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思路
2015-02-12刘林元
刘林元
(南京大学,南京 210093)
·阅江论坛·
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思路
刘林元
(南京大学,南京 210093)
经过对传统社会主义国家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验的比较研究,邓小平认识到中国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发展道路。他的逻辑思路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毛泽东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作为理论指南;根据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规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制定改革发展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根据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观,谋划中国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
邓小平;传统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逻辑思路
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飞跃,把科学社会主义推进到全新的历史高度。这一重大飞跃是由邓小平来完成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在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上的有机统一。
一
邓小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之一,受到毛泽东的高度信任和重用。他同毛泽东一样,是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对社会主义具有坚定的信念,毫不动摇地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时刻和重大问题上都坚定地站在毛泽东一边,他果敢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工作能力,很受毛泽东的赏识。
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坚持的社会主义原则(即传统社会主义的原则)从未怀疑过。在三年困难时期,他提出过有名的“猫论”,认为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手段可以灵活些(例如,在共青团的一次会议上,提出何种生产关系最有利于发展生产力,就采用何种生产关系)。在坚持传统社会主义时代,这种思想是很可贵的。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37页。“我们”应该包括毛泽东、邓小平及中央领导集体。在传统社会主义时代,邓小平的思想和实践,很大程度上没有越出传统社会主义的框架,但他的“猫论”思想对后来的改革开放,对在坚持社会主义前提下采取灵活手段(比如市场经济)发展生产力是有重要影响的。
二
邓小平明确认识到中国传统社会主义必须改革,应该是在“文革”结束之后。“文革”中邓小平两次被打倒,有足够的时间对中国这些年来所发生的问题进行反思。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虽然不能阻止“文革”的发生、发展,但他要在重新工作并担任要职的几年里,通过整顿,尽可能减轻“文革”所造成的破坏。从这时开始,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他的思想脉络是尽快结束“文革”、打倒“四人帮”、批评毛泽东晚年的错误,进行拨乱反正,总结传统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进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当然,他的这些思想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随着历史发展和对问题深入思考后逐步明确的。如果说拨乱反正,纠正毛泽东晚年错误还是在传统社会主义思维框架内考虑问题的,那么到总结传统社会主义经验教训时,他已经开始突破这种思维框架思考问题了。
突破传统社会主义,考虑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下列因素促成的:第一,随着对毛泽东晚年错误的揭示,拨乱反正的全面展开,邓小平和党中央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教训认识更加自觉,更加深刻。中国搞了几十年社会主义为什么经济发展这么慢?为什么人民生活水平这么低?社会主义应该怎样搞?为什么会产生林彪、“四人帮”集团?为什么会有毛泽东的晚年严重错误?通过反思总结,邓小平认识到,社会主义没有搞好,除了国内外的破坏性因素,很重要的是社会主义制度(具体体制)出了问题,必须改革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走好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所以,认识到必须实行改革开放是自觉深入总结传统社会主义教训的结果。第二,邓小平在与发达资本主义的比较中加深了这一认识。就在中国以阶级斗争为纲,发动“文革”时,美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了很快的发展,连亚洲“四小龙”也实现了经济的腾飞。邓小平到日本、美国去访问,亲自体验了日本的新干线,考察了日本、美国的企业,他感慨地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比起来,社会主义确实落后了;不改革社会主义没有出路,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社会主义死路一条。这样的深刻认识,标志着邓小平的改革决心的形成。第三,在中国启动改革的同时,苏联和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也开始酝酿改革,促使中国把改革及时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三个原因中最根本的是第一个,只有真正认识到社会主义之不足,才能下定决心进行改革,实行对外开放。
恩格斯说:“伟大的阶级,正如伟大的民族一样,无论从哪方面学习都不如从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中学习来得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32页。自觉深刻地总结传统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发展经验,是邓小平下决心对中国传统社会主义进行改革,走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的历史前提。
三
确立以解放思想为根本要求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改革传统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第二次革命,必须有正确的思想路线指导。邓小平明确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这是对毛泽东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坚持和发扬,它的内涵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条思想路线强调解放思想——规范的提法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邓小平对解放思想有明确的定义:“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①《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364页。
