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先声夺人 水到渠成

2015-02-10田建华

黑河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

田建华

[内容摘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别出心裁、切实可行的导课设计,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取得先声夺人、水到渠成的效果。

[关键词]语文课堂;导课艺术;先声夺人;水到渠成

语文是一门语言的艺术。如果说把语文课比作是一场艺术表演,那么,语文教师无疑就是张弛有度、收放自如的主持人,而导课则是扣人心弦的序幕。都说“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导课也是如此。枯燥无味、千篇一律的导课,常常使课堂如一潭死水,久而久之,学生对语文课就失去了兴趣,教师的教学情绪也会深受影响,真可谓是两败俱伤。相反,别出心裁、切实可行的导课设计,不仅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取得先声夺人、水到渠成的效果。

一、制造尴尬,欲擒故纵

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教师教学时要先提供一种既令人愉快又有用的东西,当学生们的思想经过这样的准备之后,他们就会以极大的注意力去学习。”例如,在《音乐巨人贝多芬》公开教学时,我先播放了一段交响曲,见学生很兴奋,我问他们能不能听出是谁的什么作品,很多学生说是贝多芬的,有的甚至都说出是贝多芬第九交响曲。而后我采用了偷梁换柱的方法,播放了一段莫扎特的交响曲,果然意料中的尴尬出现了——学生们答错了,尴尬写在了他们的脸上,后面的听课教师也愣住了。为了不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我告诉他们不要沮丧,因为很多人包括老师在内,对交响乐的欣赏水平是非常有限的,即使听了也未必能判断出来,大家能够那样自信地回答,实在是勇气可嘉,更何况大家的生活体验并不多,能够做出这样的推理已经很不错了。听课的教师笑了,许多学生也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学生蒙错问题的尴尬消除了,而我也达到了引导学生摆脱思维定势的目的。

二、奇联妙对,激发兴趣

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文言文都存有畏惧心理,因而总是提不起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尝试利用学生“爱屋及乌”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我在教学名篇《出师表》时得到的启示。导入新课时,我不写课题,而是把一副对联写在黑板上:“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我告诉学生这副对联中上联嵌入了数字一至十,下联嵌入了“五方”和“五行”,并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主要功绩。之后选取了对联中的某一内容,结合小说《三国演义》和民间传说,极力夸赞诸葛亮的谋略与智慧,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见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我开始导入课文。学生想多了解诸葛亮的传奇人生,于是接下来的教学就变得水到渠成,学生翻译文言语句很准确,课文也背得很快,师生之间的交流也很顺畅。

三、有声有色,赏心悦目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建构不是教师传授的结果,而是教师通过变换各种教具、各种手段来调动学生用眼、用脑、用心去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有趣”在莆田话里白读也叫“声色”,这是很有道理的,它说明了声音和图像在激发兴趣方面的作用。例如,教学回忆性散文《吆喝》,由于现在的中学生对“吆喝”这种旧式的广告文化不甚了解,甚至有些排斥,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难度。为了让学生对这一“老掉牙”的文化“来电”,我在导入时先播放刘欢的歌曲《磨刀老人》,学生们很惊讶:吆喝居然还能唱成歌,而且还挺好听。然后师生一起观看吆喝的视频,模仿生活中常听到的吆喝,如“山东馒头”的叫卖声等,让学生觉得吆喝原来离自己很近,以此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的距离,激发学生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四、自我解嘲,随机应变

舞台上主持人不小心摔倒,自我解嘲说被精彩的表演所倾倒,这是机智和幽默的体现。当课堂上出现偶发情况,我们设计好的导语突然“无用武之地”的时候,我们幽默一下又何妨呢?我在教学《敬业与乐业》一课时就遇到过类似情况。当时因为处理学校的紧急事务,从来不迟到的我上课时迟到了三分钟。当我急匆匆地走进教室时,听见几个调皮的学生起哄说:“老师你迟到了!”而我自己也因为紧张,一不小心手中的书掉到了地上。学生们笑了起来。见此情形,我索性连书也不捡了,先来个自我解嘲:我迟到是事出有因,但最重要的是我的态度好——书掉下来说明我紧张,因为迟到而紧张说明我敬业。这就是今天我们要探讨的话题“敬业与乐业”。然后我慢慢地弯下腰把书捡起来。听到我的自我解嘲,看到我弯腰捡书的动作,学生们会心地笑了,课堂气氛也变得轻松而融洽。

孟子云:“教亦多术矣。”教育如此,导课亦如此。导课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无论采用怎样的模式,都要着眼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责任编辑 赵永玲)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
跳出高年级语文课堂“死寂”的怪圈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从《成功》走向成功——“让学”,让语文课堂“学多于教”
初中语文课堂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让有效提问激活语文课堂
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构建趣味盎然的语文课堂
打造灵动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