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64层CT血管成像临床分析

2015-02-11韩维海

糖尿病新世界 2015年3期
关键词:造影剂斑块下肢

韩维海

辽宁大石桥市中心医院,辽宁大石桥 115100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在动脉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其容易造成患者的下肢动脉狭窄甚至闭塞,临床上往往需要采用放射性介入治疗。准确的检查可以确定患者的狭窄部位和范围,有利于医生选择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可以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有助于临床上治疗方案的确定和对病变发展的控制,降低了患者的截肢率[1]。该研究选取该院于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48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检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4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实验组中男 14 例,女 10 例,年龄 45~76 岁,平均年龄(61.3±8.2)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合并症;对照组患者中男16例,女8例,年龄 52~82岁,平均年龄(64.5±7.8)岁,所有患者为单纯高血压,无糖尿病合并症。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取仰卧位,扫描时足部先进入。选取患者腹部主动脉下段至足底为扫描范围。在肘静脉位置用双筒高压注射器注入非离子型对比剂50 mL,流率控制在4.0~5.0 mL/s。完成之后在同等速度下再注射40 mL的生理盐水。与此同时将自动计算机造影剂示踪技术启动,CT值达到预期之后开始扫描,若采用手动计算机造影剂示踪技术则通过CT透视监视髂总动脉区域造影剂的浓度,达到预期值后开始扫描。

1.3 图像分析

斑块的分类:CT值小于 60HU为软斑;CT值 60~129HU之间为混合斑块;CT值大于130HU为钙化斑块。

1.4 统计方法

数据通过SPSS18.0 For Windows进行统计学分析,参数通过均数±标准差表述,组内采用t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①实验组在膝上动脉区域检出血管的斑块310块,以混合斑为主,数量为185块,占斑块总数的62.9%。对照组在膝上动脉区域检出的血管的斑块280块,以混合斑为主,数量为170块,占斑块总数的60.7%。两组数据差异无统学意义(P0.05)。

②实验组患者膝以下血管区域检出血管斑块200块,以硬斑为主,数量122块,占斑块总数的61%,对照组患者膝以下血管区域检出血管斑块110块,以混合斑为主,数量46块,占斑块总数的41.8%,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382,P0.05)。

3 讨论

动脉硬化闭塞症是动脉硬化引起的全身性疾病,多出现在中老年人群中。其可能累及全身大中型动脉,其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较为多见。动脉内膜粥样硬化斑块出现钙化和纤维化,致使动脉中层变性,大量增殖平滑肌细胞导致脂质聚集是其致病因[2]。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变血管狭窄和闭塞分布较广且不规则的。因此,全面整体的显示下肢动脉血管网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关键。影像学检查可以明确血管闭塞的位置以及程度,对疾病的评估以及治疗方式的确定意义重大。64层CT血管成像可以全景呈现腹主动脉至足底细小动脉血管树,准确判定病变部位及其周围侧支血管循环网的情况。为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手术入路提供影像学依据,其可以清晰的显示血管支架的位置及搭桥后血管内有否血栓形成。综上所述,64层CT血管成像具有无创、准确、有效的特点,其可以清晰反映管腔狭窄以及闭塞范围和程度。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治疗以及预后提供诊断依据,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1]温泽迎,葛英辉,张小安,等.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64层CT血管成像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0,7(2):110-111.

[2]赵伟,任千里,陈龙,等.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价值[J].临床医学,2012,32(3):34-35.

猜你喜欢

造影剂斑块下肢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