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疗妇科糖尿病疾病的相关探讨

2015-02-11袁洪军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3期
关键词:中医疗法高血糖胰岛

袁洪军

黑龙江省兰西县兰西镇卫生院,黑龙江绥化 151500

中医治疗妇科糖尿病疾病的相关探讨

袁洪军

黑龙江省兰西县兰西镇卫生院,黑龙江绥化 151500

妇科糖尿病是一种高发病率、病因复杂的顽固性疾病。妇科糖尿病的发生已成为一项全球性问题,严重影响广大女性朋友的身心健康。目前来看,中医治疗不失为一种更为可靠的治疗方法。该研究首先从中医学的角度分析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分析中医疗法的优势,最后针对性的介绍几种中医疗法。

糖尿病;中医治疗;优势分析

妇科糖尿病的发生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2007年全球约有2.46亿人患糖尿病,其中46%为40~59岁的劳动力人口。如不采取任何措施,预计到2025年,这个数字将增加到3.3亿至3.8亿。糖尿病具有高发病率、难根治、多并发症的特点,当前较为安全有效的为中医疗法。中医中药治疗糖尿病具有悠久历史近年来研究证明中医药治疗2型糖尿病具有明显降糖作用。

1 妇科糖尿病治疗的中医学观点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从中医学的角度,将妇科糖尿病的发生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饮食不规律所致,如暴饮暴食、三餐无规律、早餐不保证等不良饮食习惯。又是针对暴饮暴食,食量大而引起糖分在机体内的累计,不能及时被分解或超过胰岛素的分泌能力,而导致糖尿病的发生。二是先天因素所致,妇科糖尿病的发生包括遗传因素和后天因素。[1]遗传因素是不可控的,如生活在相同环境中的人,有的发病,有的不发病,这大多是先天因素所致。三是滥用药物所致,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尤其是当今各门各类的西药种类繁多,很多患者能用药物解决的问题便不会接受住院治疗,长久下来便形成了对药物的依赖。尤其是一些抗生素的使用,很可能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四是精神因素所致,长期性的情志失调也会诱发妇科糖尿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情也会减少疾病的发生。

2 中医治疗妇科糖尿病的优势

2.1 中医疗法可以调节胰岛的功能

胰岛细胞可以分泌胰岛素,这种生物大分子逐渐运送到组织细胞周围,与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相结合,达到对细胞内糖浓度进行调节的目的。妇科糖尿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胰岛存在障碍,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正常分泌,而细胞却不能正常利用。中医疗法的主要优点除了可以在短时间内控制机体内糖浓度,还可以调节胰岛的功能。主要包括,恢复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消除胰岛素抵抗促进胰岛细胞再生平稳降血糖。

2.2 中医治疗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糖尿病不仅自身作为一种顽疾存在,并且还会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肾病、神经病变和创面难愈等。其中尤其是皮肤创面难愈,不仅在临床上没有根治性的方法,还是困扰医学界的重大难题。[2]并且针对皮肤损伤,最为严重的是足部损伤,严重者会带来截肢的风险。中医治疗是一种传统的和资料方法,无论从手段上来讲还是从药物(中药)的角度讲,都是保守性治疗,不会产生潜在性的危险,这一点是西药治疗所不能保证的。

2.3 中医治疗可综合性的调节代谢

糖尿病是全身性疾病不仅仅是胰岛有病了还与肝脏、脂肪组织、胰岛、大脑、胃肠肾都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上述介绍到中医疗法作为一种传统治疗手段而存在,中医注重整体的观点,将妇科糖尿病的发生视为机体不正常反应的一种表现,在调节血糖浓度的同时,也注意对机体环境和代谢活动进行调节达到综合性调节的目的。所以通过总结调整综合治疗在达到控制血液中血糖浓度的同时,也使机体其它器官得到改善。

3 妇科糖尿病的中医疗法

糖尿病的发生机制目前还不是十分清楚,并且糖尿病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根本上是细胞内胰岛素的不足或相对不足,摄取葡萄糖的能力受限,从而表现为细胞内糖含量的增高。[3]而对于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则大多是从根本角度—糖尿病的发生上入手。妇科糖尿病的中医治疗只要是辩证疗法,主要针对三种类型,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和阴阳两虚。针对阴虚热盛型,要注意滋阴疏肝、清热、泻火已达到削弱体内旺火,控制病情的目的。针对气阴两虚,则需要注意益气养阴控制病情企以转机把握并发症发展。最后阴阳两虚,在补脾肾、活血化瘀的基础上,达到改善症状的目的。

4 结语

糖尿病是以持续的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具有发病率高,年龄范围大、难根治的特点。妇科糖尿病也逐渐成为一种顽疾,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通过上述的简单介绍,可以从中医学的角度对糖尿病的诱因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以及中医疗法治疗妇科糖尿病的优势所在。虽然社会水平和生活质量都提高了,人们更应该关注身体健康,保持良好的心情,养成健康的身体。

[1]赵霞,陈元堂,黄崇亚.中医疗法治疗2型糖尿病伴发抑郁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11,14(21):153-198.

[2]张啸,李林晓,王建华.我国16个重点病种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论文统计表(2008年~2013年)[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3,34 (11):453-548.

[3]方朝晖,罗云,陆瑞敏.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用药规律探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15(52):256-290.

R737.3

A

1672-4062(2015)02(a)-0164-01

2015-11-09)

袁洪军(1971-),男,黑龙江兰西人,本科,中医妇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中医妇科相关疾病的诊治。

猜你喜欢

中医疗法高血糖胰岛
中医疗法治疗腰背肌损伤研究
血糖超标这些都不能吃了吗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中医疗法
脑癌患者三月治愈 红太阳中医疗法创奇迹
胰岛β细胞中钠通道对胰岛素分泌的作用
癌症是可控制的慢性病 红太阳中医疗法创奇迹
UCP2基因敲除小鼠在高血糖加重脑缺血损伤模型中的应用
高血糖相关偏身投掷和舞蹈症的CT及MRI表现
不同水平控制应激性高血糖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家兔胰岛分离纯化方法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