、能力、学习成绩等方面合理搭配。小组的划分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既保证了每个小组成员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又有利于组间的公平竞争。每个小组自行选出小组长,负者课堂的考勤、回答问题记录以及课堂活动的组内组织。

2.课堂活动形式

(1)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是小组合作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式,结合课堂游戏,案例分析及课程中知识点,小组成员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头脑风暴,各组员自由发表观点和看法,小组再派代表进行发言,鼓励经过辩论达到的信息融合,最后由教师总结发言。

(2)回答问题

每次课前会对上节课内容进行回顾,课上针对课堂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或举一反三,课后对每次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小结,课前课中和课后的都有提问的环节,鼓励学生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回答问题的次数由各组小组长每次课进行记录,课后汇总给科代表,科代表再于期末进行每个组的汇总,个人回答问题代表每个小组,每个小组回答问题的总次数直接决定每组成员平时成绩中的课堂表现成绩。

(3)课堂游戏

课堂游戏是一种教学的辅助手段,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法指导下,以小组间竞赛的形式,有效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掌握课堂的知识和技能,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氛围。

(4)情景演示

情景演示结合理论和实践,通过案例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主体作用,如在讲授护患纠纷时让每个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扮演家属、医生、病人、护士,让学生在自编自导自演中生动形象地体会护患沟通的重要性,学会换位思考和沟通技巧。

3.激励机制

以按需激励为原则,结合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表现好的个人或小组给予加分、小礼品和口头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组间的竞争意识。

4.考核方法

考核方式增加平时成绩的比重,结合个人成绩和小组成绩,并增加成绩评定方法,组内互评,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总成绩=平时成绩50%+期末成绩50%,平时成绩结合小组和个人,平时成绩=考勤10%(个人)+课堂表现10%(小组)+小组竞赛活动20%(小组)+作业10%(个人),平时成绩=小组(30%)+个人(20%),总成绩=小组(30%)+个人(70%)。

(三)评价指标

1.个人资料问卷

个人资料问卷包括护生的班级、学号和性别。

2.护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量表

该量表由台湾Su-fen Cheng编制(2010)[1],为自评量表,包括学习动机、计划和实施、自我管理、人际沟通4个维度,共20个条目。各条目采用Likert5级计分法,“非常同意”、“同意”、“普通/还好”、“不同意”、“非常不同意”,依次计5-1分,所有条目均为正向计分,分值范围在20-100之间,总分越高表示自主学习能力越强。原量表经信效度检测,总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916。

3.教学反馈问卷

课程结束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教学反馈,内容包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看法、教学效果的看法、在本门课程中最大的收获、课堂的氛围、改进意见等。

4.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采用百分比、均数和标准差进行描述统计,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干预前后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差异,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干预前后自主学习能力比较

调查结果显示(表1),护生在干预后自主学习能力的总分比干预前有所提高(P<0.05),在学习动机计划和实施、人际沟通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自我管理维度上干预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干预前后自主学习能力的得分比较(±s)

表1 干预前后自主学习能力的得分比较(±s)

t值P值总分学习动机计划和实施自我管理人际沟通干预前n=280 72.72±8.34 22.52±3.06 20.84±2.96 14.50±1.99 14.86±2.18干预后n=280 88.72±8.71 26.44±2.56 25.84±3.80 15.12±4.63 16.86±2.18 -4.621 -2.034 -2.456 -0.329 -3.46 0.018 0.032 0.023 0.541 0.002

(二)学生认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最大的收获

表2显示,学生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最大的收获是帮助自己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牢固掌握了本门课程的知识,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表2 护生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中最大的收获(前6位)

(三)学生小对组合作学习的看法

表3显示,绝大部分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看法持肯定态度,49.6%的学生表示喜欢这种教学方式,18.6%的学生表示很喜欢这种教学方式。

表3 护生对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式的看法

三、讨论

(一)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自行确定学习目标,根据该目标利用客观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5]。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生在小组合作学习干预后自主学习能力的总分比干预前有所提高,表示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团队学习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护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随着人民对卫生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提出了新的挑战,现代社会的发展对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除了专业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品德高尚、技能娴熟、知识系统、素质全面的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干预模式,小组成员间通过讨论、游戏和情景演示等小组活动,增强了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和组内不同的人交流配合,锻炼了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回答问题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自信心;所以小组合作学习除了有助于掌握课程知识,还有助于帮助学生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为以后毕业增加了就业竞争力,为以后面对社会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三)小组合作学习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教学质量

小组合作学习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学反馈结果显示,55.9%的学生认为课堂氛围比较活跃,25.4%的学生认为课堂氛围很活跃。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快乐学习,把理论性较强、内容抽象和枯燥的课程变为学生喜爱的课程,在课程中收获了知识,锻炼了能力。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学生对教学效果和课程中的收获都持肯定态度,53.2%的学生认为教学效果较好,31.9%的认为教学效果很好;49.5%的学生认为在课堂中收获较大,19.3%的收获很大。由此看出,小组合作学习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相长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充当管理者、促进者、咨询者、顾问和参与者等多种角色[6]。所以教师既要广泛地掌握专业知识,又要在课前做好充分备课,包括教材、学生、小组课堂活动的设计等等,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通过和学生的双向交流,相互启发,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水平、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利于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提高[7]。

(五)本研究的局限性

本研究研究时间较短,无法进行长期的效果评价。为保证授课班级的公平和一致性,未设置对照组进行比较。评价指标过少,仅评价了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应加以改进完善。

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良好,得到了护生的认可,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学习的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合作、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知识、技能、情感多方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体现了教学的人文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创新性,为我校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应用型护理人才提供了参考。

[1]李静.小组教学在《护理教育学》中的应用研究[D].哈尔滨医科大学.

[2]李静,赵秋利,沈晓颖.小组教学干预模式在《护理教育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护理研究,2010,24(1):78-80.

[3]张涌静.合作学习在高职《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07,4(1):23-24.

[4]李妍,韩志敏,陈海英,等.小组教学法在护理心理学教学中的实施与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1):111-113.

[5]Cheng S F,Kuo C L,Lin K C,et a1.Development and preliminary testing of aself-rating instrument tomeasure self-directed learning ability of nursing students[J].Int J Nurs Stud,2010,47(9):l 152—1 158.

[6]罗丹,孔悦.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 2011(04).

[7]李妮.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探讨[J].运城学院学报,2007(05).

[8]杨晓明,李胜玲,赵文燕,唐丽,吴惠萍.小组合作性学习对护理本科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2).

(责任编辑 梁晋云)

R47

:A

:(2015)04-63-04

2015-12-01

杨希,女,云南经济管理学院康复与护理学院护理教研室助教,研究方向为人文素质教育。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能力护理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急腹症的急诊观察与护理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建立长期护理险迫在眉睫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抄能力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