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己的快乐打分——巧用“心理效应”促特需队员快乐成长
2015-02-07张莉
张莉
“老师,龙龙又来闹了,我们跳长绳他总捣乱。”“老师,他不参加十分钟队会”“老师,他不写心语活动记录,说不会写。”常有几个同学气喘吁吁的跑来忙不迭地说。
在班级中总有一些学生,学习有困难队活动自然也不积极,对待这些特需队员,如何让他们在少先队组织中快乐成长,在本学年通过阳光心语活动进行了一些有意的尝试。
总书记在会见出席中国少年先锋队全国代表大会的少先队员代表时,殷切希望全国各族少年儿童“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总理在参加“特殊队日”活动时也发出号召:“让每个儿童都有一个快乐的童年,都有一个美好的明天。”他特别指出,谋求儿童的快乐童年和美好明天,是“国家大事”。
遵循这些思想,我们提出《共创快乐生活,健康相伴成长》的研究课题,首先进行了“快乐生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现从调查方法——“一问五”访谈法、快乐生活指数分类统计、快乐失分的排行榜等调查结果、跟进调研、调查结果的分析、调查后的思考五方面来阐述调研情况。
一、先期调研了解分析情况
(一) 调查方法——“一问五”访谈法
本次调查,为了打消特需队员的思想顾虑同时全面真实的了解情况,采用“一问五”访谈法。请中队中的各位中队干部进行班级互换分别听取五位队员对自身快乐现状的表述,进行访谈与记录,展开统计。每一位大队干部到一二年级进行访谈与记录,分别听取五位同学的表述。“一问五”调查法是由大队委员会主持的一对一、面对面的谈心式采访,它发挥了少先队的组织作用与队长的主体作用。让孩子成为调查的主体,能够更真实地了解同龄人的快乐心理、行为倾向;可以获得大量真实、详尽的感性材料,避免由成人干预的虚假和单纯数据化的弊病。调查采取由大队委员会主持的一对一、面对面的谈心式采访,它发挥了少先队的组织作用与队长的主体作用,让孩子成为调查的主体,能够更真实地了解同龄人的快乐心理、行为倾向;可以获得大量真实、详尽的感性材料,避免由成人干预的虚假和单纯数据化的弊病。
本次“一问五”快乐生活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步骤:
1.把快乐生活分成学习活动、集体和家庭四个板块,请被访者为每个板块打“快乐分”。(见附表1)
快乐分的分值以1-5计算。1分表示从没感受快乐;2分表示极少感受快乐;3分表示有时候能感受到快乐;4分表示大部分时间能感受快乐;5分表示每时每刻都在感受快乐。
2.被访队员在打了快乐分后,简单说明选择分值的原因,即获分与失分的理由。(见附表1)
3.由调查者填写“访谈记录表”,每人设一表。
4.由调查者汇总交队委会统计。
本次调查的被访队员总计340人,其中一年级45人、二年级60人、三年级60人、四年级55人,五年级60人,六年级60人
(二)调查结果
1.A表 快乐生活指数分类统计,括号内为特需队员得分
全校快乐生活总值平均数 2.56 ( 2.34)
2. B表 快乐失分的排行榜,括号内为特需队员得分
不快乐的原因 比例
没有朋友害怕寂寞 74%(80%)
沉重繁多的课业负担 70%(68%)
没有说话权与自主权,不受成人尊重 68%(75%)
考试成绩不好 63%(60%)
父母望子成龙,家庭教育方式简单 57%(58%)
没有休闲与娱乐 52% (46%)
害怕批评、嘲笑或失败 49% (55%)
身体健康状况 21% (17%)
附:被访对象诉述简录:
1活动不是老师做主就是小干部安排,自己发表意见的机会很少。
2放完学回家又要做作业,又要看1小时书,又要写毛笔字,又要练钢笔字,还要背英语单词的时候,我不快乐。
3在发表意见的时候,大人们满不在乎根本不理会我的时候,我不快乐。
4被人嘲笑、受到批评、遇到失败的时候,我不快乐。
5爸爸妈妈要求太高,总是唠唠叨叨,我不快乐。
6考试考得不好的时候,我不快乐。
7学校春游以及周末游玩等活动不征求自己的意见,很多意见得不到大人的认可。
