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分析
——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例

2015-02-10

关键词:临夏州优势产业全州

康 军

(兰州商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分析
——以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为例

康 军

(兰州商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通过对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的界定,借助计量分析的方法,以临夏州为例,选取产业规模、产业潜力、产业比较优势三个准则层六个具体指标来衡量全州的特色优势产业,运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临夏州特色优势产业为清真食品、民族特需用品,并利用戈泊兹曲线方程对特色优势产业未来发展进行了预测。

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主层次分析法

一、引言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东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较为缓慢,与东中部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近年来,甘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仍然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与全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东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差距在不断加大。

国务院多次强调“西部地区要不断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指出,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特色优势产业作为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不仅对西部地区经济全局发挥着重要影响,还影响着全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团结稳定。因此,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关系到国家整体发展的民族团结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如何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特色优势,对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形成持续推动力,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不仅是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二五”总体规划》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二、临夏州发展特色优势产业SWOT分析

(一)优势

1.区位优势。临夏回族自治州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带,据守于兰州的西南门户,是连接甘肃进入青藏地区的重要枢纽,素有西北“旱码头”之誉,历史上就是丝绸之路中重要的商贸集散地,有“茶马互市”之称。临夏州处在中原农业区域藏族游牧区的结合处,商贸流通活跃,自古迄今,西部整个藏区的市场供应和藏区各类商品的外运,主要由临夏人承担,临夏一直是面向藏区的物资集散地。青藏铁路开通后,尽管许多物资是从兰州起运的,但从事贩运的人员大多是临夏人,目前有近30万人活跃在青藏线上。随着东西南北大通道的不断通畅,临夏州的区位优越性更加凸现,已成为兰州都市圈之内的重要节点城市。兰合铁路和国道213、兰(兰州)郎(郎木寺)路、折(折桥)达(达家台)路、临(临夏)大(大夏河)路是临夏州连接藏区、省会兰州和对外交通的主要干线。随着兰临铁路、折达二级公路、康临高速公路等一大批项目的建成和开通,在面向藏区的商贸物流中,临夏无疑是个重要的节点。

2.资源优势。临夏州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回族自治州之一,穆斯林人口110多万,占全州人口的56%,民族特色占有优势。浓郁的伊斯兰文化特色使临夏州素有“中国小麦加”的美名。清真品牌在穆斯林群众中有较高的声誉,是临夏州的一张金字招牌,清真食品以其独特的特点吸引者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临夏州水利资源较为丰富。全州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黄河干流,洮河干、支流,湟水河干流,大夏河干、支流,广通河干、支流和冶木河干流。水能理论蕴藏量370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278万千瓦。全州已建成包括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三座水电站在内的大、中、小水电站 60 座,总装机容量达到206.02万KW,年发电量达到99.437亿度。州内已建成的小水电站57座,其中装机容量在1000KW以上的19座,总装机容量6.02万KW,年发电量2.737亿度,实现销售收入1.82亿元,实现利税3254万元,从业人员1472人,固定资产规模达到3.39亿元。

(二)劣势

1.产业基础薄弱,整体层次不高。虽然近几年临夏州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发展滞后的状况仍然存在。工业企业规模偏小,市场竞争力有待提升。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有69户,占工业企业总数的7.9%,技术装备水平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水平的占5%,拥有一般装备水平的在40%左右。2010年,全州工业增加值21.7亿元,仅占全省总量的1.35%。工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品牌意识尚未建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开拓市场。全州现有的工业企业主要是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工业产品结构仍处在初级化阶段,资源、原料性工业产品约占全部工业产品的90%以上,全州大部分企业的技术研究经费不足。

2.产品类别单一,构成类别不合理。目前,原材料产品和粗加工产品仍然在临夏州工业产业品中占有非常大的比重,而产业附加值高的产品所占比例较低,整体工业发展水平存在着产品类别单一的现象。从工业整体结构看,呈现“二元结构”,且企业带有明显的“单株移植”特点,与临夏州其他企业的连接度不高,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不明显,没有形成产业集聚的合力,对经济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有限。

3.发展资金严重不足。发展资金紧缺是制约全州企业发展的瓶颈。一是企业自有资金普遍不足。临夏州地方企业大多数是民营企业,其资本主要来源于企业家经商创业的积累,在设计生产规模时,为了实现规模效益最大化,大多把资金全部投向固定资产,致使企业建成后缺少流动资金启动生产,制约了资金的利用效益。二是企业贷款难。大部分企业由于资产规模小,还有部分企业租赁使用土地资产,抵押不足或缺少有效的抵押资产。部分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使金融机构无法有效对贷款企业进行监督和跟踪管理。三是财政投入严重不足。长期以来国家投入的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三农”项目上,工业投入相对较少。加之全州财政收支矛盾突出,无法满足对工业发展的投入需要。2010年全州财政收入仅占全省的1.009%,财政十分困难,地方财政无力解决项目资金。

