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样写《都市精灵》
2015-02-09舒乙
舒乙
[读有所思]
你能从对网师园的介绍中体会出苏州园林的哪些特征?你能说出网师园的自然之趣吗?
鉴赏空间
作者从园子的由来写起,采用总分结构,对园中的景物做了详尽的说明。彩霞池是全园的中心,“环池亭阁与山水错落映衬,疏朗雅适”,池的边沿没有整齐的石岸,高低屈曲,任其自然。小院布局,实中有虚,藏中有露,隔而未隔,界而未界。院中翠竹摇绿,花街铺地,假山意境相连,池中游鱼悠悠,“集中了春、夏、秋、冬四季景物及朝、午、夕、晚一日中的景色变化”,让园中人在一年四季中都不感到寂寞。总之,游人移步换景,眼前总有一幅诗意天成的完美图画。
我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工作。我们借用了一座过去的寺庙当馆所,它叫万寿寺。《都市精灵》这篇文章就是由这座馆所写起的。
万寿寺建于明代,原来它有一座大钟,就是大钟寺里现在挂着的那一口。到了清代,万寿寺成了皇家寺庙,最辉煌的时候是在乾隆时期。乾隆皇帝为他的母亲过六十大寿,曾在这里大搞庆贺活动。据说,当年寺外,在河的南岸,站了数百名和尚、喇嘛、道士诵经奏乐,极其庄重热闹。“万寿寺”这个名字也就因此而得。到了清朝末年,万寿寺是太后和皇帝的行宫,他们到颐和园去,要在这里打尖。慈禧太后在由紫禁城到颐和园的途中,先是乘骡车到万寿寺,在庙里做佛事,在行宫里吃饭喝茶休息。吃饱了歇足了,慈禧太后由庙前的小码头登龙舟,靠拉纤逆水而上到颐和园。
万寿寺正好位于紫禁城到颐和园的路途中间,是北京城西直门外的一大景观,一派田园风光,自古就是踏青的胜地。每到清明时节,青草和柳芽初生之际,人们便由城里涌向这里,在庙前的河畔或散步或嬉戏或野炊。
万寿寺行宫大花园里的树都很古老,有北京西郊最大最老的槐树,有许多侧柏,都挂着园林部门颁发的一级古木名树的红牌子,树龄当在三百年以上。
这个大院子以及这些古树就成了鸟儿们和小动物们的福地。说它是闹市中的一块净土,就因为它的僻静、安宁和拥有难能可贵的自然状况。
如今,万寿寺的西墙外就是北京的西三环大道,每天车水马龙,又繁忙又喧闹,当初的田园风光已不复存在。
现在,墙里墙外成了两个世界。难怪喜鹊、山喜鹊把万寿寺的花园当成了自己的家,它们实在是无地可去了。还有那只可爱的小松鼠,的确成了文学馆的一景,如今,在北京城里,哪儿还会看见野生的小松鼠呢。
顶稀奇的是那两只冬天在这里的树上呆立着的大乌鸦。过去,北京的上空有许多鸟:家家有麻雀,许多家的屋檐下有小燕子,属于公众的是乌鸦。乌鸦每天清晨和黄昏两度飞临北京上空,多到遮天蔽日的程度,真的可以叫做北京的市鸟。白天它们飞到郊外的田里去觅食,晚上回到温暖城市里的树上来安睡,完全是人类的朋友,亲近得很。满族人是敬乌鸦的,相传它们救过危难中的努尔哈赤,所以,满族人把乌鸦当神鸟。在东北,满族人的门口都要立一根“索不拉杆”,把一只木斗像升旗那样升上去,里面装满了高粱,是喂乌鸦的!如今,北京的上空已经没有这种每天两次的乌鸦大飞翔了。剩下的,像万寿寺里的那两只呆鸟,只好白天也呆蹲在万寿寺里的古树上,既不飞也不叫,怪可怜的。老鸹不“老呱”了,真是悲哀啊。这两只乌鸦的处境非常典型地反映了工业化时代到来之后,大自然和人类渐渐疏离的真实情况。
《都市精灵》这篇文章通过万寿寺里的鸟的故事和小动物们的故事,说明人类的居住环境发生了巨变,呼吁人们要珍惜地球,珍惜同在一个蓝天之下、同饮一江水、共同生长在一块土地之上的一切生物,并且提出一个要求:城市要有鸟有鱼有小动物,有则是好,无则是坏,而且以此来衡量人类意识的自觉程度,并作为衡量人居环境优劣程度的标准。将来,识别一个城市的好坏优劣可以用野生鸟来当标准,看它的上空有没有鸟,有多少,有没有自己的城鸟,当地的人们是以什么态度来对待它们的。
一篇散文,要以纪实为出发点,选准一个切入点,找到一点特别的意思,深入进去,举一反三,加以类比,最后借题发挥,既抒发感情,又引出见解,切中时弊,成为有景有情有思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