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与信息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境域和问题域
2015-02-12常晋芳
常晋芳
全球化与信息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境域和问题域
常晋芳
全球化与信息化是当代世界最重要的时代境遇和时代精神,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全球各国家、民族和每一个人,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面临的时代境遇。马克思主义哲学有责任也有能力反思和应对全球化与信息化所带来的深刻机遇与挑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球化和信息化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的当代境遇,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之一;二是全球化和信息化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问题域,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主题、概念、方法、思维方式、研究方式等方面的发展和创新。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全球化和信息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走向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关键之一。
全球化;信息化;马克思主义哲学
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和文明的活的灵魂,实践性和时代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与时俱进,关注时代命运,把握时代脉搏,展望未来前景。当代世界的时代精神是什么?笔者认为,全球化与信息化是当代世界最重要的时代潮流和时代精神,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全球各国家、民族和每个人,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面临的时代境遇。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有责任也有能力反思和应对全球化与信息化所带来的深刻机遇与挑战。这种反思和应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球化和信息化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的当代境遇,成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之一;二是全球化和信息化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问题域,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主题、概念、内容、方法、思维方式、研究方式等方面的发展和创新。
一、全球化与信息化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境遇
全球化理论在西方兴起于20世纪60、70年代,在中国则兴起于90年代。从历史上看,全球化进程开端于15世纪末的航海大发现及随后的资本主义全球扩张,但严格意义上的全球化开始于20世纪二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主要由于冷战的结束、国际互联网的全球普及、“全球性问题”(环境污染、生态危机、恐怖主义等)的突显,一个真正的全球化时代到来了。“全球化既是一种客观事实,也是一种发展趋势,无论承认与否,它都无情地影响着世界历史的进程,无疑也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1]
从词源学和语义学上看,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词根global,即全球的、全世界的。“全球的”(global)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在空间的位置的产物,是对生存的具体完整性和完善性的召唤,它不是把人类区分开来而是使人类抱成一团”。[2]“全球的”对应于“非全球的”,即被空间所割裂的存在:民族、国家、地区和个人。全球化的“化”(-ization)表示从非全球到全球的一种趋势和过程。可见,全球化首先是关于时间空间变化的概念,这种时间空间上的变化,体现在经济、政治、技术、文化等多方面。与全球化密切相关的概念是全球性。有学者认为:“我们目击的一切重大事件的共同特点是全球性,把我们目击的重大事件与过去的、有史以来的一切重大事件区别开来的也正是全球性。”[3]全球化实际上就是全球性变得越来越强的进程。
如果说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时空特征的话,信息化就是当今时代的内容特征。当代全球化已经超越了资本、商品和市场的全球扩张的阶段,进入了以信息化推动全球化的新阶段。所谓信息化,狭义是指信息技术和信息形态克服空间、时间等因素的障碍在全球范围内渗透、传播和应用的过程和趋势。广义是指,信息技术和信息形态的变革导致了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组织方式和思维方式等的全面变革。信息化是当代世界的显著特征之一,也是当代全球化进程的核心动力和内容。网络化是信息化的高级阶段。一般所称的网络是指全球性信息系统,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近年来兴起的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是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的新阶段。网络不仅是一个技术事实,而且具有越来越显著的社会文化意义。网络使人类交往活动有了质的提高,使全球化有了全新的平台。一种相对独立的全新社会形态——“网络社会”或“网络世界”正在形成。有学者称之为“第四世界”,是继波普尔所谓的“三个世界”,即物质世界、主观精神世界和客观知识世界之后,20世纪人类创造的一个新世界。[4]
二、全球化与信息化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问题域
由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其不仅仅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研究对象,而且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问题域。
第一,对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化思想做深入的梳理,并提出新的全球化概念。近年来,学界普遍认为,尽管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全球化概念,没有系统的全球化理论,但他的“世界历史”理论和共产主义思想可以看作是当代全球化理论的先驱,为我们研究当代全球化问题奠定了科学的原则和方法。其主要内容有:
全球化是生产力和普遍交往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一个客观历史过程,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成的过程;“它(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5]共产主义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最终结果。虽然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资本主义起了重要作用,但全球化的充分发展必将冲破资本主义制度的限制,把人类推向更高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用共产主义的全球化取代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6]全球化即共产主义的根本目的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每一个单独的个人的解放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各个个人的全面的依存关系、他们的这种自发形成的世界历史性的共同活动的形式,由于共产主义革命而转化为对那些异己力量的控制和自觉的驾驭。”[7]
运用马克思的全球化思想和基本原则方法,我们可以更全面深入地解读当代的全球化。从时间维度上看,全球化不是某种特定时期的固定状态,而是一种不断发展变化的进程。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全球化进程不断深化。“全球化运动的历史性变化和阶段性发展表明,全球化不是一幅静态的、现存的世界图景,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当代人类正在经历的自我否定、自我批判的历史运动。这就要求我们对全球化采取一种动态的研究方式。”[8]
