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国外学者关于“中国梦”认知的评析

2015-02-12周建华柳礼泉

探索 2015年1期
关键词:中国梦学者世界

周建华,柳礼泉

(1.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 410012;2.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湘潭 411201)

“中国梦”经习近平总书记阐述后,也迅速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众多政坛要人、专家学者、媒体人士等对其展开了热烈讨论,形成了各种各样的认知。其中,专家学者的观点尤为值得注意。其一,他们从事学术研究,因此对“中国梦”的认知相对来说较为客观、专业。其二,他们是大众传媒的意见领袖,对“中国梦”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众的认知和判断。基于此,本文将对国外学者关于“中国梦”的认知作一简要梳理和评析,希望对于深入研究“中国梦”以及向国际社会宣传、阐释“中国梦”有所启发。

1 国外学者对“中国梦”的几种不同认知

1.1 认为“中国梦”是中国人的“教育梦”“住房梦”“就业梦”“环保梦”,等等

国外一些专家学者认为,“中国梦”是“中国人的梦”,这个梦不仅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也是“中国民众的梦”。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中国传媒中心主任戴雨果、美国威尔逊中心公共政策学者汪铮等认为,“中国梦”不仅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梦想,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1];不仅是“国家和政府的目标”,“也是为了每个中国人的”[2]。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佩里认为,中国梦“属于民众,而且民众才是最终拥有‘中国梦’的主体”[3]。

那么,“中国人的梦”究竟是什么梦?国外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是中国人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拥有较多的就业机会、较好的居住环境、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保护自然环境等。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中心前主任、社会学教授傅高义指出,他所理解的“中国梦”就是在和平时代,人民生活幸福,可以享受良好的教育,可以做自己有兴趣的事情和工作,没有战争,保护环境[4]。埃及前驻华大使、国际事务与中国问题专家穆罕默德·贾拉尔指出:“‘中国梦’是为了让更多的中国人过上好日子,包括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经济条件,增加人民的收入,完善医疗保障体系,让更多的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等。”[5]哈佛大学亚洲中心资深研究员杜维明认为:“中国梦就是希望有新鲜的空气、有干净的水源、有没受污染的食物,这是最低的要求。”[6]美国《中国政治学刊》编辑约瑟夫·格雷戈里·马奥尼认为,中国梦是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的积极追求,是对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的有力抵制,是扩大医疗保健及社会保障体系的努力实践[7]。显然,在这些专家学者眼里,“中国梦”是中国人的“教育梦”“就业梦”“住房梦”“医疗梦”“环保梦”,等等。

1.2 认为“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也是“民族主义梦”

国外不少专家学者认为“中国梦”是“民族梦”,但对于这个“民族梦”究竟是什么梦,存在较大分歧,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现任美国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斯蒂芬·欧伦斯认为,“中国梦”意味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8]。科威特大学政治学教授默罕默德·塞利姆认为,国家的梦想,在中国就表现为由国家领导人推动的中国梦,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9]。另一种观点认为是“民族主义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黎安友和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教授Robert Ross指出,“中国梦”提出是民族情绪高涨的结果,它诱发了中国人的历史记忆,勾起了他们的耻辱感,“中国梦”是中国民族主义叙事的反映[10]34。Joe Studwell认为,“中国梦”只是给民族主义和威权主义披上了情感外衣[11]。美国学者梅茨格和迈尔斯指出,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军事力量的扩张将导致民族主义情绪的膨胀,也会引起中国人重建历史上的帝国的冲动[12]。

1.3 认为“中国梦”是“强国梦”“大国梦”,也是“超级大国梦”“霸权梦”

