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

2015-02-11王存爱山西省盂县人民医院045100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5年21期
关键词:出血量胎儿产后

王存爱 山西省盂县人民医院 045100



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分析及预测

王存爱山西省盂县人民医院045100

摘要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预测。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分娩并造成产后出血产妇168例,对其出血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回顾分析发现,产妇出血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122例(72.6%)、胎盘因素21例(12.5%)、多种因素9例(5.4%)、凝血功能障碍6例(3.6%)、软产道因素10例(5.9%)。影响其产后出血的因素主要是产妇孕周、分娩方式、产妇妊娠合并症。结论:产妇子宫收缩乏力等原因会引发产妇出现产后出血,在临床妇产科中需要引起注意,保证产妇安全。

关键词产后出血产妇影响因素

为了保证产妇的分娩安全和生命安全,需要降低产妇产后出血[1],本文中对到我院进行分娩并造成产后出血的168例产妇其出血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从而找出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正确治疗措施,真正实现对产妇的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保证产妇和胎儿的安全,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9月-2014年9月到我院进行分娩并造成产后出血产妇168例,年龄19~35岁,平均年龄(29.4±1.3)岁;初产妇77例,经产妇91例;顺产54例,阴道助产65例,破宫产49例;孕周30~42周,平均孕周(36.7±2.8)周;孕次1~4 次,平均孕次(2.4±0.6)次;出血量500~4 900ml,平均出血量(2 635.4±147.8)ml;产妇产后出血时间具体为:产后2h内93例,产后24h内75例。所有产妇其产后出血均符合《妇产科学》的诊断标准,具体为:胎儿分娩出后24h内,产妇出血量≥500ml。

1.2方法本文中对所有产后出血的产妇进行对症治疗,然后对其出血量采用称重法测定,具体为:产妇分娩结束后,垫卫生护垫,对其更换护垫前、后的重量进行称重,此重量为产妇24h内的出血量,分析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

1.3统计学处理实验中所得数据利用SPSS17.0进行处理和分析,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分析,当判断指标P<0.05时,表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产妇产后出血原因研究结束后发现,产妇出血原因如下:子宫收缩乏力122例(72.6%)、胎盘因素21例(12.5%)、多种因素9例(5.4%)、凝血功能障碍6例(3.6%)、软产道因素10例(6.0%),这表明产妇产后出血其一半以上均是由子宫收缩乏力引发的,因此在治疗时需要寻找有效的方法提高产妇子宫收缩能力。

2.2影响产后出血的因素

2.2.1产妇年龄因素。本文中产妇年龄低于25岁42例(25.0%),25~30岁间50例(29.8%),30岁以上76例(45.2%),对三组不同年龄产妇进行差异分析,发现不同年龄的三组产妇差异不显著,χ2=0.27,P>0.05,这表明年龄因素对产妇产后出血影响不大,但是从上述比例发现,产妇年龄越大,产后出血可能性也越大,因此产妇需要选择最适当的年龄进行生育,降低产后出血概率。

2.2.2产妇分娩次数因素。本文中1次分娩产妇77例(45.8%),2次以上分娩91例(54.2%),两组产妇不同分娩次数进行差异分析,发现不同分娩次数的产妇差异不显著,χ2=0.34,P>0.05,这表明产妇不同分娩次数对产妇产后出血影响不大。

2.2.3产妇孕周因素。本文中小于37周的产妇94例(56.0%),37~40周35例(20.8%),40周以上39例(23.2%),对三组产妇孕周进行差异分析,发现不同孕周的产妇差异显著,χ2=4.79,P<0.05,这表明不同孕周的产妇其出血有差异,这表明孕周是影响产妇出血的一个重要因素。

2.2.4产妇分娩方式。本文中自然分娩产妇54例(32.1%),阴道助产65例(38.7%),剖宫产49例(29.2%),对三组产妇分娩方式进行差异分析,发现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妇差异显著,χ2=3.21,P<0.05,这表明不同分娩方式的产妇其出血有差异,说明分娩方式是影响产妇出血的一个重要因素。

2.2.5胎儿体重。本文中出生的胎儿,重量小于4 000g 78例(46.4%),4 000g以上胎儿90例(53.6%),对不同体重胎儿进行差异分析,发现差异不显著,χ2=0.24,P>0.05,这表明胎儿体重不是影响产妇产后出血的因素。

2.2.6产妇妊娠合并症。本文中产妇,在妊娠期间出现妊娠合并症78例(46.4%),未出现90例(53.6%),对两组产妇妊娠合并症进行差异分析,发现差异显著,χ2=4.68,P<0.05,这表明妊娠合并症是影响产妇产后出血的因素之一。

3讨论

目前已发现造成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多种因素、凝血功能障碍、软产道因素,其中最主要的为子宫收缩乏力。这主要是由子宫过度膨胀、产妇疲倦乏力与精神紧张、麻醉药物的过度使用引发的[2]。因此在分娩过程中,需要给产妇一个轻松愉悦的环境,必要时允许家属陪同,缓解产妇焦虑,帮助其顺利分娩。当胎儿出生后,为了降低其产妇产后出血的概率,需要及时给予缩宫素及米索前列醇帮助产妇子宫进行收缩,降低出血概率。在本文中,笔者发现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122例(72.6%)、胎盘因素21例(12.5%)、多种因素9例(5.4%)、凝血功能障碍6例(3.6%)、软产道因素10例(5.9%),这也证实了上述结论。

在本文中,笔者对影响产妇产后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年龄、分娩次数、胎儿体重不是引发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而产妇孕周、分娩方式、产妇妊娠合并症是影响产妇出血的因素。同时,对于年龄是否是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许多研究仍然存在着争议,在本文中显示,年龄并没有统计学意义。除上述原因外,还需要对产妇的精神状态引起重视,因为产妇的情绪及良好的心理状态会对产妇的顺利分娩有所帮助,而且还会提高产妇的免疫力,防止产后各种并发症的出现。有研究发现,焦虑及抑郁等产前产妇的情绪状态均会增加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的概率,所以在产前对产妇的心理状态进行疏导和调节,也是非常必要的。

综上所述,对产妇产后出血原因进行分析,同时对其产后2h内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必要时需要给予产妇输血、补充血容量、宫缩素和止血药的治疗,或者采取宫腔纱条填塞治疗止血。如果产妇是由于子宫收缩乏力引发出血,则需要对子宫进行按摩,减轻出血情况,帮助患者治疗。对于产妇产后出血,笔者发现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在对产后出血产妇进行抢救时,需要24h严格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及出血量,根据综合情况,采取药物及各种保守性手术措施,同时对产妇进行补液与止血处理,根据病情发展变化及时调整补液速度及补液量,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杨慧霞.重视产后出血的预防与处理〔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9,44(7):481-483.

[2]张惠玲,黄志平.144例产后出血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0,25(10):1341-1342.

(编辑紫苏)

收稿日期2015-03-12

中图分类号:R714.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85(2015)21-2965-02

猜你喜欢

出血量胎儿产后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双主动弓1例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如何避免产后大出血
MRI在胎儿唇腭裂中的诊断价值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孕期适度锻炼能够促进胎儿的健康
爱自己从产后护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