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本草考证及功用商榷
2015-02-09韦长林
屈 杰,韦长林,李 培
(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5;2.绵阳市中医医院,四川 绵阳 621000)
陈皮本草考证及功用商榷
屈 杰1,韦长林1,李 培2
(1.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5;2.绵阳市中医医院,四川 绵阳 621000)
陈皮又称为橘皮、柑皮,是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成熟果皮。其味辛苦、性温,具有温胃散寒、理气健脾的功效,用于治疗胃部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咳嗽多痰等证。从文献研究的角度考证陈皮的名称、品种来源和功效,同时对“橘皮去白”以及陈皮“下气利水”之功效进行了阐述。
陈皮;本草考证;下气利水
陈皮是常用药食两用中药材。笔者通过研究本草著作结合自身临床体会,对《中国药典》《中药学》著作中关于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1]功效的描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笔者认为陈皮的功效为下气利水、燥湿化痰,主治三焦气滞或痰湿阻滞导致的咳嗽、胸闷、呕吐、呃逆、痞满、胸痹、小便不利、大便气秘诸证,现分述如下,以供大家商榷。
1 名称本草考证
陈皮之名首见于唐代孟诜的《食疗本草》[2],其异名包括陈橘皮、红皮、黄橘皮、广陈皮、新会皮等。橘皮首载于《神农本草经》[3],列于“橘柚”项下。东汉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就有“橘皮汤”“橘皮竹茹汤”等记载。自东汉到清现存的主流本草中有两种情况:宋代及之前的本草多用橘皮,如《本经》《药性论》等;宋代之后陈皮、橘皮并见。古代本草中陈皮多附于橘柚或橘项下,如《本经》《名医别录》《本草纲目》等,这可能与本草编纂分类有关。自梁代陶弘景提出橘皮“以陈久者为良”后,历代医家皆宗此说,陈皮名称在方剂、临床上逐渐取代了橘皮。近代药学文献也使用陈皮为正名,如1963年版《中国药典》即将陈皮作为正名。明清以来许多本草著作皆强调广产陈皮为优质药材,即所谓道地药材,如《本草汇言》[4]引李氏所言:“今天下多以广中橘皮为胜,盖因香辛而烈故也。江西次之,台、衢又次之。”目前陈皮分为陈皮和广陈皮两种。
2 品种本草考证
《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中均有“橘柚”的记载,又名“橘皮”。后代对“橘柚”提出了异议,如宋代寇宗奭[5]在《本草衍义》中言:“橘、柚,自是两种,故曰一名。橘皮,是原无柚字也。岂有两等之物,而治疗无一字别者,即知柚一字为误。后人不深求其意,谓柚字所惑,妄生分别,亦以过矣。”寇氏强调橘与柚为不同的品种,在《本草经》中放在一起记载,但是没有区分二者功效。这应该是由于“柚”为笔误所致,言下之意,《本草经》记载的只是橘而非柚。他提出上述观点的初衷是为了防止橘柚混淆,“今若不如此言之,恐后世亦以柚皮为橘皮,是贻无穷之患矣。去古既远,后之贤者亦可以意逆之耳”。因此在古代的主流本草中大部分医药学家都认为陈皮(橘皮)的植物来源是橘而非同科植物柚。由于先秦、两汉时期流传下来的药学著作缺乏详细关于橘的植物学描述,因此很难完全证明当时的橘皮来源就是橘而非柚。唐代苏恭的《唐本草》载:“柚皮厚味甘,不似橘皮薄,味辛而苦。其肉有亦如橘,有甘有酸。”说明至少从唐代起,橘柚已经完全分开,不可能皆做橘皮入药。从宋代苏颂的《本草图经》、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清代张志聪的《本草崇原》等主流本草对橘的详细描述来看,陈皮的来源无疑是今日的芸香科植物橘。
由于橘、柑、柚、橙、枳属同科不同种,在古代缺乏系统植物分类学的情况下,存在着误将柑皮、橙皮当作陈皮使用的情况(也有可能是药商谋利行为)。《本草汇言》引寇氏语:“橘皮乃六陈之一,医家日用所需。今市家以乳柑皮乱之,不可不辨也。”接着指出了二者的鉴别方法:“凡橘皮极苦,柑皮不甚苦”,“橘皮性温,柑、柚皮性冷”。需要指出的是,孔安国注《尚书》云:“小曰橘,大曰柚,皆为柑也。”说明有可能在东汉及以前,医药学家橘柚不分,统统以皮入药,只是认为橘柚有大小之分。清代以后,柚皮充化橘红入药,功效与橘皮大同小异,也说明了东汉以前完全有可能存在橘柚均入药的可能,只是在汉代以后至清代,橘皮来源只是柑橘,而非柚类。