8长不高但越来越胖的时候,我不快乐。
9爸爸妈妈吵架的时候,我不快乐。
10乘车时大家挤来挤去呼吸不到新鲜空气的时候,我不快乐。
3 C表 快乐愿望诉述排行榜 (见附表2)
第一位 游戏、运动、旅游、看电影(电视)、春秋游、参加社团…尽情地玩,让我们感到快乐。
第二位 老师或者父母能够采纳我的意见,我感到很快乐。
第三位 多交几个好朋友大家轮流当班长一起游戏、玩耍、谈心、聊天或交一个有共同语言的知己,我感到很快乐。
第四位 自由、给我多点休息时间,不频繁地参加各种补习班,做自己想做的事(尤其双休日)我感到很快乐。
第五位 作业少的时候,我感到很快乐。
第六位 看着老师面带微笑的上课,和老师一起痛快地玩,我感到很快乐。
第七位 父母不批评我,不把我与别人比较,我感到很快乐。
第八位 能在失败的时候得到别人的鼓励,我感到很快乐。
第九位 爸爸妈妈不要因为繁忙的工作而忽视与我沟通、游戏我感到很快乐
第十位 有小狗、小猫做伴,我感到很快乐。
通过调查我们感到了队员还是非常重视老师及父母对她的评价的,在这里特别是特需队员也表示了特别渴望自己的意见能得到大人的认可与采纳,在队活动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不是由老师做主就是小干部安排,在家中也非常渴望自由、能得到多点休息时间,不频繁地参加各种补习班,做自己想做的事(尤其双休日)在这里我们也感到儿童参与权实现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影响着学生的快乐指数,为此我们就儿童参与权现状做进一步的跟进调研。
(三)跟进调研:
1.儿童参与权的认知情况
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有规定,缔约国应确保能够形成自己看法的儿童有权对影响儿童的一切事项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儿童具有自由发言的权利,包括口头、书面或印刷、艺术形式或儿童所选择的其它媒介传递思想和意见。调查显示,有超过1/3的少年儿童表示完全不知道《儿童权利公约》,认为自己“知道一些”的有54.8%,而表示“了解”的仅为10.1%.
队员解决问题知道这类法律法规的途径依次为电视广播、学校教育、报纸杂志、朋友告诉、其他(家长告知等)。可见,同大众传播媒介相比,我们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在帮助少年儿童认知自身权利方面,还有所欠缺。如果我们的孩子不能在学校老师和家长那里获取到有关《儿童权利公约》和少年儿童权利保护方面的法律常识,那么他们在行为上实现参与权利就更难得到保障。
2.儿童参与权的实现情况
参与中队和校内外的各种活动,是学生实现自身参与权的最基本方式。在学校生活中,孩子的实际参与情况有所改观,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我们看到,在中队活动的策划中,中队辅导员直接做主的情况大约有1/10,师生共同策划的达到32.1%,说明在中队中,队员的主体意识增强并得到尊重。但1/3以上的情况是由队干部说了算,队员轮流设计活动仅占到13.9%,这种“强势做主”的状况使其他队员的平等表达和参与权利依然受到制约。中队主题队会的策划存在着同样的问题。队员一旦不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他们的参与意识与参与能力自然也受到一定的影响。
(四)调查结果的分析
根据调查获得的数据及孩子们的诉述,就学生快乐生活现状及现状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1.调查表明,全校队员学生快乐生活感受的平均总值指数为2.56分,其中特需队员得分2.34分。活动分值3.10分稍高外,其他三项均低于及格分值,学习和家庭生活的指数只有2.10和2.22分,特需队员更低一些处于不太快乐状态。
2.学习生活不快乐的主要原因是自主研究性学习较少课业负担过重.
