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强国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
2015-02-12黄发玉刘婉华
黄发玉 刘婉华
文化强国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使命
黄发玉刘婉华
建设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而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繁荣是文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一方面要复兴中华文化,重振学术自信心;另一方面要致力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本土建构争得世界话语权;同时,正确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特性,正确处理学术与经济效益、学术与政治权威的关系。这三个方面,是大力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推动文化强国建设的主要途径,也是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刻不容缓的历史责任。
文化强国;哲学社会科学;历史使命
恩格斯曾经说过:“一个民族要站在时代的顶峰,就一刻也离不开理论思维。”我国近代学者许守微也曾经说过:“国有学,则虽亡而复兴;国无学,则一亡而永亡。”无论是恩格斯所说的“理论思维”还是许守微所说的“学”,很大程度上都指向哲学社会科学。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民族兴盛和立于不败的法宝。而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重要工具的哲学社会科学,是对世界普遍问题和人类社会现象进行理论思维的结晶,是所有文化和学术的根基,从根本上决定或影响着其他文化的特质和表现形式,从根本上体现了一个民族追求真理、敢于创新的精神,它是一个民族智慧的尺度、成熟的标志,是文化殿堂中最可宝贵的财富。大力发展繁荣哲学社会科学,推动文化强国的建设,已经成为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刻不容缓的历史责任。
一、复兴中华文化,重振学术自信心
任何文化的发展都与其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尤其注重思想脉络的传承。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必须承继中华传统文化,方能彰显其生命力。
(一)坚持中华文化的主体性
从先秦诸子到汉唐气象再到宋明风韵……几千年文脉涵养出泱泱中华的大国气度,然而走入近代,中国的大门被西方的坚船利炮敲开,古老的中华帝国在西方列强的欺侮下几近沉沦。经济、政治和科学技术的落后最终归咎于文化,古老的中华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并一度被作为糟粕扫入故纸堆,而西方文化则作为先进文化的典范被全盘接收。在此基础上,近代中国在西方文化的语境中实现了教育、卫生、科技等领域的现代化转型。从自诩为天朝大国的固步自封到全盘西化的妄自菲薄,中华文化从一个极端滑入另一个极端,迷失了主体性。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实践中,形成了对世界、对社会的独特认识,这种认识通过我们民族的话语系统得到了表达,而且沉淀为我们民族的社会心理。这种系统表达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华文化或者说国学。中华文化(其核心部分是中华学术文化)有着特有的范式、逻辑和视角,它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不尽相同。我们不能用其他文化来解读中华文化,更不能因为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比如说西方文化的范式、逻辑和视角的不同而否认自身文化的合理性。文化具有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显示出文化的丰富性,它们从不同的方面反映了人类不同族类对世界的认识和感悟。没有一种世界通用的文化标准,因此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首先要为中华文化“正名”,回归中华文化自身的概念体系、思维方式和理论逻辑,坚持中华文化的主体性和独立性。
(二)提高中华文化的开放性
改良MRS培养基(1 L):葡萄糖20 g,酵母粉5 g,牛肉膏5 g,胰蛋白胨10 g,蛋白胨5 g,吐温80 1 g,柠檬酸三铵 2 g,磷酸二氢钾2 g,乙酸钠5 g,硫酸镁0.1 g,硫酸锰0.05 g;pH 6.0,121 ℃灭菌20 min。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这份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足以让我们引以为豪。现代新儒家大师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说:“历史上与中国文化若后若先之古代文化……唯中国能以其自创之文化永其独立之民族生命,至于今日岿然独存。”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和精神家园,承载着民族的生命力和凝聚力、认同感和归属感。然而,近代以来伴随着国运式微,中华文化经历了艰难的蜕变,受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中华传统文化被动地迎来全球化的挑战。五四以来,中国学术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不断地在“批判——重建——再批判——再重建”里兜圈子。不管是“中体西用”还是“西体中用”,总的来说对中华文化都是破多立少。被动应对异质文化挑战的结果使我们的文化自信心备受打击,受挫后的中国学人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面对强势的西方文化,中国学人表现出文化上的自卑心理、弱势心理和防御心理,中华文化特别是中华学术呈现出底气不足的态势。
