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士卿教授治疗孕妇腮腺腺瘤合并急性炎症1例

2015-02-10徐国栋吴晓刚潘茂才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14期
关键词:苏叶安胎夏枯草

徐国栋,吴晓刚,潘茂才

(1.甘肃中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2.兰州市西固区人民医院 中医科,甘肃 兰州 730060)



张士卿教授治疗孕妇腮腺腺瘤合并急性炎症1例

徐国栋1,吴晓刚2,潘茂才2

(1.甘肃中医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2.兰州市西固区人民医院 中医科,甘肃 兰州 730060)

腮腺腺瘤合并急性炎症;张士卿;验案

张士卿教授师从中医儿科大家王伯岳、甘肃省《伤寒》名家于己百、《内经》名家周信有等,是第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首批甘肃省名中医,主任医师,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临床医学(中医师承)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四十余年,学验俱丰。现将张教授治疗孕妇腮腺腺瘤合并急性炎症临床经验介绍如下。

1 案例

程某,女,35岁,就诊日期:2014年5月27日。主诉:孕7月,突发右侧下颌部肿痛1周。现病史:患者1周前无明显原因,右侧下颌部以耳垂为中心弥漫性肿胀疼痛,局部红肿,皮温增高,触之疼痛,伴轻度发热,T37.3℃,大便干燥,2日1行,下午汗出较多,舌淡红苔白,舌边切迹,脉滑数。血常规:中性粒细胞86.9%,淋巴细胞10.5%,C反应蛋白45.16mg/L(正常值:0~8.2mg/L),超敏C反应蛋白5mg/L(正常值:0~1mg/L),B超示右侧腮腺实质非匀质性占位性病变。既往病史:平素情志抑郁,烦躁易怒,自诉孕前右耳根下有硬结,无疼痛,未作任何特殊治疗。2011年1月5日B超提示为非匀质性腮腺占位性病变(腺瘤),硬结直径25/16mm。诊断:痰核;辨证:少阳阳明郁火上攻,枢机运转不利,痰火郁结于上;治则:和解少阳,运转枢机,清热化痰,散结消肿,兼理气化湿安胎。

药物选用:金银花15g、连翘10g、牛蒡子10g、桔梗6g、僵蚕6g、浙贝母10g、夏枯草10g、陈皮6g、黄芩10g、苏叶6g、苏梗6g、炒白术10g、甘草6g、白芷6g、柴胡15g、板蓝根10g。每日1剂,分三次口服,共3剂,同时外用三黄膏敷患处。

二诊,2014年5月30日。自诉患处硬结较前稍吸收,仍肿痛,皮色红,手足多汗,舌红苔黄后腻边切迹,左手脉滑数,右手脉滑细。药物选用:金银花10g、连翘10g、牛蒡子10g、桔梗6g、茯苓10g、陈皮6g、夏枯草10g、砂仁(后下)6g、僵蚕6g、赤芍10g、苍术10g、炒白术10g、黄芩10g、苏叶6g、苏梗6g、柴胡15g、浙贝母10g、生甘草6g、白芷6g、薄荷(后下)6g、板蓝根10g。每日1剂,分三次口服,共6剂,同时外用三黄膏敷患处。

三诊,2014年6月3日。自诉耳后胀痛明显减轻,硬结缩小,皮色现白,汗出减少,便溏,舌红苔白腻。2014年6月1日,血常规:中性粒细胞76.2%,淋巴细胞18%,嗜酸粒细胞0.01%,超敏C反应蛋白159mg/L(正常值:0~1mg/L)。药物选用:茯苓15g、陈皮6g、夏枯草10g、连翘10g、赤芍10g、白芍10g、白芷6g、生牡蛎(先煎)15g、玄参10g、浙贝母10g、桔梗6g、野菊花15g、柴胡15g、炒白术10g、黄芩10g、炙甘草6g、砂仁(后下)6g、苏叶6g、苏梗6g。每日1剂,分三次口服,共6剂,同时外用三黄膏敷患处。

四诊,2014年7月8日。6月下旬因张教授外出开会,患者间断服药五、六剂,来诊自诉患处疼痛缓解,右耳下硬结明显吸收,如杏子大,质硬,表面稍充血,无触痛,咽痒,偶咳,舌红苔薄白,脉滑稍数。药物选用:茯苓10g、陈皮6g、黄芩10g、炒白术10g、夏枯草10g、浙贝母10g、桔梗6g、牛蒡子10g、炙百合15g、苏叶6g、苏梗6g、砂仁(后下)6g、炙甘草6g。每日1剂,分三次口服,共6剂。