“中国梦”是“国家梦”,这在国外学者中有一定的共识。有学者指出,中国梦表明中国共产党希望建成一个由共同理想和共同认知所组成的国家[13];有学者认为,中国梦是“集体主义梦想”“集体承诺”,是“中国人在追求个人幸福的同时也要为集体的强大作贡献”[14]。那么,这个“国家梦”究竟是什么梦?国外一些专家学者认为是“强国梦”“大国梦”。韩国檀国大学政治外交系教授金珍镐认为,“中国梦”似乎是要对内增加财富,对外增强国力[15]。俄罗斯外交部国际关系学院东亚及上合组织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维塔利·沃罗比约夫指出:“‘中国梦’的提法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美国梦’,这正是此中深意所在,即中国应当彻底摆脱落后的状态,不仅要追求平等,更应成为伟大国家。”[16]比利时布鲁塞尔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古斯塔夫·格拉茨指出,“中国梦”对中国的发展提出了更远的目标,即中国必须平衡好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大国这两种角色[5]。著名国际关系和全球事务专家戴维·戈塞特认为,“中国梦”使中国“开启新的经济、政治、外交、知识和艺术视野,它还扩展了地球村。中国的复兴使中国人民扩大了在世界的呈现,也扩大了在一定程度上收缩了5个世纪的世界体系”[17]。

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梦”是“超级大国梦”,甚至还有个别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梦”是“霸权梦”,实现“中国梦”就是要超越其他国家和民族成为“世界霸主”。例如新德里选择政策中心主任古鲁斯瓦米、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中国小组成员拉纳德认为,中国梦意味着中国将成为一个不再由外部强国主导的超级大国,并能够在国家的外围施加自己的意志,中国很可能会成为另一个美国[18]。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前主任、政府系教授罗德里克·麦克法夸尔认为,中国梦是“建设一个越来越强大的中国”,一个亚洲人和非洲人乃至西方人都“将屈从”的世界大国[19]。

1.4 认为“中国梦”是世界的“机遇梦”,是“和平梦”“发展梦”“合作梦”“共赢梦”

尽管国外一些媒体不断宣称,中国复兴将导致中国与亚洲邻国矛盾升级、对区域及全球经济发展带来威胁,“中国梦”是世界的“噩梦”,但在国外众多专家学者看来,这并不符合实际,因为“中国领导人担心的是让中国人民吃得饱,住得好,接受良好的教育,给他们更好的医疗保险,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即“关注的重点不是在国外,重点在国内”[8]。那种认为实现“中国梦”将给世界带来不稳定的说法源于不了解中国国情。事实上,国外大多数专家学者都认为,中华民族复兴或中国崛起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而不是威胁[20],“中国梦”是世界的“好梦”。

这个为世界带来机遇的“好梦”究竟是什么梦?国外学者大多认为是“和平梦”“发展梦”“合作梦”“共赢梦”。

第一,“中国梦”是“和平梦”。“中国梦”的目标是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外部环境,因此“中国梦”内含世界和平的需要。古斯塔夫·格拉茨说:“中国梦是一个和平发展的梦想,同时也希望能够建立和谐的世界秩序,尊重各国的特性,实现共同繁荣。”[9]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诺厄·费尔德曼指出,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是“一个很好的口号”[21],表明中国要致力于和平发展。即便是那些对中国“军事强国梦”抱有疑虑的人也承认“中国梦”是“和平梦”。

第二,“中国梦”是“发展梦”。实现“中国梦”,不仅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也将带动世界经济的发展。俄罗斯经济学家安德烈·米洛夫佐罗夫指出,对于世界经济来说,中国梦可能比美国梦更适宜[22]。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研究员罗曼诺夫指出,“中国梦”关乎中国的发展和繁荣,这也将为世界政治经济发展做出卓越贡献[23]。巴基斯坦政策研究所所长哈立德·拉赫曼认为,中国梦将对世界经济贸易产生积极影响[15]。

第三,“中国梦”是“合作梦”。“中国梦”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共做的“大梦”,是世界各国的“大合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莱斯利·韦恩表示,中国梦作为中国软实力的主要载体,为中国更好地与世界对话搭建了良好的平台[24]。古斯塔夫·格拉茨认为:“中国梦是建立各国平等互信的世界秩序,实现共同安全,保持文化多元,推动实现共同繁荣的双赢合作。”[9]印度资深战略分析家乌代·巴斯卡尔认为,中国主张促进亚洲和世界发展繁荣、维护和平稳定并推进地区合作,这一精神与印度同中国友好合作的主题相符,相关政策精神的实施对中国和世界都将产生深刻影响[25]。