为什么邓小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还要强调解放思想呢?这是因为要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除思想束缚。要从传统社会主义走出来,必须解除几个思想束缚。“两个凡是”是一个束缚,只有解放思想,破除个人崇拜、个人迷信,才能使我们从“文革”的“左”的观念束缚中摆脱出来。传统社会主义时代的一些具体制度、政策规定,关系到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大问题,这是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内容。如果不解放思想,就会把社会主义制度改革误认为脱离社会主义轨道。传统社会主义的指导理论,概括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设想;建设改革开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然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但不能照搬马恩书本里关于社会主义的具体结论,不解放思想就会害怕这样做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如果拘泥于马恩关于社会主义的具体设想和结论,就会束缚我们的思想和实践。邓小平强调解放思想就是实事求是,为了进行改革开放,必须要从坚持“两个凡是”的“左”的观念束缚中解放出来,要从传统社会主义的观念束缚中解放出来,还要从马恩书本具体结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需要更高的马克思主义水平和理论勇气,需要更大的胆量和气魄。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当时看起来针对的只是“两个凡是”,针对“文革”和毛泽东晚年错误。其实,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实践不仅是检验“文革”和毛泽东晚年理论的标准,也是检验传统社会主义得失成败的标准,还是检验马恩书本结论是否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标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改革开放走出传统社会主义发出了强大的舆论先声。正是因为这一点,邓小平旗帜鲜明地支持了这场大讨论,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深入人心,对扫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四
解放思想,改革传统社会主义,走新型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有一个基本的理论指导,使改革发展保持正确的方向。为此,邓小平提出要坚持并发展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
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重要讲话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第一,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与资本主义社会一样,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解决推动着社会主义的前进。第二,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一样。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表现为激烈的对抗,而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则是非对抗的,生产关系基本上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上层建筑基本上适应了巩固经济基础的需要,矛盾双方相互适应是基本的、主要的。第三,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双方也存在不适应的部分,但这是次要的;不像资本主义社会那样,不适应是基本的、主要的。第四,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解决,要通过激烈的阶级斗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则可以发挥制度本身的优越性,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使矛盾得到解决。第五,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要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环节、体制,要进行改革,改革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思想是深刻的,既是针对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完全适合论”“无矛盾论”,也是针对中国党内国内一些人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错误认识的。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前进的动力,规定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方向,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奠定了深刻的理论基础。
然而,遗憾的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国内外形势的影响下,毛泽东的这一理论并未付诸实践。他没有在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指引下,客观、正确地分析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具体情况,走上改革社会主义之路。这些年,我国理论界有人提出,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于毛,成于邓”,根据是《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前者实际上提出向外国学习和对外开放问题,后者关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孕育了社会主义改革的思想。从理论上说,“始于毛”是成立的,但毛泽东并没有把理论付诸实践,而是走上了阶级斗争扩大化之路,他的社会主义实践把他的可贵的思想萌芽扼杀了。
邓小平自觉地把毛泽东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思想变成改革实践的理论基础。他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就强调指出:“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同时,“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81-182页。邓小平不但提出要坚持这一理论,而且发展了这一理论。第一,他提出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改革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体制)。因为这些具体制度严重阻碍生产力发展,妨碍经济基础完善,社会主义不仅要发展生产力,而且要解放生产力。第二,传统社会主义时代,发展生产力主要靠不断变革生产关系和强调发挥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热情和活力;邓小平提出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调整生产关系,尊重经济发展规律,发展经济的手段要灵活。他还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第三,邓小平提出要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第一要务。第四,对于改变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邓小平主张用稳健的改革来调整完善,抛弃剧烈的阶级斗争。
邓小平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理论,落实到改革开放实践中,主要有两点:其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一步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必须进行改革。其二,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轨道。坚持社会主义的改革,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是邓小平的明确思想。根据邓小平的指导思想,党中央提出改革发展的总方针是稳定、改革、发展。稳定是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保持社会稳定,这是前提条件;改革是前进动力,是保障稳定的条件;发展是目的,只有发展才能把社会主义推向新阶段。