长期以来我们在文化上的不自信,是因为我们曾经技不如人,因而怀疑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近几十年来,由于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的文化自信开始增强。这种自信不仅在于认识和肯定自己文化的合理性,而且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并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这是强国复兴之路。世界在变化,时代在发展,实践在推进,我们不应该把中华传统文化当成铁板一块,而应该坚持沿革与对话、坚守与汲取、传承与开放的统一。只有在传承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主动接触异质文化,主动参与文化交流,才能直指文化根底,通过了解异质文化的世界观、价值观来审视本民族自身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吸收异质文化的新鲜血液来达到本土文化“强身健体”的目的,同时也要让世界其他民族分享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三)增强中华文化的普及性
从学界而言,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因种种原因近百年间几度中断,到20世纪70年代,我们已经落后于邻国日本、韩国。改革开放以后,这种状况有所改观。然而,中华文化越来越引起学界的重视和关注的同时,似乎越来越背离普通大众。许多人特别是青年人不熟悉、不了解自己的文化,甚至排斥对自己的历史、文化的认知,而对西方文化顶礼膜拜。尽管近年来经过学者的推波助澜,“国学”在社会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热潮,但她仍未能深入民心,未能内化为民众的信念。
我们曾妄自菲薄,对传统文化弃之如敝屣,致使其中的许多精华不为国人尤其是青年人所知晓。因此要复兴中华文化,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在国民中普及传统文化教育,从最基础的典籍入手,把传统文化作为德育、智育的重要内容。优秀传统文化不是摆设,不是只供学者研究的故纸堆,而是养成民族灵魂的最好营养。[1]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绝不应该只是坐而论道,把中华传统文化变成“纯学术化”的研究对象,而是应该坐言起行,扎扎实实地推进文化建设,做些传统文化的普及、通俗化工作,使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真正融入国民的日常生活,成为国民自觉遵守的道德准则、行为规范,在社会日常生活中保持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记忆。
二、培育本土学术,争取世界话语权
中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大国,要走向“文化强国”,除了要盘活积存已久的文化资源,把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地转化为现实的文化软实力之外,还必须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争得世界话语权。
(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争取世界话语权的现实困难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争取世界话语权在现实中面临着诸多困难。一方面,近一百多年来西方文化主导着世界文化,处于强势地位,在世界文化领域形成一元独大的局面。中华文化则因国运衰微、积贫积弱而处于弱势地位,其价值并未引起世界的重视和关注。而且相对于西方文化而言,中华文化是异质文化,很容易被认为是“另类”而被拒绝。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国际地位也日益提高。与此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的相对实力却有所下降,近年来持续频发的金融危机使西方国家经济持续动荡,而曾经对人类思想解放、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西方文化,面对层出不穷的世界问题也日益显得捉襟见肘。然而,中国文化并未取得与中国经济贡献和国际地位相称的国际话语权,西方社会一直以来对中华文化的偏见很深,对正在崛起的中国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戒心,常常以“价值观输出”为理由对中华文化加以刁难和抑制,这使得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要走上世界学术舞台,存在着一定的阻力和困难。
(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世界思想界失语的主要原因
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争取世界话语权的现实困难,是我们还未构建出具有自主性的足以与西方学术文化平等对话的本土学术文化。中国的崛起被称作“21世纪最激动人心的大事”[2],但是,我们在欢欣鼓舞的同时,应该冷静地意识到,中国的崛起绝不应该只是物质财富的激增和世界经济格局的重塑,而应该伴随着中华文化的弘扬和中国本土学术在世界学术界话语权的彰显。而这恰恰是我们目前最欠缺的。
毋庸讳言,近一二百年,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主要是西方学者,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由中国学者提出的理论绝无仅有。英国学者彼得·沃森倾18年心力著就的《20世纪思想史》一书,对20世纪百年思想大潮作了基本的梳理和评判,被哈佛大儒丹尼尔·贝尔教授誉为“关于20世纪思想与人物的百科全书”。[3]而在这本长达百万字的巨著里,涉及中国的只有短短三小节,分别是“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并且多有负面评价。由此至少可以得出两个结论:第一,20世纪中国思想界对世界的影响微乎其微;第二,20世纪中国思想史上能进入世界视野的几次运动,恰恰对中国本土传统文化产生了颠覆性的、灾难性的影响,其结果是中国学术文化的“西方化倾向”。这样的结论令人沮丧却恰如其分。
