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独立学院大学生政治观的调查与思考

2015-02-10李晓蕾冯跃飞

关键词:独立学院现状对策

李晓蕾 冯跃飞

摘要:为改善独立学院大学生政治观教育,本课题组以三峡大学科技学院为样本,进行了大学生政治观主题的问卷调查活动。根据调查结果,笔者分析了独立学院大学生政治观的现状及特点,提出了提升独立学院大学生政治观的思考与对策。

关键词:独立学院 大学生政治观 现状 对策

为了解当今独立学院大学生政治觀现状,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政治观教育,本课题组以三峡大学科技学院为例,以自制的《大学生政治观调查问卷》为主要测量工具,对独立学院大学生的政治观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此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有效问卷796份,回收率为99.50%。参与此次问卷调查的学生分布广泛,覆盖到各个年级的诸多专业,问卷调查结果经过系统分析,能够较为客观真实地反映独立学院大学生政治观的现状。

1 独立学院大学生政治观现状及特点

调查显示,独立学院大学生政治观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他们普遍看好国家的发展大势,其基本政治观点正确,政治敏锐度高,富有爱国主义激情,具有较高的历史责任感。与此同时,他们对国家发展的信心显得不足,对于学校思政教育的认可度较低,在入党动机等问题上取向功利化,其看待问题也易情绪化,缺乏全面的理性思考。具体说来,独立学院大学生政治观现状及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1 在国家和政府发展方向上,学生有强烈的认同感和高度的期望,但对国家建设和政府执政的信心有待提升。

问卷中提到如何看待“中国梦”,有91.69%的学生认为其“承载亿万中华儿女梦想”或是“有志青年的梦想”,仅有8.31%的同学认为“与大学生无关”。表现出独立学院大学生对“中国梦”这一国家发展目标的高度认可,体现出他们对于国家繁荣的热切渴望。而关于政府的工作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认为“需将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结合”的学生占30.12%,认为政府“应该努力做到”的达49.38%,认为“完全做得到”的仅占6.21%。这说明,独立学院的大学生对党和政府宗旨的认可度相当之高,但他们希望这一宗旨能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

在“是否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信心”的问题上,“很有信心”者占12.04%,“较有信心”者占29.13%,有46.78%的学生表示信心“一般”,还有12.05%的学生选择“没信心”。关于“对我国的勤俭执政是否有信心”,表示“非常有信心”和“比较有信心”的合占36.01%,选择信心“一般”的学生达43.73%,另有20.26%的学生认为“完全没可能”。由此可见,无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还是对于政府的勤俭执政,学生均表示有一定的信心,但信心明显不足,甚至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对此相当质疑。

1.2 在社会时政热点问题上,学生关注度较高,信息获取渠道广阔,对社会大众价值观评价偏低。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突出的社会问题相当关注,体现出较高的政治敏锐度,学生“最关注的社会问题”排序依次为:清除腐败、公民福利、社会秩序和政治民主,其中最关注“清除腐败”的学生高达40.89%,反映了学生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尤其是对腐败这类不正之风的深恶痛绝。对于“日本占我钓鱼岛扣我船长”事件的第一反应,表示“难以忍受,希望对日作战”的学生占到40.00%,表示“气愤和叹息”的有27.10%,渴望“努力学习,立志报国”的学生达29.35%。这反映出学生高涨的爱国热情和历史责任感,同时也反映出学生对于问题评价较直观感性,需要加以引导,否则容易导致盲动和偏激。

在了解时事的途径上,50.68%的大学生是通过网上浏览,看电视新闻、听朋友讨论及读书阅报的也占到较大比例,这说明学生获取资讯途径广泛多样,网络成为大学生最为重要的信息获取方式。调查显示,学生了解且比较关心时事,表示“经常和朋友老师讨论”和“发生国家大事时谈论”的占到64.74%,同时有35.26%的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不会”谈及政治问题,说明大部分学生多在大事发生的时候关注政治,有部分学生对政治事件不太关心,表现出一定的政治冷漠感。

此外,对于社会上中国大众的思想追求,学生评价普遍偏低。认为人们追求“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的学生有37.92%,认为大众“金钱崇拜”的占28.44%,选择“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学生为25.38%,选择“为国家做贡献”的仅占8.26%。

1.3 在对于中国共产党的理解上,学生党性认识达到一定水平,但入党动机功利化,学生对学院党组织的活动基本持认可的态度。

在对于中国共产党的认识上,学生体现出较高的政治觉悟性。如问及“你想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为什么”,有60.19%选择“为他人和社会多做贡献”或“更好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并早日成才”,表现出学生渴望成才并有所贡献的境界和报负。但同时,有26.32%的学生选择“能得到好处”,反映出部分学生入党动机不够纯正。而在表达对别人入党目的的看法时,有高达55.12%的学生认为是“为了有良好的就业条件”,选择为“提高思想觉悟”者仅占21.69%。这说明,学生在评价他人入党目的时,入党动机功利化表现得更加突出。近年来,独立学院要求入党的学生人数不断增长,但入党动机的功利化倾向日趋明显。