第四,“中国梦”是“共赢梦”。“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印度国防研究与分析研究所高级研究员鲁普·纳拉扬·达斯指出,中国与印度,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不仅提高了各自国内的财富,而且帮助其他国家建设与复苏[5]。诺拉诺瓦大学拉丁美洲研究院院长萨特亚·帕特纳亚克认为,中国成为拉美十个最大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和投资人,这对双方是有利的[5]。

2 国外学者对“中国梦”认知的特点

从上述梳理可以看出,国外学者对“中国梦”的认知至少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2.1 国外学者对“中国梦”的认知呈现出多维性,但对“中国梦”的复杂性认识不足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认识,即认知都具有多维性。国外学者在“中国梦”的认知上也呈现出多维性的特点:一些专家学者认为,“中国梦”是中国人的“教育梦”“住房梦”“就业梦”“环保梦”;一些专家学者认为,“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民族主义梦”;一些专家学者认为,“中国梦”是“强国梦”“大国梦”“超级大国梦”“霸权梦”;还有一些专家学者从“中国梦”的世界影响出发,认为“中国梦”是世界的“机遇梦”“和平梦”“发展梦”“合作梦”“共赢梦”;等等。

为什么国外学者关于“中国梦”的认知会呈现出多维性?原因有很多方面,比如个人的禀赋、认知能力、价值标准、文化背景等,但“中国梦”本身的复杂性以及国外学者对这种复杂性的认识不足,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中国梦”传承了5000多年的中华文化,总结了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包含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汇集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因此,这样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的梦想必然十分复杂。具体来说,第一,“中国梦”有着复杂的形成背景。“中国梦”催生于近代,而近代中国是一个山河破碎、民生凋敝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社会环境极其复杂。第二,“中国梦”有着复杂而曲折的发展历程。自1840年萌发后,“中国梦”先后经历了“自强求富梦”“天国梦”“改良梦”“共和梦”以及“独立富强梦”,跨越了170多年,这期间既有前进也有停滞,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可谓十分复杂和曲折。第三,“中国梦”的实现面临着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国际上,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持续,霸权主义和发达国家经济技术优势长期存在,恐华、反华、遏华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国内,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民生问题、公平问题、腐败问题、环境问题等集中爆发。然而,对于“中国梦”的这一复杂性,国外学者没有经历过、感悟过,因此也就不能形成全面、深刻、正确的认识,这就使得他们对“中国梦”的认知呈现出多样化。

2.2 国外学者对“中国梦”的认知中,片面性认识突出,整体性关照不足

众所周知,由于意识形态等原因,一些西方学者总喜欢戴着“有色眼镜”来看中国,这使得他们对中国的认知往往具有片面性,正如美国世界安全研究所《中国安全》主编所说:“这就好比盲人摸象,中国现状在各类盲人摸象中得到拼凑,也就是说,大家从各自的视角出发,只看到了中国的一个局部。”[26]同样,这种片面性也存在于国外学者对“中国梦”的认知上。从上述梳理看,他们在认知“中国梦”时,往往是先分析“中国梦”的具体层面,然后得出“中国梦”的整体认知。例如,一些学者分析“中国梦”的个人层面后,得出“中国梦”是“个人梦”的结论;一些学者分析“中国梦”的国家层面后,得出“中国梦”是“国家梦”,是“超级大国梦”“霸权梦”的结论;还有一些学者分析“中国梦”的民族层面后,得出“中国梦”是“民族梦”,是“民族主义梦”“复古梦”“雪耻梦”等结论。显然,这样的“中国梦”认知是片面的。

为什么国外学者对“中国梦”的认知会出现片面性?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们不了解“中国梦”的整体性。何为“中国梦”的整体性?就是“中国梦”的内涵具有整体性。具体来说,从基本内涵看,“中国梦”是由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构成的有机整体,是国家梦、民族梦和个人梦的有机统一,正如习近平所说,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27]。从构成要素看,“中国梦”是由政治大国梦、经济强盛梦、文化复兴梦、社会和谐梦、生态美丽梦、军事强国梦等多个梦构成的完整系统。正因为如此,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副所长弗拉基米尔·巴尔加科夫强调说,“中国梦”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理解为经济梦想,而是综合性的概念[28]。然而,国外一些学者并不了解这一点,因此他们便从“中国梦”中受到瞩目的几个方面出发进行研究。这样,“中国梦”中一些讨论较多的方面就成为他们研究的目标。但问题是,重点研究其中某几个方面,并不能代表“中国梦”全局。同时,这样的研究方法,不仅在思维方式上具有浓厚的形而上学特点,而且在实际中也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2.3 国外学者对“中国梦”的认知,总体上是客观、正确的,但也有不少主观、甚至是错误的成分