实际上,我国学术界也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无论是我们所依凭的理论,还是我们所采用的分析概念或工具,甚或是我们所研究的问题等等,大都是从西方舶来的”。“中国社会科学以‘知识移植’为主要品格的整个知识生产和制度化机制,实际上在建立起社会科学庞大体系的同时,也建立起了西方社会科学对于中国社会科学的‘文化霸权’。”[4]近现代以来,我们彻底颠覆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在新思想的建构上却拾人牙慧,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建构和现代化转型,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了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概念体系、理论系统和解释方法,这是中国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的先天缺陷。英国的撒切尔夫人曾经嘲讽中国是“一个只能出口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的国家,成不了世界大国”。这种刻薄断言让中国人面红耳赤。然而我们与其恼羞成怒地反驳它的“妖化”,不如把它当作励志的逆耳忠言,痛定思痛反思本国在学术思想建构上的缺陷。
(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本土建构的努力方向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紧迫地思考,我们要推向国际的是什么样的思想产品,以什么样的学术来争取世界话语权?我们认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本土建构应该从两个方面努力:
一是对世界问题做出中国解答。目前,西方社会开始重新关注中国文化,许多西方学者主动反思一元独大的西方文化传统,并把目光转而投向遥远的东方,寻求解决人类未来的新出路。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上,以古老中国的“至圣先师”孔子为原型的动画构成了现代化国际大都会图景的一部分。孔子学院遍布全球五大洲的105个国家。[5]西方有评论说:这是西方主流社会能够接受的中国惟一的文化产品。西方社会对中国文化的关注,是中华学术走向世界的良好机遇,但是我们在看到机遇的同时也要看到危机和困境。我们从来不缺乏讲述“中国故事”的题材,而世界对中国的印象却仅限于孔子,仅限于这个古老国度过去的辉煌。诚然,构建本土哲学社会科学,继承中华传统文化是首要任务,但是我们在破除“西方化倾向”的同时也要谨防“复古化倾向”。中华传统文化不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做的不是牵强附会地用传统文化中的观念来比附现代社会的问题,而是应该自觉地运用中国文化的概念体系、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和解答诸如和平、发展等具有普世价值、涉及人类福祉的问题,对世界进程做出“中国阐述”。
二是以世界视野诠释中国问题。目前,作为“一个自治的文明体,超大规模的国家,高度复杂化的社会”[6],中国已经成为全球重要力量,中国的发展对整个世界发展的影响举足轻重,因此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实践经验,在世界上具有示范意义和典型意义。国际社会风云变幻,当代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实践,出现了许多西方既有社会科学理论体系解释不了的谜题,要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向世界,应该把中国人民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及由此形成的中国经验,升华至理论高度,创立基于中国实践的、具有中国风格的学术话语体系,形成世界格局的“中国模式”,并将其推向世界。
三、反思社会现实,坚守学术独立性
哲学社会科学承担着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重要使命,已经成为共识。这表明哲学社会科学不仅具有理论价值,而且具有现实意义。在文化强国的进程中切实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作用,是当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使命之一。
(一)哲学社会科学发挥现实作用,要正确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特性
哲学社会科学是对既往文明的概括、总结、传承,对优秀文明成果的时代提升,表现出很强的历史性和反思性。一方面,哲学社会科学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历史性的存在,人类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智慧存在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史之中,哲学社会科学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从不同的角度为人类社会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智慧。因此,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特别注重历史研究,恩格斯说过:“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6]