4.人才缺乏。企业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和掌握现代企业管理知识的人才极为缺乏,熟练技工严重不足。对40户企业员工情况的抽样调查,中专学历的占职工总数的14%,大专学历的占职工总数的12%,本科学历的占职工总数的4%;有初级技术职称的占职工总数的11%,有中级技术职称的占职工总数的5%,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占职工总数的2%。可以看出,有学历的和有技术职称的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31%和18%,这种人才拥有量与企业的发展不匹配。

(三)机遇

1.政策机遇。自改革开放以来,临夏州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快,特别是2010年5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将进一步实施以优势资源开发转化为重点的产业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能源化工、有色冶金、装备制造、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等产业基地,着力发展循环经济,突出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构建具有甘肃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2011年出台了《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临夏回族自治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指出临夏州目前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阶段,要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支持发展清真食品和民族特许用品加工业,加快园区建设和城镇化进程,增强科技支撑服务能力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2.产业梯度转移机遇。当前,我国已形成东、中、西部三级的梯度经济格局形式。在国家新一轮产业调整的大背景下,东南沿海地区的产业必将向中西部地区大城市周边转移,这对临夏州选择性承接转移产业,快速发展工业带来了机遇。兰州是西北比较具有竞争力的城市之一,这个庞大的消费市场随着城市的发展和扩张,部分产业和企业必然要向周边城市转移。作为兰州经济圈内的节点城市,临夏州大部分县市的工业园区(临夏经济开发区、广河经济开发区、永靖工业园区、和政县循环经济产业园、东乡达板工业园区)均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兰合铁路双城货运站的设立,将解决全州企业原料、产品的运输困难问题,大大降低运输成本。同时,还将带动全州仓储业的大发展,清真牛羊肉屠宰能力、仓储能力过剩的不利因素将转化为一大优势。

(四)挑战

1.规模经济的挑战。工业在支撑全州经济十二五跨越式发展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临夏州绝大多数企业规模都是中小企业,尚且没有形成规模经济,企业运营成本较高,严重影响了资源的利用效率。如何通过经济政策引导发展规模较大的企业兼并、联合,淘汰规模较小的企业,形成规模经济,发挥集聚效应,仍是今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2.结构性因素的挑战。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临夏州工业经济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三产结构逐渐趋于合理。然而,临夏州工业仍是制约全州经济发展的短板,第二产业的升级仍很缓慢,产业创新能力不强,高新技术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发展不快,绝大多数企业仍处于产业链的低端,重点企业与地方经济中其他企业的关联性较弱。

三、临夏州特色优势产业计量模型

根据特色优势产业的定义及临夏州的经济发展状况,本文构建了特色优势产业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临夏州特色优势产业进行定量分析。

(一)构建特色优势产业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特色优势产业评价的前提和基础。根据科学性、动态性及可操作性的指标选取原则,本文选取了产业规模、产业潜力、产业比较优势3个准则层,6个具体指标来衡量全州的特色优势产业。为了减少计算的复杂性,本文根据临夏州经济发展阶段、资源要素禀赋结构及各产业发展情况,对现有产业进行了定性的选择,初步缩小了产业的待选范围。本文在临夏州工业行业中剔除了明显不合适的产业,初步选择出7个产业,即电力、热力生产及供应业、清真食品、民族用品、皮革毛皮及制品业、农产品及中药材加工、机械零部件铸造及加工、化学原料化学产品制造业共7个行业。基础数据来源于2011年《临夏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提要》,历年《临夏州统计年鉴》。

表1 临夏州特色优势产业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二)运用AHP法确定各指标权重

为了能够将比较判断定量化,本文向甘肃省有关部门具有丰富经验的6位专家发放了调查问卷,综合专家打分,并将分值输入主层次分析软件采用Yaahp2.3,得到临夏州特色优势产业评价指标体系赋予指标权重,结果见表2。

表2 临夏州特色优势产业的综合评价指标权重

由表2可知,产业比较优势权重值相对较大,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的选取影响比较大,产业规模和产业潜力权重值相对较小,它们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

(三)综合得分计算

本文通过下式来确定模型中各指标的综合得分,从而得出临夏州各产业的综合得分。

由上式所示,Wi为某评价指标的权重,Ii为该指标的标准化得分,WiII为该指标的综合得分,P为综合指数。将相关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应用综合指数法计算各指标的综合得分,结果如下:

表3 临夏州各产业的综合评价排名

四、结果分析

由上述分析结果可以得知,根据我国现有经济开发区的产业发展历程和临夏州经济发展基础,并结合临夏州区位优势和民族特色优势,确定临夏州特色优势产业主要为清真食品、民族用品,次要为皮革毛皮及其制品业、化学原料化学产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及供应业、农产品及中药材加工、机械零部件铸造及加工。下面重点分析其清真食品及民族用品:

1.清真食品。在独有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下,清真食品已成为临夏回族自治州的主要产业。由于清真食品属于一次性快速消费品,市场需要量大,2000年以来,食品工业已经成为我国第一大产业,预计今后仍将保持快速增长。清真食品工业现在正处在起步发展阶段,应该成为临夏州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本文以生命周期数学模型为基础,以戈泊兹曲线方程和相关数据为支撑对临夏州的清真食品和少数民族用品的需求量进行预测。