3 功效考证
《本经》记载:“橘柚,味辛,温。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通神。”《名医别录》言:“橘柚无毒,主下气,止呕咳,除膀胱留热,下停水,五淋,利小便,治脾不能消谷,气冲胸中,吐逆,霍乱,止泄,去寸白”,强调了陈皮止咳、止呕、止泄的功效。《日华子本草》言陈皮为“脾胃之圣药”;《本草汇言》将橘皮功效概括为“理气散寒,宽中行滞,健运肠胃,畅利脏腑”,并且引用顾氏论述,将陈皮功效概括为理气之珍,可统治气滞、气逆、气闭、气结。《本草纲目》[6]认为橘皮“疗呕哕反胃嘈杂,时吐清水,痰痞咳疟,大便闭塞,妇人乳痈”,强调“其治百病,总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可谓将陈皮理气作用发挥到了极致。这种以医理推导药理的思维模式摒弃了先秦两汉时期朴素、准确的功效与主治记载方式。目前中医院校教材《中药学》以及《药典》等将陈皮的功效概括为“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主治脾胃气滞、呕吐、呃逆,湿痰、寒痰咳嗽以及气滞胸痹,主要还是受《本草纲目》的影响。
笔者对此提出四点意见:①陈皮健脾的功效值得商榷,历代主流本草大多未提到陈皮的健脾功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曰陈皮“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实际上是说陈皮药性和而不峻猛,容易与其他药物相配伍。陈皮性温,味辛、苦,辛散苦降温燥,无充分理由和依据证明其补益作用。李东垣在《脾胃论》中曰补中益气汤中陈皮“不去白,二分或三分,以导气,又能益元气,得诸甘药乃可,若独用泻脾胃”,可见陈皮并无补益作用。清代陈士铎在《本草新编》中曰:“或问陈皮留白为补,去白为攻,然乎?此齐东之语也。陈皮与青皮,同为消痰利气之药,但青皮味厚于陈皮,不可谓陈皮是补而青皮是泻也”,明确否定了陈皮有补益功效;②“理气”与“下气”的区别。笔者以为“理气”的概念比较宽泛,主要针对气滞、气逆、气闭、气结等,下气主要针对气逆于上的咳喘、呕吐、哕、呃逆等病证。陈皮虽然理气功效受到广泛重视,就临床而言,其消痞除满之功不如厚朴、枳实;宽肠通便之功不如槟榔、厚朴;治疗痰多咳嗽不如半夏、化橘红;治疗呃逆、呕吐不如半夏、生姜、伏龙肝等。因此,笔者建议用“下气”代替“理气”,显得针对性更强,更具有指导性。“理气”的概念如同“解表”一样,没有彰显陈皮的主要功效;③陈皮利水的功效没有彰显。《名医别录》[7]云:“(橘皮)除膀胱留热,下停水,五淋,利小便。”《华佗中藏经》所载“五皮饮”(由茯苓皮、生姜皮、大腹皮、陈皮、桑皮组成)主治皮水;《奇效良方》中治疗水肿泄泻的“大橘皮汤”使用了陈皮,均间接证明了陈皮具有利水之功。《本草纲目·橘》附方中有“产后尿閟不通者,陈皮一两去白为末,每空心酒服两钱,一服即通”的记载。然而,自《本经》之后两千多年,能述其功效者,寥寥无几,举世皆以“理气”笼统代之,何其陋也!即使像《医方集解》这样的方剂专著也难免落入窠臼。秦汉以及先秦时期的本草学言简而意真,朴实而无华,不如宋明以来医家多儒医出生,牵强附会。上古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毒,虽为传说,但以身试药获取药学知识的方法应该是真实而经得起考验的。因此,笔者建议将陈皮功效更为“下气利水,燥湿化痰”;④关于陈皮的止咳作用。《本经》中并未记载陈皮的止咳作用,《名医别录》起才开始增加了止咳功效的描述,后代不少本草如《本草纲目》都认为其有止咳化痰的功效。但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并无使用陈皮止咳的方剂,对于咳嗽多使用杏仁、麻黄、五味子、紫菀、款冬花等。即便是燥湿化痰、理气和中的名方二陈汤,有学者考证原方的功效和主治也没有提及陈皮的止咳功效[8]。笔者以为二陈汤虽然后来被广泛应用于痰湿咳嗽的治疗中,发挥疗效的仍是燥湿化痰止咳的姜半夏。临床实践表明,陈皮的止咳作用远不及前胡、杏仁等。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陈皮所含的挥发油以及醇提取物的平喘、镇咳、化痰作用比较显著。中药方剂未能发挥该作用的原因可能是汤剂煎煮时,陈皮挥发油损失过多,或使用量较小(3~9g)。
