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隔附子饼灸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2015-02-09梁颖芯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75

亚太传统医药 2015年11期
关键词:大椎风湿性关节炎附子

梁颖芯(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5)



隔附子饼灸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梁颖芯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 成都 610075)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现代临床上的多发病, 是指慢性对称性多关节滑膜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畸形、功能障碍等。在中医学中属于“痹证”“历节风”“尪痹”等范畴。其发生是由于机体正气不足, 风寒湿邪外袭, 形成痹邪, 邪气阻络, 筋骨失养所致。就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辨证原则、治疗原则,对隔附子灸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应用进行简要阐述。

类风湿性关节炎;隔附子饼灸;临床运用

类风湿性关节炎主要是因患者本素肝肾亏虚、正气不足,导致痰瘀互结、风湿痹阻,血气不通畅,不通则痛,表现为关节肿大、僵直、畸形、骨质改变、肢麻不能屈伸等症状。在西方医学中,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尚未明确,但可知为一种自身免疫疾病,免疫系统因无法辨别外来物质与自身组织,导致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自身正常组织。类风湿性关节炎多累及身体的对称关节,如手腕、手指、膝盖、踝关节等。

1 辨证原则

根据美国风湿病协会的标准:①早起关节僵硬至少1h,持续6周以上;②3 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胀,至少持续6 周以上;③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胀,至少持续6周以上;④对称性关节肿胀;⑤有皮下类风湿结节;⑥类风湿因子阳性;⑦手和腕的X 线摄片显示有骨侵蚀或明确的骨质疏松。符合上述7项中的4项及4 项以上者即可确诊。中医把类风湿性关节炎分为寒湿型、湿热型、瘀血互结型、肝肾两虚等型。临床可根据舌脉对已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型。

2 治疗方法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因患者素体肝肾亏虚,正气不足,外受风寒湿三邪,邪气互结于关节处,经脉痹阻不利,气血瘀阻不通,气滞血瘀,不通则痛。本在肝肾亏虚,标在气滞血瘀,故治疗上应以扶正固本、祛风除湿、散寒通络、活血化瘀为主要原则。

治疗上予以穴位隔附子饼灸,主要选穴:大椎、膈俞、足三里、脾俞、肾俞、关元、三阴交、合谷等。关节肿胀处,局部加附子饼灸;病早期风邪重加针刺风池、大椎以祛风散寒。患者取仰卧或俯卧位,充分暴露穴位处,将附子饼置于穴位上,艾绒制成直径2cm、高3cm的锥形艾炷,灸9壮,隔天1次,治疗6周为1个疗程。

3 典型病例

许某,男,54岁。患者2年起出现周身关节疼痛,全身乏力,以双膝关节尤甚,患者形体消瘦,畏风、寒甚,冬季情况加重,纳眠差,二便常,舌体胖,色质黯,苔薄白,脉沉而紧。抗“O”以及血沉正常,类风湿因子阳性。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辨证为肾阳亏虚,寒闭经络,治法宜温补肾阳、通痹活络。处方取穴:大椎、膈俞、足三里、脾俞、肾俞、关元、三阴交、关节肿胀处。患者取仰卧或俯卧位,充分暴露穴位处,把附子饼置放在穴位上,艾绒制成直径2cm、高3cm的锥形艾炷,灸9壮,隔天1次。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自觉周身温热、畏寒以及疼痛症状减轻;继治疗1个周期,疼痛全除。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4 讨论

中医理论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是由于气血亏虚,营卫失调,肌理疏松, 风寒湿三邪乘虚侵袭人体,导致筋脉气血闭阻,血行不畅而引起关节僵硬、肿胀、疼痛等症状。隔附子饼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取附子、艾叶的辛温之性;取穴大椎、膈俞、足三里、脾俞、肾俞、关元、三阴交、合谷等,以温阳散寒、补益气血、强壮筋骨,达到扶正祛邪的作用。

[1] 郭文正.实用类风湿性关节病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魏 晓)

2015-01-21

梁颖芯(1989-),女,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针刺治疗失眠及其机制研究。

R254

A

1673-2197(2015)11-0080-01

10.11954/ytctyy.201511034

猜你喜欢

大椎风湿性关节炎附子
艾灸大椎、百劳、涌泉穴缩短静脉输液反应病程的疗效观察
A Preliminary Study on Legitimacy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Unconventional Treatment Technologi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地震云
附子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
不同姜制附子中6种生物碱含量的比较
大椎穴适宜的人群和使用宜忌
大椎穴
蒙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260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蒙医证型与AKA相关性研究
壮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