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德命题与中华元典的治政属性
2015-02-06傅永聚马士远
□ 傅永聚 马士远
什么是政德
政德是中国文化史中一个核心命题,对其展开系统研究,首先要从词源学角度加以梳理。
政德的本源意义
政,从攴(pū),从正。攴,象以手持杖或执鞭。本义为“轻轻地击打”。正,从一,从止。“一”意为:一天下、天下定于一、天下一统。“止”意为:止步、停住不动。“一”与“止”联合起来表示:使天下一统的局面停住不动。一、止、攴三者连起来的意义就是:以手持杖或执鞭的方式促使天下一统的局面停住不动。故“政”的本源意义应该是“领导者促使天下一统的局面停住不动”。
德,由彳(chì)、十、目、一、心组成。彳,象人胫三属相连也,小步也,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十,指代直线,正确的方向。目,十下是一双眼睛,表示目光瞄准、直射之意。一,道立于一,惟初太始。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心,一下面是心,遵循本性、本心的意思。五者合起来的意义就是:直视所行之路的方向,遵循本性、本心,顺乎自然地前行、攀登。故“德”的本源意义就是“通过心性感知而遵循正确的方向不断有所作为”。
由上所知,政德的词源意义应该是“为了保持住天下一统的局面,通过心性感知,领导者遵循正确的方向而不停努力、不断有所作为”。
政德的传统意义
由政德的词源意义引申出其传统意义,政德就是处理政事过程中所需要的德行。如《左传·昭公四年》有:“恃此三者,而不修政德,亡於不暇。”此外,政者,正也。政德又有端正的德行之义。如《孔子家语·入官》有:“政德贯乎心,藏乎志,形乎色,发乎声。”由此义可以推导出“政德=正德=德正”。仅《论语》的例证就有: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颜渊》)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子路》)
政德=官德
官字,为会意字,从“宀”(mián),以冖覆众,则有治众的意思,故本义为官吏、官员。官吏乃治政的关键。何谓官德?习近平总书记说:“所谓官德,也就是从政道德,是为官当政者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包括思想政治和品德作风等方面的素养。”政德即是官德,“官德”本质是一种政治道德,而政治道德始终处于社会道德的核心地位,因为没有哪一种职业道德像“官德”这样涉及到运用国家权力过程中体现出的道德问题。
2011年,拉加德的仕途又一次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这年5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总裁、法国人多米尼克·斯特劳斯·卡恩由于在纽约面临性侵犯刑事指控而辞职后,身为法国财长的她成为这一职位的角逐者。一开始,她的候选人身份并不受新兴国家成员国的接受,但经过一番纵横捭阖,拉加德成功说服了多数成员国。2011年6月28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简称IMF)宣布拉加德出任总裁,任期5年。2016年2月19日,IMF宣布拉加德连任。
官德与其他职业道德相比有其双重性的特点,即官员作为一个职业道德主体,他既要具备国家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活动过程中的职责道德,如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忠于职守,具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公仆意识,谦虚谨慎,求真务实,一视同仁,惩恶扬善,救危助困等;又要具备作为一个掌权者在权力运用过程中的权力道德,即与权力的行使密切相关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如遵纪守法,诚实无私,廉洁自律,不谋私利等。新时期共产党执政之德:“为民、务实、清廉”。
中华元典的治政属性
政德观念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这主要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治政属性有关,而这种鲜明的治政属性是由中华元典的治政文化基因决定的,中华文化属于典型的治政型文化。传世文献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早在1500多年前,聪明的中国人就将其分成四部分,即经、史、子、集,用此来囊括一切中华传统文化。
经、史、子、集排序及其内在关系
如何清晰地理解经、史、子、集四者之间的内在关系?我们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看成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
