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血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研究进展
2015-02-12徐彬彬李黄彤
徐彬彬 ,李黄彤,2 *
(1.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350122;2.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福建 福州 350025)
放血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研究进展
徐彬彬1,李黄彤1,2 *
(1.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 福州350122;2.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福建 福州 350025)
周围性面瘫是神经系统常见病、多发病,急性期的处理尤为关键,直接关系到后期的恢复情况。查阅文献可知,放血疗法在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广泛,疗效显著,但各医家放血部位、穴位不尽相同,操作方法各异,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为临床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周围性面瘫;放血疗法;急性期;综述
周围性面瘫又称为Bell’s面瘫,属于祖国医学中“口僻”“口眼喎斜”范畴。该病多由机体正气不足、脉络空虚、卫表不固,加之风寒湿邪侵袭面部经络,致使面部气血不畅、筋脉失养、肌肉纵缓不收[1]。西医认为周围性面瘫是由茎乳突孔内的面神经发生急性病毒感染导致神经卡压或局部血液循环受阻所致。该病发病突然,临床表现为一侧面部板滞、麻木、皱额、闭眼、鼓腮等动作障碍,口角歪向健侧,露睛流泪,额纹消失等,一些患者急性期还伴有耳后疼痛症状。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治疗情况可直接影响患者的后期恢复。笔者查阅文献发现,放血疗法在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治疗中应用逐渐增多,且疗效肯定。现从放血的不同部位及穴位角度出发,对近年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1 患侧面部穴位
楼志勇[2]受名医张从正采用出血疗法治疗面部疾病的启迪,采用温针灸配合刺络放血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80例,在急性期取患侧攒竹、丝竹空、太阳、地仓、下关、颊车、承浆、翳风、风池、人中、合谷(双)穴位温针灸,留针30min,起针后对患侧太阳穴、颊车、大迎、承浆、攒竹等穴位点刺放血,最终75例患者痊愈,疗效显著。其认为温针灸结合放血疗法可加速血液循环、通利血脉、改善肌肉营养情况,从而促使面部肌肉功能恢复。袁文虎[3]选择46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取其健侧风池、翳风、地仓、颊车、合谷、太冲、攒竹、迎香穴位,并随证取配穴,每隔10min行针1次,留针30min;取患侧阳白、太阳、下关、地仓、牵正和人中穴,每次选择1~2穴,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数滴,7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总有效率达100%。其认为放血疗法能在病灶及其周围造成“缺血”状态,有利于面神经修复。针刺配合放血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可标本兼顾,提高疗效,缩短病程。
2 茎乳突孔附近穴位
薛广生[4]采用常规针刺结合翳风穴扣刺放血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并与行常规针刺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愈率并无明显差异,但前者平均好转时间、平均治愈时间均短于常规针刺组,表明翳风穴放血疗法见效快、疗程短,有利于面神经功能恢复。翳风穴属手少阳三焦经,为手、足少阳之交会穴,具有疏风清热、祛邪通络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其解剖位置深层为茎乳突孔,是面神经干的出口。因此在翳风穴放血可激发经络之气,调整脏腑气血,对病变局部血液循环具有良好的双相调节作用,可促进局部新陈代谢,减轻神经水肿、受压情况,减轻神经损伤,促进疾病康复。马广昊等[5]采用梅花针叩刺完骨穴放血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并与常规针刺法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3个疗程后,放血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针刺组,表明完骨穴梅花针叩刺放血疗法有助于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完骨穴靠近茎乳突孔,于此处放血可调节血液循环,消除面神经充血、水肿,解除面神经压力,缩短急性期病程,减少面神经后遗症的产生。
3 耳部穴位
周渲芸[6]采用耳尖放血疗法结合针刺治疗面瘫急性期患者,并与常规针刺结合西药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治疗1个疗程后,放血组患者痊愈率明显高于针刺组,研究显示采用耳尖放血治疗面瘫急性期有助于缩短疗程,提高疗效,可调节面神经血液循环,尽早消除面神经充血,最大程度减轻 面神经损伤,减少后遗症产生。 阮建国[7]探讨耳穴针刺疗法治疗急性面瘫伴疼痛的临床疗效,将68例面瘫急性期伴面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耳尖放血联合针刺神门、三焦穴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TDP照射联合口服维生素B治疗。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耳部刺血能有效缓解疼痛、消除神经水肿。梁洁玲[8]将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采用针刺放血患侧耳垂、耳尖、大椎结合TDP 照射病变部位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TDP照射患侧面部及耳周治疗。研究表明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患侧刺络放血有助于面神经功能恢复,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