在调查中,队长问:你感到什么事是最快乐的?同学们和特需同学的的答案基本相同多数与自主游戏和作业有关,有的说游戏是最快乐的,有的说作业少一些是最快乐的……确实,功课的压力让很多孩子感到不快乐.每天清晨6点多,大人还在梦乡里,满街就都是上学的孩子了.放学后,孩子们还要挑灯夜战。
3.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参与活动的快乐指数为3.10分,相比学习、家庭、集体生活的指数略高,但也只处于及格线以上的一般水平。集体生活不快乐的主要原因---“缺乏和谐的人际交往”
B表显示,特需队员在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占80%,高出学习问题12个百分点。高年级队员普遍表示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感、缺少伙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生活在不被集体包容的感觉中,常常因为言语或想法上的差异与同学吵架、斗气,很不快乐。队员们渴望在集体中也发表意见,有安排活动的权利。
确实,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交往空间狭小,加之师长重学业辅导、轻心理引导的观念,更加剧了他们在与他人交往中常常惟我独尊,不能善解人意。其实,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思想比较简单,生活比较单纯,吵架、闹别扭并非不想和别人和睦相处。如果教师、家长及时采取措施,并以创建友爱和谐的中队集体为引导,因人际交往而给队员生带来的烦恼将会大大降低比例。
4.家庭生活不快乐的主要原因---家长“望子成龙”的压力。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父母把孩子捧得跟“小太阳”似的,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物质方面尽量满足,家长工作也较忙,发映出与孩子交流少,交流内容简单,遇事有时批评多,考得好时也是不忘多提希望过重的期盼也让孩子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压,
在不能放弃,不愿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引导下,家长们互相感染,站成了统一战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自主、个性、兴趣、爱好的发展。
在这里通过调查更使我感到要家校联手共同开展好教育活动才能更好的促特需队员快乐成长。
比如一个叫龙龙的小男孩就格外引起我的注意,他活泼敏感,自我控制力很差,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喜欢恶作剧,不会与人合作同学关系较差。
有一次我先劝走了前来反映情况的同学,然后把龙龙请到了心语活动室,在布满玩具环境温馨的心语活动室,龙龙的情绪有所缓和,也和我敞开了心扉,他讲到:“我知道自己有许多小毛病,总是管不住自己的手和嘴,爱做小动作,我也想改,可有时却管不住自己,次数多了,老师批评我,同学们都不爱理我了……我觉得上学真没劲,也不再想改了;反正改了也没人看见,还是没人理我。您是大队辅导员能兼我们班班主任,我看您挺好的,今天我才想把这些跟您说……”
在和特需队员接触中,我都能感受到他们强烈的渴望着得到老师的肯定,在工作中首先我们要避免晕轮效应这种以偏概全的评价倾向,老师家长的认可,同学的接纳,有了大家更多的关爱他们一定能够取得进步。