经部是树根。深埋在地下,最容易被忽略,是一切华夏传统文化的源泉,源源不断地为史、子、集提供养分。
史部是树干。高大挺拔,是联系根、叶、花、果的桥梁,是输送营养的通道,是华夏文化得以长盛不衰的脊梁。
集部是花朵及树叶。鲜艳婆娑,最易吸引眼球,华夏文化的美学思维。
华夏文化之根:六经
儒家六经是华夏文化的根。六经是一切传统文化的源泉,源源不断地为史、子、集提供营养。二十世纪大儒马一浮曾说过:“该摄诸学,唯六艺足以当之。六艺者,即是《诗》《书》《礼》《乐》《易》《春秋》也。此是孔子之教,吾国两千余年来普遍承认一切学术之原皆出于此,其余都是六艺之支流。故六艺可以该摄诸学,诸学不能该摄六艺。今揩定国学者,即是六艺之学,用此代表一切固有学术,广大精微,无所不备。”六艺亦称六经,国学即六艺之学,就是孔子删定的《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门学问。
华夏文化之魂:儒家经教传统
六经是中华文化之根,但碍于六经文本的“佶屈聱牙”,其蕴含的文化精髓却很难被后人理解。于是在中国文化史上就出现了一种以诠释六经为目的的学问,即六经之教。六经中的智慧被不断诠释,逐渐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治政伦理体系,这种体系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有学者称之为“中华文化之魂”。
这种文化之魂,形成很早,孔子早就看到了这一文化现象,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疏通知远,书教也。广博易良,乐教也。 静精微,易教也。恭俭庄敬,礼教也。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故诗之失愚,书之失诬,乐之失奢,易之失贼,礼之失烦,春秋之失乱,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疏通知远而不诬,则深于书者也。广博易良而不奢,则深于乐者也。 静精微而不贼,则深于易者也。恭俭庄敬而不烦,则深于礼者也。属辞比事而不乱,则深于春秋者也。”
儒家元典的文本非常朴素,这种特性使其具有无限的诠释张力:先秦时期经教的开创是这种诠释张力的初步呈现,汉唐时期经教传统的发展完善是这种诠释张力的凸显阶段,宋明时期经教传统的转向是这种诠释张力的创新突破,自五四以来,经教传统失去了传统的社会模式支撑,当代新儒学的诠释使命应当是“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传统文化支撑。
中华元典的治政属性
六经是中华文化的第一批元典,六经于治一也,故六经之教都是治政之教,但其经教传统又各自有其特质——
《易》:《易》与卜筮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卜筮是上古时期治政的重要范畴。《易》是载记卜筮结果的重要形式,是一部渊源邃古、博大精深的哲学著作,源于河图洛书,夏代称《连山》,商代称《归藏》,到周代才叫《周易》,六十四卦及其卦象、卦辞、爻辞及“十翼”(易传)体现了华夏民族的哲理思维,《易》教与卜筮文化相得益彰,充满了辩证思维。
《书》:又称《尚书》,是周王室外史所藏的治政文件。分虞、夏、商、周四部分,现存58篇,体现了华夏民族的治政思维。
《诗》:即《诗经》,“赋诗言志”与上古的治政行为有关。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年的诗歌305篇。又因为其中的作品都可以用乐器伴奏演唱,又被称为我国古代第一部乐歌总集,体现了华夏民族的文艺美学思维。
《礼》:先秦时又称《周礼》、《周官》,是周王室的宗伯管理的典章制度。汉代是指《仪礼》,宋朝以后是指《礼记》,体现了华夏民族的伦理思维。
《乐》:是隶属周王室司乐的音乐作品,由周公在洛邑整理而成,周王室历代乐官修订。有人说《诗》和《乐》实际上是一体的。《乐》集夏、商两代音乐精华之大成,《乐》早已失传,体现了华夏民族的音乐美学思维。
《春秋》:是先秦人们对史书的通称,除周王室外,各国也都设有史官。秦焚书后,各国国史皆亡。西汉时,学者们借口耳相传,整理成《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体现了华夏民族的史学思维。
六经之教有着鲜明的治政属性,在封建王朝时期,经教理论不仅是朝代更替的“终极”依据,文以载道的典范,施政布政的依归,而且是塑造霸主能臣治政品质的法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人心、限君权的实用工具,更是大一统思想形成的营养基。
总之,中华传统文化的治政属性决定了政德命题的深刻性、鲜明性,中华传统文化的最大优势长处就是治政伦理文化的凸显,六经大一统思想的早熟催生出家国观念的张扬,学而优则仕传统造就了华夏民族的积极入世态度,个体意识的潜隐生发出世人入世、出世的谐和,为我所用治政文化的主线发展造成了宗教文化意识的旁落。西汉贾谊《惜誓》篇有“水背流而源竭兮,木去根而不长”,今人大多已经远离文化之根,如何从中华文化之根——六经中汲取营养,来滋长当下的政德建设,当是需要我们严肃思考的一个重大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