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2015-02-12张岩鸿
张岩鸿
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张岩鸿
“十三五”时期是关系我国未来发展走势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适时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提出并阐述的五大发展理念蕴蓄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经济发展方式将展开由市场前端思维向末端思维的巨大变迁;公众生活重心将掀开由低层次物质追求向高层次精神修炼的伟大变革;政府职能将实现由越位缺位错位向本位的实质回归。
变革;重要战略机遇期;基础作用;决定性作用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全会强调,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指出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全党同志要充分认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作为理论工作者,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内容,分析《建议》确定的发展理念、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的现实必要性、紧迫性及其蕴涵的实质要义,从而助力于其未来能够在我国各个地区、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得到贯彻落实,不仅意义重大,而且是作为理论工作者当仁不让的使命。
一、“十三五”时期是关系我国未来发展走势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巨变。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以意识形态斗争为纲到致力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由全能管制型政府到迈向有限服务型政府,从资金、技术、管理、人才、市场无一不缺到如今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主要对外投资大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7800百美元左右,成绩卓著,举世瞩目。
但瞩目成绩的背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日益突出,且到了仅凭技术性或策略性调整已无法完全奏效,甚至难以继续维持的地步。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品服务质量低档、生态人文环境恶化、民生民本领域市场化过度、垄断利益制度性扭曲等问题不仅大大降低了广大人民的生活品质、压缩了实体经济的生存空间、削弱了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更带来了收入分配两极分化、公众社会责任感和安全感丧失、社会和谐稳定局面受冲击、党和政府公信力下降等社会隐患。如果党和政府能够下决心果敢地抓住这一虽然面临诸多严峻挑战但依然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不仅能够确保我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更能够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统观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公报》、《建议》及其《〈建议〉说明》,我们可以发现:《建议》确实在以思想性的理念凝聚各方力量,以战略性的设计统揽全局和长远,以前瞻性的部署培育未来增长点,以指导性的政策建议号召带领广大人民和各级政府投入这场艰巨而伟大的改革浪潮之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表面看不新不奇,逐句细品,却是“于无声处听惊雷”,一场巨大的变革已蕴蓄其中。
二、“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意味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将展开由市场前端思维向末端思维的巨大变迁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号角一直响彻中华大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举措也是后浪推前浪,延绵不绝,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投资、出口与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各自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过度关注投资与出口的拉动作用,有意或无意地弱化、抑制甚至消解消费的拉动作用,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典型特点、固化模式。每当经济不景气或遭遇危机时,各级政府已习惯于通过加大投资或扶持扩大出口来希图走出困境或危机。
然而,时代、世界已然不同。整个社会的物质丰裕程度、科技进步程度、文化价值观念、全球联系频度等都远非昔日可同日而语。投资于缺乏科技含量的简单要素扩张,带来的只能是产能过剩、商品堆积、资源消耗,致使企业为生存进入竞相压价的恶性循环状态而举步维艰;出口低附加值或低创意含量的低端商品,由于国际低端市场竞争的加剧及国际经济不景气的频密,带给我们的除了国家付出的巨额出口退税补贴、资源廉价流失、环境污染破坏外,还有的就是整个国民经济运行的不稳定及高风险。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也需要发展。当低科技含量的投资与低端层次的出口无力支撑中国未来的发展时,发挥消费的拉动作用就是主要出路。正如《建议》所明确提出,要“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着力扩大居民消费,引导消费朝着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而做到这点,本质上意味着政府指导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思维方式必须实现根本性的转变,即从市场前端思维转向末端思维,一切围绕“消费者”倒推投资方向、重点、规模及质量。事实上,《建议》围绕实现“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做了大量部署,虽然它们散布于五大理念的各个部分,却是形散神不散,主旨的统领性异常突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有利于扩大消费者规模;“持续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有利于扩大消费者消费能力;“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消除消费者后顾之忧;“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有利于拓展消费者的收入渠道;“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尤其是“开展贫困家庭子女、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农民工、失业人员和转岗职工、退役军人免费接受职业培训行动”有利于增强弱势群体的就业能力从而提升其收入能力;“开展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行动”、“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加快建设制造强国”等有利于提升最终消费品的质量及竞争力;绿色发展、创新驱动等有利于为最终消费品的高生态及科技含量提供保证;“扩大和引导文化消费”有利于调整消费结构的物质精神比重,逐步使低碳环保的较高层级精神消费成为主流、主体,从而纠正目前泛滥流行的物质主义倾向。
三、“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意味我国公众生活重心将掀开由低层次物质追求向高层次精神修炼的伟大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大幅度提升,但人们的忧心焦虑却并未因此而成为过去。一些政府官员为了政绩、地方或部门利益、甚至个人利益而出台或实施了不少有违国家、民族、党组织与社会公众利益的政策举措,不公平、不正义导致民怨民愤;一些企业为了获取超额利润、维持生存或击败竞争对手等而采取拉拢腐蚀、霸道横行、制假售假、虚假宣传、设陷挖坑、超标甚至违法违规添加、偷排乱放等行为,权益无保证导致公众消费意愿不断下降,开始采取少消费或不消费、自我供给或转购境外国外商品策略;医院大药方、高收费、过度检查等逐利行为,学校拼升学、偏知识、重成绩等偏离行为,媒体争眼球、比新奇、纯写实等流俗做法,将整个社会的国民素质和文明程度提升置于放任放纵的失范境地。