2 分析

临床上,孕妇合并腮腺腺瘤急性炎症并不鲜见,西医治疗多束手无策,且用药需顾忌孕母和胎儿,患者只能求助于中医。孕妇多具有气常有余、血常不足的病机特点,患者平素情志又多抑郁,肝气失疏、郁而化火,故易烦躁动怒;孕后胞胎阻碍三焦气机,经气阻滞,水液运行失畅,加之脾气素虚,酿生痰湿、痰火相结,凝滞于肌腠,久而成为痰核。

张老初诊诊断:痰核(腮腺腺瘤合并急性炎症);辨证:阳明少阳郁火上攻,枢机运转不利,痰火凝结于上。初诊选用柴胡、黄芩,蕴含小柴胡汤方意,以和解少阳,运转枢机,内清外透,清热消肿。《张聿青医案》云:“柴胡散胆经之专药,既能散其郁勃之气,复能解其郁结之热,郁中有热,故风药不能治而柴胡能治之也。”茯苓、陈皮、甘草即二陈汤去半夏,去一身之痰湿,因半夏温燥且有损胎元故而不用。张元素的《珍珠囊》记载:“半夏,味辛平。生寒熟温,有毒。降也。”银花、连翘、牛蒡子、板蓝根辛凉,疏散风热;僵蝉、浙贝母、夏枯草清热散结。白芷辛温,主入阳明经,芳香上达,温燥除湿,活血消肿,常用于头面疮疡诸疾;合柴胡引药直达头面,升散郁火,即《内经》“火郁发之”之意。苏叶辛温,外以解表散邪,内可理气安胎,配合苦寒药,能制性存用,使邪从微汗而解,“汗出则疮已”。黄芩、炒白术、苏梗、砂仁健脾理气安胎,其中砂仁亦可引气归肾以固胎元。桔梗、苏叶宣上,炒白术、陈皮调中,茯苓利下,通调水道,使水精四布,痰湿无由内生。生甘草解毒和中调药。诸药合用,外透内清,和解表里,行气活血,三焦分消,为表里、气血、三焦通治之剂。

二诊,患者硬结较前稍吸收,仍觉肿痛,苔黄腻脉滑数,痰湿和郁热仍盛,故在初诊基础上加薄荷、苍术、赤芍等药物,加强散邪、燥湿、解毒之功效。

三诊,自诉耳后胀痛明显减轻,硬结缩小,便溏,舌红苔白腻,证属少阳阳明郁热,痰热互结。消散郁热,遵“大积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故去疏散风热之药,不损胎元。柴胡、黄芩和解少阳;茯苓、陈皮、夏枯草、连翘、砂仁、炒白术等药物清热散结、理气安胎,合用《医学心悟》之消瘰丸,加强消肿散结之功效;因妊娠期间肝血下聚以养胎,肝血若不足,肝阳亦会上浮,配白芍、柴胡合炙甘草,补肝体,畅肝用。赤芍又可养血活血,合苏叶、苏梗、柴胡调气和血,助于痰核消散。

四诊,患者痰核明显消散,无触痛,热毒、痰湿、气滞明显消散,故以二陈汤健脾化痰为主,辅以和解少阳、软坚散结、理气安胎,以善其后。

3 结语

张老师治疗孕妇腮腺腺瘤合并急性炎症,治病与安胎并举,散邪与扶正同施,肝脾同治,全面兼顾,值得深入研究和学习。

(责任编辑:李岚春)

2015-03-19

徐国栋(1985-),男,甘肃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医临床。

R246.3

A

1673-2197(2015)14-0051-01

10.11954/ytctyy.201514023

猜你喜欢

苏叶安胎夏枯草
夏枯草的妙用
补肾安胎饮对肾虚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
寿胎丸联合安胎扶元饮对肾虚血瘀型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的临床疗效
早期先兆流产不同安胎结局与孕囊增长、血清β—hCG水平变化的关系
固肾安胎丸联合低分子肝素干预复发性流产妇女血栓前状态的疗效
瘟火蛇
清肝散结夏枯草
瘟火蛇
夏天清热,离不开夏枯草
最高法未核准集资诈骗犯苏叶女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