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辨证施护在腰椎病护理中的应用

2015-02-11朱建芳

医疗装备 2015年14期
关键词:腰椎病证型腰椎间盘

朱建芳

(如皋市人民医院,江苏如皋226500)

中医辨证施护在腰椎病护理中的应用

朱建芳

(如皋市人民医院,江苏如皋226500)

目的:通过对腰椎病的辩证诊断,最终实现辩证施护的目的,为腰椎病患者的康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临床意义。方法:辩证施护与常规施护的对比分析,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阐述辩证施护的优势。结果:辩证施护组治愈95例,临床治愈58例,显效22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达到92%。结论:中医的辩证施护在腰椎病病护理中有着积极的效果,可以起到促进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作用。

中医;辨证施护;腰椎病;比较分析

腰椎是人体脊椎的重要组成部分,共有5块。统计表明,人一天弯腰最多达几百次,腰部是人体负载最重的地方,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腰椎疾病在经常从事办公室工作的久坐族的一种常发疾病。古语说:“患者腰痛,医生头痛。”腰椎病成为现代社会中很普遍的一种疾病。腰椎病主要是由腰椎、腰间盘、周围软组织的退行性改变,压迫或刺激相邻神经根、脊髓而产生的腰骶部疼痛麻木,并伴有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状疼痛及麻木的症状,给患者带来了痛苦。为此许多相关研究人员对其进行研究,其中:郭寿玲[1]针对中药热奄包治疗及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状态进行研究,得出了中药热奄包产生的药力与热力结合渗透作用对腰椎病患者患处疼痛,腰部肌肉紧张,下肢坐骨神经症状均有显著的治疗效果。黄春燕[2]指出腰椎间盘突出症大多病程较长,经保守治疗后症状虽能缓解,如不注意日常的生活护理,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及生命质量。因此,为了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保守治疗的效果,需要有一定的方法进行指导。牛金艳等[3]。探讨了中医疗法及辩证施护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中意义,根据不同症型,选择合理的护理方法,可提高疗效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基于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又重新提出了中医辩证施护在腰椎病护理中的应用,针对该疗法的疗效进行分析,以期为腰椎病患者的保守疗法提供参考。

1 腰椎病的辨证分类

腰椎病多是由于椎间盘及其椎周软组织病变导致,例如外力导致椎间盘破损、炎症等,少数是腰椎病是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根据我们诊断治疗的120例腰椎病中,有89例是由于腰椎周软组织劳损或腰椎间盘退变所导致,腰椎失稳加上诱因(过劳、坐姿不良、外伤、感冒伤风),最终引起腰椎病发病,比例为74.0%。只有31例是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间盘突出。在中医学上,腰椎病属于痹证的范畴,只要是由于正气亏虚或外伤,外邪(风、寒、湿邪)入侵,导致经络痹阻,气行不畅、血行不畅所致。在中医学上讲,“痛则不通,痛则不通”,经络痹阻、气血不畅的后果是引起病痛。根据证型,腰椎病主要可以大致分为气滞血瘀型、风寒阻滞型、寒湿痹阻型、湿热痹阻性、肾精不足型和肝肾两虚型六种。

2 不同类型的腰椎病的中医施护

中医护理的措施多种多样,针灸、拔罐、药熏、食疗、按摩等手段均是中医护理中常用的手段。根据腰椎病的证型不同,在中医护理时应采取不同的措施,以达到治疗腰椎病,缓解疼痛、控制病情,改善生命质量的作用。中医护理分为常规护理和辩证施护。常规护理主要是一些基础性护理措施,在任何证型中都适用,而辩证施护则需要根据不同证型而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2.1 常规护理:腰痛是腰椎病患者的主要病症,95.0%的腰椎病患者都伴随着腰痛。疼痛期以卧床休息为主,卧硬板床,腰腿部适当制动,指导患者呈轴式翻身,勿久行久坐,恢复期勿长时间直立行走,坐立位时须佩戴腰围保护和支撑腰部。按医嘱予腰腿部蜡疗,或用骨盆牵引、针灸、按摩、拔火罐等治疗。按医嘱给予消炎镇痛、营养神经、活血祛瘀、补益肝肾的药物口服,并观察用药后的效果。

