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境动物疫情信息网络的建立与应用
2015-02-10石凤海
石凤海
(临沧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临沧 677000)
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 研究背景
缅甸气候炎热,经济不发达,畜牧业多为个体经营,技术水平低[1],动物疫病防控技术落后。对动物疫病的预防和控制能力弱,检验检疫条件差,边境地区口蹄疫等多种动物疫病常年暴发流行。除了正规口岸、通道建立了一道检验检疫屏障外,非法通道、非法出入现象严重,动物疫情特别是偶蹄动物及动物产品通过非法通道流入流出,造成了动物疫病有边难防和被动的防疫状态。
临沧是云南通向缅甸腹地的陆上捷径,是一个集边境、山区、多民族为一体的边境城市,面积约24 469 km2,山区面积占94%以上,居住人口233.5万,有23个少数民族。属于典型的亚热带地区,有1个国家一类口岸和2个二类口岸,边境线长290.79 km。由于受地理、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条件限制,临沧的动物防疫基础设施还相当薄弱,预警、防控手段相对滞后。随着中缅边境贸易的不断发展,往来人员频繁,相互通婚、互牧、互耕、探亲和旅游业的开放,构成了新一轮边境口岸的繁荣景象。但由于缅甸经济欠发达,实行军政管制,帮派众多且各自为政,加上特殊的地理、自然环境条件,为动物疫情的发生、流行与传播形成了有利条件。境外动物疫病特别是牲畜口蹄疫疫情多次传入(1952—1999年共有35次牲畜口蹄疫疫情由境外传入),给临沧畜牧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有效防止境外疫情的传入、渗透,迫切需要建立反应快速、网络健全的信息员管理队伍。
1.2 建立边境动物疫情信息网络的意义
信息是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以及这种存在方式或运动状态的反映和表现。它的价值在于可以在最大范围内和各个层次上满足社会最广泛的需求。信息化是动物疫控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要以创新信息化管理手段,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为核心,逐步深化信息化技术在动物疫病防控、疫情监测、执业兽医和实验室管理等各方面的应用,重点加强动物疫情监测预警、动物疫病防控应急指挥、动物疫控人力资源管理、动物公共卫生决策支持和动物疫控综合服务等信息网络建设。要逐步建成基础设施完善、信息资源有效整合、统一信息门户和应用支持平台的网络数据中心,建立规范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和符合国家信息安全的保障体系,为建设良好的动物疫控专业技术服务和决策支持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奠定基础。
临沧市3个县与缅甸掸邦2个特区及佤邦山水相依,边境沿线是动物疫病常年流行的地区。因此,边境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始终是临沧畜牧业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多年来,临沧在结合边境口岸、通道工作特点、难点问题和对近年来成功防止境外疫情传入的工作经验基础上,通过动物疫病免疫带向境外延伸、协助境外疫情诊疗和处置、支持境外疫病防控物资和防控技术培训等措施,逐步探索了一套“构筑防线、坚守国门”的动物疫情防控办法。通过边境动物疫情信息网络建立与应用,不但可以及时、准确、全面地掌握动物疫情信息,科学地制定防控策略与措施,有效防控临沧边境动物疫情,还可以通过信息资源平台共享,以“检验检疫、联动联控、群防群控、境外合作”四道防线为重点[1],促进“3+1”防线建设,实现边境地区的动物疫情联防联控,推动边境动物防疫屏障建设,为云南发展山地畜牧业与高原特色农业提供良好的安全屏障和健康环境。
2 边境动物疫情信息网络创建要素与结构模式
2.1 创建要素
动物疫情信息网络的创建主要包括疫情信息点的建立,信息员的选择、确定,疫情信息网的组织等方面的工作。信息点就是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确定的信息联系点。信息点的选择和确定要从实际出发,遵循实事求是、布局合理的原则。中缅两国山水相邻,村寨相依,信息点一般按照沿国境线村寨来布点。信息员是指根据工作需要聘请的工作人员,他是信息网络建设的关键,没有稳定的信息员,信息点工作就难以组织开展。信息网络的组织包括两种结构形式,即纵向网络系统和横向网络系统。纵向网络系统又称垂直网络系统,根据上下级隶属关系,一级一级分层次建立。它包括下级向上级报送信息和上级向下级反馈信息两个方面,形成上下贯通的信息纵向网络系统。横向网络系统是市防制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与成员单位加强信息交流而建立的,信息交流主要靠双方约定,建立互通信息机制,并根据工作需要进行调整,它的主要功能是联系左右,加强与各职能部门之间以及境外政府的情况交流和协调配合。