邓小平坚持发扬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这是邓小平改革的坚定立场和鲜明观点。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以此为标准,他旗帜鲜明地反对来自“左”和右的两种错误倾向的干扰。以坚持社会主义为由阻碍和反对改革的是“左”;以打“改革”旗帜,高喊改革就是一切,企图否定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是右。“左”右两种错误倾向都是社会主义改革的阻力,都必须反对,反对这两种倾向的理论依据就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在改革进程中,邓小平准确地识别并有效地反对阻碍改革的各种错误倾向,使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得以健康顺利地发展。
五
正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明确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无疑成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揭示,也是他设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功能目标。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坚持传统社会主义,以马恩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三大原则为理论指导,即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视它们为传统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否坚持这三大原则,成为评价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本标志。中国共产党执政后,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始终不渝地坚持这三大原则,中国共产党坚定不移的立场,与其说直接来源于马恩的书本启示,不如说是对苏联的直接效仿。几十年来,运用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坚持了这三大原则。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没有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只有向苏联老大哥学习,忠实地执行了马恩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构想,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造,实行完全的计划经济和带有平均主义色彩的按劳分配。毛泽东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发展了马恩的社会主义原则,即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不进行阶级斗争的党就是修正主义的党,不以阶级斗争为纲,修正主义就会上台,资本主义就会复辟。他还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为民是共产党的宗旨,是社会主义的最高道德原则。中国传统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实际上遵循的是马恩社会主义三原则和毛泽东的二原则,即“3+2”的社会主义原则,这就是中国传统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进行了重新审视,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73页。他没有重复马恩的三原则,也没有重复中国传统社会主义的五原则,这是从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教训中得出的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新认识、新结论。列宁曾经指出:“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 466页。实际上,“根据书本讨论社会主义”并没有成为过去,人们仍然根据(马恩)书本来讨论社会主义,来确认社会主义应该具有的本质特征。到邓小平时代才真正做到根据实践的经验教训来讨论社会主义,真正摆脱书本的束缚。这是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转折点。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包含了三层意思:一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比,应该更能发展生产力,解放生产力;二是社会主义必须消灭剥削,体现社会主义的最大公平;三是社会主义必须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这才是真正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邓小平还根据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提出衡量社会主义的“三个有利于”标准:即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显然,他是以社会主义的功能来评定社会主义的。邓小平并没有否定以社会主义结构来评定社会主义的本质(马恩三原则即规定社会主义的经济结构)。但结构所产生的功能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人们衡量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标准就是社会主义的结构是否发挥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如果这种结构没有发挥或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必须改革结构,邓小平正是这样正视和思考问题的。他从社会主义本质出发,提出了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要求,对马恩的三原则和毛泽东的二原则进行了社会主义的改革。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解放思想的重大成果,也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重要理论支撑。
六
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明确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任务,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在深化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基础上,从传统社会主义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转折的第一项重大举措,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传统社会主义以阶级斗争为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主要源于对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两种根本不同的认识。1956年,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三大改造完成。在此背景下召开的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的阶级斗争形势,明确了党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并提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落后生产力的矛盾,因此,发展生产力是主要任务。在剥削阶级基本被消除之后,阶级斗争已不再是国内主要矛盾。这是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国内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正确认识。
