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探讨
2015-02-12谢赛玲
谢赛玲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探讨
谢赛玲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不断占用农用地和耕地,失地农民数量不断增加,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稳定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值得高度重视的重要问题。该文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的现状、失地农民就业的主要制约因素,结合社会现实,对如何促进失地农民就业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失地农民;就业
威廉·配第曾说过:“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可见土地蕴藏着特别重要的经济价值。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更是一个农业大国,广大农民依附于土地,土地是农民的衣食之源,生存之基,发展之本。城镇化是生产活动从农业向非农活动转变,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的过程[1]。21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加快,新城建立,旧城扩张,城镇数量急剧增加,大片农地被征用,农民被迫离开相依为命的土地。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公报统计,2010—2013年这4年期间国家批准的建设用地就达224.57万hm2,其中,农用地转建设用地154.97万hm2,占用耕地94.39万hm2。本文研究的失地农民就是指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建设需要,赖以生计的土地被国家征收,但依然保持农村户口的农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新型城镇化要着眼农民,缩小城乡差距,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而不是扩大城乡差距,让农民在社会转型中再次受伤。实现失地农民的就业是解决失地农民生存和发展问题的关键环节,也是我国加快城镇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对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1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就业现状
这些长期以耕作土地为职业的农民失去土地后便无地可耕,为了生存,他们需要另谋出路。由于缺乏知识文化且长期在农村耕作的缘故,他们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很遥远。离开土地就意味着他们失去了最可靠的生活保障,失去了最稳定的收入来源。对这些既缺乏资金又缺乏相应劳动技能的失地农民来说,失地就意味着失业[2]。
1.1 失地农民数量巨大,就业率低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土地被占用的规模越来越大,失地农民的数量在这些年急剧增加,其增长的速度大大超过了为安置失地农民所提供的就业岗位的增加速度。全国不论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还是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失地农民与其他群体相比较,都存在着相对较高的失业率,一般失地农民约有15%~30%无法就业[3]。失业率较高的情况在全国普遍存在。按照《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要》,从2000年到2030年这30年,我国失地农民的数量将超过7800万。根据学者的研究,预计到2020年,我国失地农民将突破1亿人,而超过一半以上的失地农民将面临又失地又失业的境况[4]。
1.2 失地农民非农又非城,缺乏竞争力
失地农民处于既非农又非城的尴尬境地[5]。他们不同于季节性进城打工补贴家用的有地农民,因为这些失地农民原先主要是分布在城乡结合部,他们的生活水平一般要比偏远农村地区的农民要高,失地之后他们对工作条件和劳动报酬的要求也会比较高,比起“能吃苦、报酬低”的山区农民工和外来农民工,他们并没有竞争优势。这些失地农民也不同于城镇的下岗员工,在现行的劳动用工制度下,失地农民并没有城市下岗人员的优势,他们没有失业保障金,再就业也不能给企业带来税收优惠。这样,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就被推到了一个两难的境地。
1.3 失地农民能力有限,就业渠道狭窄
失地农民的就业渠道主要有3种:安置就业,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政府对失地农民的安置多采用一次性资金补偿的方法。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失地农民拿到的补偿款也是非常有限的,无法解决失地农民的长期生计问题。一般认为受教育程度与就业存在相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容易就业。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广大农民长期以来难以享受与市民平等的教育服务,受教育水平低。而自主创业对创业者的知识结构、市场竞争意识、信息获取能力等都有较高要求,这对于文化水平低、知识技能差、信息封闭、市场意识薄弱的失地农民来说难度很大,也只有一小部分的失地农民有这个胆识和资金实力。对大部分失地农民来说最普遍的就业渠道还是自谋职业,但受限于自身的能力,他们可选择的职业面也很狭窄。