从空间维度上看,尽管迄今为止,西方发达国家掌握了全球化的主导权,但全球化并没有一个全球统一的普遍模式和标准,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度、多形态的系统过程,这不仅指全球化在多领域、多层面上发生,而且还指全球化的主体是多元化的,全球化的模式也是多样化的。全球化是统一和多样并存互动的过程。从主体和目标上看,全球化并不只是资本、市场、金融、信息等的全球化,也不只是多元文化的全球对话和融合,全球化的主体始终是人及其实践活动,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以及人类社会的和谐进步才是全球化进程的最终目标。全球化进程是一个充满矛盾冲突的进程。主要体现为全球化与本土化、多元文明对话与国际霸权主义、民族国家与全球市场以及国内共同体,不同民族和种族间,不同文化或文明间,个人与共同体间、个人自由与国家安全、信息共享的自由与信息安全的冲突等。
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总结学者们的观点,笔者提出一个全球化的哲学定义:全球化就是一种过程和趋势。在生产力和普遍交往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人类实践活动不断地跨越时间、空间、国家、制度、文化的障碍,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人、物质、信息之间普遍联系、互相依赖,并针对全球性问题达成共识、共同行动,最终实现个体与全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其世界历史理论,笔者认为,全球化的最终目标与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人的异化的扬弃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同一个历史进程。
第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反思各种全球化理论。从对全球化的不同价值立场角度,全球化理论大体可分为四种: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全球化理论,如上述;二是西方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理论;三是新左派的全球化理论;四是反全球化浪潮。国内外学者为全球化的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片面性,特别是在西方学界占主流地位的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理论把全球化作为西方发达国家向全球扩张的工具,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偏见,他们只看到目前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占优势的现状,而没有看到(或刻意掩盖)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非但没有解决,反而越来越激化和复杂化,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就是典型的例子。而一些国内学者受西方主流思想影响,把全球化简单视为西方化甚至“美国化”,是导致中国应对全球化的两难困境——要么抗拒,要么顺从的根本原因。新左派全球化理论对现实的全球化进程中的负面效应做出有力的有价值的批判,但大多是批判有余,而建设不足,对于怎样解决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后果对策不足。反全球化浪潮的积极意义在于充分认识到全球化进程的矛盾和问题,但因此就对全球化全盘否定和拒斥,也是不可取的。
第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反思信息化。与全球化进程一样,信息化和网络化也是当今世界的客观发展趋势之一。如何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反思信息化实践和理论,这是一个新问题。信息网络化极大提升了人类的生产力,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给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组织方式、思维方式带来重大而深远的变革。但信息化给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带来了哪些重大变革?信息化如何影响国内和国际的阶级关系?信息社会是不是一种新的社会形态,它与马克思的五种社会形态和三种社会形态是什么关系?信息化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竞争共存的状况?信息化的未来与共产主义社会有什么关系?这些关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有待进一步认真思考和解决。
第四,全球化在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层面带来的一体化与本土化两种对立趋势的互动,经济全球化、社会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互动和关系,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的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两种制度之间既互相竞争,又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得到了许多好处,如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跨国公司的扩张、劳资矛盾的缓解、意识形态的渗透等。全球化与信息化对当代中国而言,既是重大的机遇,也是严峻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从历史进程看,先发与后发并存;从发展动力看,压力与动力并存;从内容因素看,可利用因素与不利影响并存;从全球文化发展看,冲突与交流双向互动;从未来前景看,和平发展与冲突危机并存。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确立我国面对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战略,积极应对、趋利避害、自立自强、自主创新、共同发展。
第五,全球化与信息化进程中,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境遇越来越复杂,特别是环境污染、生态危机、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危机、财富两极分化、恐怖主义、数字鸿沟、全球流行性疫病、信仰危机等问题——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矛盾日益严峻,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球性的视野和全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全面反思和探讨这些全球化与信息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方面大有用武之地。
三、全球化与信息化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和变革
全球化与信息化不仅带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问题域,即研究领域的扩展和更新,而且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题、内容、概念、方法、思维方式、研究方式等的创新和变革。
第一,概念范畴的创新。全球化与信息化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概念范畴体系。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信息、网络、公共性、全球治理、全球伦理、普适价值、虚拟存在、网络文化等新概念范畴引入马克思主义哲学,必将引发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个概念范畴体系的创新和变革。
第二,历史本体论的创新。关于历史的本体,或者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基础是什么?学界有许多争论,大概可归结为六种: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实践生成本体论、社会存在本体论、社会生产关系本体论、生存论本体论。[9]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体论上实现了从物质本体到实践本体的变革。在全球化与信息化时代,在传统的物质本体之外,又出现了虚拟本体(虚拟存在)。在物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种新的实践形式——虚拟实践。对于虚拟本体和虚拟实践的研究必将推进辩证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本体论的创新变革。