总体上看,尽管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但国外大多数学者对“中国梦”都能采取一种比较客观、公正的态度,因而形成了较为客观、正确的认知。例如,有专家学者把“中国梦”理解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这符合习近平关于“中国梦”内涵的阐述。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9]他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又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我们称之为‘中国梦’。”[30]又如,有专家学者将“中国梦”理解为世界的“机遇梦”“和平梦”“发展梦”“合作梦”“共赢梦”,这符合习近平关于“中国梦”世界内涵的阐述。习近平曾明确指出,“中国梦”给世界带来机遇;“‘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31]。

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受研究立场、“中国梦”本身的复杂性,以及西方媒体“妖魔化中国”的影响,国外学者关于“中国梦”的认知,也有不少是主观的、甚至是错误的。比如,有学者认为,中国梦是狭隘的民族梦,是民族主义的又一种表达方式。这是对“中国梦”的误解。“中国梦”不仅不排斥“他国梦”,而且与“他国梦”是相融相通的,“中国梦”的实现有助于推动“他国梦”的实现。又如,一些学者把“中国梦”说成是“霸权梦”,这显然是错误的。其一,中华民族不是一个具有侵略性的民族,虽然在历史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但鲜有侵略他国之举;其二,中国人民有推己及人、尊重理解的传统,决不会将自己曾经遭受过的痛苦强加于他国人民。其三,中国领导人历来强调不称霸,不侵略别国,并以实际行动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因此,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不会成为霸权国家”[32],“中国梦”也绝不是“霸权梦”。

3 两点建议

3.1 辩证地看待国外学者关于“中国梦”的认知

如上所述,在国外学者关于“中国梦”的认知中,既有客观、积极的成分,也有主观、错误的成分。这要求我们在研究国外学者关于“中国梦”的认知时,应坚持辩证的态度。一方面,要认识到,国外学者对于“中国梦”的认知,为我们深入研究“中国梦”提供了思想资源,为我们向国际社会宣传、阐释“中国梦”指明了针对性,因此应积极关注并主动借鉴和吸收其客观、正确的见解,为我所用。另一方面,也必须看到,由于各种原因,国外学者在“中国梦”的认知上产生了各种偏差甚至偏见,因此我们在与国外学者“对话”时,应尽量排除其认知中不客观、错误的见解,以便营造一种以我为主但又客观公正的“中国梦”认知环境。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处理好“中国梦”的国内研究和国外研究的关系。

3.2 要向国际社会全方位说清楚“中国梦”

国外有专家认为,现在中国在许多方面已经达到比较发达的水平,但是如果想要更进一步,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因此“把梦想说清楚很重要”[8]。那么,如何全方位说清楚“中国梦”?首先,要进一步明确“中国梦”的内涵,这是前提。如果内涵不明确,认知和宣传也就会受影响。虽然目前中国国内一致认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但在外国人看来,这一概括是难以理解的。所以有国外学者说:“尽管‘中国梦’在国内受到了热烈喝彩,但中国之外的人们却难以弄清楚其确切含义。”[33]那么,如何进一步明确“中国梦”的内涵?关键在于“中国内部就这一概念的内涵进行整合,在国家梦、民族梦和人民梦之间找到公分母,只有这样,中国梦才能成为中国进步的里程碑”[34]。其次,要更有针对性、有所侧重地宣传、阐释“中国梦”。与国内不同,我们在向国际社会阐释、宣传“中国梦”时,应有针对性,有所侧重。具体来说:一要淡化容易引起“超级大国”联想的“国家梦”和民族主义联想的“民族梦”色彩,突出“个人梦”,多讲13亿人的个人追梦。二要着重阐释“中国梦”的世界内涵,尤其要挖掘“中国梦”中的和平、和谐、幸福等这些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要多讲“中国梦”是世界的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之梦,是世界各国的“机遇梦”“幸福梦”;要讲清楚“中国梦”与“世界梦”“各国梦”是相通的。再次,要注意使用国际化的语言,即用外国人听得懂的话语来宣传、阐释“中国梦”,否则就可能会事倍功半,可能会徒劳,甚至可能会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中国梦”一定会变为现实——访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教授、中国问题专家戴雨果[EB/OL].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03/19/c_1244 74164.htm.

