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语社会称谓词语多视角研究述评*

2015-02-12

阴山学刊 2015年2期
关键词:语义汉语交际

周 文 娟

(内蒙古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80)



汉语社会称谓词语多视角研究述评*

周 文 娟

(内蒙古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80)

社会称谓词语作为汉语人际称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具有社会关系的人中间使用的称谓词语。相关研究者从不同的研究旨趣和研究视角出发,对社会称谓词语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研究,体现了各学科领域鲜明的社会称谓观。从本体研究到微观研究,再到宏观应用研究,研究者的研究视角和研究领域不断变化,与此密切相关的社会称谓观不断深化。社会称谓词语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代语言学从本体转向关系、从微观转向宏观、从内部转向外部、从共时转向历时四大总体特征。然而与汉语亲属称谓词语相比,社会称谓词语相关研究呈现出研究内容宏观化、研究方法重复化、研究成果单一化三大突出问题。未来研究应采取多种量化方法并关注网络称谓词语等新兴社会称谓词语的发展。

社会称谓词语;社会称谓观;本体研究;微观研究;宏观应用研究;网络称谓词语

从总体上来说,汉语称谓词语包括两大系统—亲属称谓词语系统和社会称谓词语系统。前者主要在具有亲属关系的人中间使用,后者主要在具有社会关系的人中间使用。很明显,社会称谓词语作为反映社会发展与变迁的文化符号,具有突出的民族性、广泛性、复杂性和动态性。

由于社会称谓词语与社会关系中交际双方或多方的社会属性、民族心理和价值观念联系颇为紧密,因而成为近年来不同学科领域共同关注的语言文化焦点。相关研究者从不同研究旨趣、研究立场和研究背景出发,采用多样的研究方法对社会称谓词语进行研究,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社会称谓观。那么什么是社会称谓观?社会称谓观是指研究者立足于不同的研究学科和研究方法,对于特定的社会称谓词语进行或本体、或微观、或宏观、或应用的研究,从而得出的对待社会称谓词语的科学认识和基本观点。社会称谓观与社会称谓词语研究紧密相连:对于社会称谓词语的研究是以特定的社会称谓观为指导思想和研究思路的,而社会称谓词语的具体研究反过来又会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社会称谓观。经过细致梳理,我们把社会称谓词语相关研究分为三大视角:本体研究、微观研究和宏观应用研究。

可以看出,从社会称谓词语的本体研究到微观研究,再到宏观应用研究,人们的研究视角和研究领域不断发生变化,与此密切相关的社会称谓观也在不断深化发展。社会称谓词语尽管是浩瀚如海的语言现象中的沧海一粟,但是由于其在社会语言交际中的重要作用,成为我们了解和把握一种学说、一个学派、甚至是一门新兴学科的一个全新视角;从更广的意义上来说,社会称谓词语研究的深化和社会称谓观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代语言学研究从本体转向关系、从微观转向宏观、从内部转向外部、从共时转向历时的发展历程。

一、社会称谓词语的本体研究

(一)本体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及其称谓观

社会称谓词语的本体研究是指研究者出于研究方便把社会称谓词语看作是一个“真空”的实体形式,删除其中的心理、文化、社会等与社会交际直接相关的因素,理想化得分析其形式而不关注与社会称谓词语相关的外部因素。因此,这类研究又被称为社会称谓词语的内部研究。本体研究侧重研究那些看来已经约定俗成的社会称谓词语,重视对于社会称谓词语定义和类型的界定和描写。其称谓观大致如下:第一,社会称谓词语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所以语音和语义是其必要的两个组成部分;第二,社会称谓词语是一个形式上组合和聚合的集合概念,其中某一具体的社会称谓词语都是其组合或聚合关系的集中体现。

(二)本体研究的重点课题

1.社会称谓词语的界定研究:三大争议焦点

(1)争议之一:社会称谓词语的概念范畴之争

我们在回顾社会称谓词语相关研究前,首先要准确把握其基本概念及归属范畴,才能明确讨论的对象和范围,才能详尽得了解社会称谓词语的历史全貌。那么,什么是社会称谓词语呢?对此众说纷纭,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出现了社会称谓词语的界定之争,即在汉语社会称谓系统中普遍存在的多种不同范畴的“异名同指”的概念名称。归纳起来,分别是“词”范畴说、“语”范畴说、“词语”范畴说和零范畴说。

“词”范畴说将社会称谓词语归入词汇的范畴,典型概念名称有“社会普遍称谓词”、“传统称谓词”、“社会交际称谓词”、“社会称谓词”等。典型定义如下:

①社会普遍称谓词,是一定社会的社会风尚、文明程度的一面镜子;任何社会,必有和它相适应的普遍称谓词。[1](PP64)

②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必然会使用一些词语来彼此称呼,这些用来称呼的词叫称谓词。[2](P54)

“语”范畴说认为此概念应属于语汇的范畴,典型概念名称有“社交称谓语”、“社会称谓语”、“社会关系称谓语”等。典型定义如下:

①社交称谓语是社会交际专门的称呼用语,其基本功能是确立交际的角色关系。[3](P80)

②非亲属称谓语或社会称谓语则是指用于称呼没有亲属关系的人的用语,其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几乎囊括了社会中各种社会关系人之间的相互称谓语。[4](P74)

词语范畴说将社会称谓词语归入“词语”的范畴,典型概念名称有“非亲属称谓词语”、“汉语传统称谓词语”等。此类名称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称谓词语的基本定义,但是将其放在一个更广阔的范畴去研究,更具有普遍意义。

零范畴说认为社会称谓既不属于“词”范畴,又不属于“语”范畴,典型概念名称有“社交称谓”、“社会称谓”、“社会人际关系称谓”、“社会关系称谓”、“非亲属称谓”、“非亲属关系称谓”等。典型定义如下:

①社交称谓是反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称谓。[5](P116)

②社交称谓是相对于亲属称谓而言的社会称谓习俗,它是除去亲属称谓以外的,反映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相互关系的称谓习俗。[6](P16)

这些“异名同指”概念名称形成了汉语社会称谓词语的丰富性,同时名称的不同一也导致了汉语社会称谓词语的复杂性。[7]以上几种名称体现了学术界的不同认识,然而“词”范畴说和“语”范畴说不能完全概括汉语社会称谓系统的称谓内涵,零范畴说又使得概念界定过于笼统抽象。我们认为称之为“社会称谓词语”比较科学,理由有二:

其一,就社会称谓词语的系统性而言,“词”和“语”二者缺一不可。任何一种语言中,词和语这两种集合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彼此都存在着一种联系,而这种联系又是有规律的。作为社会称谓形式的单位来讲,无论是指称社会关系的功能,还是达到某种语言效果的修辞功能,都是由一定的语言使用和交际规律制约着发生的,所以由“词”和“语”构成的社会称谓总体绝不是一个杂乱无序的堆积物,而是一个内部存在一定规律的构造系统。正因为如此,整个社会称谓系统才能得以正常运转,成为人类语言交际活动的先驱。

其二,就社会称谓词语的构成形式而言,除了一些单纯社会称谓形式,还有一些复合社会称谓形式;前者是词,后者是语。特别是随着社会变革和时代发展,网络称谓形式的出现给汉语社会称谓系统带来巨大冲击。其名称与形式不是单纯的“词”范畴、“语”范畴所能囊括的。基于如上两个原因,我们取“社会称谓词语”的说法。

(2)争议之二:社会称谓词语与社会称呼词语的区分之争

学界对于社会称谓词语和社会称呼词语看法不一。大体看来有如下两种观点:“同一”说和“重叠”说。“同一”说认为社会称谓语就是社会称呼语,二者不存在本质区别。如李淼所指,“社会称呼语是相对于亲属称呼语的、在社交场合使用的称谓”。[8](P37)“重叠说”认为社会称谓语包含社会称呼语,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典型观点有“社会称谓语是表示人们所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的称谓语”[9](P170),而“社会称呼语指的是各种社会面称称谓语”。[9](P175)我们的观点是社会称谓词语与社会称呼词语属于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本质的区别如下:前者属于语言范畴,是静态的;后者属于言语范畴,是动态的。

(3)争议之三:人称称谓词语的归属之争

人称称谓词语到底应不应该归属于社会称谓词语,相关研究者对此持两种鲜明的观点,我们把它们总结为“归入说”和“排出说”。持“归入说”的学者普遍认为人称称谓从本质上说属于称谓系统,这一点可以通过汉语人称代词发展史上与称谓词语有密切关系的众多人称代词得到例证;人称称谓包括自称、对称和他称,表现出人与人之间关系复杂的网络。持“排出说”的研究者认为人称代词并不属于社会称谓词语,基于如下基本观点:“人称代词之所以不能归入称谓范畴,就是因为代词本身不能说明使用者的社会身份和社会角色。代词表达了一种交际关系,但是这种交际关系是在对话中形成的,它依附于对话,由发言者与对话人形成的三身关系,当说话人改变时,这种关系也改变了”。[10](P14)