2.2 结构模式
根据疫情信息网络与市农业部门的从属关系,把其分为纵向网络系统和横向网络系统。有隶属关系的为纵向网络系统,其结构最为紧密,在边境动物疫情信息收集报送中发挥着主要作用,主要指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乡(镇)畜牧兽医站、村级动物防疫员和在边境一线所设立的信息点和信息员。无隶属关系,只有协作关系的为横向网络系统,在边境口岸疫情信息收集报送中发挥着辅助作用,主要指由于工作职能近似而相互之间达成疫情信息互通、共同防控动物疫情的各级防制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成员单位和协作单位。
3 边境动物疫情信息网络的建立
针对临沧口岸边境线长、通道多、境外疫情复杂的特点,只有充分利用全社会力量,才能有效防止动物疫情的入境发生和流行。防制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建立动物疫情监测合作和通报机制,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全面有效的互动,发挥各自部门作用,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预防控制体系。当境外有动物疫病发生、传播流行时,就能在第一时间获取有效的疫情信息,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并通过疫情监测技术手段,建立有效的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构建有效的安全屏障,在边境一线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阻止疫病的传入。
3.1 网络点设置
提高动物免疫密度和加强动物疫情监测是搞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的前提,为了达到这种效果,一是要切实加强动物防疫“整村推进”规范化管理工作,努力提高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二是要及时获取动物疫情信息并使之得到科学、果断处置。获取疫情信息后,要对疫情的真实性进行核实,疫情信息要求真实可靠,客观准确。在疫情信息的报送过程中,要遵循及时、迅速的原则,确保信息报送时效,并严格遵守保密制度,防止泄密事件发生。疫情确定后,要根据疫情情况迅速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研究防治措施,启动应急预案,动员全社会力量做好群防群控工作,并严格按照疫情处置规范进行处置。这就需要各部门联动,协调配合,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建立一个多渠道、反应迅速、准确的信息网络系统。
3.1.1 建立口岸监测点
临沧检验检疫局在口岸通过对进出境人员咨询,了解境外动物疫病动态,收集来自缅甸腹地的疫情信息,及时掌握境外动物疫情形势。
3.1.2 加强边境动物疫情监测
监测预警是决策与行动的基础[2]。市级兽医实验室、耿马县边境动物疫情测报站、沧源县、镇康县动物疫情监测站兽医实验室要以提高分析预警能力为核心,重点在监测方案科学化、数据处理信息化、分析评估准确化、体系管理规范化上下功夫。以完善动物疫情测报站和边境动物疫情监测站建设为依托,提高监测能力;以动物疫病监测和疫情形势分析评估信息平台为支撑,强化预警分析;以制定配套管理制度为手段,规范监测体系管理;以推行“定点定期定量定性”监测模式为基础,探索适应边境疫情防控的监测预警方法、模式和机制。着力提高疫情监测能力、分析评估能力、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和测报体系工作能力。
3.1.3 发挥村级动物防疫员的作用
村级动物防疫员是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基础,是动物强制免疫、畜禽标识加挂、免疫档案建立和动物疫情报告等重要防疫措施实施的主体力量,在保证动物卫生安全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2012年6月止,全市930个村共有村级动物防疫员976人(其中3个边境县有260人),都已经按照农业部要求参加了“村级动物防疫员职业技能培训认证”。要充分发挥这只队伍在边境动物疫情信息网络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3.1.4 设置边境动物疫情信息点
疫情信息点的选择应具有代表性,以设置最少的信息点覆盖最大的监测范围为目标。在选择疫情信息点时要根据地理位置、区域条件、口岸通道、村落位置、边民互市、天然牧场等情况,在边境地区设置边境动物疫情信息点。一是位置一般选择离国境线30 km的境内、境外地区,如有需要及条件许可,可延伸至境外100 km左右的大、中城市,如缅甸的腊戌、曼德勒等地。应选择交通相对便利,人流、物流较为集中具有较大信息流量的地区。二是要注重动物疫情信息员的选择,结合工作实际和特点进行针对性技能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为:信息员基本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工作职责、边境地区常见重点动物疫病的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特征、疫情信息的整理与初步归纳、重大动物疫情报告制度、疫情信息报送的方式方法及注意事项等。三是要明确信息员的职责并加强管理。对疫情信息员的管理实行日常管理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根据其收集信息的效能和质量对信息员进行综合评定,优秀的给予适当奖励,不合格的要及时解聘并重新发展。
