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皮与肝胆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效果分析

2015-06-05姚浩琛

医疗装备 2015年14期
关键词:肝胆引流术经皮

姚浩琛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肝胆胰腺外科一组,吉林长春130500)

经皮与肝胆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效果分析

姚浩琛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肝胆胰腺外科一组,吉林长春130500)

目的:研究探讨经皮经肝胆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4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经皮经肝胆穿刺引流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APACHE评分、白细胞计数、谷丙转氨酶、血胆红素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并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对照组患者有3例出现并发症,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治疗急性胰腺炎采用经皮经肝胆穿刺引流术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等特点,治愈率较高。

急性胰腺炎;经皮经肝胆穿刺引流术;应用效果

急性胰腺炎是临床一种急性重症疾病,该种疾病发病速度快,病死率高,风险性较高。急性胰腺炎患者由于胰腺及其周围组织坏死引发感染的风险非常高[1]。临床对于该类患者采用的是手术治疗方法。本文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研究探讨经皮经肝胆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坏死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过CT检查与实验室生化指标检查,均符合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其中男40例,女34例,年龄20~74岁,平均年龄为(45.7±6.7)岁。按照统计学原理将所有患者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两组患者病情、年龄、性别等基础性资料并无显著差异,可以作为对比试验进行比较。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外科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实行经皮经肝胆穿刺引流术进行治疗。在观察组患者入院后均禁食。对患者展开常规检查,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行调理治疗。对于合并存在其他症状的患者给予有效控制。在相关设备准备妥当后,将探头调试好。在手术期间患者采用平卧或者是左侧卧位,穿刺点在右肋间,同时对患者的手术部分进行常规消毒。在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后,在穿刺部位的3mm左右位置进行小切口,在超声的引导下确认穿刺路径。在穿刺期间告诉患者要抑制呼吸,进针的时候需要按照规定的路线缓慢匀速的进入。在针头接近胆囊的时候,患者需要屏住呼吸,快速进针,进入患者胆腔内。在进针完成后,将针芯拔出、抽吸直到有胆汁流出。将套管再推进5cm左右,防止出现滑脱胆囊腔的情况;将套管固定于皮肤表面在此过程中需要接好引流袋进行引流。如果引流的过程中出现堵塞的情况,可以使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冲洗。患者在引流的时候需要做好相应的护理工作。穿刺的6h需要禁食,卧床休息72h。

1.3 统计学分析:本次实验操作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经过SPSS17.0的统计学处理。并且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采用t检验原理来对资料比进行分析,而资料比中所产生的数据都统一的应用χ2来检验,检验结果的数据P<0.05,就充分说明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APACHE评分、白细胞计数、谷丙转氨酶、血胆红素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并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的情况,对照组患者有3例出现并发症,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s)

组别 APACHE评分(分)白细胞计数(×108)谷丙转氨酶(IU/L)血胆红素(umol/L)对照组(n=37)11.8±1.813.9±3.485.1±18.939.2±3.8观察组(n=37)8.9±1.712.1±3.182.3±19.934.6±4.1

3 讨论

经皮经肝胆穿刺引流术适合应用急性胆囊炎与急性胰腺炎、低位胆道梗阻等多种症状。临床研究表明,引流成功后患者会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症状改善[2]。患者接受该种手术治疗后,会在24h左右恢复正常体温,并且腹部疼痛缓解较为明显,血胆红素降低。这充分说明经皮经肝胆穿刺引流术可以有效减少胆汁流入胰腺,避免患者遭受引流穿刺术的刺激,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应用该种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胰腺情况。从本次研究活动可以了解到,相对比传统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经皮经肝胆穿刺引流术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非常明显,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急性胰腺炎采用经皮经肝胆穿刺引流术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等特点,治愈率较高。

[1]徐东升,孙备,姜洪池,等.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3,15(20):173-175.

[2]蒋建中,吴利红,吴小霞,等.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68例整体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5):955-956.

R657.5

B

1002-2376(2015)10-0115-01

2015-08-16

猜你喜欢

肝胆引流术经皮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吴盂超:肝胆医学创始人的创新灵感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一种用于经皮脊髓电刺激的可调便携式刺激器设计
维护服在胆囊穿刺引流术后患者管道维护中的应用
一步法超声引导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治疗高龄胆道梗阻的探讨
负压封闭引流术(VSD)在骨外科针对创伤软组织缺损治疗中的研究
探讨预防基底节脑出血钻孔引流术后再出血及早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