1.4 已就业的失地农民就业岗位和收入的稳定性差
由于缺乏知识技能,失地农民外出就业选择面很窄,主要从事简单重复的体力型、高危险、高付出的工作,如做建筑工人、搬运工、装修工、洗碗工、清洁工、保姆等。这些工作容易受市场需求和季节性等因素的影响,就业稳定性较差,抗风险能力差,收入也难以得到保障。农民离开土地后,蔬菜、粮食、鸡鸭等基本生活物资都需要通过市场购买获得,生活成本会普遍增加。在收入来源较低且不稳定的情况下,失地农民陷入贫困的风险很大,他们很可能从农村弱势群体沦陷为城镇新贫民。
2城镇化进程中制约失地农民就业的原因分析
2.1 小农意识根深蒂固,就业意识薄弱
长期以农地为生的农民,常常有小富即安的思想,稍有结余就开始想着如何享受。政府对失地农民通常采用一次性资金补偿的办法进行安置,获得补偿的失地农民部分会想着新建住房,如有剩余则会潇洒地过一段小资生活,如在闲暇时间打麻将、看电视、逛商场等,几乎没有人去学习。目前大部分失地农民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还不够深刻,缺少应有的就业危机感。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不具备市场需要的能力,最后就只有被淘汰的命运。
2.2 征地补偿标准低,影响失地农民再就业
我国现行的征地补偿标准是按照土地原有用途的年产值倍数来计算的,明显低于土地市场价格,失地农民无权分享经济发展和城镇化建设带来的土地增值利益[6]。本身就偏低的征地补偿款经过县、乡镇、村社等层层截留后,最终达到农民手里的也就人均几万元了,这些钱还需要用来支付搬迁房子、子女上学、日常吃穿等开支。该征地补偿标准缺乏对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就业培训、自主创业成本的考虑,远低于失地农民长远的生活保障的成本。没有土地之后他们不再像以前一样可以过自己种地、种菜、养家禽的小农生活,现在每天一睁开眼都是需要钱的。因此,失地农民根本就无力拿出足够的资金用于自主创业,也很难有勇气拿出全部的家当来冒风险。
2.3 失地农民社会资源少,影响就业信息获取
失业者在求职过程中能否顺利找到新工作的主要因素,除了其本身具备相应的能力外,其所拥有的社会资源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意味着失地农民要在劳动力市场中获得一份工作,除了符合相关能力要求外,就业信息对他们也比较重要。能及时获取可靠的就业信息就能获得更大的机会。由于失地农民大部分受教育水平低,他们从事的多是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专业化程度也不高,很容易被替代,竞争相对激烈。这种情况下,每个失地农民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但失地农民所认识的亲朋好友也多是具有相似背景和学识的群体,与城镇居民相比,其所掌握的社会资源非常有限,能获取到的就业信息非常有限。
2.4 政府部门对失地农民的就业指导和培训缺乏针对性
政府在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上确实做了很多工作,但很多地方政府官员认为征地过程既然给了失地农民资金补偿,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就不是政府应履行的责任了。他们没有深刻认识到失地农民就业问题事关民生、事关社会稳定的严峻性和重要性,仅简单的看成是经济补偿问题。有些当地政府提供就业指导服务时,仅仅当作是完成任务,纯粹留存于形式。在落实对失地农民的指导和培训工作时没有结合实际情况,没有根据当地农民的素质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得就业指导缺乏实际意义,收效甚微。
2.5 劳动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政府并没有针对失地农民这一特殊人群制定相关的就业政策和具体措施,现行的就业服务体系也没有把失地农民纳入其中。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不仅是失地农民自己的问题,单纯依靠市场力量是解决不了的。失地农民在年龄、知识结构、劳动技能等方面都处于明显劣势,就业困难重重,但政府却没有为其制定相关的就业政策,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机制。历年来,国家一直强调扩大就业,其实主要是针对大量的城镇居民,失地农民并没有被纳入现行就业政策的框架范围之内。
3城镇化进程中促进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政府主导的城镇化使得农民失地又失业,在某种程度上说农民是被动的,失地农民为城镇化推进做出了贡献,国家征地补偿只是给予了部分的经济损失,却无法解决农民的长久生计和社会保障问题,作为政府,有责任、有义务通过制定政策措施,帮助这一弱势群体实现再就业。
3.1 完善征地补偿机制
在加快城镇化进程时,要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完善征地补偿机制。在设置征地补偿标准时要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土地区位、年均产值等因素,让失地农民分享因城镇化及经济发展带来的土地增值。此外,还应对因土地征收造成土地权利人失业及其他损失进行补偿,这主要包括失业救济、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政府要建立失地农民就业保障金,专门用于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就业培训、补助失地农民就业经费开支等。
3.2 加大支持,鼓励失地农民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失地农民自主创业,资金问题是关键。拿到手的征地补偿款往往并不能完全满足创业的需要,政府及时出台支持性的金融、信贷、税收等方面的政策对于解决失地农业资金紧缺问题很有必要。政府可以通过为失地农民提供信用担保,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失地农业创业信贷资金的投放额度,降低准入门槛,扩大对失地农民贷款覆盖面。资金问题的解决将会大大激发失地农民投身个体经营、自主创业的热情,如在家门口开饭店、旅馆、便利店等,这不仅能解决失地农民个人的就业问题还可能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3.3 强化对失地农民的就业技能培训
