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校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缺失与养成

2015-02-06李昊阳

教育界·下旬 2014年11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党员

李昊阳

【摘 要】高校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历来是国家和民族的生力军,肩负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重任。然而,在我国社会处于重大转型的历史时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深刻变革,政治体制也随之发生变革,利益格局深刻调整,随之而来的是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为此,正处在价值观形成阶段的高校青年学生,尤其是学生党员,需要在党的领导下统一思想,只有明确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中华民族的共同认识,才能在未来引领社会全面进步,汇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关键词】学生党员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思想政治教育

引言

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在继承和发展自己文明的同时又选择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经过不断的发展与完善,最终形成了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是当代青年学生,尤其是学生党员形成中华民族共同认识和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念的根本所在。它为我们今天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新一代现代化建设接班人的发展与培养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高校学生党员,更应该在全体大学生中带头学习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并在实际践行中起好先锋模范作用,这是每一个大学生党员不可回避而且应该主动承担的责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党员提出新的要求

高校学生党员应该具备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素质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丰富,内涵深刻,对我们充满活力与激情的大学生和高校学生党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和素质考验。高校学生党员不仅要具备一个普通大学生应该基本具备的国家、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素质,还应该在各个方面都能够符合当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承载的素质要求。

(一)政治思想素质过硬

不可否认当代中国大学生由于深受我们曾经有过的“社会主义”波折和经典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蓝图的勾画与现实之间矛盾,以及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变革和伴随而来的政治社会结构变化,加上民族虚无主义蔓延的影响,包括我们大学生在内的很多人开始对自己的政治信仰产生迷茫,甚至重者开始怀疑我们党我们国家所倡导的政治方向和社会制度。作为大学生党员,我们要明确自己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立志为其完善和发展做好在校时的各种必要准备。

(二)品德素质过硬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于核心价值观社会公德层面的概括,也是社会个人行为及理念要求的高度凝练。当今高校青年学生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尤其是在思想品德方面。品德素质是对一名高校青年学生的根本要求,也就对学生群体中的带头人——学生党员提出了更高要求。品德素质过硬才能取信于他人,才能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对于青年学生党员的品德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国外敌对势力和资本主义价值观的不断入侵,不但要求高校青年学生党员积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加强自身的社会公德教育。“诚信、友善”更是要求高校学生党员能在兼顾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原则上以党员身份妥善处理好作为一个人所要承载的个体性与社会性之间的利益矛盾。

(三)理论素质过硬

作为当代大学生党员,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使自己在将来有所作为有所发展,首先必须在大脑里积淀起过硬的中国国情下的历史的、先进的理论素质。这就要求学生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尤其是在社会变革的当下,深刻领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刻理解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同时,要努力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拓宽国际视野,全方位提高自身理论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素养。

二、当代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缺失

(一)当代青年学生普遍缺乏坚定的信仰

信仰是统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理想信念教育的上位概念。青年学生,尤其是学生党员历来都是社会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能否确立起正确的信仰不仅关乎学生党员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中国快速发展的步伐也是走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全球化发展节奏。改革开放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此时机以向我国灌输资本、技术、商品为契机,同时灌输着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念,强加给中国人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思想。这对青年大学生的信仰观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部分青年学生迷失信仰,出现信仰的空位。

在西方文化的渗透过程中也使相当一部分青年学生党员的 “主心骨”出现错位。优秀的文化是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而社会主义信仰受到的冲击使文化领域的低俗之风侵蚀着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因此,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树立高校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加强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是关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必要举措。

(二)部分学生党员由于理想信念迷惘而缺乏实干精神

部分青年大学生在描绘理想、确立理想 、实现理想的过程中,幻想能轻而易举地取得成功,只靠一腔热情办事,缺乏恒心和意志,经不起考验。这就难免会出现偏差,产生负价值和意义,于是他们便认为是追求理想的错误,有人得出“怀疑论”,有人引出“渺茫论”,以为人活着可以不要理想,从而对理想进行否定[1]。学生党员自我意识较强,理论水平较高,但缺乏丰富的人生阅历,往往对生活存在着许多不切合实际的幻想,存在着一些知行不一的现象。在理想问题上,有的学生淡漠理想的实际,只崇尚空谈,却不肯付诸行动,不能把理想融入具体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于是,理想便流为不切合人生实际的空谈 。成为乌托邦式的幻想。endprint