但是,1957春夏之交,随着反右派运动的展开和国际上波匈事件的影响,毛泽东很快改变了对我国主要矛盾的判断。他完全否定八大关于社会主义时期主要矛盾的观点,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时期的主要矛盾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以这个主要矛盾理论作根据,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越来越强调阶级斗争, 1962年9月中共八届十中全会提出,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从此,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都必须以阶级斗争为纲,并把是否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作为区分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标准。“文革”把阶级斗争为纲推向极端,对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产生了严重的破坏后果。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深刻总结了历史教训,特别是“文革”的教训,对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认识进行了拨乱反正,恢复了八大关于国内主要矛盾的提法,认为八大关于主要矛盾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有效。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阶级斗争并没有完全熄灭,但这是残余形态的阶级斗争,并不构成国内的主要矛盾,党的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到发展生产力上,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应该认识到,这反映了我们党已经探索到搞社会主义要干什么,社会主义根本任务是什么,怎样才能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根本性问题。传统社会主义时代把阶级斗争视为党的中心任务,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紧紧抓住这个纲。实践证明,这种认识并不正确,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不仅没有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反而严重阻碍和破坏了生产力的发展,打击了广大干部、知识分子、工人和农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经济得不到发展,人民生活难以改善,社会矛盾复杂而尖锐。在深刻认识历史教训的基础上,邓小平明确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必须集中力量把经济搞上去,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才会巩固、才会发展。这是对社会主义的全新认识,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从反面证明了这一转变的正确性。
七
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和把握,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的出发点和依据。所谓国情主要是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文化发展状况以及人们的思想状况等。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国情的认识经历了曲折的过程。1956年完成了社会主义的三大改造,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毛泽东和邓小平都认为“所有制变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了。
但生产力很落后是客观的现实。毛泽东在1956年就公开讲,中国的社会主义有两大特点:一是“穷”,二是“白”。“穷”就是经济落后,“白”就是科学文化落后。到了“大跃进”时期,他又几次提出要尽快改变“一穷二白”的面貌。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了,但这是“一穷二白”的社会主义。应该说,毛泽东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是抓到了本质(这就是改革开放后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容)。为了尽快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使广大人民群众不仅政治上解放,经济上也尽快翻身,过上好日子;同时,也为了在美帝的封锁和苏联老大哥的大国沙文主义压力下显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决不服输的气概,他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中国一定能在不很长的时间内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他在全世界面前提出超英赶美的豪迈口号,号召要实现生产力的大跃进。
毛泽东想尽快改变一穷二白国情的动机和出发点是不能怀疑的,他发动“大跃进”运动是惊天动地的,动员群众也是空前的,而结果应该说是失败的,产生了破坏性的恶果。因为他提出的“三面红旗”强调主观能动性,而忽视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性,没有从中国国情出发提出改革发展的措施,急于求成。结果事与愿违,这个教训是极为深刻的。
在结束“文革”以后,我们党在邓小平的领导下,深刻总结了离开国情而急于改变面貌的“左”的教训。全党真正认识到:中国搞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要脚踏实地,不能企图在政治经济领域搞一两个“大跃进”就能实现超越式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就是在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沉重教训的基础上产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根据邓小平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要适合中国的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化的现代化道路的指导思想而提出来的。党的十三大根据邓小平多次讲话精神,经邓小平确定,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确定为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的初级阶段,而是特指中国历史和社会条件所决定的必须经历而不能跳过的发展阶段。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不是脱胎于资本主义,而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此产生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等一系列新特点。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不仅与发达国家不同,而且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也不同,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国家的模式,而必须从自己的国情出发,走自己的道路。承认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是明确提出我们是社会主义,不能搞资本主义;二是明确提出我们的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只能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急于求“纯”。我国虽然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但经济上还很落后,邓小平认为我们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因此,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第一要务是发展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总依据,一旦背离这一个理论的指导,就会犯“左”或右的错误,这是我们在改革开放实践中必须要防止和反对的。