实践中我注意发挥“阳光心语”成长记录本的作用,如在“亲子互动分享”栏我给龙龙的家长写到: 家长您好,今天我要谢谢龙龙对我的喜欢和信任。能把藏了很久的心里话跟我说,我真高兴。从这两天的队活动发言中我已经看到了龙龙的进步。他喜欢百变机兽,我送给他一个,奖励他的进步。希望他看到百变机兽就会想起辅导员正在盼着他有更大的进步呢!以后,只要他有进步了,我就把它记载在这里。您要是觉得他在哪一方面进步了,也记在“亲子互动分享”栏。从第一个进步开始,好吗?第二天他兴冲冲的把本交到我面前,在“阳光心语”成长记录本认真的进行了记录,他妈妈在“亲子互动分享”栏写到:谢谢学校,谢谢老师,我们也没有什么文化,以后还要麻烦老师帮我们多教育,我会把留言读给全家人听谢谢老师再联系。
从那天开始,我特别关注他。只要他有一点进步,我就立刻表扬他,并在“阳光心语”成长记录本“亲子互动分享”栏和家长一起分享他进步的快乐,对下一步该怎么做提出自己的建议,帮助他调整心态,恢复自信,同时做好同学们的工作。
对待其他特需队员也是一样,从指导他们的同桌做他的好朋友开始,让他们在同学们友爱的支持下感受到温暖,感受到尊重。德育过程是思想撞击思想,心灵唤醒心灵的过程。
二、运用心理效应做好“三抓”
(一)抓辅导员队伍(专职与兼职相结合---补台法),创设和谐的教育氛围应用“南风吹拂心理效应”,引导学生改正错误
法国有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打赌,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穿着的厚厚的棉大衣吹掉。北风先施威严,猛刮猛吹。行人为了抵御凛冽的北风的侵袭,将身上的棉大衣越裹越紧。轮到南风出招时,只见南风徐徐吹拂,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越走越热,便脱掉了棉大衣。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有时用强制的方法处理一些事情,往往会使对方产生一种逆反心理,造成与初衷完全相反的结果;而用温和的办法去解决问题,常常能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不少的教师常常采用“北风施威”的架势。有的看到学生回答不出问题,不爱参与队活动,不是心平气和地去启发帮助,而是严厉的训斥责备,结果是学生害怕,变得畏畏缩缩,错上加错。有的教师见学生犯了错误,不是和风细雨地开导教育,而是连珠炮似的紧紧相逼,结果是学生接受不了,或以沉默表示反抗,或干脆顶嘴对着干。久而久之,师生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大。
特别是与特需队员密切接触的授课教师,我注意与他们沟通与联系达成共识---教师的角色是学生的“伙伴”和心理健康的“促进者”,教师在辅导中要把每个学生都平等地看成是正在发展的、潜能末充分开发的人。强调对学生“信任”、“真诚”和“尊重”,给学生以“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罗杰斯语),使特需队员在辅导活动中无顾虑地、真实直率表达情感和想法,并互相尊重、互相学习和探讨,灵活地运用“倾听”、“理解”、“情感反应”和“鼓励”等技巧去引导学生,避免盲目地对学生进行个人评判。惟有这样学生才能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自己、对待他人和环境,解决各种心理问题,乃至发挥内在的潜能。
(二)抓小干部队伍(建立特色小队--零存整取法)创设愉快的交流氛围借用“自我限制心理效应 ”,张扬学生聪明才智
实验告诉人们;具有同样跳跃能力的跳蚤,在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限制时,它们为了适应这种环境,就自动地对自己的生理机能进行“修正”。其实跳蚤的内部基因组成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变化的只是它们的“心理”上多了特定的“自我限制”。所以真正可怕的不是外界环境的限制,而是跳蚤自身的心理效应,对自己能力的“限制”和“消灭”。通过开展“QQ情报站”“我做童爷爷”心灵鸡汤配送站活动,同学从和特需队员拉手、聊天这些小举动开始,进一步激发其正确认识自我,开朗自信,开展了“学会交往”小课题调查活动,“我是你的好朋友金点子交易会”等活动通过“阳光心语”成长记录本我们及时将他们在心语游戏活动中的快乐体验传达给他的家长,游戏活动伴随身体运动和智力活动,不仅可以给他们带来心理上的快感、满足,而且还使他们在一种放松、无意识当中消除、减轻紧张情绪,在角色扮演当中,可以创设更多接近自然的人际交往的机会。
