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女性就业问题

2015-02-06

法制博览 2015年35期
关键词:女性就业劳动

张 晶

山西省煤炭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06



论女性就业问题

张晶

山西省煤炭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文章分析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镇的妇女就业的变化和面临的挑战,深入的对我国女性就业的积极面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主张。

关键词:就业;女性;劳动

就业,是劳动力资源进入职业岗位的过程,是劳动力资源与物质资源在一定工作单位、一定岗位上结合的状态。我们都知道在劳动经济学中,劳动力的参与率,是经济活动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其中包含有工作者以及那些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口比率,它是衡量这个社会中愿意在家庭之外去工作的人口的一个重要而又明确的指标。随之带给我们的是一条劳动供给曲线,劳动供给曲线也是最为经济学所引用的,它表现为一条向后弯曲的曲线。在人们一般的思维模式中会认为,如果付给的工资越多,劳动者的劳动时数就会越多,而事实出现的劳动偏好却是呈现出后弯曲线特征的。传统的劳动经济学研究参与率是借用美国的数据来进行分析的。在美国,男性的职业生涯是在逐渐缩短的,男性总体劳动参与率是下降的,尤其对于懒惰或是因为赚的太少,不想工作的青少年和进入老龄的老年人们。其实美国男性表现出的劳动力参与率和整体的劳动供给向后曲线是较为吻合的。但是对于女性群体,尤其是已婚女性来说却是在不断的上升的。在人们一般的思想中可能会觉得一个家庭中,当丈夫的工作收入水平上升时,已婚妇女的工时应该是下降的,其实不然,实际情况却是女性会随着实际收入的增加,劳动参与率也是不断增加的。尤其就我国而言,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女性就业状况始终是朝着积极变化的。

女性就业是女性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方式,是女性获得经济资源,人格独立的重要条件。其实,女性劳动参与率上升的原因有很多。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世界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所带来的后果。例如,随着经济持续发展,所出现的新型行业也越来越多,这也就给就业者增加了更多的就会和选择性;随着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也引起了工资水平的增长,这使得更多女性愿意走出家门,为家庭的经济增加一笔可观的收入;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好多行业都已不再把员工限制于固定的工作时间,取而代之的是灵活、弹性和分职制的劳动,这就使许多有孩子的妇女更愿意接受这份工作;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的主力军恰恰就是女性,譬如说导游、服务人员等都是由女性占很大的比重;随着科技的发达,许多新型产品的出现,使得家务劳动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像全自动洗衣机的出现,只要设置好程序,就可以去做别的事情了,清洗完毕后会自动停止,又如以前妇女还要烧火做饭,砍柴,烧火的时间就要消耗好多,而现在燃气灶和电磁炉都方便了很多,直接就可以使用,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做饭的效率,也可更好的使女性兼顾家务劳动与社会生产的双重角色;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让她们可以更游刃有余的发挥工作或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就业观念的改变使得更多的女性愿意去让人欣赏,愿意在社会上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愿意去为社会出一份自己的力量等都是女性收入的增加,劳动参与率也上升的主要原因。

