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化同步”视域下我国农业现代化路径创新研究
2015-02-12王沛栋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66(2015)04—0096—07
收稿日期:2015—03—3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响应及适应机制研究”(14CJY050);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河南现代农业发展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创新研究”(2014CJJ036)。
作者简介:王沛栋,男,河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助理研究员(郑州 450002)。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的发展之路,这是对农业现代化的最新定位,不仅指出了农业现代化与其他“三化”同等重要、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明确了“四化”之间相互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而且强调了加快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农业现代化在“四化同步”中的“短板”问题,严重影响了“四化同步”发展。实现“四化同步”发展,重点是补齐农业这块“短板”,难点是推进农业现代化。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2年聚焦“三农”工作,多次就农业现代化建设出台专门政策,做出具体安排和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7月在湖北,2013年11月在山东,2014年5月在河南,2014年12月在江苏等多个地方调研时多次就我国农业现代化问题做出重要指示、发表重要讲话,凸显了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也是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内在要求。当前,新常态的影响全面而深刻、紧迫又长远,农业发展的内外环境随之发生深刻变化,加快建设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更为迫切,而且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可以形成很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已重点开展了“四化”协调推进的理论内涵,“四化”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国家及省区层面上“四化”的专门评估以及“四化”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等方面的研究。比如,崔慧霞(2012)认为,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业、农村发展,从而创造更多的产品需求满足城镇的空间扩大,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蔡键和张岳恒(2012)通过构建计量模型,从农业生产要素角度提出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生产要素不断调整、分配的过程,而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则是推动这些农业生产要素发生调整的重要力量。总体来说,国内对农业现代化与“四化同步”协调发展内涵的认识在不断深化,但还没有形成一致性观点。为此,本研究试图从“四化同步”的角度出发,系统地梳理农业现代化与“四化同步”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农业现代化与“四化同步”协同发展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四化同步”视域下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以期为我国“四化同步”发展中加快形成推进农业现代化强大合力提供理论支持。
二、农业现代化与“四化同步”之间的相互关系
著名经济学家西奥多·W·舒尔茨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成长,有赖于农业的迅速稳定增长,而传统农业不具备迅速稳定增长的能力,出路在于把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农业,即实现农业现代化。从历史演进的角度来看,农业现代化是一个综合的、世界范畴的、历史的和发展的概念,是一个动态、渐进和阶段性的发展过程,最终实现农业总要素生产率水平不断提高和农业持续发展。从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说,农业现代化是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和农业的专业化、社会化分工以及有效的资源配置来提高土地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是体制系统、生产力系统和农用生产资料工业及流通体系的有机统一体。从发展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农业现代化不仅是指农业技术的发展过程,而且是技术、经济、社会条件互相促进又相互制约的发展过程,包括农业生产力、农村生产关系、农村上层建筑的现代化以及三个层面的相互协调发展。
1.农业现代化是“四化同步”的重要基础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发展基础,是“四化同步”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四化同步”不能缺失农业现代化。世界现代化发展实践表明,发达国家无论采取何种发展模式,都是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不失时机地推进农业现代化,切实发挥农业的基础性作用,才得以较快地迈入现代化国家行列。相反,一些国家没有协调好“四化”关系,忽视了农业现代化,结果是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的发展,出现了农业萎缩、农村凋敝、农民贫困的情况。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农业现代化在“四化”同步中的基础地位和支撑作用。
2.“四化同步”是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伴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相对滞后,而且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许多深层次、转折性的新变化。根据世界银行2013年发布的数据表明,2012年我国农业劳动力增加值为0.07万美元/劳动力,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其中美国为4.98万美元/劳动力,加拿大为5.98万美元/劳动力,澳大利亚为5.58万美元/劳动力,法国为7.66万美元/劳动力)。党的十八大以及随后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四化同步”的思想,是对“重中之重”、“两个趋势”和“统筹城乡”等重要思想在认识上的延伸和提升,也是党在新时期着力构建新型城乡、工农关系的大背景下对农业现代化的最新理解,为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道路指明了方向,是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3.“四化同步”提升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质量
“四化同步”中的农业现代化,除了要求农业自身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还蕴含着缩小工农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发展的目标;除了敦促补齐农业现代化这一短板,还更加注重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拉动和影响。“四化同步”的提出,本身就意味着对农业现代化的提升。推进“四化同步”的过程,也是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努力补齐短板、缩小城乡差距的过程,有助于提升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质量。