我们认为人称称谓词语作为社会称谓词语的一个重要类型,对于社会交际活动的顺利进行发挥重要作用,应当将其归入社会称谓词语的范畴。

2.社会称谓词语的分类研究

(1)社会称谓词语的分类之争

相关研究者针对不同的名称又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有二分法、三分法、四分法、五分法、多分法。

我们认为造成分类存在分歧的根本原因有如下两个方面:

首先是社会称谓词语本身的复杂性、模糊性和动态性以及研究者社会称谓观的差异性、多样性和排他性。与汉语亲属称谓词语相比,社会称谓词语无论是在构成还是使用范围上都具有突出的复杂性、模糊性和动态性。就社会称谓词语的使用范围而言,亲属称谓词语的使用范围是以家庭为核心,而社会称谓词语的使用范围是整个社会;社会称谓词语范围要大得多、广得多。其次就社会称谓词语的选择机制而言,亲属称谓词语基本以婚姻、法律关系为准绳,选择机制较为固定,社会称谓词语选择机制较为灵活,呈现出突出的动态性。第三,就汉语称谓系统结构的不对称性而言,亲属称谓词语所占比重远远高于社会称谓词语所占比重;社会称谓词语比重要小得多,因而社会称谓词语较广阔的使用范围以及较小的比重直接导致其在某些社会关系中称谓使用的模糊性。这是相关研究者在进行分类时产生分歧的根本原因。所以由此产生的对于社会称谓词语认识的称谓观呈现较明显的差异性、多样性和排他性。

其次是分类标准的多样性、分散性和随意性。如李明洁所指,“分类标准间的缺乏系统性导致了分类结果之间的缺乏系统性”[11](P92)。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标准选择的随意性,这使得分类的标准之间缺乏内在的必然联系。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众多分类方法中,我们认为马宏基、常丰的分类相对而言是最具有全面性、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他们按照称谓语的适用范围分为通称、职业称、特征称、专称;按照指称对象的数量分为单称和合称;按照称谓语构成的形式分为单纯称谓和复合称谓。[12](P30~36)去除一些较为混乱易产生误解的非主流类别,我们认为社会称谓词语的基本类型应该包括拟亲属称谓词语、通称称谓词语、零称谓和网络称谓词语。

(2)社会称谓词语的基本类型及其重点问题

①拟亲属称谓词语。拟亲属称谓词语,又称“仿亲称谓”[5](P123)、“泛化亲属称谓”[13](P438),是指在日常交际中,彼此之间没有亲戚关系的人,却广泛使用亲属称谓来互称或自称的方式。[14](P216)拟亲属称谓是亲属称谓的扩展,是汉语中使用亲属称谓词语来称呼非亲属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因而有以下突出特点:不严格区分辈分和年龄;缺少上辈对晚辈的称谓词语;常常增加修饰成分或语缀。拟亲属称谓词语是由亲属称谓词语泛化产生的必然结果。如李树新所述,“用亲属称谓词称呼非亲属成员是汉语称谓的一种特殊现象,也是十分普遍的现象,这种现象一般被称为亲属称谓词的泛化”。[15](P89)拟亲属称谓词语可分为半仿式和全仿式两种类型[5](P123),也可以按照称谓对象的指称范围分为单称、群称、合称;按照称谓的形式分成借形称、转形称、加姓(名)称、特征称;按照称谓者所处的角度分成直接称谓和间接称谓。[16](P80~81)

②通称称谓词语。通称称谓词语是指一般不严格区分被称呼者的年龄、职业、身份等,在社会上广泛使用的称谓词语。[12](P30)其突出特点是数量少,使用频率高,分为男性通称(如师傅、先生、帅哥等)、女性通称(如女士、小姐、太太、阿姨、美女等)和中性通称(如同志、朋友等)。

通称称谓词语研究重点问题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类是“同志”、“先生”、“师傅”等具体社会通称称谓研究。例如,王枫、李树新专门研究了“同志”的历史嬗变和语义特征,指出“同志”、“老师”、“先生”都是社交称谓语义场的主要成员,它们在语义场中的地位是由相互间的关系确定的;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则会导致整个称谓语义场面貌的改变[17]。楼峰重点分析了包括“先生”在内的十个汉语通用社交称谓语的语义成分、语义场及其流变以及与英语相比存在的差异[18]。

第二类是“小姐”、“美女”等女性社会通称研究,包括典型作品中女性社会称谓语研究、个别常见女性社会称谓语研究以及女性社会称谓词语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研究。

第三类是零称谓研究。零称谓是指在社会交际中不用称呼语去称呼对方,而是直接进入谈话的正题。[19](P32)零称谓是社会通称缺位或缺环导致的必然结果。相关研究者对零称谓持积极态度。