对于中国而言,女性的劳动参与率的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就是其数值大大的超越了其他国家和地区。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在2000年为76.9%,而男性的劳动力参与率是83.0%。根据数据的反映来看,很显然在我国女性的劳动力参与率还是很高的。在联合国1993年统计的发达国家妇女就业参与率是44%,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劳动参与率为39%,像印度这种相对于落后的国家妇女就业率仅为31%,而我国的妇女劳动力参与率高达45%。又有数据显示国际统计年鉴2000年美国女性劳动参与率是67.8%,日本是60.5%,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为53.5%。这些数据充分表明中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率都在极大程度上是超过发达国家的,其是超越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我国出现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偏高的现象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通常情况下,在传统体制下,妇女就业与国家的制度调控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国家在制定劳动法方面也做了明确的法律,不得以任何方式歧视女性,修改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第二十三条也明确规定“各单位在录用职工时,除了不适合妇女的工种或者岗位外,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录用妇女或者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各单位在录用女职工时,应当依法与其签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中不得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这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一直强调男女平等的重要体现,使得在我国的各个行业涌现出了很多优秀女性工作者。改革开放以前,城市女性就业的领域主要集中于国有或集体单位,这就体现了就业领域的局限性。在改革开放之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为指引的,这就大大地拓宽了女性的就业门路,使女性就业的绝对人数增加,就业比例稳重前行。在转型的过程中,女同志们的就业状况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劳动力较强的行业中,也出现了能力很强的女性,譬如说出现了女建筑师、女飞行员等等。到后来,社会结构出现了更大的转变,大多国家都由传统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变,在全国的16个国民经济行业中,有10个产业中女性所占比例都是比较高的,诸如文化艺术、教育门类,女性都占到了43%,金融、保险门类占41%,卫生、福利事业占56%等。在这中间,女性的就业劳动率都是占很大比例的。其中部分女性的就业层次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根据国家统计局和全国妇女联合会所展开的第二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抽样调查显示:2000年城市在职女性中,各类负责人占6.1%,这个数相比1990年增加了3.2个百分点;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占22.8%,这比1990年增加了5.4个百分点。在近20年来,女企业家群体发展快速,其中被调查的女企业高层管理者中,95%是在改革开放之后走上企业管理岗位的,其中在1990年之后走上高层管理职务的占57%。国际劳工组织认为,男女平等问题已经是关系和影响整个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了。妇女就业是广大妇女参与到社会中来,已经是体现女性自我人身价值和保障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主要途径了。这不仅对女性本身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更对经济增长、社会可持续性发展举足轻重。

当然也有一些因素是制约着女性劳动参与率的,文化风俗、宗教信仰、受教育水平、婚姻、生育、生产结构等诸多因素都是影响女性劳动率的至关因素。我们在许多企业招聘时会看到依然会有这种现象出现,企业对年龄的要求,一般都集中在青壮年时期,再如会有“本地户口”一说,这其实是存在有城乡和户籍歧视的,限制男女和身体健康就更为常见了,更有单位直接先让缴纳体检费去体检再考虑录用与不录用,即使是在录用之后,也会考虑到领导会不会通过性行为滥用权力,在工作场所或其他公共场所欺凌、威胁、恐吓、控制、压抑自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2005年8月28日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决定,明确规定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这也是我国法律首次明确对性骚扰说“不”。在此同时,荧幕上也出现了电视剧《女人不再沉默》,该剧引起了市民的关注,它是国内首部反映“性骚扰”题材的电视剧,从一个女性的角度,把从一开始受到性骚扰的忍气吞声到最后毅然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心路历程刻画得细致入微,社会对女性的歧视虽已打破沉默,但是这种现象仍屡见不鲜。女性就业权利得不到保护、女性正在走出传统就业领域、走向现代化的多元就业领域、女性接受培训、晋升机会仍不平等、女性工资报酬偏低(工业国家的女性,其收入平均是男子的77%,发展中国家是73%—世界银行,2001)都是女性就业现状值得关注的。女性中的收入不平衡性在继续加强,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收入将增加,就业条件会更好,相对于教育程度低的女性的收入将停滞不前或者下降,没有一技之长或仅仅有中等技术的已婚女性更是无法进行正常工作,以及在成为人母后受到的经济损失最大。近年来,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很多因为无法再滞留在传统产业,而又没有能力走进新技术产业的女工,就这样的被市场挤压了下来,成为了结构性的失业人员。根据调查显示,2000年末,18至64岁的城镇女性在业的比例为87%,其中18岁到49岁的中青年女性的在业率是72.0%,比1990年是下降了2个百分点的,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城市女性失业问题还是很突出的。女工下岗问题不光是体现了经济问题,还由于在这场变革中,女性的失业比例远远大于男性失业比例的原因,也体现了这个社会对女性还是存有很大的歧视观念的,当然这不光是生理差异的根源,更多的还是社会差异所带来的。更有人提出了,主张女性实行“妇女阶段性就业”和“妇女回家”,其主张的理由是因为我国较低的生产力水平,妇女阶段性就业和妇女回家后就可以缓解就业压力,还可以使女性更好的照料家庭和子女。但是我对这种观点是持反对观点的,通过让妇女阶段性就业和妇女回家来缓解就业压力是与我国法律背道而驰的,也是不符合我国现有国情的,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制定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法律来保护女性,努力来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其中也包括了保障妇女参与经济的平等权利。当然,解决总失业率的根本办法还是在于要快速发展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扩大经济规模,增加有效的投资,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优化投资环境来吸引更多的外资,这些都可以是政府为了增加就业来采取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我们要抓住入世的机会,开拓新的就业领域,调整产业结构。入世后的今天,中国无论从经济发展来说,还是在解决就业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我们合理的调整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之间的关系,大力发展了第三产业,为妇女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她们找到了更多出路。不过想要提高女性劳动参与力,就要同时提高女性自身、家庭、社会的各个方面。一方面是要大力提高发展教育水平,使女性受到更高等的教育、积累更多的人力资本,积极倡导女性去平等的就业,通过提高女性自身的能力来使其处于一个有力的竞争地位。另一方面希望社会做女性强有力的后盾,努力的从家庭结构方面为女性参与社劳动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使幼儿教育和养老机制更完备,为她们排除后顾之忧,以便可以让广大女同胞们更放心的去投入工作。

