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2015-02-10刘洋

黑河教育 2015年2期
关键词:香蕉皮刘老师排队

刘洋

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人生的确具有重要意义,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人具有较大的潜在能量。三到六岁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养成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不仅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会为幼儿的人生与成长助力。怎样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呢?其实这隐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

一、尊重幼儿的主体性

幼儿是能动发展的主体,幼儿发展是主动活动的结果,应该让幼儿主动活动。皮亚杰曾说过,儿童是自己的哲学家,教育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尊重主体、认识主体、热爱主体。只有充分尊重幼儿,创造和谐轻松的环境气氛,使其发挥应有的主体性,幼儿才有可能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参与活动。

1.约定重于规定

为了幼儿能够安全有序、情绪稳定地进行活动,一日生活中总有各种各样的要求与规则。教师会要求幼儿们如何午睡、如何进餐、如何游戏等等,就连怎样洗手和喝水这些琐碎小事也要规定。试想一下,当你在上厕所的时候旁边也有个人不停强调应该怎样做不能怎样做,你会有什么感受?既然我们成人都会讨厌别人制定的规则,那么当幼儿无视要求而嘻哈打闹时,也就变得不那么难以理解了。怎么做才能让幼儿们听老师的话,变得更加文明得体呢?尝试着让他们自己做决定吧!在大家一拥而上抢地方拿东西的时候规定个时间,时间到却几乎没有人拿到规定物品时教师就可以介入,引导制定教师理想中的规则了,相信在大家集体讨论之下形成的约定会更加容易被遵守。

2.鼓励多于批评

大部分人都不会喜欢被批评,幼儿也一样,如果幼儿唱歌声音很小,那么鼓励他更加大声地表达自己要比批评他只张嘴不出声更有效;如果教师教幼儿练习创意画他却画得一团糟,那么表扬他很有想法并且找到你认得出来的几个图形大加赞赏,比批评他要好很多。前者会使幼儿树立自信心,并决心在下次的活动中表现得更加出色,而后者则会让幼儿的心灵受到伤害。在教师不经意的一句实话或者一个眼神之下,未来画坛的大师可能就少了一位,所以教师不要吝啬赞赏,应鼓励幼儿大胆地尝试与探索。

二、及时恰当的随机教育

幼儿一日生活中经常出现千奇百怪的“事故”,这个时候教师应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教育幼儿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并改正。

1.一朵美丽的香蕉花

某天下午的水果是香蕉,因为幼儿们已经可以自己剥皮吃了,所以速度较快的幼儿开始吃的时候,另外一些幼儿顺手就把剥断的香蕉皮丢在了地上,一些幼儿仍然在穿衣服,没有看到地上的香蕉皮,差点踩上去滑到。我怎样让幼儿意识到随地扔垃圾是不好的行为呢?要怎么避免这样的行为发生呢?一个想法迅速在我脑海里形成。

我拿起一根香蕉对幼儿说:“小朋友们,这是什么?”“香蕉。”“但是,今天有点不一样,刘老师要用它给小朋友们做一件有趣的物品,你们猜猜是什么?”在我剥香蕉皮的时候,幼儿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当我把剥完香蕉皮的香蕉展示给大家的时候,幼儿都兴奋地说:“是小花。”我说:“对了,是小花。你会做香蕉花吗?让我们一起试试吧,注意香蕉皮不要断掉哦!”然后,幼儿们都小心翼翼地剥香蕉皮了,之后他们美滋滋地向我展示了自己的作品,最后我提醒幼儿:“香蕉花要回家了,请你把它送到垃圾桶里,可以吗?”幼儿很愉快地完成了把垃圾扔垃圾桶的步骤。

2.小图书不见了

最近班里的幼儿普遍不积极阅读,他们有时用书卷成纸筒放在嘴边喊话,有时拎着书的某一页在空中荡来荡去;收拾整理时不将图书放回书架,而是随意地扔在垫子上就离开,许多图书被踩踏、卷曲得掉了页,掉下来的书页则被幼儿们无情地扔进了垃圾桶。我又犯了愁,如何让幼儿知道要物归原处、轻拿轻放呢?怎么培养幼儿安静阅读的习惯呢?

于是,我趁着幼儿室外活动的时间偷偷地把图书区里的书都藏了起来。饭后的阅读时间里,幼儿们和往常一样去图书区取书,小桃桃急急忙忙地跑过来告诉我:“刘老师,图书区里的图书都不见了!”我装作吃惊的样子跑过去看,并说:“真的不见了!怎么会这样呢?谁知道是怎么回事?是不是你们对它不好,所以小图书生气离开我们了呀?”接着,幼儿们就掉进了我的“陷阱”里开始思考。大桐桐说:“肯定是王子不好好看书,书都生气了。”大智说:“对,还有小北,总卷书,书就离开我们了。”小然然说:“老师,吉娃娃还把书乱扔,扔得满地都是。”我说:“哦,原来是这样啊!那我们以后应该怎么办呢?”最后,在大家热烈的讨论里再次明确了“我们的约定”。

三、身教重于言传

为了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应在生活中言行一致,当好幼儿的榜样,注重言传身教。

又到了每天的喝水时间,只有几名幼儿主动排队,大部分幼儿都拿着小水杯在教室里随意走动,等没有人接水的时候才会跑过去接水。我看了看幼儿们,然后拿起了自己的水杯在桃桃的后面排起队来。马上有一名幼儿站到了我身边说:“刘老师,你为什么站在这里呀?”我说:“因为我也要喝水啊,当然是站在这里排队了,不排队怎么接水喝啊?”他大声地说:“啊?老师接水也要排队啊!”他说完就站到了我身后。紧接着,他的身后又有很多幼儿排起了队伍。排队问题就这样轻松解决了。

行为习惯是细微、广泛、多方面的,从幼儿的一日生活入手,从细节抓起,无疑为我们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提供了良好契机。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决定了幼儿行为上存在的反复现象,所以我们教师不仅要持之以恒,还需要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通过多种方法和多种途径,帮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责任编辑 冯 璐)

猜你喜欢

香蕉皮刘老师排队
“咕咚”因何加引号?
借助连环画讲故事
怎样排队
香蕉皮
巧排队列
幽默的刘老师
三角龙排队
香蕉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