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生态如何“山清水秀”

2015-11-11

党员干部之友 2015年7期
关键词:山清水秀党风从政

政治生态,事关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事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优化政治生态,是全面从严治党引申出来的必然含义。在反腐风暴席卷中国两年多的当下,如何在自然环境山清水秀的同时,使“政治生态也山清水秀”,“避免政治水土的沙漠化、荒漠化”,这既是一场价值观的持续较量,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大工程。

要义是党建 抓手是党风

在政治生态中,政党及其官员是主体,发挥着主导性的作用。因此,建设政治生态就成为党的建设的重要议题,而优化政治生态也必须立足于党的建设,以政治生态中的党风问题作为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无小事。可以说,所有腐败行为,起初往往都是从作风失范开始的。”“对作风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一段时间以来,中央做出“八项规定”,狠抓“四风”,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就是立足于此、着眼于此。这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对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新要求、新部署,是对人民群众关切和期盼的积极回应,对于优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可见,重构政治生态的要义还是加强党的建设,其关键的切入点和着手处就在于改善党的作风,通过党风改良政风,带动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原则是从严治党要求是干部廉政

优化政治生态,目的在于塑造一个勤政、廉政、高效的现代政党,全面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领导力量和政治保障。而要实现这样的政治目标,就必须坚持党要管党的原则,坚持从严治党。

由于党的领导干部是人民权力的实施者和代行人,他们的从政价值观如何、理想信念如何、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到全党,直接影响全体干部和全社会。为此,从严治党、改善从政环境就要从党的干部抓起。领导干部要带头立正身、讲原则、守纪律、拒腐蚀,形成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的示范效应,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德莫高于爱民,行莫贱于害民。”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立身、处世、从政,要把党纪国法作为必须遵守的规矩,严守“红线”。

目标是荡涤污浊、风清气正

保持自然生态需要清除污泥浊水,保持政治生态干净清洁同样也要祛除痈疽、消除歪风邪气、清理违纪贪腐现象。

在古今中外历史上,有数不清的政党和政体都是因为腐败透顶而轰然倒塌,从而导致人亡政息的结局。因此,反对腐败是中国共产党治国治党治政的不二法门,是保证良好从政环境和优质政治生态的必然选择。

不言而喻,所有腐败都涉及权力运作,所有腐败也都污染党风政风。优化政治生态不仅要治标,而且要下大气力拔“烂树”、治“病树”、正“歪树”,使领导干部受到警醒、警示、警戒,建立一套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自我优化系统。当前所开展的一系列反腐败工作用行动向世人证明,政治规矩不是拿来作秀,理想信念不是门面装饰,反腐败更不是“隔墙扔砖头,砸住谁谁倒霉”。

现实途径是立规矩、去惰性

在今年召开的中央纪委第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没有规矩就不能成方圆。显而易见的是,没有规矩和纪律,一些党员干部也就失去了思想上、行为上的禁忌,就敢于为非作歹、圈罗势力、罗织圈子和派系,就敢于施政怠惰、不作不为,做出影响乡邻、玷污从政环境和政治生态健康的懒政事情来。

张大鹏/图

为此,要改善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优良从政环境和优质政治生态,也就有必要内至心理、价值观,外到语言行为,对领导干部进行全面而严格的管治,彻底清理治党治国治政的直接环境与氛围,把重构政治生态的任务落细、落小、落实。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通过完备、严密的制度设计,制约权力使用,规范从政行为,为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和从政环境提供刚性的制度保障。

如果说,打“老虎”、拍“苍蝇”是拔掉腐败现象的根苗,那么,优化政治生态、营造良好从政环境,则是从根本上铲除滋生腐败现象的土壤。从严治党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不仅能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还能积极带动政风、民风向好。正如毛泽东当年所言:“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党外有这种不良风气的人,只要他们是善良的,就会跟我们学,改正他们的错误,这样就会影响全民族。”□

猜你喜欢

山清水秀党风从政
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遵循——《搞好党风的几个问题》
山清水秀
山清水秀
重庆:倾力打造山清水秀良好生态
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洁宣教工作的探索与思考
——以乐山市中区为例
“七一”高歌新党风
以民为本 以廉为首——浅谈苏东坡从政操守的现实意义
有必要制定从政道德法
扎实开展党风讲评促进干部健康成长
——阳煤集团开元公司开展党风讲评的实践与思考
普罗霍罗夫的从政历程