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与手机沉迷行为的关系探讨
2015-02-10李水明
摘要:随着国家的开放与经济发展,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现象令人担忧;另一方面,大学生沉迷手机现象也日益严重。两种看似毫无关联的现象实质上存在着内外因互相影响的辩证关系,人文精神的缺失阻碍大学生从传统途径得到满足需求,智能手机的便捷和多样功能满足大学生需要,导致部分大学生手机沉迷,加剧大学生人文精神状况的恶化。
关键词:大学生 人文精神 手机沉迷
1 大学生沉迷手机的现状
随着无线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价格的多元化,手机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必备品。手机作为新时代的信息载体,在帮助大学生获取信息等方面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其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小觑。
当前,部分大学生出于娱乐消遣、聊天交友、获取新闻资讯等各种需求频繁使用手机上网,沉迷于其中而不自知。以一项针对海南六高校的调查为例,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89.3%有使用手机上网;超过90%的学生日均上网1个小时以上;因为手机上网在任何时间和场合都可以实现,其中86.4%的学生曾在课堂使用,甚至有21%的学生利用手机考试作弊[1]。该调查虽不能具体反映中国所有高校的状况,但却具有代表性,当今大学生易于沉迷手机上网并对其产生负面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
关于大学生手机沉迷的原因分析众多,究其本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大学生手机上网行为的主观意愿是学生手机上网沉迷行为的直接影响因素,影响程度非常大”[2],本文试图探讨分析大学生手机沉迷现状和大学生普遍人文精神缺失现象的关系。
2 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内涵
什么是人文精神?在中国文化中,“人文”一词最早见于《易经》:“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中的“人文”有文治教化之意。而现代所指的“人文精神”则是舶来品,是源于14到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中以人道主义为主的人文精神,其核心内涵是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结合中文意境和西方人文观点,人文精神可以理解为是“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3]。实质上来说,人文精神就是一种对自我完善的追求,是自我与自我、他人、社会、自然之间关系的妥善处理,是对真、善、美的向往。
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是特定群体的人文精神,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应该包括四种关系:第一是自我与自我的关系,大学生正值青春时光,是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充满希望,要对自己充满信心,接纳并改善自身缺点,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寻找并努力迈进自己的人生目标,切忌萎靡不振,虚度时光;第二是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妥善处理与他人关系是一种修养,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守信、真诚、感恩等基本伦理道德,能与他人和谐共处;第三是自我与社会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爱集体、爱祖国、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助于中华民族的振兴和社会的进步,也只有当祖国以强大的姿势屹立于世界之林,个人的尊严才能实现最大化;第四是自我和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相存相依,共生共荣,人类的发展依赖于自然,尊崇自然,敬畏生命也是对人类的尊重。
3 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和手机沉迷的关联
随着市场经济的开放,我国社会上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潮滋生蔓延,社会风气有所改变,而大学生身在其中深受影响——人文精神失落:价值观与人生观功利化或者茫然无所追求、道德素养弱化、人文知识匮乏、毫无社会责任感、心理状况不佳等。大学生人文精神缺失,灵魂无处安放,智能手机的出现或多或少地填补其中空白以致于沉迷。