《建议》关注到这一现象的危害、危急及其危险,明确提出未来“十三五”期间,要“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要“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汇聚力量”,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诚信建设,增强国家意识、法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倡导科学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注重通过法律和政策向社会传导正确价值取向”。而这意味着,只追求经济增长,只着眼经济利益,只看重物质硬件,只关心一己、一地或小团体私利的更多强调“物质主义”或“生物意义”生存的“一手硬、一手软”时代就要终结。由计划经济时代否定人们的正常物质欲求、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初期鼓励“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到“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以来,过度强调“经济增长第一”、“物质至上”的非理性宣扬与政策导向,今天,党和政府、企业和广大人民终于意识到“单手硬”所取得的成就不可持续,其恶果人人难逃。要解决这些问题,短期性的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固然能够起一定的阻止恶化甚至改善作用,但若想从根本上扭转局面,提升全体国民的整体素质才是百年大计。
《建议》明确将“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作为“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并部署了治本之策,即国民要从小抓起、表率要从各级政府做起、影响要从宣传领域干起。比如“深化教育改革,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任务贯彻到国民教育全过程”意味着教育领域尤其中小学教育应据此深刻反思调整现有的教育理念、教育重点和教育方法等;“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城乡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等意味着国民整体享受的教育年限将延长、农村教育质量将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方向,从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增强政府职责”及“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和“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健全社会舆情引导机制,传播正能量”可以让人们期待一个有价值追求和精神品位的宣传阵线新面貌逐渐成为主流、占据主体。
总之,如果所有公众、政府、媒体、企业等能万众一心,以共同体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来做好本职工作,那么,我国社会公众的生活模式将开启一场由低层次物质追求向高层次灵魂精进的伟大变革。
四、“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意味政府职能将实现由越位缺位错位向本位的实质回归
自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到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20多年的时间,我国各领域的市场化改革一直轰轰烈烈,几尽全面铺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配之以分税制框架安排的财税激励、GDP为核心的政绩考核驱动、不尽合理的央地事权财权划分及其刚性要求,再加之党的十六大所确定的政府职能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表述及其排序,使得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改革导向在现实运行中逐渐走形变样、异化扭曲。各级政府林林总总的越位缺位错位现象盘根错节、纵横纷繁,主要表现在:资本偏向造就劳动者权利的削弱及等级分化;政府主导造就市场权利的扭曲及异化;城市倾斜造就农村农民农业的边缘及弱势;经济导向造就公众社会权利的减弱乃至丧失。
继党的十八大重申党的十七届二中全会所确立的“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新政府职能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突破性地提出了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即“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指出政府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同时明确了央地政府的职能界分: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宏观调控,地方政府主要承担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环境保护职能。但各级政府到底该如何履行职责以正确处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及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关系,以及地方政府在履行“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环境保护”职责时应借助什么方法、达至什么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并未具体详述。
《建议》与《决定》改革思想一脉相承,改革取向一以贯之,散布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五大理念中的某些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使公众看到了各级政府由越位缺位错位向本位的实质回归不是口号、宣传,而是将来可以体验到的实惠、利益,更使各级地方政府知晓了自身应在何处用力、用多少力。比如“减少政府对价格形成的干预,全面放开竞争性领域商品和服务价格,放开电力、石油、天然气、交通运输、电信等领域竞争性环节价格”,“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化解产能过剩,加大政策引导力度,完善企业退出机制”等意味着政府越位干预市场机制运行及市场主体经营的各类行为基本已走到了尽头;“推进产权保护法治化,依法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权益”,“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创新有偿使用、预算管理、投融资机制,培育和发展交易市场”,“积极培育公开透明、健康发展的资本市场”,“推进汇率和利率市场化”,“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等意味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过程中关于完善市场制度、构筑市场机制、建设市场要素平台、培养完整意义上的市场主体等政府缺位弊端有望得以实质性改观;“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坚持公益属性,破除逐利机制”,“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等意味着基础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险等一度曾被不同程度作为普通商品推向市场的这些基本公共物品终将拨乱反正恢复其本真面目复归政府职责。
总之,《建议》强调“坚持深化改革”的核心依旧是“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而这显然是一场从行政性市场经济到真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变革。如果全党同志和全国各族人民充分认识了这场变革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将《建议》中部署的各项任务圆满顺利落到实处,我国政府职能就将实现由越位缺位错位向本位的真正实质回归。若真能如此,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才会形成,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动力才可能实现由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到转向创新驱动的智能飞跃。
责任编辑:李 彦
F123.3
A
1673-5706(2015)06-0055-03
2015-11-29
张岩鸿,深圳市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