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治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助推器

2015-02-12熊哲文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5年6期
关键词:经济社会小康社会依法治国

熊哲文

法治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助推器

熊哲文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建议》把坚持依法治国作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的六条原则之一,强调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五大发展理念。“十三五”期间,要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更多地从法治的视角来审视发展问题、运用法治思维来理清发展思路、运用法治的方式来破解发展难题。作为经济特区,深圳应以“四个全面”统领各项工作,在法治深圳建设中继续加大力度,将深圳打造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法治排头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法治;五大发展理念;排头兵

长期以来,我们党对法治理念和功能的认识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深化。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深刻教训,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积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的热度持续高涨,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自此,“依法治国”正式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十六大、十七大报告分别提出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把深入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列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使依法治国的基本理论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更是将对法治重要性的认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从党的十八大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再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六项重大任务,这些重要表述进一步表明法治已不仅仅是治国理政的一种新的方式,更体现了国家对公权力的规制和对私权利的尊重和保护。

一、《建议》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这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1]《建议》又明确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具体要求,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2]这说明,虽然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基本建立,但这个体系还不够成熟、还没有定型,需要根据不同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需求进行不断完善,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议》指出,要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3]这是我们党针对当前发展阶段提出的科学理念,集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基本遵循。

十八届五中全会虽然是中央着眼于“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总体部署,但《建议》全文通篇包含着法治的理念和法治的精神,其中关于法治对实现“十三五”规划重大意义的论述,与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关于坚持依法治国总目标的表述是一脉相承的。全会强调:“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4]具体而言,要做到两个坚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与此同时,《建议》还科学地回答了法治与五大发展理念之间的重要关系,那就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五大发展理念。

二、法治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助推器

《建议》提出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作为“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的基本理念,把坚持依法治国作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的六条原则之一,特别强调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我们要充分认识法治对实现五大发展理念的重要推动作用,牢牢把握全面推进法治建设的正确方向,确保五大发展理念得到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第一,五大发展理念中,创新居于首位,这足以说明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就是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对此,《建议》也明确提出,一定要把发展的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5]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特别是通过推动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大批创新企业、创新成果脱颖而出,核电、高铁、生物医药、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对于深圳而言,创新就是深圳发展的魂,深圳35年来的建设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不断破旧立新、不断创新发展的过程,而这背后的重要推手就是法治。以科技创新为例,进入21世纪以来,深圳先后颁布了70余项促进科技创新的法规、规章、政策,推动深圳从“科技荒漠”一跃成为生机勃勃的“创新绿洲”。[6]特别是2010年以来,深圳全面落实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成功获批成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当前,创新驱动发展已上升为深圳城市发展的核心战略,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已成为拉动深圳经济增长的主动力,法治的规范引领作用也必将为这一战略的实施提供动力源泉。

第二,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从2010年起,我国GDP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但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仍十分突出。如何在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同时,推动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考验和重大课题。即使是经济发达的深圳,在十年前由于经济特区“内外有别”的政策而出现发展严重失调的问题,甚至还常因为特区内外市容环境差距巨大而被调侃“关内像欧洲,关外像非洲”。从2010年起,随着国务院批复同意将特区范围扩大到深圳全市以及市委市政府陆续出台的特区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和计划,使原特区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三,为实现共享发展理念,《建议》提出了一系列惠及全体人民的重大举措:增加公共服务供给;推进扶贫攻坚、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加强对灵活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支持;实现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7]“十三五”期间,这些政策将以实实在在的法律制度的形式落地生根,影响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从而让老百姓能享有更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收入和更实惠的医疗服务。

第四,绿色发展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坚持绿色发展,最重要的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为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我们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这其中,环保法律体系不健全和执法司法不严格是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实现绿色发展关键就是要充分利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2015年1月,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境保护法》正式开始实施。新《环境保护法》在公共预警机制、扩大公益诉讼主体、加强政府监管、加大环境违法成本等方面都作了严格的规定。新《环境保护法》将会为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法治保障。此外,按照《建议》对于“绿色发展”提出的要求,无论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还是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无论是推动低碳循环发展,还是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8]都需要通过完善的法律体系构筑起一道道制度屏障,确保环境不受到破坏,为建设美丽中国保驾护航。