三、农业现代化与“四化同步”协同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城镇化已进入加快发展阶段,工业化已处于中期阶段,这均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基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条件已成熟。近年来,虽然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实现粮食连续11年增收,粮食产量保持在5千亿公斤以上水平,粮食安全基础得到进一步强化,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但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效益、生产与环境、当前与长期等方面矛盾上升,农业发展大而不强、多而不精、快而不好的局面尚未完全改变。在当前经济进入新常态背景下,各种风险和结构性矛盾也在积累聚集,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农业现代化发展。
1.农业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约束趋紧
随着国内外环境条件变化和长期粗放式经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步显现,资源环境约束条件越来越紧。随着我国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期,工业化和城市建设与农业争地、争水问题会越来越突出,而且工业污染不断向农村扩散,造成农业面源污染日趋严重、耕地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等问题日益凸显,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农业生产过度依赖农药和化肥的投入,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隐患,农资销售和农畜生产投入品控制不严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村生态环境的威胁越来越大,在资源环境硬约束下,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压力增加。
2.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矛盾凸显
当前,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体并不是富余或剩余劳动力,恰恰是农村也十分需要和紧缺的人力资源,农村种粮者年龄偏大,大多是留守农村的老人和妇女,从事农业的劳动力素质呈结构性下降趋势,在产粮大县更是越来越明显,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劳动力呈现年龄大、文化程度低、女劳动力多、受过技能培训少等突出特征,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突出,“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等问题日益紧迫。随着城乡要素的加速流动,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务农劳动力素质结构性下降,农产品供求、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业投入结构、农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关系、农村社会结构、工农城乡关系等受到影响,一些农业技术推广和土地流转等新的体制机制执行受阻。
3.农业比较效益低的问题突出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但随着“用工荒”的频频出现,务工收入增加显著,尤其是伴随着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的不断上涨,大大消减了粮价上涨和国家惠农政策的效应,造成农业比较收益持续下降,农民在田地辛辛苦苦劳作一年不如进城打工一个月。同样,农产品价格下行压力和上行推力并存,作用因素复杂多变,起伏波动趋于频繁,成本“地板”与价格“天花板”给我国农业持续发展带来双重挤压,影响农业特别是粮食比较效益。粮食的比较效益远不及非农业发展带来的丰厚利润,粮食产品价格的提高总赶不上非农产品的轮番涨价。作为区际利益失衡的集中体现,“产粮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怪圈至今没有从根本上打破。此外,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使传统农业生产、农耕生活模式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十分突出。正是由于重工轻农的利益导向,削弱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导致粮食主产区萎缩。
4.农业方式转变困难重重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方式仍然是传统与现代并存,农业生产投入结构没有出现根本性变化,生产经营方式较为落后,虽然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发展,但农业依然维持小规模分散经营的格局,农业现代化生产经营体系没有生成,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农户组织化程度偏低,抗风险能力较弱,限制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虽然全国各地都对合作社寄予厚望,但相当一部分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户覆盖率较低,而且许多合作社实际上都是中小型企业,不是名副其实的合作社,进而制约了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以河南省为例,全省每万户农民拥有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仅为18.16户,占全国第21位,中部六省第4位,成员超50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仅627户,占全省比重不到1%。因此,任何经济社会组织包括公共机构与分散经营的超小规模农户打交道,都面临着一个交易成本过高的问题。“毛细血管”不发达、“最后一公里”不到位、农业投入品利用率不高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
5.农村信息化建设滞后
一方面,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数字鸿沟在不断拉大。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4年,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1.78亿人,较2013年底增加188万人。然而,农村网民188万人的增量还不及城市新增网民2929万人的1/10,城镇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农村近50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我国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统一有效的信息管理机构缺失,农民的信息意识及信息需求表达能力较低,农业信息采集标准化程度低,人为因素干扰较大,信息采集点不足,覆盖面不够宽,造成农业信息准确性、及时性、针对性不足。加上政府各个部门和其他信息供给单位之间缺乏统一的运作机制,有限的人员对农业信息的搜集统计分析、发布滞后,又缺乏严格过滤,导致宏观信息多,微观信息少;面上信息多,区域信息少。
四、“四化同步”视域下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农业现代化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改革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把改革创新作为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按照中央总体部署,创新体制机制,完善顶层设计,激活农村要素资源,激发现代农业发展活力;要按照“四化同步”、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总体思路,按照“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发展路径,增强内生动力,形成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强大合力。
1.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力度。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涵盖了“四减免、四补贴”等惠农措施,在生产、流通环节也出台了一些政策,补贴力度不断提高,补贴规模不断扩大。今后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并落实加快农业现代化和农村改革发展的政策性文件,突出解决现代农业建设中的重大问题,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促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创新等,为全面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创新农业投融资机制,健全金融支农制度。