八
从传统社会主义过渡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一个理论问题是绕不过去的,这就是如何认识和对待马恩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三大原则”。长期以来,这一直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三原则。
邓小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以极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智慧解决了这一问题。这里所说的马恩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在《哥达纲领批判》等著作中提出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三原则,即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这是传统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苏联就是以这三大原则作为实践的根据,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都是以苏联模式为样板进行实践的。从70多年的社会主义实践结果来看,马恩设想的社会主义三大原则是不是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
我们认为,马恩的三原则不能构成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第一,马恩认为他们提出的三原则,适用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谈不上在这些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因而三原则适用的前提并不存在。第二,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建设社会主义的国家都是经济欠发达国家,苏联、东欧几国和中国等均是如此。这些国家遵照马恩指示,运用三原则指导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证明,凡运用三原则的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得都很慢。因而,历史证明三原则不是指导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体系,不能照搬照抄。它们是马恩在社会主义制度产生几十年前提出的,是在没有经历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情况下对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设想。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是按照马恩设想建立的,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照搬苏联模式的实践成果并不理想。
苏东社会主义制度在20世纪90年代相继失败,执政的共产党也都退出执政舞台,那么中国呢?毫无疑问,中国传统社会主义也基本照搬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坚决执行了马恩的三原则。在生产资料公有制方面,从1953到1956年,不到三年时间实现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此后,不断割资本主义的尾巴,不断地把低级形式的公有制升格为高级形式的全民所有制,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态度之坚决、过程之迅速,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是鲜见的。社会主义必须搞计划经济,我们也是毫不含糊的,计划经济姓社、市场经济姓资,这个观念是十分明确的。中国的计划经济包括指令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以指令性计划为主。在坚持按劳分配原则上,中国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表现为低水平的平均主义。在“文革”中,毛泽东把按劳分配看成资产阶级法权加以批判,但始终未取消按劳分配原则。
邓小平在对待马恩三大原则上作了大胆又慎重的处理。他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实践,既没有完全照搬,也没有完全背离马恩三原则。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坚持马恩三原则方面作了全面的改革:在所有制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在经济体制上,引进市场经济,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分配方式上,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原因有三。一是主要考虑到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但不能要求太纯太高,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人民群众接受的非社会主义因素必须吸收,一些资本主义发展经济的手段也应拿来用。二是实践证明,马恩对未来社会主义的设想,不能全盘搬来指导我们的社会主义实践,但三原则确实也有科学的成分。三是搞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结合中国国情。这体现了邓小平的大智大勇,解决了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前人所未能解决的问题。
九
要重点说明的是邓小平坚持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问题。搞不搞市场经济,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传统社会主义最主要的区别。
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这是邓小平指导社会主义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解放力度最大的一着。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需要有极大的理论勇气和实践气魄。因为历来都认为市场经济是姓资的,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和专属的,从马克思到毛泽东,从资本主义时代到传统社会主义时代,都对市场经济持明确批判的态度。因为:第一,市场经济必然造成两极分化,造成经济混乱,发生经济危机;第二,市场经济必须在私有制基础上才能运行,而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使私有制经济发展,这与社会主义的原则是根本对立的。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专利品,这是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和所有生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共识。邓小平在“文革”刚刚结束、极“左”思潮仍然很有市场的年代,提出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要搞市场经济,是国内外许多人都不理解的事。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没有什么书本理论作依据,他是从总结传统社会主义的经济实践的教训中提出来的,是从重新认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经验中提出来的,是从两者比较中得出的结论:市场经济不是根本的经济制度而是发展经济的手段,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当然邓小平的这一思想不是从一开始就十分明确的,我们翻阅《邓小平文选》可以看到,他曾经有十多次讲到市场经济,开始是提出要有市场调节参与,计划调节为主、市场为辅,再到市场调节为主、计划为辅,到党的十四大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经历了十几年的观察和总结过程。