(三)抓家长队伍建设(双重身份—一个中心法),创设健康的成长氛围,避免“木桩拴象心理效应”,培养学生自信意志
象在幼小的时候就被拴在大木桩上,久挣不脱。等它长成了大象,就是拴在小木桩上也会规规矩矩的,因为大象始终觉得木桩的力量远在它之上。教育中的“题海战术”,“惟分数是举”的机械式教学方式,是从小就拴在学生身上的一根根“木桩”。这些“根深蒂固”的“木桩”是学生们无法撼动的,久而久之,这些大大小小的“书桩”、“师桩”、“答案桩”、“分数桩”便成了拴住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发展一个个“木桩”成了扼杀学生创新能力的工具,使学生成了“循规蹈矩”、“墨守成规”的“大象”,成了“整齐划一”、“千人一面”,缺乏个性的“机械人”。在家庭教育中我们更要注重心理治疗。通过交流让家长积极改进教育方法,既不溺爱也不粗暴,并帮助孩子养成积极、热情、活泼开朗的性格,指导家长从学生自信心抓起。
特需队员往往自我控制力差,不善与人合作同学关系较差等,我们更要注意:
期望要合理,欲速则不达。在特需队员“阳光心语”成长记录本“亲子互动分享”栏中我常常写到:希望您花一些时间教您的孩子学习在新场合中同陌生人讲话方式。可以一起表演同陌生人见面、谈话的情境。让孩子在表演中练习向陌生人问候,并同他讨论这时他可以说些什么。
鼓励进步。在“亲子互动分享”栏中我经常写到:您发现他有了进步请表扬他并告诉我们好吗?父母们往往不愿意表扬孩子,认为会滋长孩子的骄傲情绪。但是对这类孩子,家长应该注意发现孩子的优点并表扬他们,告诉孩子我们希望她能同客人讲话,并告诉孩子即使她不想同客人讲话,也必须向客人问好并通报客人的到来。
潜移默化,自然适应,使孩子在无意识当中逐渐恢复自信,和家长及时沟通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可讲故事给孩子听。讲完故事后,开始先跟孩子一同回忆故事中的情节,然后鼓励孩子说:“我将其中某段情节忘了,你帮我讲一讲。”孩子复述之中一定要及时表扬,用诸如“聪明”“讲的动听”之类的话语进行鼓励。
另外,家长在做饭或忙于活计时,可有意识的让孩子去商店买一些力所能及买到的东西,回来之后再询问一些问题。这样做使孩子完全在无意识中慢慢变得更加自信。
通过举例大家了解五种形态的沟通方式。假设我撞到了你,则反应分别如下:
讨好型(会看着地上双手扭紧):“请原谅我,我是一个笨拙的粗人。”
责备型:“天啊!我怎会碰到你,下次你自己要站好。”
电脑型:“我希望提出道歉,刚刚走路时,我不是故意碰到你,如果有任何伤害,请和我的律师联络。”
打岔型(看着别人):“啊!是那个没长眼睛?一定被撞到了!”
一致型(直接看着对方):“我撞到你,对不起,有没有伤到你?”
可见讨好型、责备型、电脑型和打岔型,是破坏人际间真实坦诚相处的沟通型态,不利于矛盾的解决和事情的处理。
一致型沟通型态的人发出的每一个信息的部分都朝同一方向走,所说的话却和脸上表情、身体姿势及声调都是一致的。这种沟通令双方感觉舒服、自由且诚实,极少威胁彼此的自尊。唯有此方式可使人与人之间的破裂复合,建立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接触。一致型的沟通,当他说:“我喜欢你”时,声音是温暖的,且会看着你说话:他的身体、意识、想法和感觉都做同一讯息反应,不是只有一部分做反应。因此,他会令人觉得活生生、开放且完整。
一致型是自尊而坦诚的沟通型态:交往中既有自我、又有他人。在交往中作为家长、教师自己首先自觉做到再要求龙龙努力做到
在交往中体现“有他人”的表现:
1.倾听:
目光适当接触,不到处看,但也不是盯着对方看。
身体姿势稍前倾,与对方距离适当。
恰当应答:嗯、噢、对、好、是的、是吗、我明白、有意思、后来呢?