③网络称谓词语。网络称谓词语指在网民中广泛流传的称谓语,它的产生与网络有密切关系,是网民给予特定环境下人和动物的形象称谓。[20](P64)网络称谓词语有如下类型:谐音称谓、旧词新意称谓、方言词称谓、音译词与意译词产生的称谓、新创词产生的称谓[21](P55)。

网络称谓词语研究重点问题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第一,典型网络称谓词语“亲”的研究;第二,网络不和谐称谓词语与语言规范问题。

二、社会称谓词语的微观研究

(一)微观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及其称谓观

社会称谓词语的微观研究是指研究者从微观语言学的研究视角出发,对于社会称谓词语进行的词汇、语义、语用、修辞等方面的研究。与本体研究将社会称谓词语看作一个“真空“形式只注重其结构的社会称谓观不同,微观研究重点关注语境,即社会称谓词语的使用受语言环境和言语环境的制约,这种制约使社会称谓词语产生许多时空互补、功能互补的微观变体。因此,微观研究认为社会称谓词语不仅是音义结合的词汇语法体系,也是处于一定相互关系之中的微观变体的总和。这就是微观研究与本体研究相比新的社会称谓观。

(二)微观研究的重点课题及其成果

1.词汇研究的重点课题及其成果。词汇研究认为社会称谓词语作为汉语词汇类聚的一部分,必然具有该系统本身的一切属性。学者们也多从社会称谓词语的构成、类别以及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论证,对汉语社会称谓词语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进行了全方位的描写与例证。然而将社会称谓词语放入传统词汇学的范畴无可非议,但是社会称谓词语作为一类特殊的文化词语现象,必有其不同于其他词汇类显著的社会文化特色。当然,社会称谓词语本身从属于词汇系统的根本属性是不容忽视的,这是认识研究社会称谓词语的基础和出发点。

词汇研究方面重要成果是曹炜在其《现代汉语词汇研究》一书对于社会称谓词语的专节介绍:他不仅给社会称谓词语下了十分详尽的定义,认为社会称谓词语是表示人们所扮演的各种社会角色的称谓词语;而且从构成、类别及特征视角出发,细致讨论分析了社会称谓词语的几大基本类型[9](P170~174),值得参考。

2.语义研究的重点课题及其成果。语义研究则认为社会称谓词语是以“社会称谓”为共同语义特征的词汇的集合,包括各种含有社会关系区别词的称谓,具有可以分解的深层语义结构。可见语义研究视角是从社会称谓词语的语义特征和语义场出发,研究内容涉及社会称谓词语的语义成分特征分析和意义的聚合关系(如语义场)以及组合关系(如社会称谓词语的搭配和选择限制)。

刘汝山、王智红通过对《红楼梦》主仆之间、主子之间、仆人之间不同称谓形式的权势语义和等同语义进行分析,进一步论证了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阶级观念和等级差别所在[22]。钱进提出“性别语义场”的重要概念,并对不同称谓性别语义场的深层语义结构进行分析考察[23]。其研究表明:不同性别称谓词语的语义呈现出文化义、感情义等方面的差异。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社会称谓词语的语义研究已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一般语义学研究,尤其重视社会称谓语义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这表明社会称谓词语相关研究的视角已经在汉语社会称谓系统内部开始发生转变。

3.语用研究的重点课题及其成果。语用研究认为社会称谓词语作为一种重要的言语行为,具有突出的交际性和交际功能;其恰当使用受交际关系、交际心理、交际角色、交际语境等重要因素影响。其中对于社会称谓词语的交际属性、交际功能以及交际原则的重点关注又与跨文化交际视角有众多重叠。在这里,我们认为社会称谓词语在语用学视角上更准确的说是社会称呼词语的使用。如前所述,社会称谓词语属于语言范畴,而社会称呼词语属于言语范畴,而语用学相关经典理论为社会称呼语这一言语行为的阐释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鉴于此,有三类问题值得探讨:第一,社会称谓词语的交际功能研究;第二,社会称谓词语的交际原则研究;第三,交际称谓词语的专题研究。

就其交际功能而言,研究者普遍认为社会称谓词语具有社交指示功能、表情功能以及礼仪功能。就其交际原则而言,李树新的《论汉语称谓的两大原则》为该领域的拓荒之作。他提出的构成称谓悖论的等差原则和情感原则颇有说服力和影响力[24]。之后相关研究者针对某一具体社会称谓词语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使用原则,也值得参考。刘潇提炼出称谓尊称化、称谓贬称化、称谓昵称化、称谓平称化四大语用原则[25];卢鑫莹专门针对敬谦称谓提出了贬己尊人准则、地位准则和亲疏准则[26]。就其交际称谓词语研究而言,韩国学者金炫兑的《交际称谓语与委婉语》是这方面的专书之作。该书把社会称谓词语的交际称谓置于交际关系这个核心问题中,给予社会学意义上的语言文化阐释,具有较高的学术理论意义和现实应用价值[27]。