3.1 缺乏人生追求,生活茫然,手机打发时光。追求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是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富有人文精神的大学生应该树立高远的目标并积极为此打下坚实基础,在“我要做怎样的人”和“我要怎样做”两个问题上有清醒的认识。而实际上,在我国的应试教育制度下,在父母和社会的期许和暗示下,学生十几年寒窗苦读只为挤过独木桥,一旦过桥成功,师长监管缺位,他人设置的目标消失,许多大学生陷入了迷茫。大学生活中充足的自由时间,本该由学生灵活支配利用进行个性化发展,然而对未来感到茫然的他们,对自己想做什么、要做什么毫无看法,无所追求,大量时光无处挥霍,智能手机适时入侵,玩游戏、看小说、浏览资讯、逛社交网站等多姿多彩的网络功能可以随时随地占用大量时间,暂时麻痹迷茫不安的心。越是缺乏对人生定位和前程的深层思考,大学时光越发茫然,越是依赖于娱乐方式打发,人就越颓废,过度使用智能手机就是其中表现之一,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3.2 社交能力下降,感情空白,虚拟朋友圈填补。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人都有社交的需求,人人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系和照顾,正值青春时期的大学生更是有强烈的交往渴望。富有人文精神的大学生应当学习处理人际关系,平等真诚与人交往。然而现今大学生多为90后独生子女,他们自我意识强烈,在与人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缺少换位思考和分享意识,部分还性格孤僻,行为古怪,种种心理障碍导致他们在现实生活的人际交往不畅。手机交友具有超时空、便捷、多功能(短信、通話、朋友圈等)的特点,尤其是网络虚拟朋友圈,可规避共同在场的压力,责任、义务、和诚信可有可无,最低成本地满足了大学生的交往需要。不可忽视的是,交际需要在虚拟朋友圈得到越大的满足,就越可能弱化个体对现实交往的需要,促使个体脱离现实生活,不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
3.3 文化底蕴浅薄,阅读能力低,习惯于碎片化阅读。人类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富有人性,富有人文精神。而“人文知识是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要认知条件,有助于人文精神的养成”[4]。虽然掌握一定的人文知识不代表人文精神的获得,但是作为通往人文精神的桥梁,人文知识地位举足轻重。人文知识的获得除了依赖他人的讲授,更重要的是通过主动阅读获取。现今,受实用主义和急功近利的思想影响,大学前,学生学习只为应付考试,缺少人文知识积累,进入大学后,只注重专业发展,忙于各种证书考试,无暇阅读,人文知识底蕴浅薄。与此同时,大学生以浏览新闻资讯为主的手机阅读行为过度频繁,海量资讯以动态的、碎片化的形式通过智能手机涌现,学生缺乏思考地接纳信息,被动阅读并形成习惯。一项针对三峡大学的调查表明,“在学生普遍存在使用手机上网浏览和阅读的行为后,大部分学生认为这对自己阅读长篇巨著等纸质书籍存在影响”[5]。传统阅读能力的丧失和大学生对信息的渴望,加剧大学生对手机阅读的依赖性,对大学生本已匮乏的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状况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综合以上各方面,可以看到,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和沉迷手机的行为存在恶性循环的关系。大学生人文知识浅薄阅读碎片化、缺少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指引茫然无助、性格缺陷导致正常社交需求得不到满足等因人文精神缺失而产生的种种现象,学生必然要通过其他途径获得满足或发泄,智能手机凭借其小巧便携、信息更新及时、交际功能多样的特点随时随地满足大学生的信息渴求、交往需要,诱使大学生沉迷其中。越是依赖手机满足需要,对现实的索求越少,越远离现实,以幼稚的自我为中心,人文精神缺失现象恶化,形成一种越依赖手机,人文精神缺失越严重的恶性循环现象。对此,各大高校应加以注意,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手机、加设人文课程等,而大学生作为成年人,作为国家的未来,应积极探索、树立远大目标、处理好人际交往关系、加强自身人文精神建设,切忌无所事事,浪费光阴。
参考文献:
[1]游金平,梁晓明.海南高校大学生手机上网现状及不利影响应对策略[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1):44-48.
[2]龙坚毅,王坤钟.大学生手机上网行为沉迷研究[J].黑河学刊,2011(8):197-198.
[3]黄玉莉.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的缺失及培育[J].教育探索,2006(12).
[4]苗洪霞.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有效模式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3(7):34-37.
[5]周楚莉,李金芳.大学生使用与依赖手机互联网状况调查分析——以三峡大学为例[J].东南传播,2011(7):104-106.
作者简介:李水明(1983-),男,硕士研究生,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智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