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海外中国语言学者论坛综述
2015-02-12刘涛
第五届海外中国语言学者论坛综述
由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学院、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研究院、《语言科学》编辑部、江苏师范大学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主办,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协办的“第五届海外中国语言学者论坛”于2015年6月3日至10日在徐州、成都两地举行。来自海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近40名一流语言学家和国内外20多所高校的400多名教师和学生参加了本次会议。
6月3 日,论坛在徐州隆重开幕。论坛总召集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江苏师范大学语言能力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杨亦鸣教授主持开幕式。江苏师范大学校长华桂宏教授到会致辞。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教授在开幕辞中指出,开展国内外语言学之间、语言不同学科之间、以及语言学各领域之间的深入交流,是进行语言学学术创新与变革,全面提升文化实力的重要推动力,而海外中国语言学者论坛的召开正是恰逢其会。美国哈佛大学黄正德教授在致辞中认为,海外中国语言学者论坛已经成为海内外语言学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和会议品牌,对语言学的发展形成了重要影响。华桂宏校长、黄正德教授、崔希亮校长和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副所长魏晖研究员在开幕式中共同为“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更名为“江苏师范大学语言科学研究院”揭牌。6月6日,论坛成都段会议开始,四川师范大学副校长谢名春教授到会致贺,美国南加州大学李艳惠教授和论坛海外召集人、香港中文大学冯胜利教授也代表大会致辞。6月10日,论坛闭幕式在四川师范大学举行。暨南大学邵敬敏教授为本届论坛做了精彩的学术总结,美国威斯康森大学李亚非教授和论坛总召集人杨亦鸣教授也分别致辞。
应邀参加本届论坛的海外学者有美国哈佛大学黄正德教授、南加州大学李艳惠教授、威斯康森大学李亚非教授、密歇根大学端木三教授、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李平教授、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徐丹教授、日本东京大学杨凯荣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包智明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冯胜利教授和顾阳教授、香港大学、香港能仁专上学院单周尧教授、香港理工大学石定栩教授、香港科技大学朱晓农教授、香港城市大学潘海华教授、澳门大学徐杰教授、台湾清华大学蔡维天教授、台湾辅仁大学李添富教授、台湾政治大学竺家宁教授等。内地学者有北京语言大学崔希亮教授、中央民族大学戴庆厦教授、北京大学俞士汶教授和袁毓林教授、清华大学孙茂松教授、暨南大学邵敬敏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殷国光教授和王贵元教授、南开大学曾晓渝教授、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魏晖研究员和苏金智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孙宏开教授、黄行教授、顾曰国教授和张国宪教授等。他们在论坛期间共奉献了34场精彩的大会学术演讲。
黄正德教授的演讲题为《中心语后置名词组结构:是构式还是组合?》,他提供了至少6种证据,证明汉语名词组结构和其他语言一样,必须区分补语和状语,对于普遍语法理论和汉语句法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李艳惠教授的演讲《移位,空语类,及跨语言差异:从句子省略到芽生结构》运用形式语法移位和空语类理论,对汉语省略结构和芽生结构现象进行了深入探讨。李亚非教授在《唯一的句子生成方向,第二热力学定律,和三个疑问词移位的例外情况》的演讲中,提出了单向造句源自语言需要遵照热力学第二定律来尽可能地降低运算费用的重要观点。端木三教授的演讲《复合音》对“复合音”的概念、性质和功能进行了深入探讨。李平教授的演讲题为《第二语言学习的神经可塑性》,探讨了二语学习经验如何在功能和神经解剖上影响母语的问题。徐丹教授的演讲《丝绸之路上的民族交融和语言混合》对语言接触中民族身份的认同及宗教文化所起的作用进行了讨论。杨凯荣教授的演讲题为《汉语句子成分的焦点化》,主要分析讨论了汉语句子成分焦点化的条件和功能。包智明教授的演讲《用使用频率研究诗律》以英语为语料,从使用频率这一新角度对诗律进行了研究。冯胜利教授在题为《北京话是一个重音语言》的演讲中,指出北京话在音节、音步、韵律词、动词短语、时态短语、句标短语等不同的语法层级上都表现出重音的特征,是一种重音语言。