4 橘皮去白问题
宋代雷敩在《雷公炮制论》中提出橘皮“留白则理脾健胃,去白则消痰止咳”的观点,后代医药学家对此深信不疑。如李东垣《脾胃论》中“升阳益胃汤”“补中益气汤”“黄芪人参汤”等调理脾胃的方剂,自注橘皮不去白。对于胸中气滞或中焦痰气阻滞者,常选用去白橘皮(橘红)或与去白青皮合用,如“加减平胃散”“和中丸”。但李东垣的个别方剂未说明所用橘皮是否去白、留白,如“半夏白术天麻汤”。二陈汤、温胆汤、平胃散等名方皆用橘红,取其消痰下气之意。清代张志聪[9]在《本草崇原》中从法象药理学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批判,谓“橘皮里有筋膜,外黄内白,其味先甘而后辛,其性从络脉而外达肌肉、毛孔,以之治咳,有从内达外之义,若去白,其味但辛,只行皮毛,风寒咳嗽似乎相宜,虚劳不足,益辛散矣”。同时张志聪引证《日华子本草》中“用橘瓣上筋膜煎汤治口渴吐酒甚效”来说明橘皮不应该去白。笔者认为张志聪的观点牵强附会,对临床无实际指导意义,同时认可“陈皮去白开痰,留白和脾”的观点。
5 结语
陈皮作为临床常用理气药,其使用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但随着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学科的不断分化和新型研究手段的出现,陈皮作用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的药理研究不断深入,抗肿瘤、抗氧化等药理作用不断被发掘,如今对陈皮功效、主治以及临床应用的认识已远远超过前人。然而,传统的本草考证研究方法依然十分重要,其研究成果对于指导科学研究、新药开发等无不具有高屋建瓴的指导价值。陈皮功效和作用研究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其下气利水的功效在古代本草中有多次明确记载,但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1]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249-250.
[2] 唐·孟诜,张鼎.食疗本草[M].上海:中华书局,2011:72-74.
[3] 顾观光.神农本草经[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7:71-72.
[4] 明·倪朱漠.本草汇言[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5:569-570.
[5] 宋·寇宗奭.本草衍义[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88.
[6]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陵本)[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1130-1137.
[7] 梁·陶弘景撰,尚志钧辑校.名医别录[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75-76.
[8] 魏伯丞,肖勇,丁舸. 试论二陈汤之核心药组[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8):128-129.
[9] 清·张志聪. 本草崇原[M]. 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50-51.
(责任编辑:尹晨茹)
2015-04-21
屈杰(1985-),男,成都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医治疗脾胃病。
R282.7
A
1673-2197(2015)16-0004-02
10.11954/ytctyy.201516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