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有效性低的原因及改进条件分析

2015-02-06杨斐然

教育界·下旬 2014年11期
关键词:有效性幼儿园

杨斐然

【摘 要】针对现行的幼儿园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有效性不足的问题,本研究从教育主管部门、专业发展、社会等方面分析,发现领导认识不到位、理论滞后、主观因素多变、社会舆论影响都是影响评估指标建立的因素,而指标体系有效发挥作用还要依赖于评估机构的健全、评估主体转变观念并提高素质、评估者和被评估者密切合作等条件,才能使幼儿园安全评估指标体系能够对幼儿园安全工作切实起到导向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 安全评估指标 有效性 原因 改进条件

幼儿园安全问题频频出现,促使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也越来越严格地进行,检查和评估素来都是督促工作不断完善的手段之一,一套有效的评估指标能在日常中对所评估的工作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笔者在前期研究中已经发现,现行的幼儿园安全评估指标显然还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导向的功能 ,致使幼儿园的安全保障工作屡屡成为争议的话题,因此如何对现行的评估指标进行改进,首先需要对评估指标有效性低的原因进行分析,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一、幼儿园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有效性低的原因分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是由各方面的因素决定的。看问题要从各方面去看,不能只从单方面看。”[1]幼儿园安全工作的开展受到来自自身、主管部门、专家、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这些群体对安全工作效果的评价也各有不同的视角,因此导致目前幼儿园安全评估指标体系不能有效督导和检验幼儿园安全工作的原因也来自于多个方面,这就需要全面地、从多角度审视导致该评估指标体系问题的原因,进而寻找对策。

(一)教育主管部门认识不到位

在我国,学校管理活动中常用的方法包括行政方法和法规方法,即通过行政组织,运用行政手段,或依据国家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按照行政方式管理学校,这种管理强调垂直的纵向系统,上级领导下级,下级服从上级,带有强制性,强调纪律,不允许有对抗行为[2]。因此,在管理过程中,领导的认识在管理工作中占很重要的地位。

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大多数并非学前教育专业出身,同时绝大多数领导对幼儿园的重要程度又远远不及对中小学,因此对幼儿园、幼儿教师工作、幼儿年龄特征、幼儿家长需要并不完全了解,常常借鉴中小学或其他行业的经验对幼儿园安全工作提要求做指示。这种现象导致了领导对幼儿园安全工作只看到表面,从最直接可见的客观条件入手做出反应,而忽视其他深层的需要和问题。另外,由于不了解幼儿年龄特征,面对幼儿意外伤害事故时,为了满足家长这一受害方的要求,将责任过多地强加于幼儿园方以及教师身上,为了避免承担本不该承担的责任,幼儿园以及教师也开始功利地追求绝对安全。有管理才能的领导者应该讲究工作方法,在工作中善于思考,善于同群众商量,发扬民主作风,寻求最佳方案。同时,好的领导应该做到知人善任,能够量才所用,用其所长,人尽其才,在管理过程中分层管理,保证渠道畅通[3]。也就是说,如果领导自身对该专业不够熟悉,应该重视具备专业能力的人来寻求解决方案。

(二)理论发展滞后

理论的发展需要达到足够的高度以后,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的进行,否则一切实践都只能是就事论事地摸索、尝试。但目前有关学校安全方面的理论尚不成熟,学校管理理论中关于安全理论的环节薄弱,而学术上对安全理论的探讨几乎都定位在工业安全方面,有少数关于市场经济安全或者信息安全方面的,对学校安全的指导缺乏针对性,更不用说专门针对幼儿园安全问题的理论指导。在学校安全方面,理论的发展与解决问题的需要相比,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往往是在问题表现出来以后,才启发人们去探究其中的原因并寻求对策,没有起到理论先行、指导实践的作用。因此,关于幼儿园安全问题的探索目前几乎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缺乏深度。

(三)主观因素多变

对安全的认识,目前刚刚进入一个转变的开始。很长时间以来,人们都单纯地认为安全的保障需要一个安全的环境,而安全的环境由不具有危险性的客观条件形成。经过实践,人们逐渐发现了这种认识存在的问题,那就是“我们可以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但不可能创造出不存在安全隐患的场所,因为是人的行为,而不是客观条件决定了所处环境是否安全”。[4]也就是说,如今再来关注幼儿园安全问题,人们的视野应该转变,不仅要关注硬件设施等客观条件的安全,也要关注其中的动态因素,关键就是人在其中的活动,包括教师和幼儿两方面。幼儿对自己的行为往往缺乏深刻认识,不能预见后果,因此幼儿行为的安全性仍然需要靠教师来判断,因此,教师安全意识和技能就成为影响安全的重要主观因素。由于人的主观能动性,这类影响因素比较难有效地评估考核。教师在纸上作答的、在模拟情景中表现的,和真正在工作中面对时的做法,不见得完全一致,因此评估指标难以拟定。