顾阳教授的演讲《汉语比较句短语结构与引介词的功能特征再析》在对“比”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伴随介词与连词均为功能中心语,投射出一个复合名词短语,但二者在句法上表现相异。单周尧教授在《半齿音日母读音再探》的演讲中对半齿音日母的读音进行了梳理和深入分析。石定栩教授的演讲《基于大规模语料的句法分析》论证了进行大规模语料对比分析在现代句法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朱晓农教授的演讲《红眼病的根源:语言结构作为思维和行为的基础》主要从句法和语用层面探讨了逻辑的语言基础。潘海华教授的演讲《汉语句法的混合性及把字句的句法性质》在证明现代汉语是一种宾格句法与作格句法共存的混合性语言以及把字句句法性质的基础上,重申逆动化的本质是句法降级,同时伴随着格位变化。徐杰教授在《“语言特区”的性质与类型》的演讲中阐述了“语言特区”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理论定性和分类。蔡维天教授的演讲《论内、外轻动词的分布与诠释》认为,汉语的轻动词至少应该分为内、外两类,外轻动词与事件层次的使事性有关,而内轻动词则跟动作层次的与事性有关,这对厘清句法、语义间错综复杂的映射关系有重要意义。李添富教授在《台湾教育部〈异体字字典〉的正字觀》的演讲中,论述了台湾教育部《异体字字典》的编纂源起,以及其中新增正字的机制与功能、正字纲领等。竺家宁教授的演讲《论清儒在古韵分部上的几个突破》从研究材料、“四声相承”观念、韵部划分、语音演化观念和研究方法等方面,论述了清儒在古韵分部上的具体贡献。
崔希亮教授的演讲题为《关于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定位问题》,指出“汉语国际教育”的学科定位是交叉性的,其学科基础是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教育学、认知科学和现代教育技术。戴庆厦教授的演讲《景颇语的基数词——兼与汉语等亲属语言比较》通过共时分析认为,景颇语基数词属于“十进位”系统,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构词和文化功能较弱,在句法结构中的语序具有多样性、多层次的特点。俞士汶教授在《汉语词语归类之比对及普通话声调名称之建议》的演讲中讨论了汉语词语归类和普通话声调重新命名的问题,对于汉语教学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袁毓林教授的演讲《疑问代词“谁”的虚指和否定意义的形成机制》通过实例分析了“谁”的虚指和否定用法,及其相关意义的形成机制。孙茂松教授的演讲《大数据视域下的中文词语研究初探》以新词语自动发现及成语定量分析为案例,介绍了在大数据视域下所开展的中文词语相关研究的结果。邵敬敏教授在《“一不小心X”构式与反预期机制》的演讲中探讨了“一不小心X!”构式从专化到异化到泛化的发展进程,指出反预期既存在于语用层面,也存在于句法语义层面。殷国光教授的演讲《〈左传〉转换话题的篇章零形回指研究》在对《左传》中转化话题零形回指全面考察的基础上,探讨了零形式转化话题的推进模式、条件和制约因素。王贵元教授的演讲《汉字古今转化的机制——词符化》论证了词符化是古汉字发展为现代汉字的机制。曾晓渝教授的演讲《明代南京官话性质考释》在对语言本体资料发掘的基础上,指出明代南京官话的基础音系具有江淮、中原、北京官话方言的综合性质,实际上是个动态弹性系统。魏晖研究员的演讲《国家语言能力及其提升探讨》从管理学视角探讨了国家语言能力的内涵、构成,对国家语言能力的评价与提升进行了定性分析。苏金智研究员的演讲《语体对语言借用的限制:以香港书面汉语为例》探讨了香港书面汉语中语言借用成分受语体限制的情况。孙宏开教授在《从几个数词看汉藏语系语言的历史遗存》的演讲中,以汉藏语系的几个数词为例,讨论了汉藏语系语言语音结构和同源词的历史遗存问题。黄行教授的演讲《语言与方言的区分标准》首先对中国语言识别与方言划分的标准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规范化现代语言应该形成和具备的条件。顾曰国教授的演讲《汉语言外之意研究》根据中国传统的“言象意”、“思意言”和“顿悟”等理论,提出了汉语会话中言思情貌整一原则。张国宪教授在《心理视角的定语表述倾向》的演讲中讨论了现代汉语不同句位的定语对心理视角的表述偏爱和识解感染。杨亦鸣教授的演讲题为《关注特殊人群:言语障碍的神经机制研究》,论证了特殊人群言语障碍神经机制问题在神经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并介绍了其所领导的神经语言学研究团队在阅读障碍、口吃和聋人群体等言语障碍神经机制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为中国神经语言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思路和可资借鉴的研究成果。
本届论坛还举行了“青年学者学术沙龙”,来自江苏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和越南河内国家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的21名青年学者进行了学术报告,报告内容涉及理论语言学、神经语言学、计算语言学、音韵学、汉语方言、文字学等诸多领域,受到了海内外专家和参会者的极大关注和高度评价。
(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