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从肺论治便秘
2015-02-12尧玉芸丁文娟
尧玉芸,丁文娟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5)
浅析从肺论治便秘
尧玉芸,丁文娟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5)
便秘的病理基础为大肠传导失常,同时与肺、脾、胃、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然而临床上多责之于脾胃、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而忽略了对肺的调治,肺气虚、肺阴虚、肺热炽盛、宣发肃降功能失常等均可导致便秘发生,可从肺论治。
便秘;肺气虚;肺阴虚;肺热;宣发肃降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便秘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常见疾病之一。便秘是消化系统常见病,是指粪便在肠道内停滞时间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燥结,排出困难,或粪质不硬,虽有便意,但自觉排便不尽的一类病证。便秘的病理基础为大肠传导失常,但临床上多责之于脾胃、肝肾功能失调,而忽略了对肺的调治。肺与大肠互为表里,生理上相辅相成,病理上相互影响,故从肺论治便秘往往能收到较好的疗效。
1 肺的生理功能
《灵枢·经脉篇》曰:“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又曰:“大肠手阳明之脉……络肺,下膈属大肠。”肺与大肠构成了脏腑阴阳表里的络属关系。肺主一身之气,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肺气宣降相宜,人体气机升降有序。肺为水之上源,主行水,通调水道,肺朝百脉,主治节,可通过宣发肃降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输布濡润各脏腑器官[1]。肺主宣发,是大肠得以濡润的基础,使大肠不致燥气太过;肺主肃降,是大肠传导功能的动力。肺藏魄,肛门又称“魄门”,为肺气下通之门户。明代医家张景岳曰:“虽储糟粕固由其泻,而脏气升降亦赖以调,故为五脏使”,指出魄门的启闭亦依赖肺气宣发肃降的推动,由此可见肺与大肠的关系尤为密切,因此肺气肃降则大便通畅,出入有常,肺气上逆可致大肠腑气壅滞,而见大便秘结。
2 从肺论治
2.1 肺气虚
肺主一身之气,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若肺气不足则治节无权,宣降失职则魄门不启。《血证论》曰:“大肠之所以能传送者,全赖于气。气者,肺之所主。”唐宗海在《医经精义·脏腑之言》中论述大肠传导作用时说:“大肠之所以能传导者,以其为肺之腑。肺气下达,故能传导。”症见咳喘无力,短气自汗,活动后加重,平素易感冒,大便虽不干结,但努挣难下,便后神疲不支,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无力。《石室秘录》曰:“大便不通,全不在润大肠,补肺更妙。不止补肺,而在升肺,盖大肠居于下流……气既下行,沉于海底,非用升提之法,启其上孔,则下孔自然流动。”治当以塞因塞用之法补肺以降浊,补气以启闭,选方《金匮翼》之黄芪汤加减。
2.2 肺阴虚
热病日久、久咳久咯或痨虫袭肺等使阴液暗耗,肺阴不足,津液输布失调,肠燥津枯,无水行舟,而致便秘。《石室秘录·大便燥结》中曰:“大便闭结者,人以为大肠燥甚,谁知是大肠燥乎?肺燥则清肃之气,不能下行于大肠。”《血证论·脏腑病机》中曰:“肺中常有津液养其金,故金清火伏。若津液伤……水源不清,而小便涩;遗热大肠,而大便难。”常见干咳少痰、口干咽燥、口渴思饮、皮肤不泽、毛发枯槁、大便秘结,甚至燥如羊屎,艰涩不行。肺燥必伤阴,肺阴不足,清肃不行,津液不能下滋大肠,则便秘难行[2]。治宜滋养肺阴、润肠通便,临床选采用增水行舟之法,方选沙参麦冬汤合增液汤加减。
2.3 肺热炽盛
外邪或内伤传变致热邪炽盛,或痰热、瘀热郁闭于肺,皆可使上窍闭塞,肺气不能下肃推动,津液不能下输滋润,均可使大肠传导失司而致便秘。《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中曰:“肺热移于大肠,燥热结于肠道则现大肠结热证,继则出现大便秘结。”症见高热病人,面部红赤,呼吸气粗,或咳嗽喘促或咳吐黄稠痰,甚或神昏谵语而兼见阳明热盛之腹部胀满硬痛而拒按,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方选麻杏石甘汤合大承气汤加减。
2.4 肺失宣发
外感六淫,邪犯肺卫,肺气闭郁,肺的宣发功能失司则上窍不开,气机不得周流,推动无权,则下窍闭滞不通,可引起大便闭塞,症见恶寒发热、鼻塞、咽痛,或咳喘,大便数日不行。此当宣肺解表,肺气得宣,大便自通[3],亦下病治上,开上达下,釜上揭盖法也。如秦景明所著《症因脉治·大便秘结论》中有《外感便结》专篇:伤寒便秘中,太阳阳明即外感风寒,药用羌活汤(羌活、防风、黄芩、柴胡、大黄);正阳阳明即外感风热、燥热,药用干葛汤(干葛、知母、石膏、大黄、枳壳)。
2.5 肺失肃降
肺气肃降,水津下布,则浊气能降。若肺失宣降,一则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气机升降失调,则腑气闭塞不通;二则不能通调水道,使津液不能由上达下,灌溉肠腑,使大便失润,干燥结硬,而致便秘,即所谓上窍闭而下窍不通。《杂病源流犀烛·大便秘结源流》中云:“肺气壅蔽,不能下降大肠,而诸气之道路因以闭塞,噫逆泛满,此又由气失升降之常者也。”常见咳嗽、气喘甚至胸闷气逆, 张口抬肩,喘不得卧,脘腹胀满,舌苔黄厚,脉多滑数。治疗重在“开降肺气”,所谓“上道开,下窍泄,开天气以通地道”,药用苏子降气汤加减。
3 结语
《血证论·脏腑病机论》云:“大肠司燥金,喜润而恶燥……与肺相表里,故病多治肺之法治之。”大肠的主要功能为传导,而其传导之职必须依赖于肺气宣发肃降功能。唐容川在中《血证论》说:“肺移热于大肠则便结,肺津不润则便结,肺气不降则便结。”由此可见,肺之实热、阴虚、宣肃失司均可引起便秘。临床上治疗原则总不离治肺、通腑,而治肺包括宣肺、肃肺、清肺、补肺。治肺是下病上取之法,主要体现在肺气虚弱,推动无力;肺阴不足,清肃不行,津液不能下滋大肠;肺热移于大肠,以致肠腑燥热内结;或失于宣肃则大肠传导无力[4]。临证应注意宣发,宜清轻宣扬,以轻祛实,勿过辛散,以免伤津耗气,致肠腑不利;补肺宜平补甘润,勿过用滋腻使气机壅滞。
[1] 刘绍能.便秘的脏腑论治探析[J].北京中医药,2011,30(8):598-599.
[2] 解维刚.浅析便秘从肺论治[J].中医临床研究,2011,3(4):119.
[3] 雷威.论便秘从“肺”论治[J].河南中医,2009,29(8):768-770.
[4] 王娜,傅强,赵二鹏.“肺与大肠相表里”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11,38(3):566-569.
(责任编辑:尹晨茹)
2015-07-13
尧玉芸(1991-),女,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
R242;R256.35
A
1673-2197(2015)24-0080-01
10.11954/ytctyy.201524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