4.修辞研究的重点课题及其成果。修辞研究认为社会称谓词语通过运用不同修辞手段进行不同搭配和变换,从而产生迥乎不同的修辞效果。因此修辞研究要么关注修辞手段在社会称谓语的运用以及产生的修辞效果,要么从文学人物角度出发分析某一文学作品的人物称谓,从全新角度揭示作品所表达的文学意义和社会意义,由此产生一类新的社会称谓词语——“修辞称谓”。

马鸣春的《称谓修辞学》可以说是此领域的开山之作。其中设专节讨论表社会关系的称谓、显示身份、地位变化的修辞搭配及其修辞效果等重要议题,对于后来社会称谓词语的修辞研究很具启发和参考价值[28]。崔蓬克另辟蹊径,通过对“女强人”和“女博士”的案例分析来揭示修辞称谓的表达与接受中预设的两重性,发现一些修辞称谓在使用时遇到障碍会使接受者产生抗拒心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在表达和接受中预设信息发生了分裂[29]。潘红从文学作品人物称谓角度出发,通过对林译《迦茵小传》人物称谓和身份建构的广义修辞学解读,展示了人物身份和性格特点以及隐藏其后的意识形态,立意深刻[30]。

三、社会称谓词语的宏观应用研究

(一)宏观应用研究的基本出发点及其称谓观

宏观应用研究是指社会称谓词语相关研究呈现出的跨学科、多维度和多层次特征。也就是说,社会称谓词语研究跨越了本体研究和微观研究阶段,引起了包括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对比语言学等语言学交叉学科的广泛关注。如果说本体研究和微观语言学研究主要局限于词汇意义和语用层面的话,那么宏观语言学相关研究不仅从词汇微观层面扩展到与社会称谓词语相关的社会、文化、民俗等宏观层面,不仅关注社会称谓词语静态的词义描写,更加关注其动态的发展嬗变,即社会称谓词语与社会、文化、民俗和认知等外部要素的关系。因此宏观应用研究也被称作社会称谓词语的外部研究。

(二)宏观研究的重点课题及其成果

1.社会研究的重点课题及其成果。总的来说,社会研究认为社会称谓词语是一种社会现象,重视其社会属性和影响的社会因素,如文化、信仰、民族、社会阶层等;通过分析使用特定社会称谓词语的社会群体,勾画出这些群体的社会特征和社会称谓词语的特征,从而对社会称谓词语做出进一步解释。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就是从国外学者布朗与吉尔曼借鉴的权势和同等理论在社会称谓词语中的运用。其核心观点是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两种不同的人际关系会导致欧洲语言的代词对称系统也体现出两种不同的社会语义特征,即权势语义特征和同等语义特征;权势语义的表现形式是“尊敬”和“屈尊”的对立,同等语义的表现形式是“亲近”和“礼貌”的对立。[31](P181)肖辑从人称称谓、姓名和职衔称谓、通用称谓和语境称谓四个方面来论述了社交称谓词语中的权势因素和同等关系[32]。耿敬北在“权势”和“等同”语义对立模式基础上,分析了“小姐”称谓语的历史演化、语用特点以及交际功能[33]。但是刘世铸、张征对权势等同理论提出质疑,他们认为此理论没有以世界上最复杂的称谓体系—汉语称谓为基础,所以得出的结论不能完全适用于汉语称谓实践[34],并从变体论的角度以汉语的例证分析了标准理论的不足,颇有批判意义。

受上述社会称谓观和相关理论影响,社会语言学相关研究对象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宏观上从民族、社会角度出发来看的社会称谓词语的历时变迁和发展趋势,包括社会称谓词语泛化研究、社会称谓词语变迁研究等。另一类是微观上对于特定社会称谓词语的语义、语用特征以及一些特定群体在具体语境下的社会称谓词语的使用研究,比如农民工、大学生等特定社会群体社会称谓的调查研究等。

此领域相关研究成果以期刊论文和博士硕士论文为主,理论专著和专书研究专著较为少见,值得一提的是孙剑艺的《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变迁与社会称谓分期研究:社会语言学新探》。该书依照20世纪社会变迁脉络,从晚清直到改革开放共分九编,发掘了各个历史时期大量社会称谓词语,以称谓词语提挈和折射历史事件和社会生活[35]。体现了社会语言学研究的最新探索与创获,同时对汉语词汇学、称谓学研究和辞书编纂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可以说是第一部普遍意义上的社会称谓词语的专著。