从另一个方面看,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性也体现了它的反思性。因为当时当代的社会现实是组成历史的一部分,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哲学社会科学尤其是人文科学,“总是力图透过客观事实的世界,去构造一个有理想的意义和世界,它要在已经存在着的物质的世界、事实的世界之外构建一个审美的世界,情感的世界,价值的世界,一个以理想性、完美性、超越性为特征的,对真善美作永恒追求的世界”。[7]因此哲学社会科学家对社会现实总是采取冷静观照和理性批判的态度,并不会对现时代的社会现实另眼看待或厚爱有加,倒有可能更加愤世嫉俗,并不遗余力地针砭时弊。
(二)哲学社会科学发挥现实作用,要正确处理学术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由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特性所决定,哲学社会科学(特别是人文科学)很难像一些自然科学特别是技术科学或工程科学那样具有立竿见影的效益。而且,哲学社会科学发挥作用的形式也往往是潜移默化的,其对社会发展的因果关系有时并不是显而易见的。哲学社会科学的效益甚至有可能要经过几代乃至几十代的时间才能显现出来。一些人往往抱着急功近利的态度,以工具理性作为惟一评价标准,因此对哲学社会科学的价值抱着怀疑的态度。其实,哲学社会科学即使能够产生功利价值,这也只是它的派生价值,其真正的价值在于它从以往人类发展历史中提炼出来的智慧结晶,在于它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承担的价值导引和思想启蒙的责任。哲学社会科学丰富了人类社会的智慧积累,使应用性、工具性的科学得以沿着一条符合人性需要的道路向前推进,这是其他学科不能比拟的。我们应该认识到哲学社会科学的独特价值。现在,我们强调哲学社会科学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作用时,必须遵循哲学社会科学的自身特性,尊重哲学社会科学发挥现实作用的潜在性和延时性,正确处理学术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毋使学术成为工具理性的俘虏。
(三)哲学社会科学发挥现实作用,要正确处理学术与政治权威之间的关系
近代以来,很多学者深刻反思中国学术(主要指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历史,认为中国学术的知识传统具有先天缺陷。由于崇古、唯上、尚贤、卫道等传统文化心理的作用,导致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难以形成反思和怀疑的科学品质。陈独秀说过:“中国学术不发达之最大原因,莫如学者自身不知学术独立之神圣。”[9]而余英时更深刻分析中国知识分子的缺点,认为由于“为知识而知识、为真理而真理”的知识传统薄弱,知识分子往往难以抵抗政治权威对学术的干扰,其结果就是“曲学阿世”。[10]
反观中国传统学术发展历史,可以说是一部注释经典的历史。历代统治者的智囊团——士大夫们,为了契合统治阶级的现实利益和不同需要,不断对官方认可的经籍进行注释,使得注释经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基本形式。即使有一些知识分子,他们的思想与正统官方统治思想不一致,与正统文化有抵触,但由于法定经籍在人们心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由于其历史文化传统使然,他们之中的大多数人还是不敢直接向以阐释儒家经典形式出现的正统官学提出公开挑战,而是打着维护圣道的旗帜,以重新阐释经典的形式宣传自己的思想,批判正统官学。于是,注释经籍变成传统知识分子发展学术的主要甚至惟一形式。
没有争鸣,就没有学术繁荣;没有怀疑和批判,就没有科学真理。现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要发挥现实作用,一方面要破除经典,认识到任何已然建立起来的理论体系都不是完美无缺、登峰造极的,都有发展完善的余地;另一方面要勇于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的使命永远是反思过去、批判现实、前瞻未来,如果只为当前政治做注脚,甚至对歌功颂德乐此不疲,结果将是永远丧失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尊严和生命力。今天我们强调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现实作用,要特别注意克服中国知识传统的先天缺陷,正确处理学术与政治权威之间的关系,毋使学术成为现实政治的附庸。
[1][5]许嘉璐.漫谈“文化强国”战略[N].北京日报,2011-10-31(17).
[2]任仲平.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N].人民日报,2011-10-15(001).
[3][英]彼得·沃森著,朱进东,陆月宏,胡发贵译.20世纪思想史[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921.
[4]邓正来.中国社会科学的当下使命[J].社会科学,2008(7):4-11.
[6]苏长和.学术自觉的四大要求[J].社会科学报,2012-02-16(1)。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284.
[8]刘鸿武.人文科学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34.
[9]学术独立[J].新青年,1918-7(5):1.
[10]余英时.论士衡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13.
责任编辑:钟晓媚
G122
A
1673-5706(2015)01-0067-05
2014-09-10
黄发玉,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刘婉华,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博士、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