4 背部俞穴
王红玉[9]比较了单纯针刺(对照组)与刺络拔罐放血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两组患者选取同样的穴位,急性期以远端取穴为主,面部穴浅刺,留针时间短,禁加电针。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于急性期加取大椎、肺俞(双侧) 穴进行刺络拔罐放血治疗,每日 1 次,连续治疗7天。结果表明,治疗组患者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大椎穴为诸阳之会,对其进行拔罐放血可宣通诸经阳气,达表驱邪。肺俞属足太阳膀胱经,内应肺脏。膀胱经主一身之表,肺俞穴放血可宣肺清热解毒、化瘀消肿止痛。 两穴共奏驱邪外出、解毒化瘀、消肿止痛之功。刘敏等[10]采用大椎点刺放血治疗早期风热型周围性面瘫,并与常规针刺联合口服激素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但放血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更为显著。提示大椎点刺放血具有类似激素的作用,有助于缓解早期面神经水肿变性。
5 井穴
马广昊等[11]采用循经井穴放血疗法联合常规针刺治疗面瘫急性期患者,并与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的患者进行比较。放血组患者取手足少阳经井穴、中冲、足窍阴点刺放血,治疗4个疗程后,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针刺组。赵延红[12]将60例急性期Bell’s面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泼尼松、甲钴胺、中药牵正散加减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双侧商阳、厉兑点刺放血治疗。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H-B评分、瞬目反射 R1、R2波长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井穴点刺放血可有效提高Bell’s面瘫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Bell’s面瘫急性期多由风邪侵袭面部经络、邪气壅盛所致,放血可起到“血行风自灭”的效果。井穴、商阳、厉兑为治疗五官疾病的要穴,是气血精气之源,在此穴放血可起到祛风通经、和络调血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点刺放血可提高机体抗缺氧能力[13],提高NO2-、EAA 浓度,保护神经细胞[14-15],加快局部新陈代谢,从而促使损伤组织修复。
6 四肢穴位
胡宝碧[16]采用曲池穴刺络拔罐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风热证患者,临床疗效优于普通针刺结合电针疗法,总有效率显著提高,起效时间及面神经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谢寅飞[17]采用电针配合太冲穴点刺放血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治愈率和面肌恢复情况均优于常规针刺组患者。《百症赋》记载:“太冲泻唇喎以速愈”,表明太冲穴行泻法可治疗周围性面瘫口唇喎斜。刺络放血疗法能温经通络、散寒消瘀,更能祛瘀生新、祛邪通络[18]。
7 颊黏膜
胡爱峨[19]认为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治疗方法一般以局部刺络放血为主,远端取穴针刺为辅。根据“凡治病者必先去其血”“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疗原则,于面瘫急性期在患侧的口腔黏膜内侧刺络放血,可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促进面瘫恢复的作用。韩东赫等[20]采用中西药配合针灸、颊黏膜放血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单一疗法。
8 结语
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治疗十分关键,直接影响患者日后的恢复。目前西医治疗多予以激素类药物以减轻面神经水肿,病毒感染的患者还需应用抗病毒、抗生素等,但副作用较大。放血疗法在祖国医学中的应用源远流长,许多文献都有记载,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据。《素问·血气形志》曰:“凡治病必先去其血……泻有余,补不足。”《素问·针解》曰:“菀陈则除之者,去恶血也。” 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为外邪初侵面部经络,以标实为主,“急则治其标”。《灵枢·经脉》曰:“盛则泻之,虚则补之。”周围性面瘫在中医学中属“风中经络”范畴,应遵循“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疗原则。放血疗法是最直接的泻法,可祛风通络、祛瘀生新、通利血脉,使面部功能得以恢复。
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治疗目的是尽快消除病变局部水肿,解除面神经受压现象[21-22]。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刺络放血对局部病变血液循环具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可改善组织微循环、促进局部新陈代谢、抑制炎症反应、促进有害物质排出[23]。但目前关于放血疗法在周围性面瘫急性期中的应用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放血选穴、部位各异,操作方法各执己见,没有一定的临床规范;目前关于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放血疗法的研究多集中在临床观察、单一病例报道上,缺少相关作用机制、机理方面的研究,动物实验也较少;在设计上缺乏随机对照实验,未实现真正的随机化,疗效评价未采用评价系统,影响了可信度;放血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研究多以针刺和针刺联合放血等疗法进行比较,较为单一,缺乏各种辅助疗法的对比性研究。我们不仅要继承古人的经验,还要善于利用现代研究工具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1] 牛惠敏.近年来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综述[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1):50.