关于“学院党支部”,有52.19%的学生表示其“加强了学生与党支部的联系”和“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觉悟”,同时有23.44%的同学认为党支部的工作“繁琐和无聊”,另有24.37%的同学选择“不了解”。这些数据表明,学院党支部的工作得到了学生的基本认可,但还存在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其工作的覆盖面也有待拓展。对于学院开展的党员“亮身份,树形象”活动,有28.43%的学生表示“有利于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19.69%的学生认为“部分党员起到了带头和监督作用”,选择“形式主义”的占34.38%,另有17.50%的学生选择“不了解”。这说明,学生对学院组织的党员活动持肯定的态度,但如何把活动做得更有实效而非浮于形式,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善。

1.4 在对自身的培育和评价上,学生渴望多样有效的教育方式,他们具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同时对未来感到迷茫。

在如何“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上,37.68%的学生倾向于“举办一些社团活动”,选择“开办讲座”的占25.51%,仅有28.41%的学生选择“开办相关课程”。这表明,對于政治素质的培养,学生喜欢更加丰富多样的方式,比如社团活动、主题讲座等,而以往我们强调较多的思政课程教育渠道,学生认可度较低。同时,对于学生“影响最大的思想教育方式”,有高达40.67%的学生选择“自主学习,自我思考”,34.25%的选择“家长教导”,仅有12.85%的学生选择“书本和课堂内容”。可见,作为已经成人的大学生,他们在思想教育上已经非常注重自我的学习和思考,也能听取家长的劝导,而学校中书本和课堂的教育影响未能得到学生的充分认可。

关于中国如何继续开拓“复兴之路”,有高达60.95%的学生认为应“从我做起,珍惜每分每秒”,有22.22%选择“主要与执政领导有关”,仅10.79%的学生选择“不太了解”。反映出独立学院大学生对于“复兴之路”的高度认可,也体现出他们所具有的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高度历史责任感。

对于报考公务员人数增多的现象,有54.63%的学生选择“多数人只是盲目的报考”,22.36%的学生认为“是国家机关挑选人才的方式”,还有18.22%的学生选择“缓解就业压力”,由此可见,对于公务员考试,盲目跟风的学生确实占了较大比例。在自我和未来的评价上,有42.96%表示“知道形势严峻,但茫然不知该如何努力”,有32.95%的选择“无所追求,随遇而安”,仅有14.09%的学生“有理想和抱负,乐观积极地为自己的目标努力”,还有10.00%的学生表示“对自己前途悲观,不知道什么有意义”。这反映出独立学院大学生对于自身未来普遍感到迷茫,学校、家庭等多方应对此加强教育和引导。

2 提升独立学院大学生政治观的思考与对策

2.1 加强思政理论教育,夯实德育主阵地。政治上的坚定来自理论上的清醒。掌握科学全面的政治理论,是独立学院大学生正确政治观形成的坚实基础。中共中央颁发的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育是大学生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载体[1]。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准确把握当代大学生政治心理特点,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并联系中国改革开放和世界发展的实际,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国内外各种复杂现象和形势,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逐步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2 发挥高校思政工作优势,提升校园育人环境。大学作为一个“小社会”,不仅是社会的缩影,更是一个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的立体环境。在大学生活中,最能直接而长久影响学生的是一线辅导员的学生思想工作。独立学院的辅导员要确实掌握学生心理,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在与其交流的过程中因势利导,通过日常工作让政治观教育入耳入心。在此基础之上,我们需要充分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和学校集体教育的功能。当代大学生自信张扬,民主意识强,尊重和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我们必须给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机会,让他们的政治热情有一个释放的通道。

2.3 拓展社会实践领域,深化实践环节教育。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大学生处于在校学习时期,他们比较缺乏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机会。正是因为大学生缺少足够的社会实践,才导致他们对社会现实的认识存在盲目性和偏差。为此,我们要鼓励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学会认识问题和思考问题,不断提高其政治觉悟和政治参与力。除了在校园中为学生创造参与政治生活的机会,我们还应该积极地引导大学生真正走向社会,让他们参与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学校可以通过组织红色之旅、参观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形式,让学生感悟历史同时审视现实。

2.4 探索政治教育新途径,利用网络加强引导。当代大学生处在一个信息化时代,网络成为他们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新传播媒体环境下,政治教育也必须紧跟时代潮流,我们要善于运用新兴传播媒体加强网络政治观教育。为此,教育者需要具有现代意识和超前意识,把政治信仰的教育工作深入到大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首先,独立学院需要抓住互联网阵地,创建“红色网站”,为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导航。学校可以自己建设贴近校园师生生活的融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为一体的红色网站,利用新媒体传播正确理念和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同时学校可以引进一些全国有影响力的综合性德育网站,让更多的教育资源为我所用。其次,独立学院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主动走向网络和对话。我们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传播媒介与学生进行互动,分享重要的政治热点和时政新闻,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也给予适时正确的引导和解惑,全面拓宽思想教育沟通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R].中发〔2004〕16号.

[2]马列著作选读(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5.

[3]肖永梅.当代大学生政治观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

作者简介:

李晓蕾(1974-),女,湖北宜昌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德育。

猜你喜欢

独立学院现状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特色及其发展研究
以微课教学促进独立学院国际经济学应用性教学转型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