2.接纳:
情感反应:表情与对方情感一致。语言表达,如:你心里一定……、你感到……、你是否觉得……、我也感到……、真不象话。
理解概括:你是说……,你的意思是……,你认为……。
在交往中体现“有自我”的表现:
表达自我的想法、观点:我认为……、我的看法是……。
表达自我的愿望、要求:我期望……、如果你愿意的话,你是否能……。
表达自我的情感、心情:我觉得……、我感到……、我心里很……。
将家长请到学校来,让家长参与队活动,参与学习,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
让她的爸爸妈妈深刻的体验到自己既是家长又是朋友,要发挥好自己的双重身份,促特需队员良好交往,健康成长。
在校外,我们发动她们的家庭开设家庭“五自教育角”,开辟“我想说”、“我的进步”、“父母赠言”等栏目,让孩子在家庭中有平等说话的一席之地,有机会与父母交谈,沟通与家庭成员之间的联系。
他们渐渐地变了,变得活泼开朗、热情积极、细心认真起来。我暗暗高兴,心想:这就是激励带来的力量吧!从他们父母回复的留言里也能感受到他们越来越深刻的自我认识。
紧张的期末考试结束了,他们的成绩有的从待合格变成了及格,还有的达到了良好。当试卷发到他们手上时,我看见他们脸上流露出兴奋和自豪的光彩。当我把赞赏和期待的目光投向他们时,他们也正抬头望向我,目光里充满了自信。我朝他们竖起大拇指,他们向我使劲地点点头。同学们送给了他们热情的掌声。
当然成长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看到“阳光心语”成长记录本带给他们的鼓励与期待促使他们取得了很大进步而感到高兴的同时,我也密切关注他们的情况。
这不这几天龙龙的小毛病又犯了,不是和同学斗嘴就是动手招三惹四。对于他的“反复”,同学们很反感,有时便群起攻之,他不但不思“悔过”,反而扬言:“老师就是对我好,你们生气也白生。”听了他的话,我意识到:这是个体行为在修正过程中出现反复,在这个时候更需要在外因上给予强有力的支持,巩固他的正确认知和行为,这从另一个方面也正说明了他原来所受的关注太少了。思来想去,我在成长记录本“亲子互动分享”栏中写到:
龙龙最近有些退步,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老师相信他只是暂时落后。请转告龙龙老师爱他,是想帮他早一点赶上来,但老师也爱所有的同学,只不过采用的方式不同。希望他能把老师的关注当作是一种改过的动力,尽快的调整自己,让同学们看到他因为有爱而更可爱……还有一点,老师想请他原谅,我不该说泄气的话,影响了他继续努力的信心,请放心,我会一直支持龙龙!
写完之后,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我想:家长看后和他的交流一定会促他有所思、有所得。家长给我回复了留言,写到:龙龙老是叫您操心了,要是以前听到他又讨厌了,我们就来气先揍他一顿,多次和您沟通也使我们感到教育要讲求方法,我们会和他好好谈谈的,谢谢您教育我们孩子的耐心细致。有空欢迎您到我家来。
连续两周龙龙确有进步,我几次通过家校通和他家长联系,并且确定了家访时间。
家访那天,正在和龙龙的父母了解孩子在家的情况,不经意间,抬头看到龙龙像是有话说,我向他投去问询的目光,他小心翼翼地说:“张老师,去我屋看看行吗?”我欣然接受了他的邀请,跟他一起来到了他的卧室。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端端正正挂在墙上的未拆包装的百变机兽。下面画着一个开怀大笑的人,旁边写着几个大字:“张老师,我一定争气!”看到这些,我笑了。他连连解释说:“本来想送给您,祝您天天快乐,可是没画好,所以只好挂在墙上了,但也表示我的决心。百变机兽我舍不得玩,往墙上粘时墙贴脏了,爸爸还骂了我一顿呢。”听着他的叙述,内心的情感弥散开来。温暖了我整个身心……抚摸着他的头,我不知说什么好,好久才冒出几个字:“画得很美我喜欢”。
通过“阳光心语”成长记录本激励龙龙有了很大变化,他的家长教育他时也很注意和他沟通不是简单粗暴了,龙龙的脸上出现了自信的笑容。
在“阳光心语”活动中我也有了改变,深刻地认识到:一个学生如果已经察觉到自己的不足,并有改正的愿望的时候,那么他进行自我矫正的潜能是无限的。
在对待特需队员教育问题上,作为老师家长我们一定要因势利导,寻找好切入点。避免晕轮效应,活动中再多一份小心、谨慎,再多一份宽容和理解,再多一份倾听与照料。相信他们一定会还我们一份成长和收获的快乐!