Y=KABt

其中,Y是临夏州历年清真食品的消费额,K、A、B为计量模型的参数,t为清真食品预测数据所代表时间序列数据的时间数值。为了计算的方便,本文对上式取自然对数,得到如下方程:

InY=InK+BtInA

本文采取的时间序列数据为2004年至2012年临夏州清真食品的消费额(基础数据详见表4)。通过使用上述的计量模型,预测临夏州将来清真食品的消费额。

表4 清真食品消费量原始数据表

以三个时间序列作为一组:

将表4所列的基础数据带入到戈泊兹曲线方程,可得到如下计量结果:

得到A=2.251;B=1.052K=69946.05

本文再将上述计量结果代入到预测方程中可以得到预测模型:

InY=11.156+1.052t×0.811

表5 预测运算表

由于预测结果中的A值与B值均大于1,这表明戈泊兹曲线表现为一种加速上升的指数取现,预测结果说明,目前临夏州清真食品已处于快速发展时期。

另外,根据计量模型的结果可以看出临夏州清真食品需求额的发展水平。目前,临夏州清真食品需求额明显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趋势,这说明临夏州清真食品需求额随着时间的延长呈现出较快的发展。根据预测结果,临夏州在2019年清真食品的销售额有望达到25.17亿元。

表6 预测结果表

图1 清真食品销售趋势

另外,根据计量模型的结果可以看出临夏州清真食品需求额的发展水平。目前,临夏州清真食品需求额明显呈现出向右上方倾斜的趋势,这说明临夏州清真食品需求额随着时间的延长呈现出较快的发展。根据预测结果,临夏州在2019年清真食品的销售额有望达到25.17亿元。

2.民族用品。临夏州目前生产民族用品主要产品为回族帽、藏礼帽及民族服饰,主要销往省内、青海、宁夏、浙江、新疆等地区。民族用品生产日益成为临夏州最有特色、最具比较优势的产业,现已成为临夏州经济发展重要引擎和支撑,对临夏州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带动少数民族群众增收致富方面的贡献率显著提高。同样,可以根据基础数据(见表7),使用计量预测模型来预测临夏州将来民族用品销售额。

表7 民族用品消费量原始数据表

将表7中所列的基础数据代入到预测方程中,可以计算出预测参数值,本文将预测参数值代入预测模型中,可建立如下预测模型:

InY=9.09+1.181t×0.470

根据预测结果可以观察出,临夏州民族用品的需求量也处在快速发展时期。根据图2所显示的发展趋势来看,临夏州民族用品在未来几年也呈现出快速发展时期。本文以测算出的发展趋势可计算出在2019年,临夏州民族用品的需求量将达到7.24亿元。

表8 预测运算表

表9 预测结果表

图2 民族特需用品销售趋势

五、政策建议

临夏州是我国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地区,该地区在独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发展结构。本文使用回归模型和预测模型对临夏州具有民族特色和发展潜力的清真食品和民族用品行业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临夏州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清真食品和民族用品行业都将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并日益成为临夏州经济发展的引擎。因此,临夏州的经济发展应以特有的产业发展为主导,因地制宜的培育出符合清真食品和民族用品产业特点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通过清真食品和民族用品行业的发展带动、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

[1] 王岚.甘肃特色优势产业的界定[J].农业产业化,2009(10).

[2] 袁英.论西部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J].特区经济,2007(5).

[3] 庄万禄.论西部民族地区特色经济发展战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1).

[4] 李澜,张丽君.论西部地区民族经济发展中的特色经济开发[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6).

[5] 鹿晨昱,陈兴鹏,黄艳.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

[6] 高新才,童长凤.西部民族地区特色经济研究综述[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5(8).

[7] 张积良.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农民增收缓慢的自然历史原因分析[J].社科纵横,2004(4).

[8] 胡鞍钢.地区与发展:西部开发新战略[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1.

[9] 吴殿廷,王旭,肖敏,等.产业地位变化与区域开发的产业模式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4).

[10] 王文长,李曦辉,李俊峰.西部特色经济开发[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责任编辑:胡 晓

2014-12-10

2011年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统筹城乡经济一体化视角的甘肃商贸流通体系新格局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康军(1977- ),男,甘肃民勤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和人力资源管理。

F061.5

A

1004-941(2015)02-0054-05

猜你喜欢

临夏州优势产业全州
非遗传承视角下临夏州砖雕的传承与保护
甘肃金塔县特色优势产业树品牌
古代诗歌对全州的文学书写
培育优势产业集群 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文山州总工会:全州工会维权维稳工作会议召开
临夏州走访纪实
临夏州畜禽粪污处理现状调查及资源化利用对策与建议
甘肃省青少年中长跑、竞走冠军赛在临夏州成功举办
“一带一路”战略下绍兴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
区域优势产业判别及发展对策研究——以陕西省为个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