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新发展的本质及意义
2015-02-12许先春
许先春
论创新发展的本质及意义
许先春
创新发展,表面上看是强调创新的重要性,从本质上看是发展动力的根本性转换。在传统要素驱动弱化、后发优势逐渐缩小的形势下,我国发展到了依靠创新驱动的阶段。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迫切要求将经济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切换到创新驱动上来。创新发展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对科技功能的新概括新定位,蕴含着对有限与无限、质变与量变的新思考新理解,从多方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理论、发展观、唯物辩证法,拓展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资源的认识。
创新发展;科技创新;创新驱动;发展动力;初始质变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创新发展理念位列五大发展理念之首。这一发展理念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形成的?其本质和意义是什么?本文试图对此作些简要分析。
一、创新发展理念的本质是发展动力的转换
发展动力不同,发展基点、发展方式就不同。创新发展,从表面上看是强调创新的重要性,从本质上看是发展动力的根本性转换。
(一)创新驱动是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创新发展理念是在科学把握我国发展战略机遇期内涵深刻变化的基础上提出的。国际金融危机后,党中央做出了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的判断。在“三期叠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战略判断。所谓新常态,最主要的表征就是速度变化、方式转变、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四态”。具体说就是,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1]在新常态的“四态”中,动力转换最为关键,决定着速度变化、方式转变、结构优化的进程和质量。不转换发展动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难以为继,就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陷入被动局面。新常态是我国经济进入更高层次发展阶段后才出现的状态,给我国经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指出:“老路走不通,新路在哪里?就在科技创新上,就在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规模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发展为主的转变上。”[2]他强调,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3]
创新发展理念是对世界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认为,经济发展具有阶段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驱动经济增长的力量是不一样的。国家竞争优势的发展可分为四个阶段,即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和财富驱动阶段。当今世界,典型的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都是依靠创新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依靠创新保持长期的经济增长。进入21世纪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主要发达国家纷纷调整科技部署,把科技创新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以创新为利器推动经济长期持续增长。
创新发展理念是在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世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立足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而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坚持创新发展,是对发展动力的根本性转换。这才是创新发展理念的底蕴和实质所在。
(二)实现发展动力转换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为什么要实现发展动力转换呢?一言以蔽之,就是传统要素驱动弱化,后发优势缩小,我国发展已经到了依靠创新驱动的阶段。
首先,从传统要素驱动方面看。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靠资源投入和廉价劳动力,走的是依靠劳动力、土地、能源资源等传统要素投入和发挥比较优势的路径。现在,支撑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劳动力、土地、能源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依靠传统生产要素驱动经济发展的动力逐步减弱。表现之一就是,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人口红利消失,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价廉的比较优势不复存在。“而世界上其他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利用相对更低的生产要素成本优势,加快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对我国低成本优势形成替代效应。”[4]发达国家纷纷采取再工业化战略,我国传统的低成本、低价格竞争优势逐渐削弱。表现之二就是,从总量上讲我国资源丰富,但在人均上我国重要能源资源的拥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环境承载力已经接近或达到上限,能源资源约束日益趋紧。这些情况表明,依靠传统生产要素高强度、大规模投入支撑经济发展的老路子已经难以为继。在传统要素弱化和比较优势丧失的情况下,必须转变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实现发展动力的根本性转换。
其次,从后发优势方面看。所谓后发优势,是指后发展国家在借鉴发达国家现代化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各自不同的条件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追赶式发展甚至后来居上。主要表现是:后发展国家可以通过学习、引进、消化、吸收,在短时期内掌握先进国家经过长时期探索而获得的知识和技术;可以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减少不必要的代价,少走弯路,在较短时间内走完发达国家在几百年间走过的历史行程。我国作为发展中大国,过去几十年中比较好地利用了后发优势,创造了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但是,发展到今天,后发优势的利用空间逐步缩小,在有的领域已经丧失。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在技术引进上。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只能走“引进——消化吸收——模仿创新”的技术路线。这种跟踪模仿式的创新属于低层次创新,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外方手里。由于当时我国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还不够发达、科技水平不高,能模仿出来就是进步,低层次创新可以支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发展到今天,靠低层次创新已经无法带动和支撑经济的高速发展。随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引进先进技术的难度、成本也在加大。创新不足、原始性创新不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瓶颈。另外,我国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紧要关头。在这个紧要关头,再靠发挥后发优势已经无能为力。从国际经验看,一些国家之所以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资源和引进技术过于依赖,经济发展长期建立在低水平规模扩张上,以自主创新为主的内生动力不强。而那些成功迈过“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了现代化的国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经验:紧紧依靠科技创新打造竞争的新优势。在我国后发优势逐渐缩小的情况下,能否成功走出传统的跟踪模仿低层次创新模式,能否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是看能否实现发展动力的根本性转换。