三、善用心理效应发挥四力
(一)善用“霍桑效应”发挥关注的力量
霍桑效应让我们看到对人要有积极的关注。当小羽趴在草丛中正神情专注地喃喃低语着,站在旁边观察好一会儿,你也许也没有发现他这样做的原因,于是趴了下来会发现他正在与草丛中的蚂蚁对话。
以往的谈话中,我们总爱以“俯视”的姿态去对待孩子,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尽管我们所说所做可能是正确的,但效果却常常不佳。其实,在很多时候,只要班主任与学生谈话时能蹲下来,就会发现一些问题的秘密,理解孩子观察问题的角度及由此而得出的结论。
一次,一连几天下雨,前操场上汪洋一片。我配上了精彩的说教故事来教育孩子不要玩水,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的。可是才下课,就有孩子压着 “罪犯”赶来报告:小羽在操场上玩水!他则低头不语,一旁的小朋友也不客气地数落他。再看看他的表情:是那么无辜,那么无助!等一等,我应该好好了解一下内幕。
我轻轻地蹲下来问他:“你刚才在干哪里玩水?能带我去吗?”小羽用大眼睛怯怯地瞪着我,犹豫了一下才带我来到操场的一角蹲下来。由于背对着我,我也不由走上前蹲了下来,惊讶地发现:他的脚边筑了一排泥坝,将水引到操场旁边的排水沟里。小羽委屈地说:“我……我……这几天下雨,我想让操场上的水……快点从排水沟里流走。”我全明白了:“所以你用手筑了泥坝,被小朋友误解你玩水了,对吗?”他鼓起勇气说:“是的,我只想让操场上的水流走,让操场早点干,我们可以做游戏。”……
只有理解了孩子看问题的角度的老师,才知道孩子解决问题的局限性在哪里,那么老师的指导才能有的放矢,孩子也才能心悦诚服更好地接受教育。
(二)运用“留面子效应”发挥宽容的力量
用温和的方法对待一些事情,往往比强制的手段更为有效。如果辅导员在与学生交流中对学生说空话、说大话,或对学生怒目相向,大声指责,只会让学生与辅导员情绪对立。这样的谈话注定是劳而无功的。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辅导员要尊重学生,用真诚的友谊鞭策学生,用无私的亲情感化学生,即使是批评的话,也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在关心、爱护他。
有一回,我发现子轩经常踢歪桌椅后,不动声色地叫上他:“来,帮老师一起整理一下桌椅,不知道是哪位不懂事的同学撞到了,如果不及时拉好的话,那我们班多难看呀!”他不好意思了,积极地移好桌椅,我又及时感谢他:“谢谢你,你排得很整齐。”这以后,班内课桌椅整齐多了。
当辅导员心里少一分怒气,少一份责备,多一份宽容和爱护,这时“和风细雨的‘南风”才会让学生听着顺耳,觉得亲切,自然而然主动“脱掉大衣”,这样,师生的交流就能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巧用 “罗森塔尔效应”发挥欣赏的力量
在教育学上,有一个神奇的“罗森塔尔效应”可以说是师生沟通艺术的核心。
罗森塔尔认为,随意选择的学生进步明显这可能是因为老师们认为这些最有发展前途者开始崭露头角,予以特别照顾和关怀,以致使他们的成绩得以改善。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每次写作文,健健就嚷着不会写,扬言不写了。确实,他写作水平不怎么样,每次写作文都象挤牙膏一样挤出三五行。在记录本中我给她妈妈写到:今天健健在写队活动小结时文中的“若隐若现”、“心惊胆战”这两个词用得很贴切。有一定写作天赋您告诉他可不要浪费自己的才能呀!他妈妈写到:我和他说了,“真的?”他瞪大了眼睛不相信,我劝他了要好好写。我看后在“阳光心语”成长记录本“亲子互动分享”栏又写到:文章虽然不长,但已经告诉我,他每天生活在精彩中,这样与众不同的生活绝对会有与众不同的文章的。第二天,健健破天荒多交来一篇五六行的十分钟队会活动小结,我拉着他的手坐下夸奖了一番他美滋滋地回去了……两个月以后,我在班上宣读了健健的习作,所有学生都大吃一惊,情不自禁地为他鼓了掌,我对健健信任、期待这股无形的力量,使他产生一种“意向效应”,增加了他的自信心,促使他在各方面不断取得进步。
书写进步了,读书有感情了,抽屉收拾得很干净……平时我尽可能地发现他的“闪光点”,对微小的进步,点滴的成绩都给予表扬。他逐渐被调动起内在的潜力,进一步去追求新的成功,从而形成了良性循环。
(四) 借用“超限效应”发挥评价的力量
知道学生为什么嫌一些辅导唠叨吗?这是所谓的超限效应使然。