二是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的出路在科技,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找出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结合点,投入新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应用力度,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围绕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与成果转化应用两大任务,打造农业科技研究与科技推广两大平台,探索建立农业科技成果交易中心,构建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支持基础性、前沿性和产业共性的农业科学研究。加强对企业开展农业科技研发的引导扶持,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和应用的主体。明确基层农技推广的公益性,不断增加财政投入,发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在农技推广中的作用,加快主要农作物品种创新,强化生产技术集成创新,在优良品种、栽培技术、植保技术、低产土壤改良技术、节本降耗、节水灌溉、农机装备、新型肥药等技术方面加强攻关,并把科技成果尽快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提高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
三是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信息对农户生产经营决策具有先导作用,农业信息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助推器,是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的转换器,是农业经济部门决策的导航器,信息化对农业现代化具有强大的拉动作用。强化信息服务功能,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与国内外接轨的高效畅通的农业信息网络,对农业信息进行统一管理,多渠道把科技信息、供求信息及时准确地提供给每个农户。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精准农业、数字农业,提高农业智能化水平;围绕农产品安全控制,加强信息监控体系建设;围绕农村市场流通,建立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提高农民信息意识,提升农民对农业信息价值的思考和运用信息的能力,通过集体的力量和“能人”效应,带动一家一户利用好各方信息,变个体决策为集体决策,保证信息能为农户科学决策提供服务,减少决策失误。
四是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增加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投入,推动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以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工程为载体,着力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加强源头治理,规范生产过程,着力打造一批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运用专业化管理的手段,在一个适当的优质区域,坚持数量、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形成专业化生产,统一生产标准和技术服务,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农业综合效益。对当前涉及中低产田改造的项目和资金进行全面清理,摸清家底,找准问题,在投资体制不变情况下,尽可能配套使用各类专项资金,鼓励地方政府整合使用各类资金用于建设高标准农田。
2.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是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解决好土地规模化经营问题,因为只有具备一定的规模,才便于采取统一的技术标准,降低生产投入的单位成本,提升农户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积极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创新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方式,积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鼓励发展规模适度的农户家庭农场,完善对粮食生产规模经营主体的支持服务体系。改变以往粗放经营的方式,以适度的规模、相对少的投入获得更高的农业产出,实现农业集约化发展。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创新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方式,以入股、租赁、置换、转让、抵押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鼓励土地经营权向种田能手流转,使分散“小农”转变为有组织的“大农”,为农业生产实现规模化创造条件。
二是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现代化的主体包括专业农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四个部分。它们是农业商品化生产的主体,也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鼓励和支持农村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流转,鼓励农民兴办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的合作组织。加快构建以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重点围绕各类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储藏、销售以及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供应,使农民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组织起来,让更多农户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专门政策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保障。
三是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农业产业化集群是把工业的产业集聚与农业产业化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农业产业组织形式,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增强农业发展优势、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也是推进“四化同步”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农村生产关系没有发生重大变革的现阶段,农业产业化集群通过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能够促进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释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强化后加工业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引领作用,积极培育和完善区域性、专业性的公共服务组织,培育全产业链企业,提高特色高效农业的组织化、产业化水平,培育一批农业产业集群,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在粮食核心区内打造粮食产业集群,实施专业化分工协作,促进分工体系中价值链的提升,即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从低加工度向高加工度调整产品结构,获得建立在专业化分工合作基础上的报酬递增,打造具有高端竞争优势的产业升级模式。此外,要吸引农产品加工企业入住聚集区,培育经济效益明显、上下游产业互联、专业分工明晰、产加销及服务性企业相对集中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业,提高集群的整体水平和效益。