2.文化研究的重点课题及其成果。文化研究是从文化学角度去研究社会称谓词语的,它把社会称谓词语看作是一种语言文化现象,看作是一种民族文化的模式和构成民族文化的符号系统。其旨趣在于揭示隐藏在社会称谓词语形式、结构、运用和变化背后的文化内涵。社会称谓词语与文化的关系始终是文化语言学研究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文化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之一。社会称谓词语作为文化的符号,体现了社会称谓词语与文化的共变关系,也体现了社会称谓词语中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心理。

相关文化语言学研究可以大体上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社会称谓词语与文化的关系研究;第二类是从跨文化角度出发进行的汉语与英、日、泰、越、俄语等其他语言社会称谓词语的对比研究以及翻译研究。

3.民俗研究的重点课题及其成果。民俗研究认为社会称谓词语是一种具有民俗意义的语言现象,或者说是一种以社会称谓词语为表现手段的民俗现象。统一于社会称谓词语之中的语言现象与民俗现象互为渗透,显示出民族性、历史性和色彩性等一系列称谓语俗的特征。[5](P113)民俗语言学视角相关研究成果十分少见,孙剑艺对社会通称词语“大腕”的语源进行了民俗语言学阐释,参考价值可见一斑[36]。

4.认知研究的重点课题及其成果。认知研究认为社会称谓词语作为表达思想、社会交际、信息交流的一项重要语言手段,在其发生作用的时空环境和语言环境下具有特定的认知功能。其中最重要的议题就是社会称谓词语与隐喻的关系研究。

李明洁指出称谓图式有特征驱动、身份驱动和语义驱动三种实现模式,一个称谓语的使用过程就是称谓者与被称谓者通过称谓图式相互认知的过程。[37]董岩、舒奇志探讨了英汉称谓语的文化隐喻的差异及其语用原则[38]。徐姗姗以2010年上海世博会志愿者称谓语为例,进行了新奇隐喻意义构建机制研究[39]。向学春指出人体称谓语的形成源于人的身体部位的规约化隐喻在称谓中的映现,是人体词在隐喻认知模式下发生的转类,即由人体域向称谓域的投射[40]。

5.模糊研究的重点课题及其成果。模糊研究发现社会称谓词语在静态语义和动态语用上都存在大量的模糊现象,这些普遍现象成为汉语社会称谓词语缺位和困境产生的直接原因。相关研究虽然不多,但是也能说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社会称谓词语突出的模糊性。

徐春山比较了英语和汉语的称谓语系统中存在的模糊语,发现汉语称谓语中所使用模糊语的数量要大大高于英语,其使用频率也是英语无法相比的;就称谓中模糊语所完成的语用功能而言,汉语中它们的语用功能更为复杂和多样[41]。靳晓红论证了称谓语使用动态的过程具有的模糊性[42]。鲁岑以具体例证说明在社交称谓、职务称谓语和关系称谓语中存在的大量模糊语[43](P208~209)。梁萍对比了中西方称呼语在模糊性方面存在的差异并分析了导致这些差异产生的文化因素[44]。陈翠玲指出“美女”称呼语具有很强的模糊性、动态语境特征与鲜明的时代特征,进一步证示了其使用的局限性[45]。

四、对前人社会称谓词语研究的总结与反思

(一)前人研究呈现的总体特征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也是交叉学科兴起的时代,各学科间的渗透、交叉和相互影响越来越普遍。社会称谓词语的研究深受这种趋势的影响,呈现出从本体转向关系、从微观转向宏观、从内部转向外部、从共时转向历时的总体特征。如前所述,本体研究侧重其理想形式,关系研究侧重其与社会、文化、民俗等要素的关系;微观研究侧重其微观变体,宏观研究侧重其宏观演变;内部研究侧重其内部结构,外部研究侧重外部要素;共时研究侧重静态描写,历时研究侧重展望演化。

回顾社会称谓词语的前人研究,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总体特征是当代语言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社会称谓词语研究在研究者进行之初一直十分重视对社会称谓词语自身的研究。从最早的本体研究开始,研究者们的兴趣大都只存在于对社会称谓词语的内部结构进行探索上;而自微观研究开展以来,相关学者更是专注于研究社会称谓词语的词汇、语义、语用、修辞等内部要素,忽略了社会称谓词语在整个社会交际中所处的地位以及社会等外部因素对于社会称谓词语的巨大影响。因此,虽然人们通过本体研究和微观研究对于社会称谓词语的定义、分类以及其内部结构要素有了较为深刻和全面的认识,但是这些研究却因为脱离了实际的社会生活而显得不够完善,无法解决语言交际中许多实际的社会称谓问题。

