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区域地理复习策略

2015-02-09吴传武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4年20期
关键词:区域地理

吴传武

【内容摘要】区域地理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之一,高中区域复习是高考复习的一块重头戏。如何对区域地理进行更加有效复习,一直是高中一线地理教师探讨的问题,基于此,以新课改下高考为切入点,主要探索高考区域地理复习策略。

【关键词】区域地理 区域定位 区域特征

近年来高考试卷中明显反映出区域地理内容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常反映在对地理基础知识的思考和运用上,特别是在许多能力的测定和思维的考查上,很多是以区域地理的内容为载体进行考查。从试卷的分析和分数的统计上得知,考生在区域地理的试题上失分较多,所以有许多考生把区域地理学习,认为是学好文科综合的一个瓶颈,不无抱怨的说:“文科综合难在地理,地理难在区域。”

为什么同学们会感到区域地理难?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许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案例都离不开区域地理的具体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它们的分布、特征、成因、变化等,都是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最好“注解”或“说明”。而系统的地理原理、规律、结构、联系等又需要在区域地理中去落实、验证。因此,区域地理的内容是复习地理知识的基础,许多图像的判读、技能的训练、基本概念的理解、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地理事物的分布、空间概念的建立、地理基本观点的建立等,都应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完成。许多地理老师说:“区域地理是学习地理的终结者,区域地理是个筐,什么都可以装。”因此在整个高考地理复习过程中,区域地理的复习成为整个高考地理复习的一个重中之重。

那么高三应怎么样以区域地理为载体,完成高三地理的整体复习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个人认为,应重点从:区域定位、区域的特征描述二个方面着手复习。

一、区域定位

福建省高考的第37题,是对区域地理考查的大题,考生要完成对此题所有考题考查,考生必须对本题所考查的区域进行定位。掌握基本的区域定位方法,准确而快速地进行区域定位,是高考命题的主要能力考查点。定位就是为所给试题确定区域的地理位置(包括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等)。准确的定位,是准确把握所考区域的特征的前提,区域的地理特征包括所在地的地形、气候、河流、太阳辐射、所在区域人文特征等。只有把握所给题目中的地理位置,才能根据地理位置来进行定性,进而确定解题的正确方向。

高考给所考查的区域地理进行定位常用的方法有:地理坐标定位法(确定经纬度);地转偏向力方向确定位法;海陆位置定位法;相对位置定位法;面积、轮廓、形状定位法;自转的方向法(确定半球位置);典型区域特征定位法;特殊地理事物定位法;等温线温度数值大小南北递变规律定位法;用题目中的文字提示信息进行定位;用题目中的文字提示信息辅助判断等。

例:下图所示为一假想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中P处因受地形影响,气温分布异常。读图完成下题:

仅从气候因素考虑,若要在M,N两地中选一地建海滨浴场,正确的方案及理由是( )

A.M地:气候温和湿润

B.M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C.N地:气候温和湿润

D.N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本题给了一条纬线,但没明确是北纬还是南纬,但根据所给等温线温度北高南低的分布规律,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M位于40°~60°的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气候,全年降水均匀,日照不足,不适合建海滨浴场,排除A、B;N位于30°~40°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排除C,故选D。

例:图中甲为某区域示意图,乙是甲中P地河谷及其附近的地质剖面图,P地河谷剖面的形成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读图回答题:

Q地的气候类型是 (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本题根据等高线向南凸,可以判断河流流向为向北,然后根据P地河谷剖面图可知右岸深,说明右为侵蚀岸,可以判定甲区域为北半球,说明P区域为北半球,所处地理位置为300-400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式气候。

总之,做好区域地理的复习,首先必须教会学生如何给的区域进行准确定位。

二、做好区域特征描述的复习

准确无误的对区域特征描述,是做好区域地理复习的最终目标,是关系到考生能否得分的前提。区域特征包括区域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对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描述的复习应重点抓住以下几个方面进午复习。

1.做好区域地理特征的描术,注重一个“理”字,准确的把握地理中的这个“理”字,一是要注重各个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二是要做好对地理术语的全面、准确的阐释。

2.抓住一个区域最突出的特征。每一个区域都有自己的显著特征,复习中必须把握不同区域最主要的特征,研究一个区域中有主导或者制约作用的因素,抓住主要特征,利用环境整体性思维要以推导出其它要素特点。

例如,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最显著特征是“高”、“寒”。因“高”而“寒”。“高”影响气候,形成独特的高原气候特征(冬寒夏凉、太阳辐射强、光照长,昼夜温差大)。因地形高,影响河流,成为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影响植被(高寒草原);影响动物(耐寒的牦牛、藏绵羊、藏山羊);影响土壤(冻土广布);同时也影响社会因素:交通不便,以高寒畜牧业和河谷农业为主;人中密度小,城市少,生产力水平代、经济相对落后。

3.培养学生学会用高中地理原理进行阐述地理事物特征。例如,要分析一个区域的气温有何特征,那么必须立即对知识进行迁移,回到高中地理关于影响气温的因素(纬度、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因素上)。分析一个地区为什么会发生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地震等),必须从地形、地质、气候条件,人文因素:毁林开荒、不合理的工程建设等知识加以迁移。

区域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主要描述和阐述的是人口、聚落、交通、农业、工业、商业、城市化等。复习中重在区位因素的迁移。近几年对这部分内容有不断上升的均势。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必须把两条:

第一,人文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其中最主要的是区位因素,例如农业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社会因素(政策、科技、交通、市场、劳动力等),其中自然因素相对稳定,变化小,而社会因素是不断变化中。其中城市的区位因素和交通的区位因素,在高考命题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而且突出自然因素对城市的影响,例如气候对城市的影响,热带地区城市为什么选择高海拔地区分布?而中高纬度地区城市为什么选择河谷地带?

第二,让学生能够熟练的对人文地理的情境迁移。高考对人文地理的考查,总是以一定的地理情境呈现,学生如果不能很把所给的情境材料迁移到高中所学地理知识,答题将无从下手。例如,福建省是我南方种植柑橘的大省,种植柑橘的自然环境优越,但前几年一直不景气,近两年来柑橘种植又火暴起来,请同学们试分析原因?这是一个新情境,怎么样才能对事理进行阐释?本题是关于种植亚热带水果的农业问题,因此就应往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迁移,考查的是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社会区位因素对农业的影响)。当地柑橘种植的起伏变化是由那些因素变化引起呢?我们知道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是不会变化的,因此可以断定主要是社会因素变化(科技、市场、劳动力、政策、交通等因素)。把农业的区位因素变化迁移到新的情境中来。

总之,对于区域地理的复习,必须教会学生如何给区域定位,准确无误的对区域特征进行阐释,这样才能更加有利的提高区域地理复习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福建省邵武市第四中学)

猜你喜欢

区域地理
学案教学法在高二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实用性探究
浙江选考模式下的区域地理复习策略研究
区域地理复习课教学设计
分析高中区域地理学习的盲点及策略
突破区域地理软肋,提升高考复习动能
区域定位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方法探讨
基于学习过程的高中区域地理教学调查与分析
区域地理案例教学有效开展策略
浅议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教学策略
案例教学法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