[2]Zheng Wang.The Chinese Dream:concept and com-text[J].Journal of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2014,19(1).

[3]海外专家畅谈“中国梦”(4):“中国梦”是了解中国的密码[N].参考消息,2013-11-14.

[4]尹海洋.傅高义说“中国梦”:和平年代人民生活幸福[EB/OL].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3/04-16/4732828.shtml.

[5]季明,等.“中国梦”的“世界回响”[N].新华每日电讯,2013-03-26.

[6]邱钊.实现中国梦要扎根传统文化:现代新儒学派代表杜维明在岳麓书院讲坛开讲[N].长沙晚报,2013-06-07.

[7]毛建平.一个西方学者眼中的“中国梦”——访中央编译局高级研究员、《中国政治学刊》(美国)编辑约瑟夫·格雷戈里·马奥尼[N].社会科学报,2013-05-29.

[8]海外专家畅谈“中国梦”(3):实现“中国梦”对美国也有好处[N].参考消息,2013-11-12.

[9]中国梦正在发挥巨大感召力——“中国梦的世界对话”国际研讨会发言摘编[N].人民日报,2013-12-12.

[10]Andrew Nathan and Robert Ross.The Great Wall and the Empty Fortress:China Search for Security[M].NewYork:W.W.Norton,1997.

[11]孙佩,李秋锐.世界眼中的“中国梦”[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3).

[12]T.A.Metzger and R.H.Myers,Chinese Nationalism and American Policy[J].Orbis,inter,1998,42(1).

[13]周文华.海外学者眼中的“中国梦”[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3(5).

[14]欧洲期待共享“中国梦”愿与中国加强对话[N].光明日报,2013-10-03.

[15]包尔文,等.“中国梦”的世界对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2013lh/2013-03/12/c_114987862.htm.

[16]俄媒:“中国梦”让俄罗斯学到什么?[N].参考消息,2013-03-28.

[17]孙秀萍,等.外媒关注:习近平讲述伟大中国梦[EB/OL].(2012-11-30).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2-11/30/c_124028633_3.htm.

[18]印度专家:中国已走在实现梦想的路上[N].国际先驱导报,2013-03-18.

[19]Ouyang Bin.Deciphering Xi Jinping's dream[EB/OL].[2014-10-25].https://www.chinafile.com/deciphering-xi-jinpings-dream.

[20]姜泓冰,郝洪.聚焦第五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中国梦具有全球样本意义[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03-27.

[21]Noah Feldman.Will 2013 go down as the year the United States lost China?[EB/OL].[2014-10-26].http://www.thejakartaglobe.com/opinion/will2013-go-down-as-theyear-the-united-states-lost-China/.

[22]孙敬鑫.中国梦的世界回响及对外传播建议[J].当代世界,2014(2).

[23]许晓青,等.海外中国学研究者热议“中国梦”[EB/OL].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03/24/c_115137775.htm.

[24]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N].人民日报,2014-03-29.

[25]谭扬芳.中国梦与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紧密相连[J].红旗文稿,2013(20).

[26]世界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徐觉哉研究员访谈[J].国外理论动态,2008(10).

[27]习近平.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N].人民日报,2013-05-05.

[28]刘景.“中国梦”的俄罗斯解读及我外宣因应之策[J].对外传播,2013(12).

[29]习总书记深情阐述“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2-11-30.

[30]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N].人民日报,2013-03-24.

[31]习近平同奥巴马总统共同会见记者[N].人民日报,2013-06-09.

[32]Joseph Nye.No hegemonic power in world by 2030[N].Gulf News,2013-01-11.

[33]“中国梦”不是崛起而是复兴——学者称外界对其含义不清楚或致误解[N].参考消息,2013-02-05.

[34]邱震海.“中国梦”须注入更丰富内涵[N].联合早报,2013-03-30.

猜你喜欢

中国梦学者世界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学者介绍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学者介绍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