邓小平之所以一反前人否定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的论断,他不害怕人们说他反马克思主义吗?他不害怕,他的勇气来源于他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底气,这就是生产关系(包括交换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凡是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手段都可以采用,这也是多年以前的“猫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坚持和发展。邓小平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态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须坚持,但对马列著作中具体结论不必拘泥;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解决社会主义的实践问题,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实践的要求出发,敢于从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结论中解放出来,邓小平解放思想的胆量和气魄是能和列宁媲美的。
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看来,市场经济对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精神世界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体制和精神两个层面发挥作用的。在体制方面,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一方面产生了高效率,使生产力快速发展,使我国城乡经济面貌、物质条件大大改善,这是有目共睹的;另一方面,由于竞争和分配的原因,财富快速向少数人集中,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加剧,基尼系数上升很快。在精神层面也产生了正负两方面影响:一方面,市场经济把竞争精神传播到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竞争上游,使社会生活充满朝气活力;另一方面,市场经济利益最大化的价值观,也侵蚀人们的灵魂,利己主义的价值观膨胀起来,不少党政领导干部走上贪腐犯罪道路。
实事求是地讲,实行市场经济以来,我们对市场经济的“双刃剑”效应是有认识的,但认识不全面、不深刻,更多地看到它积极的一面,对其消极的一面思想准备不足。市场经济要为社会主义服务,认为社会主义可以管住市场经济,因而并不害怕市场经济的消极作用,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时间还很短,市场经济的双面影响还没有充分显示出来。今天,我们应该根据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深入认识市场经济的本质,真正根据社会主义原则掌控市场经济,这是邓小平留给我们的一个大课题。
这里应该说明一个问题,即关于计划与市场的问题。人们似乎形成了一个定论:毛泽东建设社会主义坚持计划经济,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市场经济,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排斥计划经济,用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这完全是误解。毛泽东时代排斥市场经济,把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但邓小平却没有用市场经济排斥计划经济。只要看一看《邓小平文选》就知道,他认为计划经济是全国一盘棋,可以办大事,但信息不灵。计划和市场都是发展经济的手段,没有姓资姓社的问题,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也可以有市场。计划与市场两者都得要,绝对找不到邓小平坚持市场经济排斥计划经济的思想。必须指出的是,邓小平之后的历届中央都没有把两者对立起来,而是坚持两者结合,充分发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的作用。中共十八大提出既要发挥市场经济的决定作用,又要发挥政府干预作用,还是强调结合共同起作用。
十
对时代主题及其走向作何判断,直接影响到中国的改革开放,因为中国的改革与发展不可能脱离与世界的联系,关起门来进行,而是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文革”结束后,邓小平准确判断国际局势已经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国际社会已经由战争与革命的主题转到和平与发展的主题,这就为中国的建设由闭关锁国方针向对外开放方针的转变提供了必要性、迫切性和现实可能性的客观根据。
传统社会主义对内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在对外关系上坚持战争与革命的世界主题论。从列宁创立社会主义制度开始,到20世纪70、80年代,都坚持列宁提出的这个基本立场和观点。其基本内涵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对内镇压本国无产阶级的反抗斗争;由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已到腐朽垂死阶段,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势已经到来,资本主义本国无产阶级革命与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斗争联合起来,必然很快将国际资本主义送进坟墓;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已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在社会主义国家产生以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就是对着干,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就是进行你死我活的战争;社会主义国家不仅要在本国尽快彻底地消灭资本主义,使它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再产生,同时要全力支持全世界被压迫人民的反帝反殖斗争,尽可能支持资本主义国家和民族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和革命人民反对本国的资产阶级统治;社会主义不仅要防止资本主义的武装进攻,还要防止资本主义的和平演变、意识形态渗透;战争引起革命,革命消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用战争扑灭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用革命制止战争,用革命战争消灭资本主义。总之,国际社会的一切活动与联系都是由战争和革命这两个主题决定的,都是围绕这两个主题展开的。
很显然,以战争与革命为时代主题,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任务和基本方针就是集中力量同资本主义斗争,资本主义把社会主义看成是势不两立的对手,社会主义也把资本主义看成是你死我活的敌人,双方在这一大背景下看待国际形势的变化走向,处理国际问题。社会主义不愿与资本主义和平共处,不愿也不能对外开放;同样,资本主义也不愿向社会主义开放,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除了赤裸裸的武装侵略,搞颠覆(和平演变),就是全面封锁,企图扼杀社会主义。中国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就是在战争与革命的国际大背景下进行的。