尤其是学生党员,一般学生党员成绩优异,各方面较为突出,但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普遍存在,不甘心自己的思想受到他人的否定,听不进他人的意见,把“以自我为中心”等同于“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只有树立这个共同理想,脚踏实地的奋斗,青年学生才能接过改革发展的接力棒。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讲话中谈道: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四点上下功夫,“笃实”这一点便是体现在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上。“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实现理想的前提就是有脚踏实地的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卓越追求的青年学生党员找到了根基所在,能够帮助和指导青年学生学习和实践,从而达到知行合一。

(三)高校普遍缺少培育核心价值观的大环境

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现实问题之一就是,伴随着扩招教学数量膨胀的是教学质量的总体下降。纵观全国各地高等院校,这一问题无不存在。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源不是大学生,但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也是重要原因,因为他们是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参与主体。对于这些问题,我们没必要就只针对大学生究根问底,最重要的是要针对产生这样的青年学生的社会土壤。事实上原本很贫瘠的土壤,现在需要我们耕耘,让它变肥沃,让更多的青年学生在高校这片有立德育人之根基、有丰富知识之硕果的大环境中健康成长。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像阳光,是当代青年学生为之茁壮成长的方向。

当代青年学生普遍都希望张扬个性、展示自我。他们是抱着很强的求知欲和极大的理想迈入大学的,对各方面的要求自然很高。部分老师的学识、教学方式无法满足他们的要求,更有个别思想道德败坏的教师存在于高校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随时代之发展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接受高等教育阶段的青年学生处在核心价值观养成的关键时期,高校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如果不能对这一时期的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很可能会使学生价值观扭曲,被腐朽、低俗的价值观所迷惑。因此,师资能力的与时俱进显得尤其必要和重要。老师必须放下包袱,自我充电,改进教学,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引领青年学生,不断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

三、当代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

(一)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

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方法落后、手段单一等,成效甚微,理论和实践脱节等问题,造成很多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巨大反感,认为是“说一套做一套”。[2] 因此,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不仅有客观的环境因素,也存在主观问题。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十八大以来对深化教育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之一,也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环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高度概括的概念,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如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意义科学合理地传递给尚不具备较高理解能力的在校学生来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讲话中谈到的: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行为准则。这实际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一个高要求,这种“养成”的必要条件就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良好思想环境,这种养成的前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作用。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需要内化于对学生正确价值观树立和道德培养,外化于对学生社会实践的指导。

(二)以学生党员的理论学习、社会实践为引导

高校学生党员应积极阅读党报党刊,系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其他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学习分析党的各种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各种实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自身做好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表率。

作为学生党员要在整个大学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严于律己,增强诚信意识,不弄虚作假,不徇私舞弊,端正学习态度,努力刻苦;同时,大学生党员都应该积极担任学生干部,热心为同学服务,这也要求在岗位上的大学生党员还要端正工作态度,认真、踏实、勤恳地做好自己的学生工作,为广大同学和班级、学院、学校学生工作的有效运转和发展尽心尽责,出谋划策,做好作风纪律上的表率。

此外还要坚持和发扬理论联系实际,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具体行动之中,发扬艰苦奋斗、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踊跃参与到生产劳动,假期深入开展社会调查、实习间习、勤工助学、红色之旅学习参观和“三下乡”“四进社区”等有教育意义和实践意义的各种活动之中去,在具体行动之中体验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围绕“中国梦”开展党团活动,不仅能凝聚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还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地提升高校学生的价值追求,从而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所在。

(三)以密切联系群众为基础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过去一年来我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对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切实改进工作作风,赢得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学生党员应以此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发扬了解同学、团结同学、关心同学学习生活需要以及心理健康状况的良好习惯和作风,急同学之所急,真正领悟和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在日常班级、学院和学校活动、党员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中,起好表率、凝聚作用;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联系上起好桥梁、纽带作用。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真正在青年学生中树立起一名党员的威信。

结语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做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习总书记在“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作为处在社会体制转型和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的青年学生党员正是这一号召和要求下的一个特殊的党员群体,学习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一个大学生党员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大学生党员拥护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路线的重要表现。它不仅有利于我们未来怎样服务于社会和国家,更重要的是有利于青年学生党员在青年时期形成并坚定正确清晰的政治方向,加强自身修养,使自青年学生党员真正成为传递社会主义正能量的使者,在高校里深入学习和领悟我党的指导思想并践行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好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 黄诗克.当前大学生理想追求的主要误区与对策[J].安徽电力职工大学学报,2001.

[2]陈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考——兼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对策[J].新视野,2013(2).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党员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