[2] 楼志勇.温针灸配合刺络放血治疗周围性面瘫80例[J].针灸临床杂志,2007,23(1):53.
[3] 袁文虎.针刺配合放血疗法治疗面瘫46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9):621.
[4] 薛广生.翳风穴放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09(S1):19-20.
[5] 马广昊,乔晋林,吕震,等.梅花针叩刺完骨穴放血疗法治疗急性面神经炎的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32(2):242-243.
[6] 周渲芸.耳尖放血疗法对面瘫急性期疗效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7):3318.
[7] 阮建国.耳穴刺血疗法在急性面瘫伴疼痛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14):31.
[8] 梁洁玲.刺络放血治疗面瘫急性期的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4):65-66.
[9] 王红玉.针刺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周围性面瘫76例[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9):1799.
[10] 刘敏,郝东岩,黄丽萍,等.大椎点刺放血治疗早期风热型周围性面瘫30例[J].陕西中医,2009,30(9):1218.
[11] 马广昊,乔晋琳,顾群.循经井穴放血疗法对面瘫急性期疗效的影响[J].中国针灸,2003,23(7):25-27.
[12] 赵延红.井穴三棱针点刺治疗急性期Bell's面瘫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4,33(08):715-717.
[13] 王秀云,李积胜,刘公望,等.井穴放血法对急性脑缺血大鼠缺血区脑组织凋亡相关蛋白的影响[J].天津中医药,2004,21(2):123-125.
[14] 任秀君,图娅,郭义,等.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法对脑缺血大鼠局部兴奋性氨基酸的动态观察[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6):48-50.
[15] 任秀君,图娅,郭义,等.手十二井穴刺络放血法对实验性脑缺血组织一氧化氮浓度的影响[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24(4):51-53.
[16] 胡宝碧.曲池穴刺络拔罐法对急性期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疗效的影响[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11-20.
[17] 谢寅飞.电针配合太冲穴点刺放血治疗周围性面瘫48例临床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9):1399.
[18] 李宁.刺络拔罐治疗顽固性面瘫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9,25(2):16.
[19] 胡爱娥.周围性面瘫初期的针刺手法[J].中国针灸,2006(S1):129.
[20] 韩东赫,朴承洛.中西药结合针灸、放血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2008,17(10):55-56.
[21] 潘胜莲,潘永清,王季良,等.针药并用治疗双侧面1例[J].吉林中医药,2011,31(3):243-244.
[22] SHE LX. Time selection of acupuncture treatment for facial paralysis [J]. J Acupunct Tuina Sci,2007,5(2):106-108.
[23] 黄伟.刺络放血疗法的源流与发展[J].中国民间疗法,2008,9(9):3-4.
(责任编辑:尹晨茹)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Bloodletting 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Acute Period
Xu Binbin1,Li Huangtong1,2*
(1.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Fuzhou 350122,China;2.Fuzhou General Hospital of Nanjing Military Region,Fuzhou 350025,China)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is a common nervous system disease,deal with the acute phase is particularly critical,directly related to the recovery of late. I looked at the literature found that bloodletting in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acute phase is part of the healer uses,a significant effect. But each part of bloodletting,acupuncture different methods of operation vary,bu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to be solved,it is worth further study in order to provide better guidance for clinical practice.
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Bloodletting Therapy; Acute Period; Summary
2015-07-15
徐彬彬(1989-),女,福建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李黄彤(1966-),女,福建省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针灸治疗面瘫。E-mail:lht-1019@163.com
R245.31+2;R745.1+2
A
1673-2197(2015)24-0077-03
10.11954/ytctyy.201524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