那么,什么是新的发展驱动力呢?这就是创新。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迫切要求将经济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切换到创新驱动上来。坚持创新发展,就是在传统要素驱动力不断减弱、后发优势逐渐缩小的情况下,果断实现发展动力的根本性转换,将发展动力由传统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最终目的是改变过多依靠传统要素投入的发展模式,加快形成新的内生发展动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发展。所以说,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学解答了我国在传统要素驱动力不断减弱、后发优势逐渐缩小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发展的难题。
(三)对创新发展理念的辩证理解
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绝不是对传统要素驱动的全盘否定和抛弃。必须认识到,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这就使得传统发展动力虽然减弱,但在一定时期和发展阶段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依托力量。欲速则不达。由于以全面创新为主要内涵的创新驱动发展模式在现有条件下无法完全、彻底形成,这一客观实际决定了我们在提出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的同时,还要挖掘传统发展动力的潜力。也就是说,要将科技创新这一新要素渗透、耦合到传统发展动力中,通过科技创新来改造传统发展动力,激发和催生传统要素驱动的新能量。正因如此,十八届五中全会在提出创新发展理念时,并不将其绝对化,而是极为审慎、很有分寸地表述为“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这里的“更多”,笔者认为是十分恰当地、辩证地处理了传统要素和创新要素的关系。既没有将当下发展阶段的传统要素驱动一笔抹杀、全盘否定,同时又表明创新的分量和地位在提高、提升。“更多”,并不是说目前条件下已经能够做到百分之百依靠创新驱动,而是说要着力加大、强化创新驱动的比重。这是立足我国基本国情而做出的实事求是的科学判断,即不超越发展阶段,又不脱离实际。“在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式中,土地、资本等传统要素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创新上升到了第一位。”[5]可见,提出创新驱动,并无全然否定传统要素驱动之意。这是我们要十分注意的。创新驱动,形象地说,就是从跟跑、并跑变为领先和领跑,打造自己的先发优势。
二、创新发展理念的理论意义
创新发展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对科技功能的新概括新定位,蕴含着对有限与无限、质变与量变的新思考新理解,从多方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技理论、发展观、唯物辩证法,拓展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资源的认识。
(一)马克思主义科技理论的深化:由“第一生产力”到“第一动力”
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历来把科学技术活动看成是人类伟大的实践活动之一,看成是社会进步的动力。马克思把科学看成是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力量,明确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6],“劳动生产率是随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7]邓小平总结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新变化,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8]的论断。世纪之交,江泽民深刻把握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的趋势,提出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9]的论断。新世纪新阶段,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正在酝酿突破的态势,习近平在2015年两会期间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明确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10]这一论述抓住了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特征,揭示了创新对当代生产力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位的变革、推动和引领作用,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科技理论。这一论述,在生产力大系统中抓住了科学技术这个关键性因素,又在科学技术大系统中抓住了创新这个决定性因素,并且将创新上升到“第一动力”的高度,凸显了创新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科技功能的新概括:由推动到驱动、由支撑到引领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都是把科学技术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量来看待的,反复强调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推动和支撑,是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主要体现。进入新世纪以来,新科技革命呈现出科技创新出现群体性突破、新的技术群和新的产业群蓬勃发展等全新的特点。尤其是科技创新的速度和频率不断加快,科技竞争的焦点不断前移,原始性创新、关键技术创新的作用日益突出。有鉴于此,《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提出并阐述了新世纪我国科技发展的“十六字”指导方针: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引领未来,就是着眼长远,超前部署前沿技术和基础研究,创造新的市场需求,培育新兴产业,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把科学技术作为引领未来发展的主导力量来看待,表明党对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认识有了新飞跃。在当今时代,科学技术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支撑力量,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引领力量。由推动到驱动,由支撑到引领,表明我们党对科学技术社会功能的定位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驱动和推动都表明了科技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作用,但驱动包含了推动的内涵和要求,同时又更加突出“驱”。引领和支撑都是科技动力作用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表现,引领以支撑为基础,同时又更加突出“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发展理念,就是“驱”和“引”这两种功能相结合而形成的新理念。科技的驱动、引领作用,是通过科技创新这个环节来实现的。没有创新,科学技术的驱动和引领作用则无法实现。科技创新影响、塑造、决定和改变着经济社会发展的未来。