(四)社会舆论片面影响

家长的评价是影响幼儿园生源和效益的直接因素,国家开办幼儿园的一大任务即是为家长服务,因此对幼儿园的评价还不得不迎合家长的愿望和要求。绝大多数的家长对于教育并不太了解,但对自己的孩子却关爱有加。教育的效果本身具有滞后性,而幼儿一旦受到任何伤害却会立竿见影地表现出来,因此让孩子在幼儿园经历划伤擦伤去积累经验教训往往是家长所不能接受的。由于生源的竞争,部分幼儿园为了赢得家长的好评,根据家长的需要来要求教师,一方面用最直观的硬件条件来吸引家长,另一方面努力满足家长让幼儿不感冒、不发生任何伤害的愿望,以得到家长口口相传的好评,认为这样的幼儿园工作做得细致,对孩子照顾得周到。在幼儿园管理者这样的要求下,教师也就尽量少安排或者不安排可能让幼儿发生意外伤害的活动,因此我们常常听到幼儿模仿老师说诸如“你不能……”这样的话,而幼儿绝大多数的在园活动都安排为相对更安全的看书、折纸、唱歌、手指游戏等,使幼儿园保育教育活动畸形地变成了外行领导内行。安全学上认为“安全”是指“将伤害控制在可接受水平范围内”,[5]因此家长的可接受水平也是影响我们评估幼儿园环境是否安全的一项标准,家长对绝对安全的追求,也就导致了评估主体不能不向绝对安全靠拢。endprint

二、幼儿园安全评估指标体系改进的条件

任何一套指标体系的实施能否达到好的效果还和评估的实际操作过程有密切关系,同一套指标由不同的评估主体进行操作,达到的效果可能不完全相同。幼儿园安全评估指标体系制定即使再完善,要想达到良好的效果,仍然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因此幼儿园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改进不是瞬间完成的,改进所需过程的长短还需要视参与评估的各方的适应能力、配合度而定。要想顺利地完善改进幼儿园安全评估指标体系,需要健全评估机构,需要评估者与被评估者的深入学习,转变观念,密切合作。

(一)健全评估机构,保证评估主体,熟悉评估指标

在调查中笔者也了解到,各种已有的评估指标在现实中并没有被良好地执行,主要原因在于评估过程缺乏专业性。评估能否有效地促进现状的改善,还有赖于评估实施的状况,评估的实施效果又受评估指标的建立以及评估人员对指标的理解的影响。在评估指标的建立上,目前有教育主管部门以行政命令性质成文的指标,主要明确的是与安全相关的硬件条件,具有明确规定,属于硬性指标;另一类则是学术界探讨的相关指标,涉及的内容更广泛,但这些指标既不明确具体,也仅仅属于学术探讨,不带有强制性。而教育主管部门也缺乏专职的评估机构,每到需要对幼儿园安全进行评估检查时,都是以抽调的方式临时组成评估小组,评估成员对评估指标缺乏全面的了解,一般都只对强制性的、成文的指标进行考核,而对其他方面也缺乏准确把握,干脆不加考核。因此长期以来,对幼儿园安全的评估也就仅限于对建筑设施设备等一些明文规定的条件进行检查,致使其他评估指标形同虚设。要使评估指标发挥其作用价值,需要评估主体熟悉评估指标,有效把握,否则再完善的评估指标都形同虚设,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途径就是健全评估机构,专人专职。

(二)评估主体转变观念,提升水平

现行的幼儿园安全评估指标包括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具有行政命令性质的指标和学术界探讨的指标两类,而执行评估任务的都是教育主管部门,在执行评估任务的过程中,评估者往往是以管理者、监督者的身份定位,在评估者的意识中,他们的任务就是用评估标准去衡量审视评估对象是否符合要求,而很少去思考评估指标的合理性、评估的有效性、问题的复杂性、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如何帮助评估对象改进完善。因此,对于评估者而言,他们仅仅在使用评估指标,而没有认真学习、分析、审视评估指标,致使评估指标经年不变,评估效果越来越差。

要想改变这一状况,就需要将评估指标的使用者和制定者融为一体,让评估主体去深入认真地研究分析评估指标,深刻认识每项指标评估的角度、要求以及对幼儿园安全工作的意义作用。这样,在评估的过程中,评估者才能更准确把握细节和本质,将全面考查与重点检查相结合。在此基础上,才能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和评估指标不恰当的情况,有效地促进评估指标的改进完善,使评估指标保持其效力。

要让评估主体参与到研究评估指标中来,除了观念的转变,还需要提升这方面的学术水平和能力素质,了解相关的专业知识,培养锻炼敏锐的观察思维能力,善于观察和分析各种现象,正确认识现状和发展趋势,能对已有问题和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改进意见,立足于使评估指标有效发挥其导向作用思考幼儿园安全工作的发展方向,将工作落到实处,重视实际效果。

(三)幼儿园安全评估者和被评估者密切合作

评估者与被评估者看似矛盾的双方,往往扮演着法官与嫌疑犯的角色,这种对立应该是只存在于现行这种评估方式之下,评估者是管理者、监督者,对被评估者有威胁的状况下,如果评估者和被评估者双方都能调整心态,改变自己的角色意识,将评估过程看作一种合作,目的在于有效促进幼儿园安全工作向更好的方向发展,那么双方的抵触情绪和敷衍情绪就自然而然地降低了。在这种条件下,双方为着同一个目标形成合作关系,就可以主动地资源共享,共同探讨。幼儿园可以将面临的实际问题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让大家都更了解幼儿园安全的现状、矛盾和困难,以便进一步调整完善评估指标;评估者作为评估指标的制定者和使用者,也更清楚地认识到被评估者的实际情况,从宏观上给幼儿园提供建议,寻找其他途径提高实际工作中的安全保障。这种关系的改善需要使评估活动更多地发挥鉴定和激励的功能,较少地发挥管理功能而实现。

【参考文献】

[1]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A].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第二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56.

[2]萧宗六.学校管理学[M]. 第三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91,179-180,196,210.

[3]叶龙,李森.安全行为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6-7.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性幼儿园
幼儿园里欢乐多
爱“上”幼儿园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阅读教学有效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