以上都是从宏观视角分析女性就业情况的,当然,如果从女性个人微观角度去思考,也是需要我们做许多努力的。比如说怎么样去平衡感情与事业,当女性的工作在一步步升迁时,她的更多原先支配给家庭的时间也需要为工作开绿灯的,这个时候,家庭矛盾自然就会升级,所以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正确地处理好爱情与事业间的矛盾,或是正确的处理好婚姻与事业间的矛盾。因为好多女性由于工作的原因放弃了多年的恋人,或是因为工作的原因,最后和丈夫、公婆之间达到了不可调节的矛盾时,家庭和工作之间就必须要有一个胜负了。所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和炼造良好的心理承受水平是现代职场女性必须要去做的事情了。有很多时候,我们的行为举止都会带给周边的人以影响。所以我们在面对女性就业问题时,要以我们个人的行动去影响别人,在与身边的人进行交流时,要知道自己的社会性别角色预期对他们的行为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力。我们要支持鼓励我们身边的人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时候社会可能会给某种职业或者爱好去定义成男性的职业或者是男性才可以拥有的爱好,其实不然,我相信只要女性喜欢就会同样作出成就,譬如说马术运动或是开拖拉机,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的“中国马术第一美女”刘丽娜和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女拖拉机司机梁军,都是我们女性的好榜样!好多人在选择职业时不断的进行自我发现的活动,通俗些为跳槽,其实这也是在确定自己所偏好的职业的性质特征的一个过程。广泛使用多种找工作的方法,在进行面试前,锻炼自己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在同将来的雇主联系之前要对其进行详细的了解,挑选好符合自己工作性质要求的工作。在工作时最大的需要我们去学习的是如何通过自己的自我身份认同去影响自己和他人的交往,当我们对他人进行评价的时候,要克服自己的刻板和偏见,要与同一工作团队的其他成员恰当处理好关系。

当自己被骚扰时,不要忽略针对你或是其他人的性骚扰或是其他令人不愉快的冒犯行为,不要认为这些行为在置之不理的情况下会消失或自动停止,我们应该做的是直接进行反抗,或者是依照企业的程序提起申诉。要用成熟的思维去处理工作上的事情,让自己的业务水平达到很好的发挥。社会的今天,众多女性因为工作和家庭所带给自己的压力,使自己处在一个比较压抑的环境中,更有甚者由于压力过大造成的不能怀孕,这个问题也困扰着许多家庭,久而久之,恶性循环,致使女同胞们无法从容的调节家庭和工作的压力,所以女性应该通过采用适当的应对策略,处理职业生涯中工作和工作之外的压力。

从以上分析看,我国女性劳动参与率虽高,但女性要想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竞争实力,还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来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应对市场的严峻挑战。同时也要相信,随着人们就业观念的转变和社区服务工作的地位、报酬的提高,社会将会为广大女性谋求更好的工作领域。

[参考文献]

[1]李强,胡俊生,洪大用.失业下岗问题对比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2]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中国妇女发展纲要(1995-2000)[R].终期监测评估报告.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79-(2015)35-0293-03

猜你喜欢

女性就业劳动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热爱劳动
论女性的可持续发展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