(三)唯物辩证法的新解答:有限与无限
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面临着资源有限性和需求无限性之间的矛盾。早在20世纪70年代,罗马俱乐部就提出了“增长的极限”问题,指出地球是有限的,空间是有限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掠夺与浪费使经济增长临近自然生态极限,人类社会发展将会在资源消耗殆尽时停滞。由此引发了西方社会长达十余年的乐观主义与悲观主义、有限与无限的大争论。这场争论的实质是如何处理资源有限性与需求无限性的矛盾。直到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可持续发展理论之后,这场争论才告一段落。但是,随着世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球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大,单纯地依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已经满足不了发达国家尤其是新兴工业体发展的迫切需要。如何突破有限与无限的矛盾并实现新形势下的统一?创新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在传统的发展方式下,土地、水、矿产等资源能源以及资本、管理等要素对经济社会发展起主导作用,决定着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而创新驱动的基本特征是,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位要素。人类可以通过科技创新,不断开发新的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人类创新的潜力是无限的,这种创造性的潜力可以突破资源的限制,开辟新的发展空间。通过创新不断挖掘人类的创造潜能进而创造现实的生产力,弥补资源有限和传统要素驱动不足的缺失。创新成为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资源、生态环境、自然灾害、人口健康等全球性问题的重要途径。创新发展理念提出了解决资源有限性和需求无限性矛盾的一种方式。
(四)理解质变与量变的新视角:初始质变
质量互变是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之一。过去,我们一般认为,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引起新的量变。而现在,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越来越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周期越来越短。这一方面显示出,传统的量变过程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越来越短,质变可能在量变还没有达到临界状态前就会酝酿甚至内生。另一方面,有些科学发明、科技创新,一开始就是革命性的,是对传统的重大颠覆和变革,质变和量变可能是相互内嵌、叠加演变甚至是同时发生的。而且,突变、骤变、爆发式飞跃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当今世界的许多科技创新成果,一开始、一诞生就显出了质变的特征,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比如,“移大山”(移动互联网、大数据、3D打印)、“智云雾”(智慧城市、云计算、物联网)给人们的思维、生产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众筹、P2P网贷等互联网金融颠覆了传统的金融模式,O2O、第三方支付改变了传统的购物与支付模式,Facebook、微信改变了人类的交往方式。一个创意就能改变整个世界,一个头脑风暴就掀起一场产业飓风,一个新点子就可能秒杀一个传统行业。新的创意、头脑风暴、新点子蕴含了与过去全然不同的思路、方法,它一经提出、一经形成,就已经具备了深度改变世界的强大力量。所以,可将其称为“初始质变”。创新之所以值得重视,之所以成为第一动力,就在于具备了初始质变的特征。这一初始性的质变在随后的创业历程中不断扩张产能,开始新的量变,又为新的、大规模的质变开辟了前景。创新的初始质变特征,为我们辩证地、具体而微观地理解质量互变规律提供了新的视角。
需要说明的,初始质变并不是对量变的否定。因为当一个创意、头脑风暴、新点子在形成之前,必然有一个量的先行积累过程。科技创新成果一般都是经历多次“试错”和实验探索之后才得以成功的。
(五)发展资源的新拓展:从“三大资源”到“四大资源”
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最重要的物质资源是材料、能源。随着新科技革命的发展,信息技术突飞猛进,一马当先,一跃而成为带头的先导技术,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资源越来越重要。这样,信息与材料、能源并称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类智慧和能力的发展越来越决定着对材料、能源、信息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各国纷纷把科技创新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加以优先部署,力图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创新已经成为资源,并且是战略资源,其战略意义愈益凸显。创新是综合国力较量的新赛场,谁主导创新,谁就能赢得新一轮的发展优势。我们党把创新发展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正是高度重视创新资源的表现。这就大大拓展了传统的“三大资源”观的内涵,形成了材料、能源、信息、创新的“四大资源”观。这就启示我们:要把创新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要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使创新成为全社会的一种价值追求、生活方式、时代潮流。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坚持创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和具体体现。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刻不容缓。必须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驱动引领作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绝的新动力。
[1]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5-11-4.
[2]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6-10.
[3][10]习近平在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 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 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探索新路[N].人民日报,2015-3-6.
[4]王一鸣.使创新成为发展驱动力[N].人民日报,2015-4-13.
[5]刘延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N].人民日报,2015-11-1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211.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664.
[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74.
[9]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75.
责任编辑:钟晓媚
F061.3
A
1673-5706(2015)06-0030-05
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提高党的科技治理能力研究”(15ADJ006)阶段性成果。
2015-11-26
许先春,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第四编研部副主任、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