第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的创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理论之一。一般认为,传统社会的生产力公式是:
生产力=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
而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社会,生产力公式改写为:
生产力=[(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教育+信息+管理]×科技[10]
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生产方式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出现了一些重要趋势,如生产方式的人本化、劳动者的知识化、生产资料和产业结构的信息化、生产范围的全球化、生产竞争的合作化等,这些趋势有待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进一步分析和概括。
第四,社会形态理论和阶级理论的创新。历史唯物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主要是以生产关系的变革为标准而划分的。然而,由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知识、信息等因素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意义和作用越来越强,传统社会形态理论和阶级理论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
第五,价值观的创新。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哲学,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与科学精神的统一,体现了多元、开放、创新、共享、宽容、自由等现代价值。既极大促进了传统价值观的变革,也创造了崭新的价值观,尤为重要的是,信息网络为不同文化传统的价值观之间的平等对话和交流提供了一个全球化的无障碍平台,不同哲学和价值观可以也必须求同存异、和而不同,从而为建立一种真正的全球哲学、全球价值观提供了可能。用费孝通先生的话说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马克思主义哲学要想在日益多元化的时代得到坚持和发展,就应当尽可能地吸收当代思想文化和价值观的精华,在发展创新自身的同时,为人类文化的共同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六,思维方式和话语方式的创新。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哲学超越了传统哲学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试图确立一种彻底多元化的平等对话思维,不再是非此即彼、而是亦此亦彼,不再是二元对立,而是求同存异。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哲学的话语方式正在摆脱传统哲学的自我中心主义话语方式,以多元、共享、对话、共生共存为基本原则,努力达到人与人之间言说和思想的对话和共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方式应当在马克思所实现的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向基础上,实现从独断向对话的转向,即在与其他哲学思想和社会实践对话、交流、互动中不断发展创新。
第七,研究方式和方法的变革。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哲学的研究方式和方法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是哲学的来源增加了信息网络。信息网络以其内容的极大丰富、无边界无障碍、范围的全球化、形式的多样化、互动交流共享等特点,成为哲学思想的最大最新的思想库。当然,也带来信息爆炸、信息垃圾问题,考验着哲学家们选择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其次,哲学的研究方式和方法日益丰富多样,为哲学思想和方法的创新提供了新平台和新空间。哲学思想的载体不再限于纸质媒体,而有了电邮、论坛、网页、博客、微博、微信、网上图书馆等多种形式,极大地促进了哲学思想的学习、创造、传播和共享。第三,也是最重要的,打破了传统哲学的精英化倾向,开始真正走向大众化,哲学话语的霸权不复存在,从前“沉默的大多数”开始说话了,开始有思想了,并且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共享。如何充分利用好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手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走向时代化和大众化所面临的重要而且迫切的任务之一。
近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方式有“文本理论派”与“现实问题派”的分化。前者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家的文本和理论问题;后者主要从当代中国与世界面临的实践问题中提出重大理论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不同的研究方式,文本解读、理论探讨和现实问题研究都必不可少,但两派学者之间有两极分化、甚至互相否定的不良倾向。前者批评后者只说空话大话,缺乏文本和理论依据,没有“学术”;后者批判前者只懂理论教条,而缺乏当代视野和现实关怀,没有“思想”。两种倾向走向极端就是经院化、教条化和实用化、庸俗化。其实,这两派的分工固然必要,但对立却不可行,走极端更危险,两种研究方式完全可以分工协作,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
当今世界是大变革、大创新的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面临的新境遇、新问题、新挑战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不是太小而是太大,责任重大,前景广阔。能否正确认识和把握全球化和信息化,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走向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关键之一。只要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扎实的理论功底、宽广的当代视野、深入的现实批判、深厚的人文关怀,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定能够不断发展创新,为解决当代世界与中国面临的重大现实和理论问题做出更好更大的贡献。
[1]俞可平.全球化论丛Ⅰ,总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英]阿尔布劳.全球时代——超越现代性之外的国家和社会[M].高湘泽,冯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130.
[3][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M].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51.
[4]张之沧.第四世界[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2).
[5][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2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4;87.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42.
[8]俞可平,黄卫平.全球化的悖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16.
[9]旷三平主编.唯物史观前沿问题研究:现代哲学视域下的一种理论探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84~87.
[10]孙小礼,冯国瑞主编.信息科学技术与当代社会[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05.
责任编辑:周修琦
B27
A
1673-5706(2015)06-0035-05
2015-11-26
常晋芳,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