2.2 辨证施护:辩证施护与常规护理不同,注重整体观念、同病异护、异病同护、正护和反护,中医护理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病机和病症的不同,相同的病机或病症可以采用基本相同的护理方法,本文针对前文提及的六种腰椎病的病机和病症进行辨证施护:(1)证型分为气滞血瘀型,施护方案:予以针刺环跳、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委中等穴位。平卧硬板床休息,腰腿部制动,下地时戴腰围保护腰部。保持心情舒畅,防止思则气结。饮食宜活血化瘀、清淡易消化之品,鼓励多饮水,忌辛热燥辣肥甘厚腻之品。(2)风寒阻滞型,施护方案:腰腿部注意保暖,勿当风受凉,尤其在阴雨天及夜间,勿卧潮湿之地。饮食宜祛风湿通络之品,忌食动风之品。多食蔬菜水果,多饮茶水或清凉饮料,保持二便通畅,中药汤剂宜凉服,饮食清淡营养丰富,多食清热利湿之品,忌辛温燥热及煎炸之品。(3)寒湿痹阻型,施护方案:采用温热法护理技术,局部予以针刺、拔罐、艾灸、中药外敷、刮痧等方法,注意观察患者面色、脉象、出汗等情况、及时处理患者不适情况。避免受凉、淋雨、涉水等,以免病情加重。腰腿部注意保暖,勿受凉,尤其在阴雨天及夜间,夏天时不卧竹席、凉垫。宜食温性食品,忌寒凉滋腻食品,可适量食用驱寒食物。饮食宜温经散寒,祛湿通络之品,忌凉性食物及生冷瓜果、冷饮。(4)湿热痹阻性,施护方案:避免高热潮湿环境,保持干燥、通风,空气新鲜环境,避免在夏末秋初湿热环境较重时在户外剧烈运动,防止湿热入侵,疼痛加剧。禁食辛辣刺激、油煎等助湿生火之物,尽量多食清凉爽口食物,保持二便通畅,以促进湿热排泄。饮食宜清热利湿通络之品,忌辛热燥辣之品。保持心情舒畅。卧床休息为主,注意各大关节保暖,下床活动时可戴腰围保护和支撑。(5)肾精不足型,施护方案:注意保暖,天气冷时及时添加衣服,必要时可给热水袋敷腰部及四肢。卧床休息,避免过劳。汗多者及时擦干,勿当风换衣,可予浮小麦煎水代茶。肾虚型腰痛,可以用艾条灸肾俞穴,也可以适当配合外用药物辅助治疗。饮食宜温补脾肾,忌生冷瓜果及寒凉食物。(6)肝肾两虚型,施护方案:卧床休息,避免过劳,不长时间站立或坐位,症状缓解后进行户外活动。饮食宜滋阴清热之品,忌辛辣香燥之品。夜间失眠者睡前服用莲子羹、灯芯茶或牛奶等,给予开天门、温水泡脚以促进入睡。因久病缠绵,不易治愈,患者往往会产生消极、焦虑情绪。故应做好耐心细致的护理,使其情志舒畅,积极配合治疗。

3 疗效

临床资料:95例患者,其中男58例,女37例,年龄25~65岁,病程在1天~25年不等,主要症状是腰部疼痛,伴或不伴下肢放射疼及麻木,均经过X线或CT检查以明确诊断,其中气滞血瘀型45例,风湿型24例,虚肾型26例。护理方法:运用本文中的辩证施护的方式。疗效观察:主要按照《中医病症诊断标准》拟定疗效标准。其中,治愈是指症状消失,体征正常,能恢复正常的生活能力;显效是指症状基本消失,体征改善。治疗效果:辩证施护组治愈95例,临床治愈58例,显效22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达到92.0%。

4 讨论

不可忽视的是,中药辨证施治也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例如,南方地气潮湿,如多用当归等辛燥之物,体必不受之;天气炎热,即使辨证为体虚当予补剂,也应慎用滋腻膏补之品,以免碍胃。

总之,用来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药众多,历史悠久,各家方药各有特色。但我们体会,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治疗,不仅要细察临床表现,还要重视全身变化,积极寻求病因,四诊合参,辨证治病。虽然“腰痛”多因“血瘀”、“肾虚”起,但由于现代人多爱吃辣,故大多数患者均可辨证为“湿热”,壮年者多兼有“血瘀”,老年者多兼有“肾虚”,分别应用不同方药,参之经方,加以化裁,临床应用有验效。

[1]郭寿玲.中药热奄包治疗及护理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4,25(5):1176.

[2]黄春燕.中医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护理进展[J].华夏医学,2013,26(6):1211-1212.

[3]牛金艳,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疗法及辨证施护[J].光明中医,2014,29(5):1072-1073.

R248.2

B

1002-2376(2015)10-0158-02

2015-08-14

猜你喜欢

腰椎病证型腰椎间盘
傣医咱雅(拖擦)疗法治疗腰椎病的临床疗效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腰椎病的针灸治疗方法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非手术治疗腰椎病》免费送
《非手术治疗腰椎病》免费送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辨证针刺治疗不同证型干眼的疗效观察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