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必须适应新环境,转变思想,积极参加政府的就业培训,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增强竞争力,尽快适应新的职业。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的关键还是要加强培训,提高失地农民的整体素质。就业培训首先要打破失地农民封闭保守的小农意识,开拓农民眼界,通过交流会、文化宣传等帮助农地农民建立与时俱进的新职业理念。技能培训要坚持“面向市场、因人而宜”的方针,培训要突出实用性,在实际操作中要加强政府、职业学校、失地农民、用人单位的互动,加强对市场所需技能的培训。
3.4 建立和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失地农民社会资源匮乏,在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中机会难寻,搭建就业信息服务平台,为失地农民及时收集、发布用工单位信息,建立连接失地农民和用工单位间的沟通桥梁,对提高失地农民就业率是非常必要的。扩大城镇就业服务体系的覆盖范围,政府组织要提高服务意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平台,为信息获取渠道少的失地农民提供免费的失业登记、择业指导、就业咨询等服务,实现就业信息共享,帮助其了解市场需求,早日实现再就业。
参考文献:
[1] 王蕾. 甘肃城镇化水平测度及战略选择[D]. 兰州:兰州大学,2010.
[2] 郭昆,石修俊.失地农民工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J].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7):69-70.
[3] 严燕飞,付继元.影响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因素及对策[J].烟台教育学院学报,2005(2):49-55.
[4] 刘声.2020 年失地农民数量将超过1亿[N].中国青年报,2009-03-13.
[5] 张新文,陈会方.论社会排斥视野里的失地农民转型[J].科技广场,2007(8):54-57.
[6] 杜曦.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困境与出路[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2-36.
泉州成为台湾水产品进口第一通道
泉州口岸正成为台湾农产品、食品“登陆”的主通道。据泉州检验检疫局统计,2014年泉州口岸以对台小额贸易方式进口台湾农产品食品共计4.68万t、货值3829.41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58.56%、124.25%,创历史新高,且进口量仅次于厦门居大陆各口岸第二位。其中,进口台湾水产品3.53万t、货值2650.90万美元,分别增长242.72%、207.64%,进口量居大陆各口岸首位。
据悉,目前泉州口岸每周有近15航次船舶实现对台小额贸易常态化经营,泉州当地拥有对台小额贸易资质的经营企业也已达9家,进口的台湾午仔鱼、冻鱿鱼、冻秋刀鱼等水产品,均已成为大陆市场的抢手货。
[摘自:福建农业信息网.(2015-02-03). http://www.fjagri.gov.cn/html/mthz/mtdt/2015/02/03/140290.html.]
Problems of Land-lost Farmers’ Employment in Urbanization
XIE Sai-ling
(CollegeofEconomics,FujianNormalUniversity,Fuzhou,Fujian, 350108,China)
Abstract: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agricultural land and farmland have been used as construction land constantly and the number of land-lost farmers increases. Consequently, it is a significant issue deserved people’s attention for the solution to the land-lost farmers’ employment issues, the social stabili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ituation and the main restraining factors of the land-lost farmers’ employment in urbaniza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s by combining the social reality.
Key words:urbanization; land-lost farmers; employment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37-5617(2015)01-0055-04
中图分类号:F323.6
doi:10.16006/j.cnki.twnt.2015.01.012
作者简介:谢赛玲(1988-),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业经济. E-mail:sailingxie@126.com
收稿日期:201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