3.2 协作单位
协作单位构成了疫情信息网络中的横向网络,主要指没有隶属关系,但在日常业务与职能上相互联系与协作、相互获取信息、共同防制疫情的地方相关职能部门。如:检验检疫局、海关、边防武警、财政、公安、卫生及境外的政府机构及其职能部门等。建立共同协商、疫情互通、联席会议、疫情防控等机制,从而互为协作单位。条件好的地区可与境外的地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建立类似的协作机制,签订合作协议。协作单位的职责一是及时互相通报在其业务范围内掌握的世界卫生组织(WHO)、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的疫情疫病的种类、数量、发病地点、诊断及采取控制疾病措施等详细情况。二是定期交换疫情疫病月报,当有重大动物疫情疫病发生和流行时要及时通报。三是重大动物疫情疫病发生时相互协作、配合,及时按照紧急防制预案开展防控工作。四是不断加强疫情疫病检测、监测技术的合作与交流,共同开展科研课题。五是经费保障。动物疫病防控属纯公共服务范畴,动物疫情信息网络建设必须由公共财政支持,信息员工资、信息网络点建设等经费开支应按公共财政支出原则,全部列入同级财政开支范围。
4 边境动物疫情信息网络的应用
建立边境动物疫情信息网络,可以通过对疫情信息的梳理、分析、核实、上报,同时启动应急处理预案,通过各部门联动,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疫情传入。因此,建立和应用好边境动物疫情信息网络,能为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畜牧业生产安全和维护对外贸易信誉发挥积极作用。
4.1 信息收集
疫情信息的收集是掌握疫情情况的基础,是进行疫情分析并通过管理者下达防制措施的依据。疫情信息的收集主要有以下途径:一是通过与缅甸地方政府,建立疫情信息互通机制,定期或不定期获得境外疫情信息,或突发重大动物疫情时的及时通报制度。二是通过信息员及时报告发生的重大动物疫情,或每月定时报告境外的一般疫情信息。三是通过村级动物防疫员在工作中发现的疫情。四是通过兽医实验室的动物疫病监测获得信息。五是通过互联网等多种渠道收集周边国家发生的疫情信息。六是通过与国内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签定的疫情疫病信息互通机制,及时获得边境一线的疫情情况。
4.2 信息分析处理
信息的分析处理是信息网络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对来自不同渠道的疫情信息通过分析、筛选、核实、分类、综合,按疫情上报制度及时报送。当获得来自境外的疫情信息时,要立即组织相应的技术专家对疫情情况进行分析作出初步判断,派出有关人员到疫点作调查核实。确定是疑似重大动物疫情的要按规定程序报告,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的防治措施。对通过疫情信息互通机制或其他方式获得的信息,要组织技术专家对疫情信息进行筛选、分类、分析,提出预防措施或建议。为做出科学决策,适时调整防控工作重点,在口岸或边境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4.3 信息管理指令
管理指令就是为有效地防止疫情的传入而采取的具体方法和落实措施,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形成于对动物疫情进行分析判断和确定的过程中。科学的信息管理指令来源于对疫情的正确判断。如经对信息的分析或调查核实,确定发生了某种重大动物疫病时,通过掌握对该病的发病机理或流行病学原理、传播途径、传播风险、是否人畜共患或易感动物种类、危害程度等情况进行分析,按照预防控制的科学方法和控制方针,确定针对性较强的科学预防控制措施或实施方案,由防制指挥部下达指令,并通过执行者严格按照指令认真执行,从而有效地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防止疫情的传播蔓延,最终达到扑灭疫情的目的。
[1]范国珍主编.“3+1”防线建设[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11:59,序2.
[2]陈继明主编.重大动物疫病监测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6.
[3]王功民主编.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教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