第五,开放发展是当前我国坚持改革开放、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基本要求。开放发展理念是我们党在汲取了中外历史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基础上提出的,也是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全社会凝聚的基本共识。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和试验田。从1980《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草案)》宣告深圳经济特区的诞生开始,深圳就率先打开国门,以开放促改革,充分利用特区立法权构筑起完善的法治体系,积极引导企业“引进来”和“走出去”。现在,深圳正借助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进一步扩大开放,以国际化、高水平的开放倒逼体制改革深化,以制度规则的变革来推动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枢纽城市。目前,深圳吸引了近200家世界500强企业前来投资,外贸出口连续22年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集装箱吞吐量居全球第三,4家深圳企业进入世界500强阵列,逾2000家深圳企业在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金额累计数百亿美元,可以说,制度保障下的深圳已再次引领全国城市对外开放合作的新路。[9]

最后,共享发展是“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生动体现。共享发展就是为了人民能够充分享有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带来的各项红利,但是,贫富差距的扩大、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比重较大,直接影响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当前,我们已经在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领域开展立法改革试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仍需进一步加大在教育、医疗、就业、人口等领域的法治改革力度。

总之,“十三五”期间,要始终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根据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地区差异性和特点,综合考虑经济增长速度、科技创新、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等各项指标,防止和纠正单纯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的偏向。而法治不仅是我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也是保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要更多地从法治的视角来审视发展问题、运用法治思维来理清发展思路、运用法治方式来破解发展难题,切实发挥好法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深圳应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法治排头兵

五大发展理念的实现与法治建设密不可分,从深圳的发展实践来看,无论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还是共享发展,都离不开法治力量的推动。可以说,深圳经济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的建设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法治必将成为深圳率先实现五大发展理念重要的助推器。深圳应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的要求,以“四个全面”统领各项工作,在法治深圳建设中继续加大力度,将深圳打造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的法治排头兵。当前,应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第一,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建立健全保障五大发展理念的法规规章体系。深圳的特区法规规章体系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五大发展理念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要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要求,通过健全和完善立法,保证立法的质量和科学性,加大关系民生立法的内容,构建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法规规章体系,依法引领、规范、保障、推动经济社会建设向着实现“十三五”规划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顺利迈进。

第二,加强教育培训,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能力,形成有利于实现五大发展理念的政府服务体系。通过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推进简政放权,激发经济社会发展内生动力,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继续深化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行政体制。

第三,强化体制机制改革,破除制约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营造以法治保障发展、以发展推动法治的社会环境。

第四,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积极探索省级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垂直管理体制。通过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司法权力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机制。进一步推进法官、检察官职业化改革,完善司法运行机制,强化法官的独立审判权,提升司法公信力,建立起能有效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司法保障体系。

最后,以“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为依托,进一步建立健全涉外法规体系,创新司法制度,推动前海法院管理机制、审判机制和服务机制“三位一体”的改革,继续完善港籍调解员、港籍陪审员制运行机制。推进资本市场商事仲裁、商事调解、行业自律、行政监管“四位一体”解决纠纷的前海模式。为广东自贸区建设和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着力打造前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示范区。

[1][2][3][4][5][7][8]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C]//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6]马兴瑞.强化创新驱动力打造区域发展极[N].深圳特区报,2015-11-3(第一版).

[9]城市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开放型经济迈上新水平——深圳全面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N].深圳特区报,2015-12-2(第一版).

责任编辑:钟晓媚

公示

根据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第二批新闻采编人员申领新闻记者证的通知》和《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的要求,我社已对申领记者证人员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核,现将我单位拟领新闻记者证人员:钟晓媚、李彦、周华进行公示。公示期2015年12月15日——12月20日。

举报电话:0755-82768938

特区实践与理论杂志社

2015年12月8日

D61

A

1673-5706(2015)06-0048-03

2015-11-29

熊哲文,深圳市委党校科研处处长、研究员。

猜你喜欢

经济社会小康社会依法治国
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贵州省2017年经济社会发展图表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依法治国:人民幸福安康的保障
当前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数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新形势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