四是推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发展是党的十八大所提出的“四化同步”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之一。在快速推进城镇化的同时,要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顺应劳动力产业转移规律,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和非农产业,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对农民进行分类培训,对继续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劳动力,加强农业新技术培训,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对进入非农领域的农村转移劳动力,进行专业技能培训,转化为产业工人。不但使转移出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与城镇的发展相适应,也要使留在农村的农业劳动力能掌握现代科技的应用成果。积极搭建城乡土地、资本、人才等要素流通平台,建立统一有序的城乡要素市场体系,形成城乡资源要素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良性机制。盘活农村集体建设土地资源,推动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人口向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建立城乡产业合作的良性互动机制,全面增强城市对农村发展辐射带动作用,创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方式,引导城市现代生产要素向农业农村流动,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3.坚持市场化方向,提升农业市场化水平
一是坚持用市场化的理念引领农业发展。农业市场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某种意义上说,发达国家和地区农业最根本的成功经验就是按照市场的要求实现农村经济的体制创新、结构创新和技术创新。从农业经营主体来说,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深入研究需求特点、市场走势,更加注重适应市场需求,利用市场信息引导农业生产,通过市场流通环节带动农业生产,采取多种措施对接市场、开拓市场。从政府的角度来说,要为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创造条件,推进农业管理方式创新,用市场化的理念引领现代农业发展,减少对农业农村微观经济活动不必要的干预和限制,通过市场自主流转土地,依靠市场引入资金技术,运用市场获取农产品的最大利益。
二是加快构建现代农业市场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因此,要加快要素的市场取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促进要素更多向农业农村流动,满足新型主体发展要求;统筹发展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发展农产品大市场、大流通。要结合各地现代农业产业布局,积极规划建设一批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和农产品流通项目,搭建主要农产品流通平台。积极培育和完善农产品物流主体,发展一批大型农产品专业流通企业。积极发展农产品挂牌直供直销、代理配送、电子商务和农业物联网技术,创新农产品流通销售新型业态。加强乡镇农贸市场、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完善农产品销售网络。
三是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随着农业对内对外开放的扩大与深化,现代农业必须走组织化生产、产业化发展之路。以组织化经营为路径、以产业化发展为目标,把分散的小农组织起来,构造有规模、有组织、管理科学的合作形态,努力实现农业生产组织化、规模化与产业化。通过引导各类农业产业组织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形成必要的农业生产分工体系,通过促进农业产业链不同环节的有效合作,加快形成分工协作、优势互补、链接高效的现代农业产业组织体系,增强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的协同效应和网络效应。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区域布局,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先发展比较优势突出的产业,逐步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主导产品、支柱产业和特色品牌。大力发展以食品工业为主的专业化生产,着力打造大宗农产品优势产业带,加快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镇。
4.促进农业与第二、三产业融合,创造新型农业业态
一是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产业链主要驱动力正在呈现由生产环节向加工环节以及流通等服务环节转移的趋势,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对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引领支撑作用也在不断增强。全面认识与农业有关的第三产业,包括为农业生产提供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业和依托农业、农村发展的服务业。摒弃传统的以初级农产品生产为主导的狭隘的农业观念,树立新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观,拓展农业的食品、休闲、生态等功能,围绕农业产前、产中、产后链条,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服务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构建大农业产业体系。进一步增强农民的自我组织能力,发展农民间的多种形式合作,促进农村社会化服务网络的发育,形成新型社会化服务网络。运用财税、金融等杠杆,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供销合作社、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积极发展农产品流通服务。
二是延伸现代农业的产业链条。农业既能接入加工业的“二产”,也能连接休闲农业的“三产”。要按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要求,把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等现代产业发展理念和组织方式引入农业,让现代农业“接二连三”,促进农业与第二、三产业融合互动,着力构建“三产联动”发展格局。进一步促进特色高效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之间的专业化分工,积极引导建立“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新型模式,形成上下游紧密协作的产业链。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把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流通、农业经营性服务紧密结合,打造农业全产业链,将农业由单纯的农作物生产向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及休闲服务业等领域交融发展,走出一条以农业产业化带动新型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子。积极完善粮食物流体系,大力发展畜产品冷链物流,推进特色农产品物流销售网络建设。
三是拓展现代农业的发展功能。立足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开发农业多种功能,促进农业在衣食保障之外的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的开发,提升农业的生态价值、休闲价值和文化价值,引入新的产业形态,推广新的营销方式。在稳定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围绕主导产品,因地制宜地发展以“消费为导向”的特色农业、循环农业、农业旅游业等,推动休闲农业发展,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业,提高农业经济社会效益,并以此为重点,引导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要素向农村流动和聚集,促进土地增值收益更多地用于新型现代农业发展。此外,要多方寻找出路,着力构建农业“走出去”政策体系,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培育一批“走出去”大型农业企业,开发利用外部农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