从20世纪60年代起,我们把与帝修反动派的斗争放在对外关系的突出位置上。“帝”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修”就是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及跟在其后面的很多国家未执政的共产党,“反”就是压迫本国人民的统治阶级等。“反帝修反”的旗帜一举,必然到处树敌,使自己陷于孤立的地位。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曾感叹:我们孤立了,人们不理我们了!实事求是地讲,传统社会主义时代没有搞对外开放,固然有我们主观上的认识问题,坚持战争与革命的世界主题坚定不移,客观上,帝国主义与反华势力对我们封锁,使我们无法开放。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松动,中国进入了联合国,中国的对外关系开始迈出新的一步。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邓小平对世情作了精辟的分析,对世界主题提出了新的观点。他多次提出,当前世界主题有两个:一是和平问题,一是发展问题,在这些大问题中,发展问题更为突出,人们更关注发展问题。他认为,应当把发展问题提到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要从这个高度去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他提出,社会主义中国应该用实践向世界表明,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永不称霸。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要保卫世界和平,在国际和平的环境下加速发展自己。他特别强调,“世界总的局势在变”,这是我们的发展机遇。他强调:“中国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争取世界和平。在争取和平的前提下,一心一意搞现代化建设,发展自己的国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7页。可见,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的两大时代主题,是他根据国际局势的变化做出的准确判断和新认识,就是要中国改变旧的观念,抓住这个机遇,坚定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决心和信心,加快发展自己。
正确认识和处理当代世界的主题,关键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论的要义如下:第一,当代世界战争不是主要的,局部战争避免不了,但世界大战打不起来,和平是众望所归;革命也不是主要潮流,虽然国际阶级斗争存在,但社会主义革命不是主要潮流,世界的共同目标是在和平的环境里发展经济和文化。第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没有根本改变,资本主义的发展规律依然在起作用,资本主义的灭亡是不可避免的,但资本主义还有生命力,还在发展中。因此,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还要长期共存,和平共处。第三,资本主义长期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是社会主义可以借鉴的。资本主义很多东西是与社会主义格格不入的,因此社会主义在与资本主义的交往中,既要摒弃资本主义的反社会主义因素,又要主动学习资本主义有利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因素。第四,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进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流发展自己,同时要坚持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的民族特色。第五,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和平竞争是长期的,社会主义要以自己的优势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与支持,而最后战胜资本主义;我们坚决反对资本主义武力干涉社会主义,也决不首先用暴力去反对资本主义,而是用和平竞争、和平发展战胜资本主义。
邓小平关于世界和平与发展主题论,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矛盾的基本理论,同时又深化了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的认识,提出了符合世界局势变化的崭新思路。在实践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理论上对马列主义有重大的突破,把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对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关系的认识提高到21世纪的新的时代水平。
邓小平关于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思路,在他生前和身后的改革实践中都得到了贯彻。实践已经证明邓小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设计师的设计是正确的,他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路是具有战略眼光的。当然邓小平并没有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切问题都安排好,但他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即摸着石头过河,通过实践来解决。他特别强调,改革的一切措施,都要考虑群众的意见,以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首选原则,以群众满意作为实践是否成功的根本标准。根据邓小平的思路,几代中央领导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从思想理论上进一步丰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根据实践的发展和群众的要求,妥善解决了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个又一个新问题,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更加完备,实践成就更加辉煌,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责任编辑:李海中〕
Deng Xiaoping’s Logic Thinking on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Process of Reform and Opening-up
LIU Lin-yuan
(NanjingUniversity,Nanjing210093,China)
Through the profound summary of the traditional socialism experience and the comparison of developed capitalism experience, Deng Xiao-ping realized that China should carry out the policy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o the world outside, and take a new developing road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Deng’s logic thinking is that adhering to the ideological guideline of emancipating the mind,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On the one hand, make use of Mao Ze-dong’s theory of socialist society basic contradiction theory as the guidance and provide the national basic tasks according to the main contradiction in socialism and the basic requirement of socialism. Setting out from the elementary stage of socialism, he makes the plans, guidelines and policies. Deng planed the blueprint of Chinese reform inside and opening up outside on the basis of the world theme of peace and development.
Deng Xiaoping; traditional socialism;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logic ideas
2015-04-27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主要问题研究”(10AZD001)
刘林元,男,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D0-0
A 文章分类号:1674-7089(2015)03-0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