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里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感人,就准备掏出自己的所有钱捐款;过了十分钟后,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十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于是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拿回了二元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会引起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超限效应”。
在实际生活中,作为辅导员惟恐自己在学生面前威信不高、惟恐话讲得不多不透,因而抓住一切机会大讲特讲,喋喋不休,对于诸方面进行一番评论,有时效果不佳,学生并不领情。有时看到特需队员行为反复自己也想好好给他讲讲,现在我注意把时间花在观察和思考上,如何更好的对于行为进行评价,进行表扬与批评。说话时要抓住关键处以一当十,学生很受用,对他们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抱着“犯一次错,批评一次”的态度,不要经常揭他们的“老底”、旧疤。如果非要再次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当然会降低。
五、巧用心理效应做好五策
儿童渴望参与活动,自主安排实现自己的参与权,利用激励效应,让特需队员在活动中感到我很重要,才能更好的积极参与活动但特需队员参与权实现面临着如下挑战,今后我们要注意及时改观,
(一)有效参与少。社会、学校、家庭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应注意建立相应的制度保障队员有效地参与,保障特需队员的意见能够被决策者听到。
(二)参与能力弱。即使有机会说话,有时也难以形成独立的声音。我们要注意及时培养特需队员的参与能力,如儿童自我概念的觉醒、理解他人观点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
(三)特殊群体平等参与机会的缺失。当我们听到少年儿童在重要会议上发言时,在队活动开展中组织者发言者大都是队干部,要在十分钟队会等活动中让特需队员发表自己的想法。
面对儿童参与权实现的情况,家庭、学校、全社会都应该共同行动,我们将采取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边推广的行动研究方式,将儿童参与表达、参与文化、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交还给儿童通过不同活动内容的试点进一步开展活动促特需队员健康发展,在活动中我们重视构建以下结构(见下图):
儿童活动参与建构图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利用五项策略强化推进三大环节
名 称 要 点 做 法
调节
策略 民主和谐 活动民主,开放辅导,平等互动
机制保障 合理分组,自聘辅导。评优激励
环境优化 人人参与,根据需要,创设环境
适宜
策略 活动自主化 按需运行,自主管理,争做主人
内容生活化 情景模拟,角色扮演,身临其境
展示信息化 网上实践,电脑管理,竞技操作
挖掘
策略 引导探索 实验发现,质疑解疑,引疑求异
体验领悟 实践领会,入境深思,创设联想
合作探究 以生教生,伙伴同行,友情组合
强化
策略
辩证评价 阶段肯定,明确目标,循序诱导
参与评价 相互鼓励,自我鼓励,共同进步
趣味评价 有形鼓励,无声鼓励,感悟成功
拓展
策略 玩中求学 主题游戏,竞赛比武,自我展示
用中求新 勇于实践,迁移活用,求异创新
课队一体 寻求相关,有效整合,奖章激励
通过参与,队员们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在大家的关爱中有了迎接挑战的勇气,提高了能力。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掌握许多知识和技能,发展个性和潜能,其根本对策,就是使他们拥有更多的参与机会,成长才是快乐自信的。活动是少年儿童认识社会、充分参与、提升自我的主要途径。在活动中特需队员不再是活动的旁观者,或者是被动的参与者。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为不同群体的少年儿童提供最高程度的参与机会,让每位队员都能心灵洒满阳光,健康相伴成长,为切实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快乐生活”指示而不懈地努力奋斗。
今后我会更加积极地开展阳光心语活动,促队员快乐成长巧用“心理效应,”对待成长中的孩子特别是特需队员更加关爱,鼓励更多的家庭,家队携手帮助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