但是随着时代和社会需要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进行“纯语言”的社会称谓词语研究是有缺陷的,社会称谓词语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际语言,具有突出的社会性,应当联系社会等外部要素对其进行研究。所以,转变研究方向,更重要的是转变社会称谓观,联系社会等外部要素对于社会称谓词语进行历时的研究从而有效探索社会称谓词语的差别和变异就成了宏观应用研究的一条重要思路。而其他社会学科如交际学、社会学、文化学、民俗学、认知心理学等的发展也为社会称谓词语研究提供了不少可以移植或借鉴的方法或概念。

总体而言,社会称谓词语的本体研究为微观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从微观研究到宏观应用研究又为人们进一步认识社会称谓词语提供了条件。社会称谓词语研究从形式开始,现在巳进入了宏观应用的领域,这是顺应当代语言学发展必然的趋势。这里叙述的只是大的研究视角,许多问题还在探索之中。新的探索还会给社会称谓词语研究扩展带来新的动力。就当前而言,社会称谓观对于社会称谓词语研究影响是不容低估的。

(二)前人研究存在的突出问题

1.研究内容宏观化。研究内容宏观化是指社会称谓词语相关研究中,虽然研究视角呈现多元化的特点,但是宏观语言学相关研究内容仍然占据主体地位,即以汉语共同语内容为主,汉语具体方言甚至个别社会称谓语相关研究涉及得很少。而深受社会变革和网络文化影响应运而生的“亲”等网络流行称谓词语研究更是少之又少,仅有有限的研究成果在列。事实上,网络称谓词语由于其在现代社会交际中的广泛运用,已经对现有的社会称谓词语系统产生巨大冲击和深远影响,对其深入细致的研究势在必行。

2.研究方法重复化。研究方法重复化是指尽管前人研究采取共时和历时相结合、动态和静态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描写和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但就目前研究成果看依旧以共时、静态、定性和描写的研究方法为主。而且其中有很大比例是重复前人例证的描写与评述,在研究方法上并无实质突破。

3.研究成果单一化。研究成果单一化是指社会称谓词语相关研究成果大多数都以期刊论文和博士硕士论文为主,相关理论专著和社会称谓词语专书著作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仅有如下几类著作:(1)普遍意义的《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变迁与社会称谓分期研究:社会语言学新探》[35];(2)关注姓名称谓词语的《姓氏·名字·称谓》[46]、《称谓通鉴》[47];(3)关注交际称谓的《交际称谓语与委婉语》[27];(4)关注书面社会称谓词语的《当代汉语私人书信称谓、起始与结束语社会语言学研究》[48]、《书面称谓与礼仪用语》[49];(5)关注特殊社会称谓词语的《冒犯称谓语研究》[50]、《〈祖堂集〉佛教称谓词语研究》[51]等。

结语

前人对于社会称谓词语的多视角研究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使得人们对于社会称谓词语这样一类特殊的语言现象有了更为透彻的认识和领悟。然而由于社会称谓词语在日常交际中的重要性和前人相关研究的笼统性相互冲突,使得社会称谓词语的研究出现了缓慢停滞的发展趋势。在未来的研究中,相关研究者应该持有批判的社会称谓观,从更广阔的视角出发,运用多种量化方法,更加关注新时期新形势下一些新兴的社会称谓词语特别是网络称谓词语的宏观发展和微观演变,使得社会称谓词语真正发挥其在营造语言和谐环境中的积极作用,这才是研究社会称谓词语的真正意义所在。

[1]王群生.社会普遍称谓词浅议[J].荆州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3).

[2]李树新.汉语传统称谓词与中国传统文化[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3]潘攀.新时期社交称谓语及其心理评价[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5,(4).

[4]李琼,杜敏.当代中国汉语社会称谓语变迁的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

[5]曲彦斌.中国民俗语言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6]赵军峰.汉英社交称谓对比研究刍议[J].外语教学,1999,(4).

[7]杨应芹.汉语称谓的名实关系及其辞典编纂[J].学术界,1991,(6).

[8]李淼.社会称呼语的汉日对比[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2).

[9]曹炜.现代汉语词汇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10]马丽.《三国志》称谓词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5.

[11]李明洁.现代汉语称谓系统的分类标准与功能分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5).

[12]马宏基,常丰.称谓语[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13]李梵.词语春秋[M].北京:中国档案出版社,1999.

[14]王芝清.汉语拟亲属称谓词语在日常交际中的应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15]李树新,杨亭.汉语亲属称谓泛化的文化心理考察[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3).

[16]马宏基.亲属称谓社会化的类型和机制[J].淄博师专学报,1995,(1).

[17]王枫,李树新.“同志”称谓的历史嬗变及其语义特征[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18]楼峰.汉语“通用”社交称谓语的语义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8.

[19]孟万春.汉语交际中零称谓语现象解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

[20]张晓传,邢媛媛.网络环境中的流行称谓语探析[J].孝感学院学报,2011,(6).

[21]陈小明等.汉语称谓的多视角研究[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0.

[22]刘汝山,王智红.《红楼梦》人物称谓形式的社会语言学透析[J].青岛海洋大学学报,2002,(2).

[23]钱进.称谓的性别语义场[J].青海社会科学,2004,(6).

[24]李树新.论汉语称谓的两大原则[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9).

[25]刘潇.汉英社交称谓的文化差异和汉语语用原则[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2).

[26]卢鑫莹.敬谦称谓的社交功能及语用原则[J].河南社会科学,2013,(9).

[27]金炫兑(韩).交际称谓语和委婉语[M].北京:台海出版社,2002.

[28]马鸣春.称谓修辞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

[29]崔蓬克.修辞化称谓的表达与接受:预设的两重性—解析“女强人”与“女博士”的修辞接受[J].焦作大学学报,2008,(7).

[30]潘红.林译《迦茵小传》人物称谓和身份建构的广义修辞学解读[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

[31]王娥.现代汉语社会称呼语的权势与同等语义分析[J].前沿,2009,(5).

[32]肖辑.社交称谓语中的权势因素和同等关系[J].时代文学,2010,(12).

[33]耿敬北.从权势和等同关系看“小姐”一词在社会称谓中的应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34]刘世铸,张征.称谓研究的标准理论献疑[J].山东外语教学,2003,(5).

[35]孙剑艺等.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变迁与社会称谓分期研究:社会语言学新探[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36]孙剑艺.“大腕”语源的民俗语言学阐释[J].民俗研究,2006,(1).

[37]李明洁.称谓图式:称谓语的认知模式[J].汉语学习,2000,(6).

[38]董岩,舒奇志.英汉称谓语的文化隐喻[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

[39]徐姗姗.新奇隐喻意义构建机制研究—以2010上海世博会志愿者称谓语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

[40]向学春.称谓中的人体隐喻现象及其认知解析[J].贵州社会科学,2011,(2).

[41]徐春山.英汉称谓语系统中的模糊语使用比较[J].宿州师专学报,2004,(1).

[42]靳晓红.称谓语使用的模糊性[J].牡丹江大学学报,2008,(11).

[43]鲁岑.多元视域中的模糊语言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4]梁萍.中西方称呼语的模糊性差异对比分析[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2).

[45]陈翠玲.小议“美女”称呼语的认知模糊性[J].语文学刊,2011,(4).

[46]籍秀琴.姓氏·名字·称谓[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9.

[47]余志和.称谓通鉴[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

[48]曹湘洪.当代汉语私人书信称谓、起始与结束语社会语言学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9]胡明扬.书面称谓与礼仪用语[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50]胡剑波.冒犯称谓语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51]徐琳等.《祖堂集》佛教称谓词语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 韩 芳〕

Review of Multi-dimensional Research on Chinese Social Appellation Terms

ZHOU Wen-jua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ohhot 010080)

Social appellation terms, an integrated part of the Chinese interpersonal appellation system, refer to the typical appellation terms used among people with social ties. The concerned researchers have carried out the comprehensive and multi-dimensional research on social appellation terms from various research objectives and angles, reflecting different viewpoints on social appellations in the respective disciplines. The closely-related research perspectives and research areas have been continuously deepening from ontology research and microexamination to macrocosmic application. Research on social appellation terms demonstrates four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ent linguistics in some way: shifting from ontology to relation, from the microscopic view to the macroscopic one, from the intrinsic approach to the extrinsic one, and from the synchronic study to the diachronic one. However, three prominent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relevant research are presented, compared with that on relative appellation terms: the macroscopic research contents, the duplicated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single research results. The future research lies in the efforts to adopt the alternate quantitative methods and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some newly-emerging social appellation terms such as online appellation terms.

Social appellation terms; Viewpoints on social appellation terms; Ontology research; Microscopic research; Macroscopic application; Online appellation terms

2014-11-13

周文娟(1980-),女,山西忻州人,硕士,内蒙古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生态语言学和文化语言学研究。

H146.1

A

1004-1869(2015)02-0097-09

猜你喜欢

语义汉语交际
情景交际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交际羊
两块磁的交际
语言与语义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社会”一词的语义流动与新陈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